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作文:为何“元宵”改“汤圆”?(精选12篇)
篇1:关于元宵节作文:为何“元宵”改“汤圆”?
关于元宵节作文:为何“元宵”改“汤圆”?
厚德福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原址在前门外大栅栏街内,专门经营河南风味的饭菜。其创始人创制的名菜“铁锅蛋”代代相传,更成为该店的招牌菜。铁锅蛋又称“铁碗烧鸡蛋”,以鸡蛋、虾仁、海参丁等为原料,用特制的铁锅精心烹制而成,特点是味鲜、质嫩、香艳、可口,风味独特,堪称一绝。
厚德福开张后很快得到顾客的青睐,尤其是河南籍人士,更把这儿奉为美食的天堂,经常前来光顾,厚德福得以发展,到民国时,生意更加兴隆。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京《晨报》曾撰文介绍厚德福,写道:“京中豫菜馆之著名者为大栅栏之厚德福,菜以‘两做鱼’、‘瓦块鱼’(鱼汁可拌面)、‘红烧淡菜’、‘鱿鱼卷’、‘鱿鱼丝’、‘拆骨肉’、‘核桃腰子’;‘盘子’以‘酥鱼’、‘酥海带’、‘风干鸡’为佳。其面食因面系自制,特细致。月饼亦有名„„厚德福在项城东海(即袁世凯)当国时,京中汴人(指河南人)多,名誉益盛。所制月饼有枣泥、豆沙、玫瑰、火腿,味极佳,且能致远,与南方茶店所制者,迥不相同。”此文介绍细致,但厚德福还有其他的一些特点,颇具人文色彩,这里不妨慢慢道来。
首先,由于厚德福来自于中原文化极其发达的河南,所以非常重视历史传统。他们对古时候河南所出的历史事件、典故趣闻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因此,即便是饭菜的名字也往往喜欢带上浓厚的文化色彩。例如:有道菜名叫“杜甫茅屋鸡”,显然由河南籍大诗人杜甫及其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得来;“司马怀府鸡”则与三国司马懿有关,司马懿乃河南怀府人士;“鹿邑适量狗肉”来源于王莽追刘秀的传说;“包府玉带鸡”则是为赞颂包拯包青天清廉正直而起。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另外,厚德福还有卖元宵等小吃的传统,他们不仅在店堂里卖,而且把小吃摆在外面,派专人吆喝。其吆喝者嗓音洪亮,将声音传出老远。就因为这一点,还引起一段小故事。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他得势后,手下为了投其所好,经常到厚德福买一些河南风味的食品,还经常把饭局开到厚德福里面。因此,袁世凯对厚德福非常熟悉,厚德福的生意更加兴隆。
且说袁世凯算尽机关,要登皇帝宝座。起初,一切都似乎很顺利,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竟然在1915年12月形成了全国各地选举国民代表一致赞同君主立宪的假象,一致“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公开接受帝位,受百官朝贺。可是,袁世凯的这一逆天行为注定要失败。护国运动后,袁世凯渐渐众叛亲离,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袁世凯把1916年定为洪宪元年,企图达到千秋万代,可是在当年正月十五的时候,袁世凯已感到力不从心,在皇位上坐不住了。他想要出去散散心,顺便了解一下京城的局势,于是穿着便装,来到北京的大街上。大街上倒也人来人往,还看不到混乱的现象。
不知不觉中,袁世凯来到了大栅栏,一时兴起,想去厚德福吃点地道的河南菜。在护兵的护卫下,袁世凯往前走着,马上就要到厚德福了。厚德福的门前正在热卖元宵,悠长的吆喝声远远地传了过来。
袁世凯感到很熟悉,加快了步子。可是,突然间一股不祥之兆袭上心头,袁世凯停下脚步,细细地听着。
“元???宵”的吆喝声依然回荡在袁世凯的耳边,他却似乎听到了专为他演奏的丧音,那声音随着冷风传来,袁世凯真切地听到了“袁???消”、“袁???消”的声音,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再没有心思吃饭了,马上返回,接着下令将厚德福卖元宵的人拘捕起来,还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该为“汤圆”。
篇2:关于元宵节作文:为何“元宵”改“汤圆”?
