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饮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关键词: 代谢性 致死率 肺结核 疾病

肺结核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 其发病率、致死率均相对较高 , 若患者营养摄入不足 , 易引发营养不良;而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 其血糖控制与饮食密切相关 , 若营养摄入不合理 , 则会加剧病情[1,2]。因此 , 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治疗及护理中 , 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干预 , 对于患者血糖控制、病情好转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3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 ,实施积极有效的饮食干预 , 取得良好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4例 , 所有患者均符合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 (2008年版 )》关于肺结核诊断标准[3]及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的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4], 排除合并肝肾疾病、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者 , 排除用药药物过敏史者 , 排除精神障碍者。本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观察组32例 ,其中男18例 , 女14例;年龄48~76岁 , 平均年龄 (55.7±3.5) 岁;I型糖尿病2例 ,II型糖尿病30例;继发性肺结核25例 ,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7例。对照组32例 , 男20例 , 女12例;年龄45~74岁 , 平均年龄 (55.2±3.2) 岁;I型糖尿病3例 ,II型糖尿病29例;继发性肺结核26例 ,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抗肺结核治疗和应用降血糖药物进行血糖控制 , 并给予常规护理服务 , 包括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措施 , 具体如下 : 1合理控制营养摄入量 :a热量的摄入 , 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提供热量 , 体质量指数< 18.5kg/m2, 每天热量供给宜控制在150KJ/kg左右;18.5 kg/m2≤体质量指数≤24 kg/m2, 每天热量供给宜控制在125KJ/kg左右;体质量指数> 24 kg/m2, 每天热量供给宜控制在100KJ/kg左右。b蛋白质的摄入 ,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宜为1~1.5g/kg, 以蛋、奶、豆制品为主。c脂肪的摄入 , 应以植物脂肪为主 , 每日摄入量宜不超过0.8g/kg, 对于合并高血脂症者则应适当降低摄入量 (0.5 g/kg)。d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 应以芹菜、韭菜、黄豆等低血糖指数食物为主 , 每日摄入量宜为300g左右。2加强健康宣教 , 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 , 在饮食营养摄入量上缺乏正确认知 , 或担心饮食过量而不敢进食 , 导致营养不良 , 或担心饮食不足而饮食过度 , 导致血糖升高。护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健康宣教 , 如口头、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等形式 , 提高患者营养知识知晓率 , 促进患者积极配合营养师及护理人员的饮食治疗方案。3合理调整饮食方案 , 一方面需引导患者重视饮食治疗 , 为其制定合理饮食方案 , 另一方因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刺激较大 , 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口味需求、进食状况的了解 , 合理调整饮食方案 , 增进患者食欲。本次饮食干预时间为一个月 ,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痰菌转阴时间。

1.3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 计量资料以均数评分差 (±s) 表示 ,t值检验 ,P<0.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为期一个月的饮食干预 ,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3 讨论

肺结核与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 两者并发 , 可互为影响 , 一方面肺结核患者多会食欲下降 , 导致对营养摄入量减少 , 引其营养不良 , 加剧患者血糖代谢紊乱;另一方面 , 糖尿病血糖代谢紊乱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 , 进一步加剧肺结核病情[5]。故在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常规抗肺结核、降血糖治疗及护理过程中 , 施以科学有效的饮食干预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由于肺结核是一种营养不良相关性疾病 , 饮食需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 , 而糖尿病血糖控制 , 这需要合理控制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摄入量[6]。因此 , 在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中 , 不仅需要保证患者能够摄入充分的营养 ,同时需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本研究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给予合理的营养摄入 , 加强健康宣教 , 并适时调整患者饮食方案 , 从而使患者营养摄入与血糖控制需求得到满足。本研究观察组经饮食护理干预后 , 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且观察组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

综上所述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于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 , 实施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 , 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缩短痰菌转阴时间 , 体现出较强的有效性 ,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痰菌转阴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于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饮食护理,血糖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CT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