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通用6篇)
篇1: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也许是那时的地价比较便宜,也许是为了打出一个样板和名气,开放商着实下了一番功夫,致使这个小区现在还经常成为学建筑和规划的学生来参观学习的范例。
小区很大,各种户型的楼房掩映在花草树木中,一年四季都呈现着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花香四溢的美景。住在这里的人走路都是充满优越感的高昂着头。
程子豪很庆幸自己能早早地看中这里的房子,并且没有一点犹豫地出手买了一套三居室。
还没有美上两年,程子豪的烦恼便接踵而至。程子豪的第二个孩子马上就要上完幼儿园了,但选择上小学成了一个难题。
和小区一路之隔有两所小学,一所是市重点小学,一所是孟家寨小学。
小区的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重点小学,但小区太大,住户比较多,不知是谁想出了这么个办法,每一套房子只有一个上重点学校的指标。粥少僧多,连房产中介推出的房源都会专门注明有无指标。
孟家寨小学是孟家寨自己办的学校。这一片地原来都属于孟家寨,按新的城市规划,孟家寨属于城中村改建,政府统一给孟家寨的村民们每一家建起了三层还建房,就在程子豪他们那个小区的北边一路之隔。
手里有了钱的村民们除了自己住一部分,多出来的房子就租了出去,很快孟家寨就拥有了吃喝玩乐的一条街,从蔬菜水果到各种家用小电器,基本上应有尽有,而且价格便宜。
程子豪这个小区虽然漂亮但物价却非常贵,有了孟家寨的便利,也给程子豪他们小区的住户提供了生活方便。
孟家寨小学的生源主要就是原孟家寨的子弟和租房做生意的人的孩子。
虽然生活便利了,但程子豪和这个小区所有的住户一样,对让自己的孩子去孟家寨小学上学那简直是不敢想的事情。在他们的心里,孟家寨本来就是农村,现在又有了那么多流动商贩,整体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家长的素质都不行,还指望孩子的素质会高吗?近墨者黑,自己的孩子进了孟家寨小学能学好吗?
程子豪越想越烦恼,大的孩子已经上了重点,如果把小的送到孟家寨小学,且不说学得怎样,将来孩子大了,有出息还好,没有出息那不全怨在他们夫妻头上了吗?那家里还有安宁吗?
为了找指标,程子豪加入了小区的各个聊天群,不放过任何信息。
一天,群里有人说可以买指标,就是买那些没有用过指标的住户指标,但谈何容易,指标价格像火箭一般地飙升,而且根本买不到。
程子豪的父母和妻子的父母都在外县,总不能把一个孩子丢到小县城去上学吧,那可能还不如孟家寨小学呢。
程子豪还想了另外一个解决途径,要不就全家凑钱再买一套有指标的小房子,房子可以租出去,只要拿到指标就行。可是,程子豪的房子还在还房贷,房价涨速又大大地超过了他们全家人收入的涨幅,连房贷首付都付不起了。
程子豪忧愁的脸上开始显现出了沧桑,一向浓密的黑发也开始稀疏,上班做事儿经常出现心不在焉的情况,已经被上司批了好几次。
一个周末,妻子带两个孩子去公园玩,程子豪在家玩游戏解闷儿,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去买点菜。程子豪无奈地到了孟家寨,心不在焉地挑着菜。
突然,一个惊喜的声音:“程先生?”程子豪抬起头,一个菜贩夫妻俩口子正笑眯眯地向他走来,并把他拉进了自己的菜棚里,“程先生,您需要什么菜在这里拿就行了!”“那怎么行呢?”程子豪的脑袋里还在想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那天,要不是碰见你,我买房子的钱就全没了。”男人一脸地感激。
程子豪突然想起来了,那天,他去银行办事儿,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男子跟在一个拎着袋子的男人后面,手正要伸向那个袋子,程子豪快步走到了那个小偷后面猛地吼了一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突然一声高亢的吼叫把大家都震住了,那个小偷的手抖了一下想缩回手,拎袋子的男人已经机灵地反应过来,抓住了小偷的手。
那个拎袋子的男人就是眼前的这位菜贩子。哈哈哈!程子豪和菜贩子同时笑了起来。
菜贩子说他们买的房子就在程子豪他们小区里,程子豪心一动,问了句:“你们那房子有指标吗?”“有啊!好多人找我们要买指标呢,嘿嘿,没有想到,那玩意儿还那么值钱。”
“那你们卖了吗?”程子豪的心悬了起来。“没有,我们还在考虑呢。”
程子豪小心地问了句:“那你们能把指标卖给我吗?”几乎是异口同声:“还卖啥,就送给你,本来就应该报答你呢!”
