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

关键词: 电缆

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共4篇)

篇1: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

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内审员培训试卷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20分)

1.EMS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绩效。()2.标准的运行模式图反映了PDCA的过程管理的思想。()3.环境方针可以不形成文件。()4.环境管理方案只是一个方案,可以是没有具体的实现目标的时间表。()5.标准4.4.2条款强调的是从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工作的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能力。()6.标准要求组织编制的文件应覆盖18个要素。()7.供方、银行、顾客、员工都是组织的相关方。()8.环境绩效必须是可测量的。()9.信息交流活动不应包括对相关方投诉的处理。()10.应急响应是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11.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不涉及工会组织。

()1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组织一部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原则与宗旨的描述,它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奋斗方向。

()13.组织确定与所认定的风险有关的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运行与活动,都要确保他们在成文的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14.一个管理十分严谨、设备精良并经消防主管部门审批合格的油库,在加强日常管理的情况下,可以不列入危险源。

()15.因为厂部刚刚对某车间的设备、作用环境、工艺条件、人员资格、安全管理做过监测和验证,均为合格,所以车间和操作人员没必要再做日常的常规自查。

()16.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的后果两方面。

()

17.危险源识别只需要考虑作业场作内组织内部的设施和人员的活动。

()18.内部审核主要是判断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19.持续改进和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是组织职业健康方针应包含的内容。

()20.组织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严格执行,不得更改。

()

二、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是标准中()条款的要求 1)管理评审 2)文件评审 3)监测和测量 4)内审

2.监测和测量活动是针对:()1)运行活动、环境表现及目标指标实现情况 2)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3)体系是否具备持续改进机制

3.国家“九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1)12个 2)8个 3)15个

4.国家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有:()1)长江、黄河流域、滇池、太湖、巢湖

2)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滇池、太湖、巢湖 3)云贵川高原

5.国家1999年12月1日明令非必要场所严禁配置:()1)干粉灭火器 2)泡沫灭火器 3)哈龙灭火器

6.ISO14001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哪类组织?()1)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 2)寻找外部组织对其产品进行认证/注册

3)对符合14001标准的情况进行自我鉴定和自我声明 4)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7.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1)CO 2)SO2、NOX 3)CO2

8.EMS的切入点:()1)环境方针

2)环境因素的识别 3)目标、指标的建立

9.标准4.3.2要求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主要指:()1)产品节能方面的要求 2)产品标准(国家)3)相关方的要求

10.持续改进强调的是:()1)EMS的改进 2)EMS过程的改进

3)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11.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A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并持续改进其绩效。B使组织的所有风险彻底消灭,做到绝对安全。C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依照执行。

D将所有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过程形成文件。12.危险源识别的含义是()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C确定危险源的特性 D A+C 13.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方案的目的是()A辨识和评价组织的危险源

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 C便于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D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14.一个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是()A一种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病症的状态 B污染环境的风险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和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所有以上情况

15.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含()A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B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相互作用的描述 C至少对11个要素的描述 D A+B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保持是(的特定职责 A工人

B一个特定的管理者代表

C一个特定的职业健康安全外部咨询机构或认证机构 D所有以上各项

17.对()的人员应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并对其作出规定。A从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有影响 B其工作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C其工作可能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D以上都正确

18.组织定期开展内审的目的,是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A符合策划安排,包括满足GB/T28001标准要求 B得到了正确实施和保持

C有效的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D A+B+C

19.“检查和纠正措施”活动不包括()A效绩测量和监视 B记录和记录管理 C应急准备响应

D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20.根据GB/T28001-2001,员工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沟通活动有:()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批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代表 D A+C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什么是污染预防?它与末端治理有什么区别?)

