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名言

关键词: 周易 君子 名言

《周易》名言(精选6篇)

篇1:《周易》名言

《周易》名言名句

1.潜龙勿用。《乾·初九》

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

3.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彖》 4.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5.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6.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 7.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乾·文言》 8.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乾·文言》 9.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 10.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乾·文言》 1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 12.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乾·文言》 13.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文言》 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

15.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16.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文言》 17.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乾·文言》 1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19.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 20.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 21.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彖》 22.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

2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 2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2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26.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文言》 27.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小畜·象》

28.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履·象》 29.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 3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3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彖》 32.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象》 33.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 34.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初六象》 36.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3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 38.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复·初九》 39.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象》 40.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 4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彖》 42.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 43.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 44.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象》 45.君子好遁,小人否也。《遁·象》 46.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 47.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象》

48.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人·彖》 49.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50.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彖》 51.君子以同而异。《睽·象》 52.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53.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解·六三》 54.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

55.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彖》 56.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 57.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夬·象》

58.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夬·象》 59.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60.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61.君子以致命遂志。《困·象》 62.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象》

63.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 64.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革·象》 65.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上六》

6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67.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渐·象》

6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丰·彖》 69.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象》

70.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兑·彖》 71.君子以朋友讲习。《兑·象》

72.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 73.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象》

74.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 75.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 76.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象》 7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上》

78.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系辞上》 79.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 80.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系辞上》 81.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 82.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

8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8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85.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86.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而违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

87.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

88.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

8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系辞上》

90.德言盛,礼言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系辞上》 91.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系辞上》

92.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 93.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

94.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系辞上》

95.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96.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

97.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系辞上》 98.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下》

99.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

100.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101.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系辞下》

10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

10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系辞下》 10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 10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

106.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系辞下》 107.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下》 108.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 109.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系辞下》

110.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系辞下》 111.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

112.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系辞下》 113.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 114.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系辞下》

115.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系辞下》

116.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自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系辞下》

117.《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118.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系辞下》

119.《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

120.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系辞下》 12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系辞下》

122.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系辞下》 123.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124.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

125.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

(专为文管专业学生选辑,请注意保存,不挂网络)

篇2:《周易》名言

1、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系辞下》

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系辞下》

3、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系辞下》

4、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序卦》

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

6、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乾・文言》

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相》

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10、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坤・文言》

11、蒙以正养,圣功也。《蒙・彖》

12、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

1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14、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1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象》

16、君子以向晦入宴息。《随・象》

17、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18、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大畜・彖》

19、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象》

20、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象》

2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大过・象》

22、君子以虚受人。《咸・象》

23、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彖》

24、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

25、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

26、君子以自昭明德。《晋・象》

27、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家人・象》

28、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29、君子以同而异。《睽・象》

篇3:解读周易美学有感

关键词:《周易》,美,乾坤,大和,变化,阳刚,阴柔

《周易》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 神秘的形式中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智慧。初萌芽于上古至殷商, 成形于周代, 故称周易。内容包括重叠八卦而成的六十四卦, 每卦有六爻 (爻的顺序由下而上, 依次称为初、二、三、四、五、上) , 爻分阴 (以“六”来表示) 阳 (以“九”来表示) 。

《周易》产生后, 大约从春秋战国至汉代, 出现了一些解释、阐发易理及卦辞、爻辞的专题论文, 重要的有七种十篇, 故称《易传》, 相应的改称原本的《周易》为《易经》了, 后人又将《易经》和《易传》合称为《周易》。《易传》主要包括《彖传》和《象传》。

《系辞》中有:“是故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太极, 是因为大到极点, 就称之为“太极”。物极必反, 太极了, 就会出现分化, 故阴阳分离, 形成了天与地。阴阳分, 两仪成。它以阳 (—) 代表天, 以阴 (——) 代表地。这 (—) 和 (——) 两种符号, 也有人说代表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一阴爻, 一阳爻, 就是组成八卦的最基本的符号。

《周易》的核心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上的密切结合。也包涵着文学、艺术, 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活动, 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 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易》的美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这里就其中所蕴含的美的表现、中和之美、变化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等方面来阐述《周易》中的美学思想。

