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段围堰导流

关键词: 围堰 水利工程 导流 施工

全段围堰导流(精选三篇)

全段围堰导流 篇1

1 明渠导流的方法

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很多种, 明渠导流就是其中一种。

1.1 适用条件。水利工程施工中, 有些坝址河床非常窄, 还有些坝址覆盖层并不深, 就无法使用分期导流的方法, 否则不仅难以实现导流的目的, 施工人员也需要付出强大的劳动力。此时如果水利工程施工的台地比较宽, 并且古河床一处有古河道就可以应用明渠导流的方法。除此之外, 导流流量比较大, 制定的导流隧道开挖方法不能满足地质条件要求;或者是工期并不紧张, 洞挖经验比较少, 而且有关设备中也不齐全时, 也可以使用明渠导流的方法。

1.2 布置方法。良好的布置方案是明渠导流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进行布置之前, 施工人员必须将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 以便能够将地形有效利用起来, 进而减少工程量。某些区段地质条件比较差, 施工人员就不能通过渠线, 同时关注滑坡崩坍体, 以此保证边坡足够稳定。有些水利工程的明渠挖上河滩地上, 此时施工人员需要设置外侧墙, 此墙承担着纵向围堰的功能。布置外侧墙时, 必须保证基础可靠, 同时能够直接作用在干地上。明渠轴线必须平顺, 否则水流无法顺畅的流出, 如果可以避免, 坚决不能使用S型弯道。通常情况下, 明渠导流与永久明渠相配合使用, 但是如果混凝土建筑物位于岸边, 则明渠导流通常与尾水渠以及引水渠相配合使用, 此时明渠进出口水流必须做好控制, 并且上游与下游也要控制, 河道主流之间的交角不能超过30°, 为了能够保证水流顺畅的流淌, 明渠转弯半径必须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

1.3 断面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对导流明渠断面尺寸加以明确, 通常情况下, 断面尺寸是以导流流量为参考数据, 当然截面尺寸的最终决定, 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比如地形地质等。断面设计时, 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差异化考察, 以此为基础进行组合围堰。除此之外, 选择合适的明渠断面也十分重要, 一般而言, 梯形明渠导流断面最为常见, 但是假如基岩比较坚硬, 设计人员可以开来按照矩形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还有情况比较特殊, 截流与通航要求不同, 此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复式梯形断面的方式来进行明渠导流断面的设计。完成上述工作之后, 还需要确定明渠道糙率, 糙率大小与泄洪能力息息相关, 因此必须达到精确的程度。通常情况下, 开挖方法、衬砌材料等都会影响到明确糙率, 所以施工工程中, 必须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 应用合适的衬砌材料。

2 隧洞导流方法

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 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 称为水工隧洞。按其担负任务的不同, 可分为放水隧洞和泄水隧洞。放水隧洞用来从水库中放出用于灌溉、发电和给水等所需的水量;泄水隧洞用于配合溢洪道泄放部分洪水、泄放水电站尾水、为检修枢纽建筑物或因战备等的需要而放空水库以及排沙等。

2.1 使用范围。通常情况下, 山区河流都会使用隧洞导流。这是基于山区河流河谷比较狭窄, 而且地形也比较俊俏;此外, 隧道泄水能力不强, 而且还需要非常高的造价, 所以如果流量并不很大, 最适合应用隧洞导流的方法。 现阶段, 隧洞可宣泄流量大约在2000-2500m3/s之间, 很多水利工程都会应用2 条导流洞。为了促使导流费用得到减少, 就需要结合导流漏和永久隧道。如果是将高水头土石坝枢纽兴建于山区河流上, 将永久隧漏给应用过来。因此, 对于土石坝纽, 非常普遍的使用了隧洞导流, 将混凝土坝修建于山区河流上, 也可以将隧洞导流给应用过来。

2.2 导流隧洞的布置方法。需要在完整和新鲜的岩层中, 布置隧洞, 为了避免有大规模坍方出现于隧洞沿线中, 需要避免平行于洞轴线、岩层和断层和破碎带, 严格控制洞轴线和岩石层面之间的夹角, 避免其小于45°, 层面倾角控制在45°以上。将坝址附近的有利地形给充分利用起来, 保证有顺直的隧洞线路, 如果是弯曲的河岸, 需要在凸岸布置隧洞, 这样隧洞长度可以得到缩短, 并且有着较好的水力条件。转弯是有压隧洞和低流速无压隧洞所必须具备的, 转弯半径应该比5 倍洞宽要大, 转折角控制在60°以内, 要将直线段过渡设置于弯道的上下游, 直线段长度需要比5 倍洞宽更大。避免有冲击波产生于高流速无压隧洞的弯段上。严格控制进出口和河床主流流向的交角, 否则就会影响到上游进水条件, 会有有害的折冲水流与涌浪产生于下游河道, 出口交角需要控制在30°以内, 结合具体情况, 可以适度放宽上游进口处的要求。如果需要的导流隧洞为两条以上, 那么就可以在两岸或者一岸布置。隧洞进出口和上下游围堰坡脚需要有50m以上的距离, 近些年来, 也出现了10m~20m以内的距离;如果只有较小的距离, 就需要科学的防护堰坡。

