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单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1篇)
篇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选字组词。做 作
()事()伴()业()出()工 练 炼
()习晨()()钢 熟()()功 钢 刚
()琴()铁()强()才 炼()园 圆 院
校()()形()满 小()公()青 清
()山()凉()年()水()草 班 斑
()级()马()长()点 上()响 想
()亮()念()声 思()心()外 处
中()到()()形 住()()国
二、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白 柏(松柏)尤____()己____()生____()方____()弯____()只____()古____()十____()平____()卜____()欠____()田____()又____()尺____()市____()中____()今____()丁____()羊____()刀____()向____()孝____()交____()至____()尔____()自____()哥____()木____()申____()
三、连一连。
练
花草 画 图画 观 象棋 弹 航模 喂 二胡 养 京戏 栽 钢琴 拉 电脑 唱 金鱼 做 书法 学 鸽子 下 天气 踮起 学生 担负 劳动 背 哈欠 清除 窗口 关心 掌声 做 队礼 伸进 疲倦 响起 集体 敬 表演 牵挂 脚尖 热爱 责任 打 书包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高兴地()仔细地()亲切地()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怦怦地()
()的日子()的微笑()的样子()的心情()的图形()的笑容
五、多音字。
tán()bēi()nán()弹 背
难
dàn()bèi()nàn()
xīng()dān()lòu()兴 担
露
xìng()dàn()lù()
六、区别字音字形,组词。
访()旗()钢()状()梁()纺()棋()刚()壮()粱()
尺()宁()琴()峰()交()迟()安()勤()锋()郊()
七、读课文,填空。
1、王宁选自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爱劳动、关心集体。”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分钟》一课中元元非常后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忘的一天》中,是说忘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天。
八、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冫 _____ _____ _____ 刂 _____ _____ _____ 宀 _____ _____ _____ 尸 _____ _____ _____ 囗 _____ _____ _____ 口 _____ _____ _____ 土 _____ _____ _____ 彳 _____ _____ _____ 忄_____ _____ _____ 户 _____ _____ _____ 扌_____ _____ _____ 攵 _____ _____ _____ 日_____ _____ _____ 木 _____ _____ _____ 氵_____ _____ _____ 父 _____ _____ _____ 牜_____ _____ _____ 犭 _____ _____ _____ 王_____ _____ _____ 田 _____ _____ _____ 疒_____ _____ _____ 皿 _____ _____ _____ 目_____ _____ _____ 纟 _____ _____ _____ 羊_____ _____ _____ 艹 _____ _____ _____ 广_____ _____ _____ 月 _____ _____ _____ 火_____ _____ 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选择正确的字音在下面画“____”。
背(bēi bèi)书包 教(jiào jiāo)室 着(zháo zhe)急 兴(xīng xìng)冲冲 音乐(yuè lè)取得(de děi)
三、区别字组词
次()
处()
容()
及(欠()
外()
客()
乃())紧()
昌()
什()
抓()紫()
冒()
计()
瓜()
四、填空
怦怦地()精彩的()紧紧地()灿烂的()
紧张的()顺利地()亲切地()慈祥的()仔细地()难忘的()
五、读句子,写出与加粗的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1、我沉着地操纵着计算机。()
2、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
六、照样子,用加粗的词语写句话
1、邓爷爷仔细地看了我的表演。
仔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兴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帮您()一天的疲倦。
老师-----()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深了,星星()眨眼,老师,()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
2、我()地操纵着计算机,()地打出()的图形来。邓爷爷()地看了看我的表演,脸上露出()的笑容。
3、想到马上就要见到邓爷爷,我()又(),心()地跳个不停。
篇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根据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2.熟读儿歌《葡萄架》,利用部首查字法认识7个生字。3.积累名句,了解名句蕴涵的道理。
4.熟读《十二月花名歌》,培养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了解儿歌中出现的各种花开放的时节,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7个汉字,掌握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骤。教学难点:积累名句,了解名言蕴涵的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查字典
1.活动一:七嘴八舌助博士。(1)创设情境。
要点:一天,博士在读一首儿歌,可是儿歌中有好多字它不认识,该怎么办呢?谁能够帮帮她?