一、美的表现

《周易》是从天地产生万物这一基本观念来看美的。没有天地就不会有万物, 从而也不会有万物的美。因此《周易》的美的观念是同天地观念及生命观念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故认为美在生命中, 生命即美。其中美的表现侧重于天、地、阴、阳的交感和神奇的变化。天为阳, 地为阴, 天地交感也就是阴阳相交变化。即是既要知道它彰明卓著的变化, 更要探知它隐幽细微的变化;也就是既要掌握它矛盾的质的突变、飞跃, 又要体察它渐变和量变的过程, 以及矛盾的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当然《周易》免不了时代的局限, 不可能完全排斥鬼神的存在。“易数”本身是一种占筮的方法, 具有先天的神秘性,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天佑”、“神佑”之类的神秘观念。

二、大和之美

美的最高表现即是“大和”, 就是阴阳对立面力量均衡无偏胜, 矛盾双方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事物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展, “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矛盾双方的“大和”状态又叫作“中”, 所以“大和”又作“中和”。这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和”之美, 而是囊括宇宙万物和人类的“大和”之美。当然, 这又很容易与政治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从生命之“大和”通向社会人伦道德的“大和”。只有在“大和”的状态下, 生命才能获得最顺畅、最理想的发展。以“大和”为美, 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很重要而古老的观念, 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关于美的核心思想。

三、变化之美

《周易》所讲的变化首先是指天地的变化, 并且特别重视与万物的生成、生长不可分离的四时的变化, 雷霆风雨、日月运行、寒来暑往的变化。根本上是指宇宙万物生命的变化, 但又与人事的吉凶祸福、事业的兴衰成败密切相关。虽然对事物变化规律的这种认识最初不是针对美与艺术提出的, 但恰好又能直接地通向审美与艺术创造。美不能脱离、违背生命的规律, 而在生命的规律中, 就他的运动变化来看, 与美有明显而直接的关系的, 是生命运动的节奏, 是“阴阳变化各正性命”的结果, 它正是存在于阴阳的永不止息的变化运动的节奏之中。

四、阳刚之美

《周易·说卦传》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 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即指天地万物有阴有阳, 因而创立阴阳两类卦象以象征之。阳为刚, 阴为柔, 万物有刚有柔。对阳刚之美和阳刚之象进一步阐发为《周易》中“乾为天, 为阳, 为刚”。《周易》所说的阳刚之美或刚健之美, 是生命坚强有力的表现。它所说的“刚健”的美, 正是表现在义无反顾, 如斩钉截铁般的“直”“方”上。相反, 道家所追求的气势力量之美倒是一种无比自由的运动着的曲线之美。从《周易》的整个思想来看, 它对阳刚之美是十分重视的。

五、阴柔之美

对阴柔之美论述最详的, 是在对坤卦的解释中。坤为地, 具有纯阴至柔的特点, 因此坤的美, 也当是阴柔之美最集中的表现。首先是无私地抚育、照顾子女的母亲, 以及负载万物使其顺利生长的大地。因此, “阴柔之美”也即是宽厚博大的母爱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的表现。“阴柔之美”指的是一种包容广大的、内含的美, 也是一种含蓄的美;是一种柔顺的、静态的美。其表现是平和、柔顺、安稳、平静。但《周易》中所讲的这种阴柔之美并不是一种软弱无力的东西。因为《周易》中所讲的“坤”之美或阴柔之美, 其基本精神是执着于现实人生的, 而且同样也是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在至柔、至顺、至静中又表现出刚健的力量, 这是《周易》所讲的阴柔之美的重要特点。

总之, 《周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启迪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从美学角度来分析, 它包括了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伦理美, 并勾勒了美与自然、美与审美、美与真善等的关系, 把自然、真实、光明、秩序、和谐、整一、变易、生化等作为美的基本条件。对《周易》美学思想的探索研究对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和艺术风格、审美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映逵:《周易解读》[M].黄山出版社, 2007.

[2]王效平:《周易》[M].蓝天出版社, 2006.

