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43例临床治疗观察体会

关键词: 失血性 出血 产后 死亡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和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来势凶猛导致失血性休克, 发生率占6%~10%, 占死亡的首位。近几年来, 随着剖宫产次数不断增加, 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 主要表现为急性阴道大出血, 由于出血量大时间急, 如不及时抢救, 可延误时机危及患者生命, 而且对生育年龄妇女的生殖器官和身心造成一定影响。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3例产后大出血妇女, 对其进行宫缩剂、按摩子宫、干纱布宫腔填塞压迫止血等保守治疗, 无效者做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43例产后大出血妇女, 年龄23~35岁, 平均31.3岁, 初产妇14例, 经产妇29例。出血原因: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21例, 剖宫产后大出血17例, 人工流产刮宫术后大出血3例, 留置胎盘出血1例;宫颈妊娠出血1例;药物流产术后大出血1例。出血量700~2000mL, 平均1500mL, 出血时间为2~7h1位患者出现休克症状。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量都达到或超过700mL。积极进行止血治疗, 经阴道或子宫腔填充纱条压迫止血, 同时积极输血、补液、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治疗, 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留置导尿的准备。有1例患者因大量出血出现休克症状, 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给予高流量吸氧, 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 减少组织缺氧, 减少对脑细胞的损害。另外还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患者应行子宫按摩, 对因胎盘因素而产后出血的患者应迅速作宫腔探查, 将没有剥离的胎盘剥离和部分残留的胎盘胎膜取出。剥离是要保持宫腔的无菌和清洁, 严格消毒, 胎盘粘连应徒手剥离, 若手感不清剥离困难时, 不可强行剥离, 在确认胎盘完全剥离清除后, 子宫收缩良好的情况下, 仔细检查是否伴有软产道损伤;如出血量大, 应立即进行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术, 在手术过程中术中应输液或输血维持血容量平衡, 术中、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24h尿量。

2 结果

在43例产后出血治疗中, 31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及会阴、大腿部胀痛, 休息24~72h疼痛自行缓解, 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11例患者有轻度发热症状, 1d后降至正常范围。出院45d后复查, 夫妻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出院后出现腹痛、阴道流血时及时就诊。所有病例均康复出院,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及妇产科患者生命的急症。子宫的供血主要来自子宫动脉, 多起自髂内动脉前干, 于子宫颈外侧分为升、降支, 子宫旁组织为多支供血, 血管侧支吻合丰富。出血量少时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干纱布宫腔填塞压迫止血, 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术, 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1 产后出血的原因

(1) 从本组病例中看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临产后休息不好, 进食少, 产程长, 临产时过度使用镇静剂, 剖宫产时麻醉用量过深, 过度使用镇静剂都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原因。 (2) 胎盘因素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经常流产史的患者子宫内膜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增加宫内感染的机会, 当发生在次妊娠时, 胎盘胎膜粘连, 滞留胎盘, 胎盘位置不正常, 胎盘植入都可影响子宫收缩而引起产后出血。 (3) 软产道的损伤。特别是在院外生产的, 损伤子宫颈和阴道, 使子宫颈和阴道裂伤。特别是在阴道分娩时, 宫口为开全, 产妇用力过早或宫缩过强、乏力, 产程进展过快, 胎儿娩出过快, 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等都可引起产后出血。

3.2 产后出血的预防

由于产后出血是妇科严重的急性病症之一。为防止发生产后出血, 应做到: (1) 开展健康教育, 提高妇女的分娩率, 加强妇产科的管理, 提高产科医生和助产人员的技术和急救水平。 (2) 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尽量向怀孕妇女讲解知识, 减少不必要的流产和引产。 (3) 严密观察各个产程的进展, 如有难产、滞产及产程延长, 适时缩短第三产程, 协助胎盘娩出, 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保持完整。

总之, 产后大出血发生急, 出血量大, 在抢救时应注意及时诊断和治疗, 止血和补液、补充血容量同时进行;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量, 及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当出血量大保守治疗无效时, 应及时行髂内动脉结扎及子宫切除, 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进行常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结果27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及会阴、大腿部胀痛, 休息24~72h疼痛自行缓解, 11例患者有轻度发热症状, 1d后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例均康复出院,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产后大出血, 应及时给予保守和手术治疗, 迅速有效止血, 补充血容量, 纠正休克, 防止感染及并发症, 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冯菊兰, 赵红玉, 陆彦.产后出血28例临床治疗与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4) :494~496.

[2] 田翠林.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J].家庭护士, 2008, 6 (5) :1360~136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初中历史课创设情境进行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46例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