程子豪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篇2: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164例手术治疗患者, 按照手术大小分成大手术组与中小手术组, 手术创伤程度较重、手术时间≥30 m in、术中出血量≥100 m L分到大手术组;手术创伤较轻、手术时间<30 m in、术中出血量<100 m L分到中小手术组, 每组82例。大手术组患者中男42例, 女40例;年龄20岁~69岁, 平均年龄 (41.8±3.8) 岁;其中普外26例, 骨外21例, 脑外9例, 泌尿外科18例, 胸外8例。中小手术组患者中男43例, 女39例;年龄19岁~69岁, 平均年龄 (42.3±4.1) 岁;其中普外25例, 骨外22例, 脑外10例, 泌尿外科17例, 胸外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对照组。3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应用德国Coatron1 800全自动凝血仪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 手术前后对2组患者0.109 m ol/L柠檬酸三钠1∶9抗凝, 3 000转/m in (离心半径为10 cm) , 离心15 m in后, 取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 PTT) 、D-二聚体 (D D) 、纤维蛋白原 (Fbg) [1]。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大手术组、中小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前PT、A PTT、Fbg、D 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中小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PT、A PTT、Fbg、D D值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大手术组患者PT、A PTT值在手术前后对比均无显著差异 (P>0.05) ;大手术组患者手术后Fbg、D 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中小手术组8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深静脉血栓发生者4例 (4.88%) ;大手术组8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深静脉血栓发生者15例 (18.29%) , 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56, P<0.05) 。
3讨论
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中较常见, 其可使得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而且手术时间延长可导致患者受到更为严重的创伤。所以一般应激活其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 可以有效防止术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术后一般对患者予以止血治疗, 且采取促凝治疗。患者在完成手术后通常应长时间卧床, 所以使得血流出现淤滞, 速度减缓, 由此使得血液出现高凝状态, 情况严重时往往造成血栓的发生[2]。
纤维蛋白原在最早时间自血浆内分离, 通过肝细胞进行分泌, 经凝血酶等因子的有效作用, 产生纤维蛋白多聚体, 与血小板膜上受体共同作用, 使得血小板出现聚集现象, 从而影响到凝血系统的激活能力。在血浆中, Fbg可以促进凝血作用, 也可对血浆及血液的黏稠度起到一定作用, 所以Fbg水平与很多疾病存在相关性。血浆D D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敏感性及特异性, D D含量上升显示凝血酶大量产生、继发纤溶活性上升[3]。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中小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PT、A PTT、Fbg、D D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大手术组患者PT、A PTT值在手术前后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大手术组患者手术后Fbg、D 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中小手术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深静脉血栓发生者4例 (4.88%) ;大手术组经手术治疗后, 深静脉血栓发生者15例 (18.29%) , 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采取大手术治疗的患者需加强凝血功能指标监测, 分析其凝血功能变化, 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提高手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兆修, 王晓翠, 王慎田, 等.诊断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J].山东医药, 2013, 53 (36) :34-36.
[2]王珏琼.血小板、凝血指标与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4) :6103-6105.
篇3: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关键词】 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临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表现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水平上,使得在对围产期的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上的监测系统更加的完善,也导致了医学界不断重视对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为了能够探究新生儿在围产期时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探讨变化指标的临床价值,对此,我院做出以下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并对10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指标包括:①PT凝血酶原时;②TT凝血酶时间;③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④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1)并将所得的几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男性为60例,女性为40例,新生儿的孕周在32—40之间,平均孕周为35.2±3.2。其中,早产儿有54例,具体包括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羊水吸入。呼吸暂停综合征,先心病,咽下综合征2。足月儿为46例,具体包括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羊水吸入,合并肺出血,肾功能衰竭,败血症等等。
1.2 方法 我院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在入院时都接受股静脉取血的方式,从而来进行测定①PT凝血酶原时间;②TT凝血酶时间;③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④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指标。另外当新生儿脑颅内出血时,则需要对患儿在出生后的2到5天进行CT检测。
2 结 果
2.1 当围产期新生儿的孕周时间越长时,则新生儿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将会出现显著的增强,而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则会出现显著的下降。
2.2 轻度窒息的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和足月儿的凝血功能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在窒息程度上面,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的比较也没有显著的差异。而将重度窒息的围产期新生儿和足月没有病变的新生儿相比,则具有显著的差异,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将会出现显著的增强,而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PLT值则显著地降低。由此可以显示出,重度窒息患儿在凝血功能上面具有明显的障碍。
2.3 将早产儿和出血期患儿和脑颅内没有出血的患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早产儿和出血期患儿这一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而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血小板值则显著的降低。
2.4 将围产期脑颅内出血的患儿和足月患儿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围产期脑颅内出血的患儿这一组,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将会出现显著的增强,而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则明显地降低。
3 討 论
当围产期新生儿出现窒息缺氧的状态时,患儿的凝血功能状态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改变,尤其在重度窒息围产期新生儿最为突出。其病理机制主要为由于患而的缺氧导致其体内的凝血因子不能够正常的合成,从而进一步的导致患儿体内的酸性中毒和血管内皮细胞3的损害,最终将会释放出更多的组织因子,最终导致患儿体内的凝血功能出现紊乱。
当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PLT来进行围产期新生儿各个指标的监测,但是由于早产儿的病情发展比较的快,因此,在对其进行监测的时候,尽管PLT的数目在明显的变化,但是此时患儿的出血症状已经发生了。
综上所述,对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脑颅内出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患儿的窒息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莲,高革,司予比.早产儿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2;155—156.
