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跌倒 预防 护理

第一篇: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

预防跌倒和坠床护理措施

1. 保持病房和周围环境安全,无杂物,地面干燥避免湿滑。

2. (告知)下床活动的动作宜缓慢,先在床边坐5-10分钟,无头晕等不适时再下床活动,以防体位至低血压的发生。 3. 行动不便偏瘫者需在亲人看护下下床活动。

4. 避免穿着过于宽大的衣褥,协助患者穿着合适的衣物。

5. (告知)床栏拉起时,如需下床请先告知医护人员将床栏放下,切勿翻越床栏。 6. (告知)当有需要而亲属不在旁时请呼叫护理人员协助。

7. 患者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时,应与保护性的约束并安全使用床栏,反应迟钝者应加强探视,晚夜间加强看护,安全使用床栏。 8. 病房内保持光线充足,晚夜间应避免走道灯过暗。

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预防褥疮在于消除其发生的原因,要求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治、勤更换,交接时要严格细致的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

一、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1. 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翻身间隔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而定,一般二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一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卡,协助病人翻身时应将病人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拖拉推动的动作以防擦伤皮肤。

2.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在身体空隙放置软枕海绵垫,需要时可垫气圈、海绵垫褥、气垫褥等。

3. 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病人、衬垫应平整、松软适度、观察局部皮肤和肢端皮肤颜色改变的情况,听取病人反应适当调节。

二、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病人应及时擦洗干净,床铺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褥污染需及时更换。 2. 不可使用破碎的便盆以免擦伤皮肤。

三、增进局部血液循环

对易发生褥疮的病人,需要检查,用温水擦洗,擦背或用温热毛巾行局部按摩。

四、增进病人营养

病情评估时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增进机体抵抗力及组织修补能力。

第二篇:关于成立预防跌倒护理组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根据卫生部《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要求,保障住院患者安全,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成立由护理部监控的预防跌倒护理小组。

一、成立组织 组长:钱静仙 副组长:刘金花

组员: 柴小英

盛征

丁洁琴

孙静

二、小组职责

1.负责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强护士防范意识。

2.修订和完善预防跌倒处理预案和流程。

3.检查、指导护士对高危跌倒患者的评估,指导患者采取预防跌倒的措施。

4.制作醒目温馨的提示标识,提醒患者注意。

5.对于发生跌倒的事件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防范跌倒发生。

6. 每季度或半年召开小组工作会议,统计分析相关的数据,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嘉善康慈医院护理部

2012年9月10日

第三篇:跌倒和坠床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根据各科室疾病及特点,制定跌倒、

坠床应急预案及护理风险防范程序,包括括意外事件发生处理程序和措施,由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考核。

二、落实安全措施

责任护士应使新入院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反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容易发生意外跌倒、坠床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以引起他们的重视,特别是高龄患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手杖、助行器等辅助器具,有认知行为改变、意识障碍者使用床档,挂防坠床标识,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使用降糖药、降压药、镇静药、抗精神药的患者,告知有关注意事项。

三、重点交接班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按护理级别巡视病房,一级护理每小时巡视1次,对全病区的患者实行床头交接班,对年老体弱、危重、病情变化、意识不清、特殊治疗的患者重点交接。

四、全面评估

入院时仔细观察患者,根据年龄、疾病、既往有无跌倒、坠床史、活动能力,确定高危因素和重点人群,对所有住院患者,护士都要进行有关跌倒、坠床等意外危险因素评估。及时填写跌倒、坠床危险度评估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年龄:70岁以上评价

为2分;(2)即往史:发生过跌倒、坠床、昏迷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2分;(3)身体障碍:骨、关节异常、听力、视力障碍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3分;(4)精神障碍:痴呆、意识混乱、行动不稳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4分;(5)活动状况:使用轮椅、移动时陪护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4分;(6)药物应用,使用镇静、麻醉药、降压药等,达到其中一项评价为2分;⑦排泄:入厕障碍、大、小便失禁等,达其中一项评价为1分。合计:0~7分值危险性为Ⅰ度:有发生跌倒、坠床的可能。8~16分值危险性为Ⅱ度:容易发生跌倒、坠床。17分值以上危险性为Ⅲ度:经常会发生跌倒、坠床。凡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均列为高危因素及重点人群。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

五、实施防范措施

(一)预见患者跌倒、坠床的潜在危险因素:评估达不到分值但又有潜在危险因素的,在患者床头或床尾悬挂防止跌倒、坠床的标识,提醒所有为其服务的医护人员注意安全,落实安全规程。如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并全程陪同,对年龄偏大、活动能力较差,应使用床档,护士及时巡视病区,协助入厕、穿衣等生活护理,活动时护士应在床边指导、协助,以免发生意外。