2. 什么是环境因素?举两种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3. 请解释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4.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某水泥厂建于1990年,其立窑粉尘排放检测值为180mg/m,超出国标要求的不大于3150mg/m的规定。针对此情况请你编出一份环境管理方案。

2.请编写审核某公司锅炉房的现场审核检查表(包括ES)。

五、案例题:(每题10分,共20分)

以下案例中有否不符合?如有,请写出不符合报告,如没有请写出理由。

1.公司的化学品仓库有对灭火器定期检查的程序,审核员现场发现灭火器的有效期已过了一个月,问管理员,管理员回答最近忙无法安排检查,下星期就安排。

2.审核员来到公司配电室进行审核,问值班电工有哪些维护使用的绝缘工具,值班人员拿出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杆,审核员问是否经过专业部门的测试检验,值班班长回答:“绝缘靴、绝缘手套今年刚经电业局测试检验过,有检验证。绝缘杆是上个月从厂家买回来的,上面贴有出厂合格证。”

篇2: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

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等要素构成有机的整体。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运行将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对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企业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其发生,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它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建立和实施EMS和OHSMS管理体系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EMS和OHSMS管理体系的实施

企业建立EMS和OHSMS管理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这两个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

EMS和OHSMS管理体系管理体系面对的是企业的各级员工,所有目标要靠全体员工来实现。所以,这两个管理体系的学习和宣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和宣贯要普及到管理层、高层和基层的每个员工。尤其在管理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如集中办班、印制宣传册、在生产作业现场培训等普及EMS和OHSMS管理体系知识。

2. 识别与评价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状况,为建立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对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制度等有关内容进行全面清理、收集、评审。结合管理体系要求,编写出符合企业实际的EMS和OHSMS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规范、规程和制度等一系列支持文件。在充分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

3. 做好初始危险原和风险评估

收集、识别、评价、确认企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包括相关红头文件、行业标准、地方法规等。按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根据以往的生产作业经验和伤亡事故的统计,对生产作业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及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各单位各岗位应根据各自生产作业的环境、工艺、流程等特点,对风险和环境因素清单进行筛选,补充识别自身特有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初始危害和风险评价是一项十分繁杂和费力的工作,它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却具有重大意义,一旦确定了企业重大的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就能根据这些风险制定组织的方针、目标、指标、方案,订立相应的运行程序、紧急情况的对策等。

4. 策划EMS和OHSMS管理体系框架

通过收集企业内部有关资料,结合本企业在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与方面存在的客观现状,确定EMS和OHSMS管理体系框架。制定出建立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的策划方案,对收集资料、体系设计、文件编写、教育培训、体系试运行、内审及管理评审等各阶段进度进行安排。

5. 编制EMS和OHSMS体系文件

企业根据策划出的管理体系框架,组建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按照ISO14001-2004和GB/T28001—2011标准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体系文件。经过评审后,从企业管理层、职能层和执行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确保管理体系在各层次上的有效运行。

6. 通过内审及管理评审评价EMS和OHSMS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运用内审、管理评审这种自我检查手段,找出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据此来修正管理体系的偏差和增强管理体系的适应性。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作用。评审的范围应全面、有针对性,要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全面评估,要全面覆盖着两个标准的所有要素和初始评价中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用评审的结果来判断,企业建立实施的EMS和OHSMS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完成了企业制定的环境与健康安全的目标和指标,管理体系是否能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最终达到企业自我检查、纠错、验证、评审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耀俭,范慎荣.关于石油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探讨和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4):1-4.

篇3: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整合

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宣称建立了“三标一体整合型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在标准层面的统一规范,各个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相当一部分只是将EMS和OHSMS整合在一起,有的甚至只是三个体系文件的合订本。也有的企业以卓越绩效等模式为统领来整合三个标准体系,有的根据三个标准体系的条款对应关系进行合并同类项。我国如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三标一体的国家标准,必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这也是我国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在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三个体系标准整合是标准发展的趋势

体系标准整合是21世纪管理标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降低组织贯标成本,实现不同管理体系有机整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而OMS、EMS、OHSMS这三个目前被各类组织广泛应用并纳入第三方认证,影响最大的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更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三个标准的一体化整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鼓励的管理体系标准设计和建设思想,并贯穿在三个标准制订的过程中。ISO9000:2000的2.11条指出:“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战略咨询组(ISO/SAGE)早在起草ISO14000标准之前,就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考虑到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均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分别建立体系,最终还会融合在一起,可能会更有效率。因此制订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时。应与ISO9000标准保持协调和相似”:而OHSMS18001与ISO14001基本上采取了同样的管理体系思想、方法和结构。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加强了对三个标准整合的研究。2003年以来,欧洲标准化协会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大纲”:英国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日本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架构及应用”:我国一些研究团队也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而到目前为止,研究比较多的还只是对组织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如何将三个体系加以整合。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上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动,由法国、荷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7个国家组成的一个专题研究小组,课题的名称为《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体化实施》(Integrated Use of Managementsvstem Standards)。国内一些贯标实践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经验探讨,如吴庆善(2002)、陈宁娜(2006)等。

