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营销链

关键词:

媒体营销链(精选三篇)

媒体营销链 篇1

微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媒体人的生活?“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短短14个月它已成为一项迅速崛起的重要的新媒体应用并发挥着自己多样化的作用。而这一改变在媒体人身上也发生着:NBC的记者柯里就从Twitter上得到了朝鲜发射导弹的消息。“我打开电视发现没有一个地方在报道这个事情。于是我立即跳起来,在Twitter上寻找可靠的消息源并即时写了报道。”CNN被认为是第一家应用Twitter的主流传媒,一位新闻主播在主持节目时,经常阅读并回答来自Twitter的评论和问题,他把Twitter融入到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之中。由此,主流传媒纷纷效仿,2009年占据前25位的Twitter帐号中,《纽约时报》、NPR(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简称)、BBC,“英国广播公司”的简称)都位列其中。

未来媒体的“微链”生活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种好玩的传播模式,即你可以通过微博上的链条精准地找到你要找的人,又可以偶然地邂逅你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微链释放了一种复杂的可能性,让“遇见”既呈现“定数”,又充满“变数”。

当微博用了1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5000万粉丝的累积之后,传统媒体开始关注在微博上如何发挥影响力。现时比较通行的做法,即让媒体从业人员开设“媒体名称+媒体人实名”的微博(如央广郭静),成为微链世界的一员,他们像神经元点般地感知微链世界,收集信息并向母媒反馈;同时传播母媒的声音并使之深入人心。

未来媒体就是在这一个个“微链”中把握自己的传播机会,创造可能的舆论热点。媒体竞争将超越先前的信息之争,尤其“云计算”的实现,从绝对意义上看,任何人都可以从“云端”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A媒体拿到信息与B媒体获得信息的时差可以近乎为“零”,媒体独家首发的时间优势已然在“云端”被消解掉,媒体竞争从“信息的独家首发权”转向“信息的独到解释权”。

未来媒体生活,除了竞争“信息的独到解释权”外,还要在纷繁的“微链”世界中排兵布阵,将自己先前的记者一个个地发送到“微链平台”上,成为一个个关键节点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媒体把关不再是先前铁板一块的“一刀切”,而是在无数个中心节点上的“疏通”与“引导”。

未来媒体的“透明”编辑部

在美国,一些报纸为了更好地吸引自己的读者,推出“编辑部透明化”策略,利用媒体与用户各自长处、联合报道同一事件,实现相互补充的效果。在确定报道之前,通过网络论坛搜集网民意见,找出网民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将这些话题整合刊登在报纸上;接下来通过网络论坛搜集民意反馈,进一步明确网民兴趣点,并得出他们对所报道事件的观点,并再次将这些观点整理刊登在新闻报刊上。我国也有类似的运用,《华西都市报》、《新京报》等众多媒体都已开始利用微博去寻找信息源,在新闻时效性上抢得先机。《新周刊》在微博上预告选题,并征集标题,2010年1月15日出版的杂志使用的就是在微博上征集到的题目《微革命:从推特到新浪微博》。《新周刊》还搞了“转发博文有机会获赠杂志”的活动。原文被粉丝转发了2000多次,粉丝的粉丝又将此博转发,实现裂变式传播。

媒体营销链 篇2

作者:沈阳  -11-3 18:13:29

[引子]

11月3日下午,一位“营销专业,热爱互联网,致力于网络营销及网站策划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中两栖探索,著有《网络营销实务》,创办青岛海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网友耿斌先生在QQ里发来他在emarketer网站“专栏文章”刚上传大作,题目是《与冯先生商榷网络营销的定义》,读后倍受启发,现抄录如下:

[网络营销的定义]

与冯先生商榷网络营销的定义 耿斌 2004-11-3 (www.emarketer.cn/em/expert/789.htm )

很多人会认为这个话题很无聊,但我认为网络营销要想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有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定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曾经对网络营销下过一个定义,但我认为有几点需要商榷。

首先需要准确的理解营销的含义。

美国的Philip Kotler曾经在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给营销下过一个定义,基本都被各国所接受。该书有中文版,但我觉得还是把英文列出来,更能原汁原味的理解营销。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marketing was found in Philip Kotler’s:“Marketing Management”, 7th edition, USA, 1991 :

Marketing is a soci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 by whic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obtain what they need and want through creating, offering and exchanging products of value with others.