篇4:画家周易周易印象记

大约是1996年,省文联原执行主席、戏剧家范正明引来一位年轻俊朗、略显腼腆的小伙子,他介绍自己叫周易,在湖南旺旺食品公司做企业文化工作,业余画些花鸟山水,写些评论文章。

后来,又听说他是孙其峰、黄绮、焦俊华、贺远征等的学生,对他更多了一份关注,我与孙其峰先生颇有交情。

周易一直关注湖南艺术事业,为我也多次撰写过评论文章和我与人交往的传记性文章,还为我的画展整理过学术研讨资料,在各种刊物发表。我住到普瑞温泉后他亦多次来探望,在他身上可看到年轻人难得的温雅谦和之美。

他除了一直在各种媒体任职外,另在一些刊物主持类似于“文艺副刊”的栏目,用自己的阵地为艺术家服务,同时他以自己的识见与理解写过不少艺术家的评论评介文章,他认为宣传艺术家其实也是对他们作品心领神会的解读,有思想,有见地,有高度。因此,我也不遗余力地褒奖这位有为的年轻人,郑重地为他写推荐信,让他到全国各地采访著名艺术家,信息反馈良好。他的美术文集在广州出版,我一口气为他题了两幅字,一幅是“文章雄世”;一幅是“文章千古事,风雨百年心”。这些都是我对他内心的赞赏。

最近,他把拟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彩样给我看,殊不知周易还做了如此细致的功夫,更让我刮目相看,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取法乎上。周易直取石涛,学习他的法度、他的精神,尤其是取法他青壮年时的工笔式山水《黄山图卷》系列,笔笔不苟,件件精到。

二、兼融并蓄。除石涛外,周易还取法了蓝瑛、郑午昌、张大千、陆俨少以及现当代一些画家的笔墨之法,慢慢融汇自己对于山水或花鸟画的一些理解。

三、自出机杼。这见于周易的一批表现性的山水画,纵横百家外,他开始区别于某家某派的一种尝试,有自己的收获,有自己的语言,有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强调个人主观。希望他在前述取法中再有机整合折衷,再到自然中吸取客观物象,体味真山真水,真正走出自己的路来。

周易正年轻,以他的识见、他的学养,以及他的艺术感悟,他的艺术必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

2013年11月于三无堂

篇5:《周易》名言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我国古代汉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的思想、文化、经济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文论语,武周易”,更是古代人取名的借鉴,男生大多从《周易》中取名,有寓意、有气势、大气磅礴,一听就是将相之才!那么,小编就来帮大家盘点,哪些藏在《周易》中好听的男宝宝名字吧!

一:夕厉:“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二:雨施:“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三:御天:“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四:行健:“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五:其诚:“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 六:世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七:乾元:“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八:天德:“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九:则天:“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十:势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十一:章贞:“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十二:惟林:“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 十三:班如:“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十四:水蒙:“山水蒙 艮上坎下”

十五:无攸:“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十六:用恒:“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十七:以乐:“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十八:子夏:“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十九:国承:“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二十:用邦:“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二十一:文德:“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二十二:如邻:“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二十三:尚德:“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二十:天泽“天泽履 乾上兑下”

二十五:志刚:“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二十六:维之:“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二十七:思容:“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二十八:敦临:“敦临,吉无咎。”

二十九:童观:“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三十:志平:“观其生,志未平也。”

三十一:翰如“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三十二:休复:“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三十三:泽风:“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 三十四:栋桡:“栋桡,本末弱也。” 三十五:泽木:“象曰:泽灭木,大过;” 三十六:白茅:“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三十七:憧憧“贞吉悔亡,憧憧往来” 三十八:尔思“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三十九:泰坤:“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四十:相宜“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四十一:茅茹“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四十二:以孚“以其邻,不戒以孚。” 四十三:天佑“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四十四:谦济“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 四十五:君谦“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四十六:以明“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四十七:于嘉“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四十八:风恒:“雷风,恒”

四十九:易方“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五十:振恒:“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五十一:明德:“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五十二:晋如:“晋如,摧如,贞吉。” 五十三:晦明:“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五十四:明夷:“明夷于飞,垂其翼。”

五十五:有恒:“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五十六:修德:“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五十七:来硕:“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五十八:闻言:“博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五十八:含章:“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五十九:南征:“勿恤,南征吉。”