纵观前人的研究,对标准本身一体化的研究大多只是在结构、框架上进行比较、整合,而缺乏从内在机理上加以剖析。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没能提出一套完整的三标一体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三个标准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从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整合的基本思路。

二、三个标准具有一定的整合基础

也许正是基于在标准制订时对管理标准一体化整合趋势的认识。目前QMS、EMS、OHSMS这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内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1基本思想相同。三个标准制定的基本逻辑思路一致,采用相同的管理体系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内容都是根据管理学原理,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三个标准的内容都体现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管理原则。

2运作模式相同。三个标准都采取系统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都采用基于PDCA的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3框架结构相似。三个标准的管理性要求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条款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交流与沟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

三、三个标准整合的基本思路

三个标准的整合必须是有机的整合。整合应考虑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覆盖OMS、EMS、OHSMS三个标准的全部要求:二是在体系结构中,要保持原三种标准要求和运行模式的完整性,不因整合而使某个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各项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受到破坏和肢解;三是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的以及可预见的其他国际标准(如SAS000、清沽生产)之间的协调,留有接口。

1以质量管理体系为轴心。标准整合一般应以包含范围广的体系标准为基准。OMS的关注对象是顾客,强调组织对顾客的质量承诺。EMS的关注对象是相关方。但仅强调组织对社会环境的承诺。OHSMS的关注对象是员工,强调组织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尽管三者关注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我们注意到。如果把顾客的概念拓展,让其具有相关方的含义,则可以包容三个体系标准所关注的对象。因此,三个标准的整合可以以OMS标准为轴心,EMS和OHSMS两个标准向OMS标准靠拢。

实际上,早在1996版ISO14001就指出“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9000系统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2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三个体系标准的管理对象各不相同。0MS管理的对象是产品;EMS管理的对象是环境因素;OHSMS管理的对象是危险源。虽然三者不尽相同,但都可看作是各个相关方对组织提出的需求。因此,三个标准整合可从组织相关方对组织的需求出发,驱动体系各个过程围绕三个标准的要求而展开。以采购过程为例:该过程既需要考虑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又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个体系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控制的要求。对该过程的整合,在确定需求、制订目标、采取措施的各个环节,均可从各个相关方的需求出发加以考虑。

3以过程管理为框架。三个标准都强调运用过程方法。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也是三个标准整合时可以采用的重要基准。整合后一体化标准的基本过程雏形如图3所示。

在三个标准整合的过程中,立足三个标准关注对象、管理对象,从需求出发,按照“需求——管理方针、目标——管理职责、资源——策划和要求——监视和测量——改进”的思路,充分考虑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包括涉及相关方的所有期望输出和非期望输出),确定过程的适用程序,并对其影响输出的元素确定监视和测量要求。这样,既能保证全面覆盖三个标准的要求,又能实现三个标准要求在每个过程的有机融合。

篇4:国建联信GJC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内审员培训试卷

一、职业管理体系简介

(一)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同属于国家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发布的标准。众所周知, 质量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被世界上11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广泛采用, 以体系保证质量, 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日益提高, 中天科技公司已于2010年8月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是,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 各国在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应运而生, 其目标就是通过建立符合各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的国际标准, 达到改善全球环境质量, 促进世界贸易, 消除贸易壁垒, 所以通过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的认证, 是公司走进国际市场必备的条件。

(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ssessment Series)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由英国标准协会 (BSI) 、挪威船级社 (DNV) 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 其中的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Specification) 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是认证性标准, 它是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也是企业进行内审和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审核的主要依据。OHSAS18001的认证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

二、职业管理体系建立的利益

(一) 公司层面。

从公司层面来讲, 两体系的建立可以有助于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消除贸易壁垒, 保障安全生产。

