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互动性 服装 课堂 高职

一、当前高职服装教学课堂现状

(一) 互动性不强

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教育中, 互动性体现的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就教学的主体进行更改。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存在, 学生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从属的一方。但是在高职服装课堂中, 因为要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需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置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 才能够激发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兴趣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兴趣。但是这一点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教育中体现得并不是特别的明显。

(二) 学习兴趣不够

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教育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是十分的浓厚。这主要是因为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创设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上的调整, 因此也就使得高职服装课堂教育呈现出来的特点并不能引发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另外, 服装设计专业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 需要学生掌握多门不同学科的知识, 并且具有优秀的动手能力, 还需要具有绘画、电脑软件著作等能力, 如果在缺乏学习兴趣的前提下, 难以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创设过程中, 虽然会采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教学方法的辅助, 但是其目标并不是十分的明显。这是因为在目前的高职服装课堂创设过程中, 教师对于这种很多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还不是十分的熟悉, 并且也因为受到教育整体环境的影响, 会使得教师在高职服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出高职服装课堂原有的教学目标。

(四) 难以形成课堂延伸

服装专业是一门综合学科, 需要学生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因为服装专业是一个不断处于发展中的专业, 学生必须要能够做到在平时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主要是以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的, 但是学生也往往只是将作业看成是一个任务, 同时也因为作业布置一般都比较死板, 所以学生在课后也不会自觉进行补充学习, 最后造成课堂难以延伸的局面。

二、信息技术与高职服装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 与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互补

在高职服装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与传统教学方式形成较好的互补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说, 学生在课堂上听和记的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的基础性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填充。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缺乏足够的互动, 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不是十分明显, 因此也就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而高职服装课堂创设过程中, 虽然可能在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上并不能完全超越传统的教学方式, 但是这种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于传统教学中缺乏的积极性的激发、兴趣的提升, 并且还能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对于情感引导的缺失, 两者结合, 才能够让高职生的成长变得更加全面。

(二) 充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高职服装教学中积极的引入信息技术, 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装知识。比如说, 通过信息技术与服装知识点的融合, 能够还原更多的生活场景, 或者是做出更多的情景假设, 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更好的理解服装知识要点。有了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中, 使得服装教学能做到图文并茂, 生动精彩, 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教学印象深刻。另外一方面, 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得传统的教学课堂氛围有较大的改变, 能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更好的合作、交流、竞争等良性关系, 能够让他们在这样一个较为宽松和相对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中, 身心和智力以及服装的思维能力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高职服装教学融合方法

(一)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课堂上的呈现, 能够让学生对于服装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校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服装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但是服装设计作为一门需要具有艺术、历史、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的专业, 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如果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服装产生兴趣, 并且在长期的对于成绩的高严格要求之下, 很容易就使得学生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 最后造成学生不想学习, 给服装教学带来更多的难度和挑战。使用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服装的乐趣。比如说, 在学习从服装立体化剪裁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 或者是相关的比赛的方式, 让他们对于服装大师在有关于立体化剪裁方面的不同观点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信息技术延伸教学——提高互动效果

信息技术在高职服装教学课堂重的融入能够起到更好的互动效果。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都是存在不足的, 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很多都是具有较好的服装思维和能力的, 但是在其他的意识上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 信息技术正好能够对这一点不足进充分的补充。

现在有很多专门针对高职服装学科开发制作的软件, 并且现在的学生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应用能力都是较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技术, 或者是将服装的教学课堂放在学校的机房中进行, 通过使用专业的服装软件来进行教学。比如说, 能够让学生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比赛, 比赛的内容就是考验学生平面服装设计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定某一个特定的主题, 让学生根据主题的要求来进行软件绘制, 最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进行评选, 选出最佳的服装设计图稿。通过类似这样的课堂互动, 能够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较好的互动, 同时还能够很好的维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 信息技术的桥梁作用——沟通企业与学校教育

服装设计是一门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专业, 企业作为不断创造服装设计潮流和引领潮流的关键主体, 他们的用人要求以及他们的服装设计理念, 和学校存在较大的不同。通过信息技术,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不同设计师以及不同的企业, 在有关服装设计理念、专业技能的发展地步, 能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 领略到更多的比书本上更多的知识。同时, 还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作用, 让学生和企业以及资深设计师的联系,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四、总结

信息化的时代, 社会对于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现实的发展。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应用一度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作为和信息技术一样具有十分明显的时效性的服装专业来上说, 两者的结合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通过本文的分析, 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对于服装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 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效果的达成, 不论是从服装专业的教学来说, 还是从学生个人来说, 信息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是值得在各个学校和各个学科之间进行推广的能够取得较好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性和可能性, 实际的促进了人类的高速发展。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因此在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的写作主要是立足于信息技术和高职服装教学的有效结合, 阐述信息技术的使用在高职服装教学中所能够起到的实际的促进作用, 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有效结合, 为当今中国高职服装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更多的方法和可能, 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道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服装,融合

参考文献

[1] 姚俊慧.多媒体技术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 2009, (36) :29.

[2] 李丹.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服装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1) :32.

[3] 刘淑颖.关于服装专业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1, (7X) :55.

[4] 周盈.关于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存在的作用分析[J].时代教育, 2015, (10) :25.

[5] 童虹.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服装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 :89-92.

[6] 孙志慧.论互联网背景下服装行业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J].明日风尚, 2016, (17) :5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