汤圆为何又叫元宵
关于吃元宵这个习俗还要从西汉时的大才子文学家东方朔说起,这是一个很美丽的传说,东方朔为人非常的有才华,而且说话方面也很是幽默,按现在的话说拥有脱口秀演员一样的好口才,因为他的才能和风趣深得皇帝的喜爱,传说在一个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里要折几枝梅花,用来献给皇帝,想讨皇上的龙颜一笑,很巧的是他到御花园正好到一个宫女要跳井自尽,东方朔肯定不能见死不救啊,原来这个小宫女叫元宵,她因为进宫之后不允许和家人相见,更不能给父母尽尽孝道,宫女元宵越想越郁闷,一时想不开就要自寻短见,东方朔为了劝说这个宫女元宵,就答应她帮她想办法见一见家人。
过了两天之后,东方朔就乔装在城中摆摊算卦,然后所有找他算卦的人都会抽到一个“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然后在城中这件事情就传开了,大家都来求东方朔,问他有什么方法可以化解,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傍晚,天上的火神会命一个红衣仙女作为使者来火烧长安城,你们应该想办法让当今皇上知道些事,我把歇后语给你们写下来,然后东方朔转身就走了。
后来当地官员层层上报,皇帝真的知道了此事,皇帝看歇后语中写道:“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皇帝心中很害怕,就找来了东方朔,东方朔说火神最爱吃汤圆,宫女元宵不是总给陛下您做汤圆吗?您让元宵在十五晚上多做些汤圆,然后您在亲自己焚香为火神上供,在让长安城中的所有人都如此去做。然后让家家户户都挂灯,放烟花,在让城外的百姓都进城看灯,这样摆出满城大火的假象,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就这样正月十五的晚上,城里非常的热闹,元宵的父母亲人因此进城和元宵团聚了,正月十五晚上安然无恙,平安无事。于是皇帝就下旨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做汤圆供奉火神,因元宵姑娘做的汤圆好,火神爱吃,所以就把汤圆叫元宵了,也把这天叫元宵节。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口味的区别
汤圆:汤圆除了甜的,还有咸味的,既有包馅的,也有无馅实心的。其中咸味的汤圆基本是中间不加馅料,靠汤入咸味;而无馅实心汤圆则非常清淡,只是在汤里放入少量白糖,不像芝麻花生馅的那么油腻,适合怕油的人士选用。
元宵:最大特点就是甜,馅料种类相对少一些,主要是黑芝麻、五仁、豆沙等,再加些白糖。
馅料的区别
汤圆:最早以黑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为主。现在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了,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元宵和汤圆儿也打破传统,向水果口味儿进军了,近两年还出现了咖啡、抹茶等西式口味的,有点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元宵:最早以什锦馅儿、枣泥馅儿为主。什锦馅儿其实就是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混合在一起的,感觉特像月饼里的五仁儿馅儿。
制作工艺的区别
汤圆:做汤圆儿的过程,就像包饺子。需要先把糯米面和好,醒透;然后做馅儿,馅儿里的水份含量比元宵馅儿多,可以像饺子馅儿一样散着,也可以揉成小球儿;最后揪一块儿面,捏成片儿,把馅儿包在里面,揉成球儿就可以了。
元宵:是以馅儿为主的,先把馅儿做好,切成小块儿,然后把馅儿放在盛有糯米面的大笸箩里来回摇(现在是用机器),摇到馅儿的外面滚上一层厚厚的糯米外衣为止。
口感的区别
汤圆:表皮儿劲道,馅儿料也有嚼劲儿,煮出来的汤会比较粘稠,有点儿像喝米汤的感觉。
篇3:关于元宵节包汤圆题目作文
我怎么会喜欢吃汤圆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在我幼儿园小班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给我讲故事,故事里说汤圆又叫元宵,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武帝时,有一位宫女叫元宵,她因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他,便对汉武帝谎称火神要会火烧长安,唯一解救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做汤圆供奉火神,火神吃了汤圆,心情大好,就不烧长安了。元宵姑娘因此立功,也顺利见到了父母,元宵节由此而来,元宵节便有了吃汤圆的习俗。
我听完故事立马馋涎欲滴,心想:天上的神仙也爱吃的汤圆,那一定是最好吃的东西!我还没吃过呢!我要吃!我要马上就吃!妈妈禁不住我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我给我买。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我连汤圆的影子也没见着,大概是大人们忘记了。不对!大人们每次都是答应得好好的,就知道骗小孩,我越想越生气,于是气呼呼地找妈妈理论去。结果,那天刚好来了很多亲戚,大家看我气冲冲的模样,都很奇怪。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外婆、姨妈、舅舅、舅妈……一大帮子人都站在我这边,把爸爸妈妈批评了一顿。哈哈,真是大快人心哪!谁让这两骗子成天欺负我!
