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精选6篇)
篇1: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国旗下讲话(安全教育);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几个学者和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失去一半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打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学者们异口同声说“不会。”老者叹息道“那你们就失去全部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涵的哲理却耐人寻味加强安全教育,学会自我保护,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我们学生成长的一门必修课。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到一万六千多人,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这意味着每天就有一个班级消失。数字是枯燥的,但它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些都说明校园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但有关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的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作为学生,从小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要明辨是非,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在校园里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平时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班同学要协助班主任对本班教室里的各种教学设施、用电设备进行一次安全隐患的排查,若发现问题,请及时向总务处汇报。
其次,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运动时要注意不能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操场上的体育运动器械,必须在老师的指导、监督下使用。
小学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
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国爱校,从小事做起。《中小学生守则》明确要求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学校。世界上,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非洲贫穷落后的国家,爱国都是人民所推崇的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呢?“爱国”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应立足于我们身边的具体行为。
我想和大家先讲一个事例在新加坡这个被誉为“花园城市”的国家里,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最起码的文明礼貌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答案令每一个中国人汗颜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在今年暑假里,有一批中国的小学生到新加坡游学访问,也做出了在一些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在宾馆里追逐打闹等不文明的行为,导致一些当地人向该校的领队投诉,这又为祖国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我讲这个事例到底要告诉大家什么道理呢?道理很简单小事,也关系着尊严!所以爱国就请大家从小事做起。
对我们每位学生来说,爱国就是从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把爱国化为具体的行动。我们的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班级、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周围的环境。
同学们,擦亮一块玻璃,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学好每一门功课,对学校财产爱惜有加,认真遵守校纪班规,这些就是我们爱国爱校的具体表现。同学们,学校的成绩就是你们的成绩,学校的荣誉就是你们的荣誉。所以,热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爱国爱校;上课认真听讲是爱国爱校;尊重老师是爱国爱校;
团结同学是爱国爱校;班级在楼上的同学不向教室北面窗外乱扔纸屑是爱国爱校;下课后不追逐打闹是爱国爱校;看见水管滴水主动上前关闭,主动关掉教室里无人使用的电灯,又何尝不是爱国爱校的表现?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母亲,我们会为了母亲一个满意的微笑而竭尽全力,那么就让我们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校园吧!
谢谢阅读!
篇2: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11月9日是什么日子?是“消防安全教育日”。“消防”就是特指灭火、防火,即专指那些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火。
其实,火本是人类的朋友,是应该赞美和歌颂的。远古时代,熊熊的大火把我们的祖先从大森林赶出来,使他们挺直了腰身,开始了劳动,完成了从类人猿向人类社会的伟大演变;我们的祖先,采用钻木取火的方法,结束了人们生吃血腥野兽,啃食生瓜苦果的漫长历史。后来,人们重视了对火的研究和利用,使人类社会向前迈了一大步;在轰轰烈烈的机器大工业时代,火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人们用火来发电,用火来开动火车、轮船,用来点燃火箭,帮助人类展开飞向太空的翅膀。
然而,火也是一柄双刃剑,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类的敌人。若失去对它的控制,就会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灾难。”一把火可以使人们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化为灰烬;一把火可以吞噬掉整个村落、街区、工厂和学校;一把火可以使珍贵的历史文物毁于一旦;一把火可能毁掉我们美丽的家园,使无数生灵涂炭。在中国古代,鲁莽的项羽用一把火把华丽壮观的阿房宫烧成一堆废土;万恶的八国联军,用战火把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烧成一片残石断墙;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军,用战火把中国人民推进八年抗战的战场。几年前,吉林的一把火,把价值连城的文物烧得分文不值;四川的一把火,把琳琅满目的商品烧成一片灰烬;新疆克拉玛依的一把火,使几百名活泼的中小学生饮恨九泉;大兴安岭的一把火,使我国本来就少的森林资源遭受了巨大
的损失……
火,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敌人,关键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它。该燃烧的时候,让它尽情燃烧;不该燃烧的时候,就要坚决禁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对火都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树立起消防安全的意识。
1.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l、不玩火。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2、了解和熟悉消防设施,自觉爱护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3、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发现火灾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自救呢?