[2] 毕玫荣,张岩.新生儿凝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15—18.
篇4: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关键词: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监测指标,临床意义
目前,手术已成为外科治疗中的最常见方法,虽然这是治疗方法但也是对患者的一种创伤,对机体实施手术后,机体内各个系统会发生不同的生理改变,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从而引发高凝状态,进一步导致血栓[1]。因此,手术术后出现血栓及血栓栓塞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机体重要器官栓塞而致死,很多临床医生均会在手术前进行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以防止术中出血,却很少有医生会实施术后凝血功能监测,因此术后患者一旦发生血栓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所以,术前、术后对凝血功能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栓塞的发生,同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将针对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10月在本院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以及进行正常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正常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9~75岁,平均(51.62±5.6)岁;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70岁,平均(50.35±5.4)岁;该组患者所涉及到的科室有:骨科、普外科、肝胆科、神经外科、心内科、脑外科以及妇产科等,手术类型分为:普通小手术22例、中等手术17例、大手术11例。所有参加试验的患者均无凝血系统性疾病史,且短时间内未服用过任何影响凝血功能类的药物。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本文中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抗凝剂,其浓度控制在0.109 mol/L,采用美国生产的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作为检测仪器,对所有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进行检测,试剂采用配套的试剂盒[3]。
1.2.2 检测方法
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采集观察组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使用柠檬酸三钠0.109 mol/L按照1:9的比例进行抗凝,将血液样本实施离心,转速为3000 r/min,离心15 min后,对血浆进行收集以备后续检测[4]。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方法采集样本。全部实施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第1天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术后第3天进行监测时,以上观察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5天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时发现,观察组已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在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上,两组在不同时间段上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能指标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手术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其不但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会对患者造成损伤,这是由于手术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同时,长时间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也非常大,这就需要激活患者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因此,对于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通常在术后进行止血治疗,还要实施促凝治疗[6]。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手术完成后都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从而造成血液流动瘀滞、流动缓慢,最终造成高凝状态的产生,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发生血栓。而目前,很多临床工作人员均忽视了术后血栓问题,因此,手术患者一旦发生术后血栓栓塞,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不但给患者的身体造成痛苦,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给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在临床观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最常用到的检测项目[7]。其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使血管壁保持正常的通透性,从而达到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的目的[8]。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内的各个因子是相对稳定的,然而手术却打破了这种平衡,血液的成分、血流速度以及血管壁都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严重的凝血功能紊乱,特别是手术较大、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非常严重,甚至会导致血栓致死[9]。
纤维蛋白原则是血浆中分离出最早的蛋白质,主要由肝细胞分泌,其可在凝血酶等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凝聚成很多不可溶解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同时又会与血小板膜上的受体相结合,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这些都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10,11,12]。血浆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确保凝血的顺利完成,其二是对血浆与血液的黏稠度发生改变,因此很多临床疾病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多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3]。
血浆D-二聚体则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济活化因子交联后经纤溶酶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物质[14]。它的主要特点为高稳定性、高敏感性、特异性强等,因此其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维蛋白原溶解亢进的分子标志物,当其水平升高时,则表明患者体内凝血酶的产生量增加,以及继发纤溶性升高[15]。