就在众人过来安慰我时,外婆备了糯米粉,于是一大群亲戚齐上阵,不一会功夫就做好了多汤圆:芝麻的、豆沙的、南瓜的、猪肉的、笋干咸菜的……足足十多样,我看得眼花缭乱,吃得满嘴猪油。
篇4:关于元宵节吃汤圆的含义
最好不要吃甜馅元宵,可改吃咸味汤圆。如果把元宵当点心吃,就一定要减少正餐中主食的量。
心血管病、高血压病患者
应尽量少吃这种难以消化的食品,如果吃得太饱并吹到冷风,这类病人就容易引起急性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溃疡病患者
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
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急性胃肠炎患者
春节期间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吃元宵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元宵一定要细嚼慢咽。
婴幼儿
篇5:关于元宵节作文:为何“元宵”改“汤圆”?
我来到教室集合,老师说:“今年做花灯好的有以下同学”。当老师念到我名字的时候,我很激动,蹦蹦跳跳地到讲台领奖,当老师把今年灯谜活动的注意事项给我们宣布完毕,猜灯谜规则是不让家长参与提醒,大家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去猜灯谜。
到了花灯现场,我看见有很多灯笼、有孔明灯、有五角星灯、还有莲花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很有趣的灯笼,它是用柚子皮做的,先把柚子完好不损的拨下来,然后在柚子表面挖出人物的眼睛、嘴巴、鼻子,看起来很自然、很可爱。
猜灯谜现场同学们对着花灯有的摸着脑门、有的反复读来读去认真思考着、还有的皱着眉头。我也迫不及待的去猜,第一个灯谜当我看时发现了重要的字,小时埋住、大了住在树上,我想到了谜底应该是知了,当时我就兴高采烈的找到工作人员说出了谜底,果然我答对了。我接着去猜第二个灯谜,在第二个花灯面前反复读好几遍,冥思苦想地终于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来了,我不尽沾沾自喜。最难的一个谜语是第四个打一个自然现象,我们同学四五个争先恐后的回答谜底,我说是龙卷风,班长说是冰雹,还有的说是闪电,没有一个人回答对,我站在那里重新对谜语反复的推敲,通过对谜语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个突破口,而后找到组长妈妈说出我的谜底,果然是对的,我高兴的蹦得三尺高,本次灯谜我总共猜对了5个灯谜。
篇6: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汤圆的品种可不止一种,说的上名号的就有很多:宁波汤圆、长沙姐妹汤圆、成都懒汤圆……其中,我觉得最好吃的要算长沙姐妹汤圆了!长沙姐妹汤圆的名字可不是乱取的。在长沙有一对姐妹开了一家汤圆店,她们做的汤圆味道可口,深受大家喜欢。于是,大伙儿就管这姐妹俩做的汤圆叫姐妹汤圆。
汤圆馅也不只有一种,有肉馅、蟹黄馅、豆沙馅、芝麻馅,还有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水果馅。
别看汤圆好吃,做起来可麻烦的很。比如做肉馅汤圆,要准备的材料就有猪油、肉末和糯米粉。首先,要将糯米粉加水,揉搓成团;然后将猪油和肉末混合在一起,反复搅拌,再将它们搓成球状;最后,再将小肉球放入一小块糯米粉中,包裹起来搓成圆球。把做好的汤圆放入水中,煮沸至汤圆都浮上水面,等几分钟后捞起,肉馅汤圆便做好了。
汤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阳春三月化作一卖汤圆的老翁,在西湖边叫卖汤圆。许仙凑巧走过,便要了一碗。谁知一不小心,一颗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篇7: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就说今早吧!我刚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便听到妈妈在厨房里喊着:“快点儿来吃汤圆哟!晚了就没啦!”我急了,从床上一跃而起,叫到:“筷下留圆!”接着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戴好,也不洗漱,立马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餐桌。看着碗里白白胖胖的汤圆,我还没动筷,心里就已经甜滋滋的了。轻轻咬上一口,软软的,滑滑的。
当汤圆的味儿还在嘴里徘徊时,弟弟来找我放烟花。嗬这下可把我乐坏了。可不是吗?天空在我们的舞动下,一会儿传来绵延不绝的连响炮,一会儿又绽放出璀璨的艳珠炮,简直是乐趣无穷。
午饭后,我看见爷爷用许多芦苇,扎成一个火把,心里很纳闷。爷爷见我一脸迷惑,便解释道:“今天正月十五,傍晚带你们到田里去舞火把!”为什么要舞呢?”我刨根问底。“求好收成啊!”奶奶插了一句。
哦,我明白了!它是用来祈福的!原来这也是我们农村庆祝元宵节的一种方式啊!
