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布依族人群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关键词: 多态性

贵州布依族人群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共3篇)

篇1:贵州布依族人群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应用荧光标记引物复合扩增技术,对安徽地区263名汉族无关个体的`D3S1358、TH01、D21S11、D18S51、Penta E、D5S818、D13S317、D7S820、D16D539、CSF1PO、Penta D、vWA、D8S1179、TPOX、FGA等15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 者:郑卫红 王留柳 宫荣彬 陈真宁 作者单位:安徽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安徽,合肥,230061刊 名:中国法医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年,卷(期):200621(3)分类号:Q2关键词:法医物证学 STR 复合扩增 遗传多态性

篇2:贵州布依族人群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目的获得D2S1327、D11S1390、D11S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分析其基因频率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银染技术分析中国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人群中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获得三个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 结果从300份分别采自成都地区汉族、泰国曼谷地区人群以及德国Maint地区人群的无血缘关系个体的静脉血,三个基因座分别发现9、6、8个等位基因,分别发现32、14、22种基因型;观测杂合度分别为79%~82%、63.0%~74.3%、72.0%~74.3%;个人识别机率分别为87.8%~92.6%、79.6%~82.5%、87.6%~89.0%.经统计学检验,三个基因座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而且三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三个群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2S1327、D11S1390、D11S2008基因座的个人识别能力高,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应用中有较高价值.

作 者:刘志勇 张保华 朱银华 陈国弟 余琳 韩军鸽 吕梅励 张林 LIU Zhi-yong ZHANG Bao-hua ZHU Yin-hua CHEN Guo-di YU Lin HAN Jun-ge L(U) Mei-li ZHANG Lin 作者单位:刘志勇,朱银华,陈国弟,余琳,韩军鸽,吕梅励,张林,LIU Zhi-yong,ZHU Yin-hua,CHEN Guo-di,YU Lin,HAN Jun-ge,L(U) Mei-li,ZHANG Lin(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物证学教研室,成都,610041)

张保华,ZHANG Bao-hua(深圳市公安局盐田分局)

篇3:贵州布依族人群三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关键词】法医物证;STR;四川汉族

【中图分类号】Q9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531-01

本文选择GoldeneyeTM-20A扩增试剂盒中除CODIS系统[1]外的6个STR基因座,对四川地区汉族群体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进行观察研究,获得其群体遗传多态性资料,为亲权鉴定、个体识别和数据库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样本:四川地区300份汉族无关个体血样。

主要仪器、试剂及方法:采用BSD600自动打孔机取血样,TECAN工作站自动分装GoldeneyeTM-20A(北京基点公司)直扩试剂盒进行直接PCR扩增,ABI-3130XL型基因分析仪电泳检测,ABI-IDX软件分析基因型,采用Power States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结果与讨论

D19S433等6个STR基因座在四川群体中的等位基因(A)及其频率(F)分布见表1。偶合率(PM)、个体识别能力(DP)、多态信息含量(PIC)、非父排除率(PE)、杂合度(H)、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见表2。GoldeneyeTM-20A试剂盒累積个体识别率(TDP)为1-2.8241×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CPE)为0.9999999936。

Gill[2]等认为杂合度(H)大于或等于0.7、个体识别能力(DP)大于或等于0.9的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适合法医学的应用。由表2可见,在四川汉族群体中,D19S433、PentaE、PentaD、 D2S1338 、D12S391 、D6S10436这6个STR基因座均符合Gill的标准,非常适合四川汉族地区的法医学亲权鉴定、个体识别和DNA数据库应用。

参考文献

[1]Werrett DJ.The national DNA datebase [J]. J Forensic Sci Int,1997,88(4):33-4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