篇5: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象山县妇幼保健院诊断为新生儿DIC前期154例,设为观察1组,男97例,女57例,胎龄为27~43周,平均35.44±10.78 周,出生时间为1h~26d,体质量为800~5 100g。诊断为DIC的新生儿187例,将其作为观察2组,其中男122例,女65例,胎龄为27~44周,平均为34.54±12.71周,出生时间为1h~28d,体质量为700~5 400g。所有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均≤90分。根据胎龄、体质量及出生时间进行匹配选取12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三组在性别、胎龄、出生时间、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所有患者进行小剂量肝素治疗,疗程为3~5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凝血测定仪器A-clAdvance(厂家:美国贝克曼- 库尔特),D-二聚体的试剂来自美国扎公司,FDP试剂来自美国太平洋公司,所有操作均按照上述公司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D-D检测方法采用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分析,FDP检测采取乳胶凝集法。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和q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观察1组和观察2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 组D-D/DP与观察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D/F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观察1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DIC常常伴发于原发基础疾病,是以机体凝血系统激活、纤溶系统的功能紊乱以及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从而最终导致全身多部位出血及多脏器衰竭(MODS),致使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4,5]。目前,普遍认为在DIC前期给予准确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阻止病程的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DIC前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所以实验室检验指标对DIC前期的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作用[6]。宋丽等[7]研究显示D-D、FDP指标相比于TT、APTT等凝血指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D-二聚体是评价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是血栓形成后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由纤维蛋白原降解后产生,具有较高特异度,是目前诊断深静脉血栓、DIC以及肺栓塞的主要依据[8]。有临床报道表示新生儿由于机体凝血系统未发育完全,多由于感染、酸中毒、异物吸入等导致体内的炎症系统被激活,血管内皮出现损伤,引发机体内源和外源凝血途径,出现凝血-抗凝功能的紊乱[9]。而有文献报道,在新生儿的脐带血中,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在之后的两周内体内D- 二聚体也持续在较高水平[10]。本次研究中,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D-二聚体在诊断DIC和DIC前期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特异性不高。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是在体内纤溶系统激活后,被纤溶酶分解后的产物,FDP升高显示体内的纤溶系统激活处于活跃状态,本次研究中对FDP的观察显示DIC以及DIC前期的患者中未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FDP的复杂操作会导致标本的检测出现人为偏倚。凝血酶-抗凝血酶(TAT)为是机体维持凝血系统稳定的重要复合物,当TAT提高提示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DIC前期的TAT明显升高,诊断的阳性率为89.5%,因此可以作为DIC早期诊断的指标[11]。
新生儿DIC的发病和进展往往伴随着多种病理过程,是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失衡[12]。本次研究中,DIC以及DIC前期患儿D-D、FDP、TAT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于区分DIC以及DIC前期的特异性不高,而D-D/FDP的值显示了明显的差异性,这表示DIC前期机体微血栓的形成明显强于纤溶,提示此时存在血小板等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相比于其他检验指标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可以作为诊断DIC前期的有效指标,为后期的治疗以及新生儿病情的评定有重要的作用。针对DIC的确诊还是需要综合多种指标进行判断,包括D-D、FDP、TAT 、D-D/FDP、PT、APTT等,但对于DIC前期的判断需参考D-D/FDP的比值。
综上所述,综合分析D-D、FDP、TAT、D-D/FDP等多种指标,而D-D/FDP有助于新生儿DIC前期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对DIC前期的诊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建明,李琳,王巧芳,等.持续泵入肝素治疗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6):57-58.
[2]刘燕,卢宪梅.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156-157.
[3]李公利,孔娜,侯晓,等.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1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52-53.
[4]戴怡蘅,邵巧仪,高平明.危重新生儿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变化及意义[J].广东医学杂志,2014,35(17):2740-2743.
[5]Ivanov D,Nicolai S,Yiri P,et al.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DIC syndrome vary with different clinical settings in the newborn[J].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Neonatal Medicine,2014,27(11):1088-1092.
[6]廖艳霞.肝素在新生儿DIC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17-18.
[7]宋丽,张艳丽,栾斌,等.D-二聚体/FDP比值在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诊治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525-2527.
[8]朱玲玲,舒桂华,徐翔,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凝血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3):203-204.
[9]Kutny M A,Rajpurkar M,Alonzo T A,et al.Evaluation of ISTH DIC Score to Predict Significant Bleeding and Thrombosis Events in Pediatric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Report from the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AAML0631Trial[J].Blood,2014,124(21):3669.
[10]许靖,潘新年.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特征及诊断方法的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3):227-230.