1、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119直接报警。
2、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一定不要身穿着火的衣服跑动。
3、楼房发生火灾时,一是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要回忆楼梯和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二是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低姿行进,向着火层以下疏散。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我们还要紧记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平常,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消防疏散演练,万一发生火 灾,都知道逃走的路线,自己应该怎么办,好好地保护自己。
篇3:如何提高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
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 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 或者话题不吸引人, 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实际, 就很难吸引学生, 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话题可大可小, 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 可以围绕社会的热点和师生关注的焦点, 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 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 逐周演讲。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多年前顾炎武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地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 但是却过于空洞, 流于玄谈, 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 没有往心里去, 这就没有效果。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切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 倒不在于话题的大小, 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 举国齐悲, 亿人伸手援助, 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学生实际参与, 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节里谈节水, 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 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学生喜欢听, 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 应该是一场演讲, 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 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 也有安排老师或学生讲的。通常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 除了领导、老师、学生外,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 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切忌老面孔, 要常换常新。其次, 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 要作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 才能口若悬河、慷慨陈词, 如果照本宣科, 与观众缺少交流, 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 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 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 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 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 力求精彩。每学期国旗下讲话作为全校性的集会屈指可数, 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 要是敷衍一下, 这种经济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 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 众目睽睽之下, 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影响领导的威信和学校的风气。所以说, 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 做好有难度, 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 声音的高低强弱, 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有的动则训斥学生, 揭露批判不良行为, 尽管用心良苦, 但只会激起学生反感抵触, 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 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 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 使得人人重视, 个个上心, 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 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 没有谁规定必须是一个人讲话大家闭嘴敬听。作为每周一见数十年不变的老套形式, 学生早就看腻了。如果不创新, 光从形式看, 听众就已经失望了一半。有许多老师创新出不少新的形式, 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 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 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 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 效果都很好。演讲过程中有的老师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 从而调动全场, 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 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 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 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 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 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 对人性的扭曲, 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 图文并茂, 情真意切, 全场学生无不感动。
当然, 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烦琐, 必须为内容也就是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破冰之举, 一旦变成哗众取宠, 喧宾夺主之举, 则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 演讲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 也应该务求简洁, 力擗繁琐冗长, 以简洁的形式烘托演讲的宏富和精彩。
氛围要创设
演讲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创设, 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 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 也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 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 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 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陈词, 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 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就像要备一节课就要准备适当教具媒体一样, 当我们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 做些工作也就无足道了;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世界观、人生观, 树立理想, 奋发图强, 最终成为国之栋梁, 做点劳动岂值得一提?又有谁说国旗下讲话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当然, 若非主题特别需要, 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捷为宜, 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 也以自己为中心, 串联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 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 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 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 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定好计划后, 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 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 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 月底举行主题队会, 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这样的教育就比较系统深入, 真正让学生沿着知、情、意、行一路走来, 效果比较好。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 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 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 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 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做动员。总之, 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篇4:如何提高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
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或者话题不吸引人,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实际,就很难吸引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话题可大可小,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可以围绕社会的热点和师生关注的焦点,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逐周演讲。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炎武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地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但是却过于空洞,流于玄谈,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没有往心里去,这就没有效果。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切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倒不在于话题的大小,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齐悲,亿人伸手援助,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学生实际参与,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节里谈节水,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学生喜欢听,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应该是一场演讲,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也有安排老师或学生讲的,通常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除了领导、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切忌老面孔,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要作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才能口若悬河、慷慨陈词,如果照本宣科,与观众缺少交流,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力求精彩。每学期国旗下讲话作为全校性的集会屈指可数,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要是敷衍一下,这种经济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众目睽睽之下,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领导的威信和学校的风气。所以说,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做好有难度,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有的动则训斥学生,揭露批判不良行为,尽管用心良苦,但只会激起学生反感抵触,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谁规定必须是一个人讲话大家闭嘴敬听。作为每周一见数十年不变的老套形式,学生早就看腻了。如果不创新,光从形式看,听众就已经失望了一半。有许多老师创新出不少新的形式,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效果都很好。演讲过程中有的老师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从而调动全场,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图文并茂,情真意切,全场学生无不感动。
当然,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烦琐,必须为内容也就是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破冰之举,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则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也应该务求简洁,力擗繁琐冗长,以简洁的形式烘托演讲的宏富和精彩。
氛围要创设
演讲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创设,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也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陈词,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像要备一节课就要准备适当教具媒体一样,当我们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做些工作也就无足道了;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理想,奋发图强,最终成为国之栋梁,做点劳动岂值得一提?又有谁说国旗下讲话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当然,若非主题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捷为宜,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也以自己为中心,串联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定好计划后,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月底举行主题队会,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这样的教育就比较系统深入,真正让学生沿着知、情、意、行一路走来,效果比较好。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做动员。总之,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国旗下讲话是一种仪式庄重、气氛肃穆的集体教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乃至创新这一德育资源,将其建设成为让学生喜欢乃至热爱的校本德育课程,使国旗下演讲这一神圣的仪式回归应有的地位,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而不再是形式和累赘。
篇5: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而一转眼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在这一甲子的风云岁月里,新中国经历了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也经历了文革十年的艰难岁月;直到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也带来了经济建设与改革的深入发展,九十年代中期后陆续迎来香港、澳门的回归,甚至在新世纪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们感慨多多,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60年风同风雨雨,60年沧桑巨变,谁也不会忘记60年前一个个历史见证。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中华人民终于可以重新扬眉吐气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就是未来强大祖国的建设者,总有一天,前辈们会把他们手中的接力棒满怀憧憬地递给我们,我们要有能力去接受这份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冰山上的雪莲教会我们纯洁;天空中翱翔的雄鹰教会我们勇敢;遨游天迹的海燕教会我们顽强、乐观„„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受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却有责任,有义务,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祖国的建设出一力量。
同学们,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吧!
居安思危,强我国防(四二班国旗下讲话)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篇6:爱国主义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现在,中国的科技发达,人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但在年,中国很让其他国家了不起。然而,一些知识分子回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邓稼先就是留学生之一。当他听说中国科技退后,就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定为祖国出力。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子孙。
邓稼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了氢弹、东方红卫星。
这些知识分子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工作在的一线。他们为了什么?
他们为了美丽的河山,不被外国人嘲笑。
故宫、长城,那个不是规模宏大、气势辉煌?
泰山、黄山,那个不是风景秀丽、雄伟壮观?
造纸、火药,哪个不是让中国人骄傲?
相关文章:
清明节爱国主题国旗下讲话02-03
国旗下讲话稿爱国02-03
国旗下讲话稿小学爱国02-03
国旗下讲话爱国情怀02-03
爱国主义教育——国旗下讲话02-03
小学生爱国国旗下的讲话02-03
国旗下的讲话爱国02-03
《立爱国之志》爱国国旗下讲话02-03
爱国教育国旗下讲话稿02-03
爱国卫生月 国旗下讲话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