2.3 导流隧洞断面设计。在确定隧洞断面尺寸时, 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如设计流量、地质和施工条件等, 要结合相关规范, 控制洞径;一般来讲, 单洞断面尺寸需要保证不超过200m2, 单洞泄量控制在2000m3/s~2500m3/s以内。将地质条件、隧洞工作状况和施工条件纳入综合考虑范围, 对隧洞断面形式合理确定。在洞身设计中, 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合理选择糙率n值, 糙率的大小会对断面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 糙率大小则会直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衬砌情况、施工质量、选择的开挖方法等等。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对相关规范进行查阅, 对糙率值合理选择。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水利工程中应用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每一种全段围堰导流方法的运用, 都必须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同时还需要解决其他辅助方式, 以便全段围堰导流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运用优势, 从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摘要:全段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 具有非常大优势, 比如工程面很大, 便于施工人员施工, 因为泄水建筑物属于永久性, 因此不必花费过多的成本。尽管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有很多种, 但是每一种都有使用的范围, 这一点施工人员必须加以注意, 认真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全段围堰导流技术, 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卫高丽.水利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 2014 (8) .

[2]何丽荣.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 2014 (3) .

[3]阴福军.水利施工中全段围堰法导流技术[J].吉林农业, 2013 (9) .

[4]郑良春.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 2012 (3) .

全段围堰导流 篇2

所谓围堰,主要是在施工导流过程中,在地面修建的临时性的挡水结构。围堰只有在施工中采用,且在导流期之后需要将其拆除,这样就能有效的对基坑进行保护,最终确保整个施工现场处于干燥的状态。然而在围堰修筑过程中,往往会占据一定面积。

2.2 围堰技术方案的分析。

在围堰技术应用之前,必须针对性的对围堰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施工方案得以顺利的实施。而为了更好地对围堰技术方案进行确定,就需要在施工之前深入实地进行勘察,并紧密结合场地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对围堰占地的面积进行确定,而导流通道与大坝枢纽是影响围堰横断面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的需要,在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地确保围堰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才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常见的围堰施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过水土石围堰。此类围堰自身的结构好比土石大坝,能够实现就地取材,切实加强工程所在地土石材料的应用,既能节约工程成本,又能便于拆除,因而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采取这一方式的缺点就在于围堰技术的工程量较大,且往往存在较大的沉陷量一般水不能漫过堰顶,若遇到汛期时就需要强化对其的防护。

2、砼围堰。此类围堰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不仅抗冲击性能较强,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防渗性能,而且挡水的水头较高,且工程量较小,这样就能与砼建筑物进行连接,此时可以从堰顶漫水,所以主要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建设拱形横向围堰时应用。

3结论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实施,在应用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时,需要切实掌握其技术要点,并针对性的确定施工方案,同时还应在施工现场切实强化对其的管理,并针对性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和优化,切实加强技术质量的控制。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紧密结合工程的实际,对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论证,才能更好地在确保工程质量在安全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任洪梅.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实践微探[J].绿色环保建材,(12、:172-173.

全段围堰导流 篇3

具体来讲, 全段围堰法导流指的是将一道拦河围堰分别搭建于河流主体工程的上下游, 这样通过预先修筑的泄水建筑物, 将上游的水排向下游, 这样就将干地提供给了工程施工, 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滞后, 对临时泄水道进行封堵;实践研究表明, 这种方法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具有较大的工作面, 建造河床内的建筑物时, 有一次性围堰保护;如果导流方面, 利用的是水利枢纽中的永久泄水建筑物, 工程投资成本就可以得到大大的节约。

2 明渠导流的方法

一是明渠导流的适用条件:如果坝址有着较窄的河床, 或者是河床没有较深的覆盖层, 那么分期导流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并且具备下列一个条件, 就可以将明渠导流的方式给应用过来, 首先是有较宽的台地、古河道等存在于河床一岸;有着较大的导流流量, 导流隧道的开挖方案, 没有相应的地质条件;没有宽松的工期, 洞挖经验和设备比较的缺乏。