据此,我可以对营销做如下理解:

1、营销是一个社会化和管理的活动过程。

2、该过程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和团体的need和want。(需求need、欲望want和需要demand的定义可参考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

3、而实现该目的,是要通过为他人生产、提供或交换有价值(value)的产品。

4、在这里,产品的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而营销的适用范围也包括赢利机构和非赢利组织。

网络营销来自英语:Internet Marketing,Web Marketing,E-Marketing等。冯英健先生在他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一书中是这些论述的:

??为了理解网络营销的全貌,有必要为网络营销下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义:“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

??据此定义,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所谓网上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包括网站本身、顾客、网络服务商、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相关行业的网络环境等,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

对此定义简单做个分析,可以得出:

1、网络营销也是各种活动。

2、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3、而实现这个目标,是要通过“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做很多工作,网络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两者定义做下对比,问题就发现了:

首先,根据冯的“网络营销的核心思想就是‘营造网上经营环境’”一说,可以推论“营销就是企业营造经营环境”。但在营销学科出现以前,一样也有企业,企业一样也需要营造经营环境。而营销概念的提出,是要企业应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方式来经营企业并实现企业的目标。可见,营销是一种企业经营的新哲学、新理念,但并不等同于经营本身。那些不能站在消费者和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比如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经营的企业行为,就不能算是市场营销。

其次,冯认为网络营销是为了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而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又是什么?如何才算是实现?非赢利组织是不是无法进行网络营销?

再次,关于“网上经营环境”,冯认为是“是指企业内部和外部与开展网上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如何界定企业的内部与外部?而什么算是“网上经营活动”?“环境”又如何定义?

另外,冯又说“网络营销的开展就是与这些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些关系处理好了,网络营销也就卓有成效了。”这里的关系又是什么意思?如何算是处理好了?…… 深入分析下去,这个定义确实漏洞百出。

[营销与网络营销]

说白了,是一种买卖的套路(把戏)、是一种过程的科学化,让“不可言传”的.“生意经”变成可以归纳整理、量化的过程。因此读过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是“把书读活”而不应该“把书读死”,否则说明老师没有教好。

冯英健先生是笔者好多年前在广东便认识的朋友、是在网络营销的理论到实践都有很深造旨的一位笔者敬佩的网友(尽管笔者也师从温力虎教授苦读了三年市场营销研究生,但三年时间更大收获在于认识了一大批在广东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同学),他的网络营销定义笔者认为是一种狭义的“网络营

销定义”,它是从网络角度去定义营销的内含意义。

笔者没有见到现代营销理论“之父”美国的Philip Kotler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先生,但他弟弟---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的总裁米尔顿.科特勒笔者207月8日在北京见到他(www.21dnn.net.cn/7440/2004/07/14/116@2161493.htm ),Philip Kotler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9月份曾有一次在北京燕莎书店差点购买了,因为确实太沉,只好把现代营销理论“之父”的巨著让位其他轻薄些书。讲这个故事,?其实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从概念到书籍的营销,不论它是借助什么途径,最重要的是“网络的有效性”,这一点正如笔者认为“电子商务”必须是商务借助电子工具、而不是狭义的Web交易才叫做“电子商务”、近来流行的那个“网商”概念便是狭义的Web交易才叫做“电子商务”狭义的延伸代表。

最后,笔者认为:

1、营销与网络营销都不一定离不开Web,而是借网络进行营销。

2、营销与网络营销可以在某一层次进行,因此可以派生出侠义营销与网络营销定义。

3、广义的网络营销定义:网络营销应该以“网络”为中心创造营销链。

媒体营销链 篇3

网络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并在某一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结果的变化,在加上电视媒体等的充斥,使得消费者对硬性广告免疫力的增强,促生了软性广告这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并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软文如今无论从企业的观点出发还是人们的生活中,都已经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精妙不可言喻。优渡网软文写作,专业操作的人才做铺垫,彷如妙笔生花,将企业的诉求完美的表达出来,不知不觉中深入消费者内心。文章来源:软文外链推广

优渡网有着专业的团队做支撑,通过对写作对象深入的剖析,了解其想要传达的概念诉求,将一篇优秀文章的科学要素牢牢把握,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寓广告于无形,将企业的商业策略通过软性渗透给消费者,与消费者心理达成共鸣,进而让公司产品及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一篇好的文章等于是启发线索,能够引诱消费者注意到一些品牌,采取一些行动,获得一种潜在的可能影响消费的知识,软文可以说就是教育消费者,宣传品牌宣传产品的。优渡网熟知一篇文章的特性,明确是用来传递概念和意识,传播知识与观念的,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组织与写作技巧,用多样化的手法,将企业的诉求精确的表达出来,极具专业创新性。优渡网软文写作并非在写作上不具有狭隘性,它不仅仅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及心理感知。优渡网在文章撰写过程中,明确主题,将企业的概念与诉求寓意于润物无声的意境中,为企业品牌与产品宣传带来持续性的宣传效果。

优渡网精湛的写作技巧带来企业营销的最大化。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市委办公室多项措施提高ISO管理体系运行质量和效率 下一篇:效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