六十:株木:“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 六十一:明幽:“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六十一:有嘉:“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六十二:文蔚:“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六十三:玉铉:“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六十四:丰沛:“丰其沛,日中见昧,折其右肱,无咎。” 六十五:以涣:“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六十六:润之:“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如果觉得以上名字不够好听,打开美名宝app,输入孩子的姓氏、性别、出生年月,就可以获得海量好名了。

篇6:周易概论

机械类12-07 黄江勇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典籍,它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多数人认为,《周易》是用来占卜吉凶祸福和预测未来,并据此来趋吉避凶的一种手段,一门工具。但是发展到如今,《周易》提供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哲学思想,指导着我们。

那我就我的专业来谈谈《周易》中智慧的应用。我学的是机械,这是一个貌似与《周易》没有丝毫关系的专业。它不像建筑学,可以用到《周易》中的风水学。但我作为一个机械类的学生,还是从《周易》的学习中获益良多,接下来我就谈谈我从《周易》的学习中得到的收获。

机械作为一门工科,它要求我们要实干,要有丰富的知识技能储备。这正与《周易》中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相对应。的确,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的准备要做,有一很长的积累过程。这积累过程包括对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大学物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掌握。不懂高等数学就无法精确的计算出所需材料的技术参数;不懂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就根本无法设计出一个能够高效运转的机器,更不可能选择到合适的材料与合理的机构分布;不懂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就无法将脑海中的机器绘制于图纸之上,就无法让工人师傅有制造的依据了;而如果不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就不可能有着高效率的工作。当然,积累过程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积累阶段,更在于深入到工厂之中,天天与机器打交道。因为理论毕竟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无数次的机器的拆装,原理分析,设计最佳机构等的千锤百炼才能够锻造出一个优秀的高级工程师。这便是“积善成名”的过程。

而与之相对的是“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诚然,一个人如果中规中矩,按照章程办事,那么或许他不能成为高级工程师,那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师。但是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各项技能时,总是一知半解,到处留有漏洞,那么它必将遭遇重大的失败,导致身败名裂。比如让这个人去设计制造一辆汽车,由于他各项技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他选错了材料,机构设计有点不合理,对受力分析不够全面。那么他设计的这辆车也许在平时能够平稳地运行,可是一旦遭遇突发状况,那么这辆出事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为各种小毛病一同发作的时候,那就将成为毁灭性的大灾难。这便是《周易》中说的“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便是《周易》中的思想在我们专业的应用。当然还有一种更为深奥的哲学思想,那就是“易”。记得曾有“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这么一句名言。我觉得这是易学的精髓所在。记得我老师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那就是20世纪70年代,有一次,众多物理学家聚在一起讨论洲际导弹的射程问题。要想达到射程,燃料就必须增加,这是全体物理学家德一致见解,当然,作为常人的我们也很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这是在正常不过的问题。但是一位年轻的物理学家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应该减少50公斤的燃料,这样的话就能达到预期的射程。为什么?因为燃料也具有质量,在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带着的燃料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减轻一定量的燃料,那么所带燃料在飞行过程中消耗的燃料将大大减少,从而达到带更少的燃料却能飞的更远的目标。这不得不说是变通的一个极佳的例子。所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一直不断地尝试着用另一种非常规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变通的目的,实现更优的结果。就好比在一种机构中,通常使用的是齿轮传动,会导致机构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有很大的噪音。后来就有人打破常规,使用带式传动,这样的变通结果就是,噪音减小且制造成本降低,大大地增加了厂家的收益。还有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如说有两门功课要在同一天交,不过有一门布置的比较早。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先做第一个布置的作业,这是常理,先到先得。但是后一份又特别重要,我觉得在此时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先作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话,我们的做法就相当于“弃车保帅”,虽然有所损失,却保全了最大的利益。而如果一味的遵守常规,那便是做了“捏着芝麻,而不捡西瓜”的巨大错误,只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把巨大的利益给丢了,实在是得不偿失。这种《周易》中的变通思想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获取胜利。非常感谢《周易》给我带来的人生智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基层领导干部个人年终总结 下一篇:王维的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