(二)创造安全环境:呼叫器置于患者床头,并教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将生活日用品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病床加床档并固定,保持地面清洁、干燥,让患者穿稳定性好、防滑的鞋子。夜间保证照明,使患者起床时能看清病室环境,护士及时巡视病区,提示患者注

意走廊的障碍物及地面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三)杜绝家属上床休息以免病人因过于拥挤而坠床。(4)重症监护病人,护士应守护在病人床边,严禁离开房间。(5)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患者安全。(6)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第四篇:跌倒预防措施

跌倒的预防细化措施 王燕

有跌倒史、视力、听力下降、头晕、生活不能自理、做检查的患者必须有家属陪护并签字悬挂跌倒警示牌,做好入院宣教。 1. 入院患者跌倒坠床评估率100%,对年龄大于65岁以上的患者、2. 老年人病区内跌倒风险较高,指导下床三部曲,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教会患者使用护栏,过道扶手和呼叫器。上厕所下蹲和站起时也容易跌倒,上厕所时要有家人陪同。 3. 照明;光线充足,柔和不直射,晚上需打开床头灯。

4. 地面:干净无杂物,无积水。清洁员拖地时,地上要放警示标识,地面湿滑,告知病人不要在这个时间段走动。

5. 开水房、卫生间地面保持干燥,不能有积水,及时让阿姨打扫。 6. 室内布局:物品摆放到患者易取到的地方,过道通畅,没有杂物,避免患者绊倒。床要卡死,不能摇晃,稳定性好。

7. 提醒家属若离开时要告知医护人员或者另找家人代替照护,患者一人不能擅自下床或离开病房。

8. 年轻患者多在病区外发生跌倒,所以外出检查或回家应有家属陪同,走路不要着急,选择平坦整齐的路面。 9.

10. 患者穿宽松衣裤,防滑鞋,裤子不能太长,女患者劲量不穿高跟鞋,尤其雨雪天。

11. 患者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及头晕的时候尽量不要下床活动,若活动必须有家人陪伴。 12. 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轮椅,先检查轮椅的性能,在坐轮椅的时候将轮子卡死再坐,下坡的时候身体向后倾,根据病情适当使用固定带,下轮椅必须有人扶着。

13. 每天播放一些跌倒的视频及案例,引起患者及家人的重视。 14. 告知患者如果感觉要摔倒了,应将身体先前倾,保护头部,或扶住身边的固定物缓冲,减轻跌倒造成的后果。

第五篇:养老院老人意外跌倒的预防措施[小编推荐]

和善养老院老人意外跌倒的预防措施

养老院老人由于身体的平衡功能逐渐下降,不宜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并且由于养老院老人视力的下降、肌力减退,大脑应急反应能力及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老人意外跌倒的预防措施也是老人生活上护理员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居室

(1) 养老院老人生活的室内光线要充足。 (2) 养老院老人生活的区域要平整无杂物,尽量减少台阶。

(3) 养老院老人的室内家具要放置合理。 (4) 养老院老人的房间开门的方向要合理,应向房间里面开,而不是向过道开。

(5) 养老院老人房间内使用的脚垫要不易滑动,放置安全。

(6) 养老院老人的床最好一侧靠墙,床的 高度比一般床要低。 2. 厕所和浴室

(1) 养老院老人生活的室内拉手位置要合理,无松动。

(2) 安置防滑脚垫、浴盆垫。 (3) 养老院老人生活的室内最好装有紧急呼叫对话按钮。

(4) 养老院老人最好用盆浴,或坐在洗澡椅上洗浴、

3. 衣着、眼镜等

养老院老人要穿舒适的鞋袜,避免衣裤过长,配以合适的眼镜、助听器来弥补视觉、听觉上的障碍。 4. 起床

养老院老人起床要做到“三慢”,醒后在床上静躺数分钟慢起床,坐起后停数分钟慢站起,站起后停数分钟慢行走。 5. 外出

(1) 养老院老人在搭乘电梯时,要扶好扶手。 (2) 养老院老人要尽可能贴近墙边和扶着栏杆行走。

(3) 养老院老人要穿防滑的胶底鞋,大小应合适。 (4) 养老院老人要避免到人多和湿滑的场所。 (5) 选择合适的手杖或步行器。

6.在床旁边围上围栏,防备老人坐床边,防备老人晚上睡觉,从床上滚下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 下一篇: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