篇8:元宵节包汤圆作文
听姑姑说今天天台要举办大型元宵节灯会,我们很开心,这不看台阁的时间还没到,我们就迫不及待去现场参观了,街上的人好多呀,都是人贴人,人挤人,我们五个人一起手拉手就怕被人群冲散了。我们边走边停,想找一个能看清楚台阁的位置,可是人实在是太多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人山人海,一点也挤不进去,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走,最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位置。
这时锣鼓敲得当当响,从我们前面开过的是第一方阵。花车花队,花车装扮的美丽,各有各的特色。接着从我们前面走过的是第二方阵是我期待已久的台阁。台阁上的人物都是有一些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扮演着,有嫦娥奔月,济公斗蟋蟀,麒麟送瑞,还有杜鹃仙子。
看得我意犹未尽,我在心里想如果我是台阁最美丽的小仙子该有多好呀。
篇9:元宵节包汤圆作文
我们这次过元宵节,不准备买汤圆,是自己做。我们为这次元宵节买了许许多多的材料,材料分贝是红糖,还有酒米,鸡蛋,花生。我们把这些材料买回家然后我们就开始做汤圆,一开始我们先把花生剥皮,由于我们买了许多花生,所以要剥很久的。我们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皮,终于把这个花生的皮剥完了。为了吃汤圆我也是拼了!然后我来到了。厨房和妈妈一起把鸡蛋打碎放在盆子里,然后把花生放进装蛋的盆子里面然后我就静静的看着我的妈妈把鸡蛋和花生混合在一起经过我妈妈的手鸡蛋和花生已经,成了我们即将包汤团的材料。
然后我们就开始包汤圆了,包汤圆我们把酒米敞开拿在手中把我们早就准备好了的馅放在汤圆里面然后我们在放在手中揉,揉成一个团就做完了,但我第一次做的并不好做的时候,馅露在了外面,然后没有吧汤圆,搓圆,然后妈妈看到了就对我说你没做过先看我做给你看,我点点头答应了。然后妈妈就迅速的在我面前演示了一遍,之后我自己模仿了一下。我苏安然模仿的不像但是我相比第一次做来说,我做的汤圆好多了。然后妈妈又说;你既然比第一做的好拿你就继续做,我听了妈妈的话。继续坐了起来直到我做了20个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做的和妈妈的差不多了!我便兴奋的对妈妈说:“我和你做的一样我进步了。妈妈笑着看看我我也笑着看看她。
篇10:元宵节包汤圆作文
在今天下午,小姨叫我们给弟弟开家长会。在2;00的时候去了弟弟的幼儿园, 到弟弟的幼儿园已经是2;50了。进了幼儿园,到了 弟弟他们班。我们找地方坐下,然后就开始包汤圆。
下来我教大家包汤圆过程,首先拿一坨糯米面,揉成球,压成饼,在里面放上馅,把它揉成球型。
然后他们老师叫他们 去户外活动,我们也去了。他们玩呀玩呀,玩到了吃饭时间,就上吃饭了。他们老师吃饭。我们吃完饭了,就回家了。
篇11:元宵节煮汤圆作文
说起美食,宁波汤圆闻名遐迩。因为它像个球,又在汤里,顾名思义叫汤圆。它象征着合家欢乐团圆,幸福美满。
汤圆的主要材料有白砂糖,黑芝麻,面粉,猪油和水。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包汤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妈妈说制作芝麻馅需要把黑芝麻加少许水,搅成芝麻糊那样才会呈粘稠状。随后加入适量的白砂糖和猪油继续进行搅拌,这样下来汤圆的猪油芝麻馅就算完成了。
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芝麻大军倾巢而出,千军万马,朝我奔来。不一会儿馅儿没了形,手上,脸上倒竟是战场了。幸好妈妈及时帮忙,我终于从这阵状中脱出身来。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揉面,这才是大工程呢!