(二) 员工层面。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员工的工作, 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员工的安全操作。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导入、策划和执行, 每一步都紧扣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企业请有资质的机构例行厂区和岗位各项指标的监测, 为的就是确认工作环境的安全, 严格按照法规要求员工进行各项体检, 确认员工的职业健康。在此基础上, 公司按照各项指标大量投入资金用于安全防护等硬件和软件设施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但是自我保护安全意识不强的员工认为, ISO14001与OHSAS18001的认证是以企业利益出发的一种资质认定, 而相应出台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种形式, 要求佩戴安全帽、劳保鞋等防护用具更是给员工增加负担。员工没有真正意识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员工切身利益的保护。

三、案例分析

从员工普遍心理角度来讲, 认为工作仅是来维持生存的一种方式, 在工作过程中希望越简单越好, 越自由越好, 而公司要求执行的各项制度只是无谓地增加工作负担。这些是错误的认识, 通过以下几个案例, 我们可以明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对于员工的重要性。

案例1:2011年2月15日, 苹果公司年度报告中首度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据了解, 早在几年前, 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就分别有工人在生产车间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毒症状。经过苏州第五人民医院检定为“正己烷中毒”。

正己烷是一种低毒、有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主要用于丙烯等烯烃聚合时的溶剂、食用植物油的提取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 具有一定的毒性, 会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 长期接触可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状, 严重的可导致晕倒、神志丧失、甚至死亡。

但是苹果公司供应链中的联建科技违法使用正己烷, 而且在生产过程中, 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 甚至连基本的防毒口罩和面具都没有配备。如果该公司运行职业病防治控制程序, 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具,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严格监督员工在工作中的佩戴情况, 同时在车间配备合格的排风系统, “正己烷中毒”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我们企业生产线中不存在正己烷类毒性的物质, 但是会有噪音等危害因素, 为保护员工职业健康, 在推行EHS体系过程中, 严格要求员工佩戴防护用具, 在车间内必须佩戴安全帽, 噪音较高的岗位必须佩戴耳塞, 有粉尘的工作岗位要求员工戴口罩, 要求员工在上班期间穿着整齐, 防止衣角被机器带入。这些措施不是为了增加员工工作时的负担, 而是从员工的切身安全健康角度出发保护员工的利益。

案例2:起重伤害事故, 2001年3月6日, 鄂西山区某化工公司一分厂发生压伤事故, 当日三名员工对检修现场进行清理, 一人在三楼顶端操作行车, 另外两人在二楼接放被吊运的物品。当吊运物品时, 由于行车已经到位, 二楼的2人在没有取掉挂钩的情况下, 强行推拉重达800多千克的物品, 此时物品尾部着地, 头部悬空使钢索已呈20度的斜拉状态, 在外力的作用下, 物品将一人拍伤, 伤者被紧急送往县医疗中心, 诊断为左大腿内侧呈粉碎性骨折。

这起事故是典型的人为原因造成的, 员工在日常工作中, 通过自我的一种惯性判断来进行操作, 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 而现场的监督管理也没有有力执行, 任由员工自我放任。事故是偶然发生, 但是员工习惯性违章操作, 促使事故成为偶然中的必然。

对于这一案例的思考, 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自身的管理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相关部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不是为了限制员工的自由, 而是切实规避事故隐患, 而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抱有省事的心理, 不完全按照制度规程操作, 这些是在为安全事故埋藏隐患。公司推行管理体系加大规整制度的可行性, 增加安全监管, 彻底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为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作出努力。

四、结语

质量管理体系从产品的角度出发保证产品质量过关, 环境体系从环境和工作环境角度出发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员工角度出发切实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公司推行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为我们公司打破贸易壁垒进入国际市场而努力, 也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健康利益而努力。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664061.htm;2013年引自百度百科;

[2].姜炯.“苹果”有毒“中国代工厂”之忧[N].中国经济周刊, 2011

[3].http://baike.baidu.com/view/440938.htm;2013年引自百度百科;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关于环境和安全体系审核情况汇报 下一篇:新乡市友谊小学校园安全和周边环境整治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