[11]Okamoto K,Wada H,Hatada T,et al.Frequency and hemostatic abnormalities in pre-DIC patients[J].Thrombosis research,2010,126(1):74-78.
篇6:反映凝血功能的指标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国营长风机器厂职工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采集的抗凝静脉血标本中选取90例, 男48例, 女42例, 标本检查合格, 血样均无溶血、脂血以及黄疸情况。患者年龄28~56岁, 平均 (37.43±10.32) 岁, 排除高血脂症和糖尿病患者。
1.2 检测方法
采集血液所使用的血液凝固仪为日本威达仕公司Sysmex-CA-1500型, Sysmex-CA-15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患者血液PT时同时取得FIB浓度结果, 由德国Dade公司提供凝血质控品和实验试剂, 操作程序严格依照说明书。血液采集之后立即分离乏血小板血浆, 对其进行离心, 3000r/min, 持续10min, 即刻检测凝血功能指标4项指标, 然后在温度-4°C条件下, 分别于采集后2h、4h、6h、24h分别再次检测凝血功能指标, 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采集后立即检测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4℃条件下于采血后2h、4h、6h、24h检测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 (±s) 描述、t检验计量资料,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立即测定相比, 标本采集2h后FIB、APTT、PT、TT四项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 , 4h和6h后, TT、APTT检测较立即检测明显延长 (P<0.05) , 6h和24h后, PT检测较立即检测明显延长, FIB检测水平较立即检测明显升高 (P<0.05) ;与2h后检测相比, 标本采集6h、24h后, TT、APTT、PT检测较2h后均明显延长 (P<0.05) , 24h后, FIB检测水平较2h后检测明显升高 (P<0.05) ;与采集4h后相比, 6h、24h后APTT结果明显延长 (P<0.05) , 24h后, TT、APTT、PT检测较4h明显延长 (P<0.05) ;与采集6h后相比, 24h后TT、APTT、PT检测结果较4h明显延长, FIB检测水平较6h后检测明显升高 (P<0.05) , 详情见表1。
注:与立即测定结果相比, aP<0.05;与2h后检测结果相比, bP<0.05;与4h后检测结果相比, cP<0.05;与6h后检测结果相比, d P<0.05。
3 讨论
APTT、PT、FIB、TT检测是判断凝血系统病理变化以及机体止血的重要参考, 其检测结果与临床治疗方式以及手术前筛查凝血系统密切相关, 因此凝血功能每一项指标的检测都极度要求准确[3], 但目前临床常出现急检标本较多的情况, 不同的科室所收集的待检标本全部送入临床支持中心, 引起待检标本搁置时间过久, 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确性, 有部分特殊病人做血液检查时, 标本放置时间才由专业的检测人员进行控制[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立即测定相比, 标本采集4h和6h后, TT、APTT检测较立即检测明显延长, PT检测结果于6h和24h后明显延长, 24h后FIB检测水平明显升高;与2h后检测相比, 6h、24h后, TT、APTT、PT三项检测较2h后均明显延长, 24h后FIB检测水平较2h后检测明显升高;与采集4h后相比, 6h、24h后APTT结果明显延长, 24h后TT、APTT、PT检测结果较4h明显延长;与采集6h后相比, 24h后TT、APTT、PT检测结果较4h明显延长, FIB检测水平较6h后检测明显升高。提示为保证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检测项目必须在采血后2h进行, 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日常作息时间, 在不影响患者休息情况下, 选择恰当时机对患者实施空腹采血, 并将采集标本及时送检, 相关检测人员应协调好工作时间, 做好日常质控工作和试剂准备工作, 确保每一份采集的标本都能在两小时之内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 采血后检测凝血功能指标的时间需要控制在2h之内, 才可取得更为精确的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黎建安, 刘紫菱, 林珠.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09 (01) :5-6+9.
[2]赵欣宇, 宋鉴清, 张丽霞.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 (07) :656-658.
[3]刘根斌, 陈端英, 何孙本.评价温度和时间对血凝四项PT、FIB、APTT和TT结果的影响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6, 43 (05) :887-890.
相关文章:
50例肛瘘患者整体护理体会02-10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30例护理体会02-10
50例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的护理探讨02-10
侧钻井修井施工问题分析及预防02-10
小儿重症肺炎50例血糖变化的临床价值分析02-10
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纤溶活性变化探讨02-10
临产孕妇凝血指标的检测与分析02-10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50 例患者的护理体会02-10
活性炭纤维对甲醛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