我把面粉铺在桌子上,少量多次的加入水搅拌着,妈妈说这样才可以让面粉与水融合。首先让他变成一个小山丘,再在里头挖下小地洞。果真水像长龙般流经小山丘,没一会儿,大伙手牵手,瞬间成了个泥堡垒。这个堡垒越滚越大,越滚越结实,而我愈发觉得好玩。我继续往堡垒里注水,最后,可想而知,面粉竟像粘皮糖一样粘在手上,怎么也下不来了。这场揉面工程真可谓一场大战啊!
我从妈妈揉好的粉团里扯了一些下来,用手揉捏几下搓成一个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在圆球中间捏一个空洞,把馅放到空洞里包起来,最后搓成球。小小的汤圆在我手心滚来滚去,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汤圆了,我打开煤气灶,一个个蓝红色的火焰向上冲出,淘气的跳跃着。我先把锅里的水煮开了,再把汤圆轻轻放下去,等汤圆浮起来了就大功告成了。一颗颗汤圆像白玉,像珍珠,让人垂涎三尺。
篇12:元宵节煮汤圆作文
在食堂遇见她们时,奶奶们正身着围兜像个厨师长一样,一边用手和面团,一边指导我们揉搓糯米丸子。瞧,一个圆溜溜的汤圆在我们手里滚动起来,因为它是白色的,好似一个“小雪球”。“把麻心包在汤圆里面!”奶奶下了一道命令,我们按指令,将一个黑色的麻心塞进了“小雪球”里。顿时,“小雪球”一下子就变大了。“完成了吗?”我急着问奶奶,很想尝尝自己做的汤圆究竟啥味道!奶奶笑着说:“别急,这些汤圆还是生的,等煮熟之后再让它们到豆沙粉里滚一滚,那才是最地道的麻糍汤圆!”
这时,隔壁桌的同学们突然欢呼起来。“怎么啦?……哇噻!”我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奶奶们将煮熟的汤圆从锅里捞起来,那些汤圆不仅变得晶莹剔透、而且变得更大了。接着,它们一个个又跳进了“豆沙坑”,没滚两下就成了一个“小沙包”。“麻糍汤圆出锅喽!”奶奶们嗓门冲天一喊,我们个个跟个小马蜂一般纷纷跑去抢吃。“好香啊!”、“好想吃!”我们看着眼前的麻糍汤圆直流口水。“我可以先吃一个汤圆吗?”部分同学们发出这样的央求,“我们先把汤圆送给那些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冬至节的人吧!”另一部分同学有了这样的想法。
等麻糍汤圆陆续到位后,我们分组排成了送汤圆小分队,将一碗碗香喷喷、热腾腾的麻糍汤圆送给学校里的终日待在学校的保安叔叔与保洁员阿姨,不辞辛苦的老师们,还有乐于助人的门卫老伯。
相关文章:
元宵节汤圆作文范文02-15
优秀元宵作文:元宵节02-15
元宵节灯展优秀作文02-15
做元宵吃元宵作文02-15
种绿豆作文250字02-15
关于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的通知02-15
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百日自查专项行动整改落实的汇报材料02-15
近视眼防控工作计划02-15
关于开展百日安全会战的通知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