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精口服液
黄芪精口服液 篇1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515泵;Waters 242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N3000色谱工作站。消栓口服液批号091002, 091004, 091005) 。黄芪甲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乙腈为色谱纯, 水为纯化水, 其它试剂试药均为分析纯。
2 含量测定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安捷伦C18柱 (规格4.6mm×250mm, 5μm) ;乙腈—水 (35∶65) 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5℃。
2.2 提取方法确定。
2.2.1 提取溶媒的选择。
在供试品溶液制备中, 分别选用了水、50%甲醇、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结果表明甲醇分离效果、峰形及含量均为最好, 所以选择甲醇进行超声提取。
2.2.2 提取时间的选择。
取供试品适量, 加入甲醇, 超声波振荡分别提取5、10、20分钟, 制备供试品溶液, 含量结果表明:三个时间提取无明显差异, 为保证提取完全并缩短处理时间, 采用超声提取10分钟。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取消栓口服液10ml, 精密加入甲醇30ml, 密塞, 称定质量, 超声处理 (功率220W, 40Hz) 30min, 放冷, 再称定质量, 用甲醇补足缺失的质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6.0ug·L-1的溶液, 即得。
2.5 阴性干扰试验。
在处方中去黄芪药材, 按方中比例和制备工艺方法制成阴性制剂, 用供试品溶液制备的方法, 制成阴性对照溶液, 用以上选定的测定条件进行吸收曲线绘制, 观察在与黄芪甲苷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是否存在吸收峰, 结果:在选定条件下测得的阴性液吸收曲线在与黄芪甲苷相同保留时间处不存在吸收峰, 表明选定的条件测定黄芪甲苷无干扰, 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2.6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 4, 6, 10, 15, 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峰面积。以进样量X (ng) 为横坐标, 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 得线性回归方程为Y=1.7651×X-1.4201, r=0.9999 (n=6) , 试验表明,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0.012~0.12μ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2.7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各20μl重复进样6次, 测定, 记录峰面积, 结果黄芪甲苷的色谱峰面积的RSD (n=6) 0.98%。
2.8 重现性试验。
分别称取同批消栓口服液样品6份, 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并计算样品的RSD值为1.26%。试验表明此含量测定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9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述供试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 分别在0, 1, 2, 4, 6, 8h进样测定, 记录峰面积, 结果供试品黄芪甲苷峰面积的RSD为0.79%。试验表明黄芪甲苷至少在8h内稳定。
2.1 0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供试品各6份, 精密称定, 分别精密添加一定量的黄芪甲苷对照品, 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共视频溶液, 测定 (同时测定样品含量) , 计算回收率。6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7.62%, RSD为0.03%。结果表明该法准确度良好。
2.1 1 含量限度的确定。
按本品质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方法, 测定了三批样品, 结果表明, 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差异, 每毫升不低于0.4ug。
2.1 2 样品测定。
取三批消栓口服液, 精密量取, 按2.3制备供试品溶液, 在2.1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2。
3 结论
本实验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口服液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 重现性明显优于薄层扫描。本实验分离度好、精密度高、重现性佳, 回收率高, 可用于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消栓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每瓶不低于4.0ug。
参考文献
[1]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3:593.
[2]梁明, 韩竹梅, 梁小光, 等.黄芪冻干粉对大鼠离体心脏的作用[J].中草药, 2000, 31 (11) :846-847.
[3]石刚刚, 陈锦香, 李长潮, 等.黄芪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直接作用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9, 10 (1) :8.
[4]高建, 徐先祥, 徐先俊, 等.黄芪总皂甙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研究[J].中药, 2002, 24 (2) :116-118.