二是导流明渠的布置方法:在对导流明渠进行布置时, 要将有利地形给利用起来,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小明渠工程量;对于不良地质区段, 尽量不要通过渠线, 对滑坡崩坍体充分关注, 促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如果明渠是在河滩地上开挖的, 通常需要对外侧墙进行设置, 它有着和纵向围堰类似的功能;要在可靠的基础上布置外侧墙, 并且直接施工于干地上。要设置顺直的明渠轴线, 这样方可以有平稳顺畅的水流, S型弯道是避免使用的。要结合导流明渠和永久明渠, 如果采用岸边式布置枢纽中的混凝土建筑物, 导流明渠通常会结合尾水渠和电站引水渠, 要衔接明渠进出口和上下游水流, 控制河道主流的交角, 保持在30°以内;为了不影响水流的通畅性, 要严格控制明渠转弯半径。

三是导流明渠断面设计:首先是对明渠的断面尺寸进行确定, 结合设计导流的流量控制来确定明渠断面的尺寸, 并且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地形地质、允许抗冲流速等, 在设计断面的过程中, 需要结合差异化的明渠断面尺寸, 来组合围堰, 综合考虑。其次是对明渠断面形式进行合理选择, 通常情况下, 会按照梯形来设计明渠断面设计, 如果有坚硬基岩存在于渠底, 可以按照矩形来设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为了促使截流和通航的不同要求得到满足, 也可以按照复式梯形断面进行设计;最后是对明渠糙率进行确定, 明渠的泄水能力会直接受到明渠糙率大小的影响, 因此, 开挖方法、衬砌材料以及渠底平整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糙率大小, 所以设计过程中, 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严格依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

3 隧洞导流的方法

一是隧洞导流的使用范围:对于山区河流, 通常应用隧洞导流的方法, 这是因为其有着较为狭窄的河谷, 两岸有着陡峻的地形;因为每条隧道都有着十分有限的泄水能力, 隧道需要较高的造价成本, 因此, 没有较大的流量, 就可以应用隧洞导流的方法。结合如今的形势, 每条隧洞的可宣泄流量严格控制2000m3/s—2500m3/s, 大部分工程将两条左右的导流洞给应用过来。为了促使导流费用得到减少, 就需要结合导流漏和永久隧道。如果是将高水头土石坝枢纽兴建于山区河流上, 将永久隧漏给应用过来。因此, 对于土石坝纽, 非常普遍的使用了隧洞导流, 将混凝土坝修建于山区河流上, 也可以将隧洞导流给应用过来。

二是导流隧洞的布置方法:需要在完整和新鲜的岩层中, 布置隧洞, 为了避免有大规模坍方出现于隧洞沿线中, 需要避免平行于洞轴线、岩层和断层和破碎带, 严格控制洞轴线和岩石层面之间的夹角, 避免其小于45°, 层面倾角控制在45°以上。将坝址附近的有利地形给充分利用起来, 保证有顺直的隧洞线路, 如果是弯曲的河岸, 需要在凸岸布置隧洞, 这样隧洞长度可以得到缩短, 并且有着较好的水力条件。转弯是有压隧洞和低流速无压隧洞所必须具备的, 转弯半径应该比5倍洞宽要大, 转折角控制在60°以内, 要将直线段过渡设置于弯道的上下游, 直线段长度需要比5倍洞宽更大。避免有冲击波产生于高流速无压隧洞的弯段上。严格控制进出口和河床主流流向的交角, 否则就会影响到上游进水条件, 会有有害的折冲水流与涌浪产生于下游河道, 出口交角需要控制在30°以内, 结合具体情况, 可以适度放宽上游进口处的要求。如果需要的导流隧洞为两条以上, 那么就可以在两岸或者一岸布置。隧洞进出口和上下游围堰坡脚需要有50m以上的距离, 近些年来, 也出现了10m~20m以内的距离;如果只有较小的距离, 就需要科学的防护堰坡。

三是导流隧洞断面设计:在确定隧洞断面尺寸时, 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 如设计流量、地质和施工条件等, 要结合相关规范, 控制洞径;一般来讲, 单洞断面尺寸需要保证不超过200m2, 单洞泄量控制在2000m3/s~2500m3/s以内。将地质条件、隧洞工作状况和施工条件纳入综合考虑范围, 对隧洞断面形式合理确定。在洞身设计中, 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合理选择糙率n值, 糙率的大小会对断面的大小产生直接影响, 糙率大小则会直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衬砌情况、施工质量、选择的开挖方法等等。在设计过程中,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对相关规范进行查阅, 对糙率值合理选择。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了几种比较经常用到的导流技术和建筑型式, 在具体实践中, 还有诸多的技术可以利用。因此, 在水利水电导流设计过程中, 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充分考虑诸多因素, 对导流模式合理设计和选择, 促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越来越多,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施工导流, 它会对施工程序、永久建筑物的型式和施工总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导流设计在水利施工中, 主要作用是对初期导流以及后期导流施工过程中的挡水和泄水问题进行解决, 保证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全段围堰,导流技术,水利施工

参考文献

[1]何丽蓉.全段围堰导流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 2014, 2 (02) :123-12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老江底水电站拦河大坝施工导流设计 下一篇:导流堤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