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脂肪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的调查显示, 我国成人脂肪肝的检出率为5.2%~12.9%[1], 2005年上海脂肪肝检出检出率达20.82%, 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绝大部分 (92.43%) [2]。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NAFLD现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近来随着高体重儿童日益增多, 脂肪肝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1]。若脂肪肝的发展不能及时得到控制, 可进展到脂肪性肝炎, 甚至脂肪性肝硬化[3]。因此, 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法, 观察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中西医联合疗法及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脂肪肝病人随机分组, 实验组35例, 其中男15例, 女20例;年龄最小14岁, 最大56岁, 平均38岁。其中轻度10例, 中度16例, 重度9例。对照组25例, 其中男11例, 女14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60岁, 平均35岁。其中轻度7例, 中度12例, 重度6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修订的诊断标准[4]。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2组均给予西药治疗, 用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加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g (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静滴, 每日1次, 疗程4周;调节不良生活习惯, 坚持锻炼, 低脂饮食。除上述治疗外, 实验组加用口服中药、针灸治疗。
1.3.2 中药的选择
实验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 (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每日3次, 每次4粒, 口服, 12周为1个疗程。
1.3.3 穴位的选择
穴位为天枢、肝俞、脾俞、命关、期门、太冲、关元、复溜、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溪、内关;前10d每日1次, 后隔日1次, 共治疗12周。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肝体积回缩至正常, 或回缩≥2cm;肝功正常, TG下降≥40%, TC下降≥20%。B超或CT显示肝像图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肝肿大回缩<2cm, B超或CT检查为轻度改变, ALT、AST较治疗前下降≥50%, TG较治疗前下降≥20%, 但<40%, TC较治疗前下降>10%, 但<20%。无效:症状、体征及B超、CT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未达以上标准或仍在进展者。
2 结果
经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见表1。
用χ2检验比较2组疗效, 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4.3%, 对照组为80%,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显效率71.4%, 对照组显效率48%,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提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效果佳。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 , 又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假性酒精性肝病, 是指除外酒精以及其他明确病因所致的, 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具体发病机制不清, 高脂高蛋白饮食、贪睡、肥胖、以及糖尿病、脂肪肝家族史等为其危险因素[5]。传统中医认为, 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属中医“痰浊”、“胁痛”、“积聚”等范畴。久食肥甘, 少动, 或因情志抑郁, 气机涩滞, 久而肾精亏虚, 以致水难养木温土, 肝郁脾虚, 终致痰瘀互结、滞留于肝而成本病。本虚标实为其特点, 表现为肾虚肝弱、脾气不足、痰湿内蕴, 累及肝、脾、肾三脏[6];治疗上当固本培元, 调理脾肾, 疏利肝胆。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 具有促进体内的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 中和自由基, 促进胆酸代谢, 增强肝脏的合成、分解、灭活激素、解毒等功能。临床已广泛用于脂肪肝、各种病毒性及酒精性肝炎的治疗, 疗效肯定[7]。当飞利肝宁胶囊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当药和水飞蓟的提取物, 具有清热解毒、化湿利胆的作用;药物研究表明, 其主要成分水飞蓟素为肝细胞膜保护剂, 具有促进肝细胞修复, 清除体内氧自由基, 对抗脂质过氧化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8]。动物实验显示, 当飞利肝宁胶囊可降低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血清ALT、TG及TC水平, 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脏炎症反应[9]。针灸治疗取穴从补肾通经, 疏肝利胆, 健脾化痰、热利湿通滞入手, 以达到肾气充盛而肝脾调和, 湿化瘀去, 气血通畅效果。帮助排除炎症代谢物、瘀滞的胆汁、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 恢复肝功能, 促进肝细胞排脂的功能[5~6]。
中西药治疗脂肪肝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固本清源之目的, 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 实验组加用当飞利肝宁胶囊并配合针灸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 对照组为80%,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西医结合,当飞利肝宁胶囊,针灸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 2002, 22 (2) :105~106.
[2] 范建高, 朱军, 李建新, 等.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5, 13 (2) :83~88.
[3] 李新华.疏肝活血方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 2 (38) :24~25.
[4]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断标准[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6 (3) :161~163.
[5] 范建高.中国脂肪肝的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 19 (1) :6~10.
[6] 徐列明, 胡义扬.脂肪肝的中药治疗[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3:1 (2) :138~141.
[7] 周永香.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1, 21 (6) :515~516.
[8] 李克敏.当飞利肝宁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8, 14 (1) :38~40.
[9] 田静.水飞蓟素抗肝损药理及其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 2004, 16 (5) :7~9.
相关文章: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与分析02-19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02-19
无线网络基站02-19
无线IP网络02-19
有线/无线混合网络02-19
无线电网络02-19
信息技术培训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