北芪精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篇2
药材来源:膜夹黄芪,购于内蒙古。
试药与试剂:黄芪甲苷对照品。
仪器与设备:ShimadzuLC-6A高效液相色谱仪,C-R4A数据处理机,DU-70分光光度计(Beckman公司)。
处方:北芪精口服液处方是由单味药黄芪构成,其中添加炼蜜(椴树蜜)、纯化水、乙醇、香精、柠檬酸钠、山梨酸钠等辅料制成。
提取工艺试验设计:根据黄芪甲苷的理化性质及中药材传统的提取经验,确定考察因素为药材浸泡时间(A),加水量(B),煎煮时间(C)和煎煮次数(D),每个因素确定了3个水平。
药材的提取:用天平取净黄芪饮片50g,置于加盖的铝锅中,按正交实验表设计的方法,浸泡A小时,B倍量的水,煎煮C小时,煎煮前D次进行试验。水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适宜体积后,用95%乙醇醇沉3次,第1次使滤液含醇量达到45%,放置4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第2次使滤液含醇量达到6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第3次滤液使含醇量达到75%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定容于500ml容量瓶子,备用。(根据试验所设计的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用水量及煎煮次数,按此方法每项分别进行3次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根据文献报道黄芪苷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1]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用移液管精密量取药液20ml,置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1g,振摇使之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量为20ml,合并正丁醇层,正丁醇液水浴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入5ml溶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黄芪对照品5.0mg,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0000mg/ml的溶液。
色谱条件与进样分析: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mm×6mm,5μm,id);流动相为乙腈-水(35:65),流速1ml/分;柱温35℃;检验波长203nm,灵敏度0.08AUFS。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及供试品溶液10μl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外标法计算含量。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滤液中黄芪甲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较好,阴性对照品无干扰。
线性关系的考察: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黄芪对照品,取2.080mg、4.161mg、8.322mg、12.48mg、16.64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0.208、0.416、0.832、1.248、1.664mg/ml的5种浓度的溶液。分别精密吸取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每种浓度进样3次,以峰面积(A)对进样量(C)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A=-542.9+6857.2C,r=0.9998。在进样量4.16~33.28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回归率的测定: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9份已测定浓度为1.002mg/ml的黄芪甲苷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使总体积为20ml。分别加入黄芪甲苷对照品1mg,按上述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计算,得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1.80%(n=9)。
提取结果分析:经过试验得出加水量的多少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小,而且加4倍量的水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考虑加2倍量的水,比较经济。但经过综合恒量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应为,加水浸泡4小时,每次加入药材3倍量的水,每次煎煮45分钟,煎煮3次。从最佳提取条件所提取的结果看,黄芪甲苷的含量约为0.18%,高于药典所规定的0.04%。所以此提取工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为今后的工艺改革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对黄芪多糖含量的考察:一是为了证明上述试验的有效性,二是为今后提高北芪精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试验[3]采用分光光度法。
标准溶液配制:用分析天平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0.1000g,加蒸馏水溶解,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移取10.0ml,以蒸馏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摇匀,得到0.1mg/ml标准溶液。
苯酚溶液配制:分别吸取葡萄糖标准溶液0.1、0.2、0.3、0.4、0.5、0.6ml于25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并移取该溶液2.0ml于比色管中,加入苯酚溶液1.0ml,摇匀,迅速加入浓H2SO45.0ml,摇匀,放置5分钟,置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另以2.0ml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线性回归方程C=447A-5505,r=0.9954,并绘出回归曲线(C:mg/ml),即为标准曲线。
黄芪多糖(APS)的测定:取净黄芪饮片50g3份,按上述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按原醇沉工艺醇沉,药液浓缩,105℃干燥,精密称取样品0.05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样品溶液。准确移取5.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备用。测定时移取0.5ml,按标准曲线绘制的方法测定吸光度值(每份样品测定3次,取平均值),并从回归曲线上查出多糖的对应含量(mg/ml),计算出样品中多糖的含量(mg/ml)。试验结果:试验编号1~9相对应的多糖含量分别为10.05、11.31、10.92、10.11、10.94、11.22、10.17、10.11、9.95,平均值10.53。
稳定性实验:取上述样品溶液每0.5小时测定1次吸光度值,2小时内测定值不变。
回收率实验:准确移取溶液1.0ml(共取9份),置于1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0mg/ml标准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按样品测定方法,测定共吸光度值。计算回收率为101.2%;RSD=1.5%(n=9)。从试验结果看,黄芪多糖含量测定的试验比较稳定,药液中黄芪多糖的含量大约为10.53mg/ml。
讨 论
在北芪精口服液生产中,影响因素较多,本试验中对其中4项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方法。由于利用正交实验表安排试验时,试验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各因素及其正交作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试验的其他随机波动引起的,所以本试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方差分析。还有待于在生产实际中进一步验证。试验时还对正丁醇提取次数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用正丁醇提取2次以上,测得的黄芪甲苷含量基本不变。用最佳提取方法所制备药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约为18mg/ml,黄芪多糖含量约为10.53mg/ml。
参考文献
1 俞家华,曹正中,张勤.膜夹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中药通报,1986,11(9):38-39.
2 欢欣,郝桂明,赵春杰,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的含量.中国药学杂志,2003,38(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