提示:出示标记有生字的儿歌《葡萄架》。(2)七嘴八舌说方法。
(3)师生讨论,得出最佳的帮助方法——部首查字法。2.活动二:火眼金睛认字典。
(1)教师边讲解名称,边示范翻找,学生跟着翻找。要点:音节表、部首目录、检字表、字典正文。
(2)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教师报字典各部分名称,学生翻找。3.活动三:手疾眼快查字典。(1)看谁找得快。
①师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部首,数一数部首的笔画数。认识“系”和“酉”两个部首。
② 教师出示“禾”“日”“狐”“尖”“须”,学生找部首。要点:独体字有时候自己本身就是部首,如:“禾”“日”等。合体字如果两个字都是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取外不取内,如:“须”取“彡”部;“尖”取“小”部等。
(2)自读课本明步骤。
提示:分四大步,找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找页码;根据页码在检字表找字;根据页码在字典正文找要查的字。要翻查三个表:部首目录、检字表、字典正文。
(3)手疾眼快查字典。①教师说,学生做,查“狐”。
提示:在练习第三步的时候,结合后面练习题的第二题,让学生能熟练数出“葡”“紫”“笨”“酸”去掉部首后的笔画数,并在书上填写好。
②同桌比赛查“狸”,查得快的奖励小红花。4.活动四:练习巩固成能手。
(1)看谁查得快。完成后面习题的第三题,看谁查得又快又对,按组评选班级“查字典小能手”,颁发小小奖牌。
(2)用学习的部首查字法查出儿歌中其他不认识的字,并标注拼音。5.活动五:学得本领快乐多。(1)读儿歌,认生字。
提示:教师出示标注了生字的儿歌,学生自读,指名读。(2)认读生字:葡、萄、紫、狐、狸、笨、酸。扩词练习。要点:“葡萄”“狐狸”中“萄”“狸”读轻声。(3)熟读儿歌。
要点:同学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猴博士已经学会了部首查字法,会读了这首儿歌,它开心极了!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吧。
(4)总结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出示儿歌,学生读。
找准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找页码,对应页码翻过去,部首下面就有它。再找页码翻过去,终于找到生字家。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活动一:我会读。(1)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自读,同桌读,相互正音。(2)指名读,教师正音。2.活动二:我会对。
(1)趣味对读,感知名句大意。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同桌之间,用这种方法读后面两句。(2)拓展交流,理解意思。(3)教师总结。3.活动三:我会背。
提示:老师给前半句,学生背后半句;背全句。板块三 我爱阅读 1.活动一:自主读。
借助拼音,读通儿歌。拍掌读。2.活动二:合作读。
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如: 正月。
生:山茶满盆开。……
3.活动三:创新读。改变句子词语顺序读,如: 山茶。
生:正月满盆开。师;迎春。生:二月初开放。……
4.活动四:认识鲜花,拓展说。
(1)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说出花名。
篇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1. 自主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背诵《欢庆》全文及《北京》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2. 在游戏中积累重点词句, 运用生活经验, 趣味练习动宾词组搭配。
3. 运用积累的词语写1~2句通顺、连贯的话, 尝试表达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聚焦北京
1. 讨论: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哪里?能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吗?
2. (在中国地图上找首都) 北京对于中国来说, 就像心脏对于人来说那么重要。不仅如此, 它还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呢!今天, 让我们在单元导语的指引下, 再次去这座美丽的城市游览、参观, 好吗?
二、回顾课文, 自主积累
1. 导语回顾。
(1) 我们的祖国妈妈叫什么?她还有其他名称吗?
(2)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回顾《识字三》, 关注“耸”“朝”“兴”“与”的读音)
2. 课题抢答:看课文图片回顾课题。
3. 句子竞赛:跟着图片, 回忆本单元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比比谁的记性好。 (随机展示课前自主复习单中抄写频率高的句子)
4. 自主练习。
(1) 自主选择星级, 课堂练习。
田野献上 ( ) 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 ( ) , 蓝天飞着 ( ) 的鸽子, 大海奏起 ( ) 的乐曲。
请你用下面的四字词语完成填空。 (填序号)
1绿树成阴2鲜花盛开3风景优美4来来往往5高楼大厦6名胜古迹
北京真是个 ( ) 的城市, 这里 ( ) 、 ( ) , 立交桥上车辆 ( ) 、川流不息, 还新建了许多 ( ) 。 ( ) 更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
(2) 练习单反馈:谁的字写得最端正、清楚?你最喜欢北京的什么?
5.易错词复习:北京人的普通话可标准了, 他们想考考我们这些小游客, 谁愿意挑战一下?
你发现带点字在读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三、搭配游戏, 初识动宾
1. 看图回顾《看雪》片段:看, 北京的孩子们在雪地里干什么?
2. 再次练习课后习题。
3. 讨论: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4. 玩搭配游戏 (师生) 。
(1) 师生示范: ( ) 桌子。
师:我是名词——桌子,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抬”, 抬桌子。 (搬、擦、移、整理、推、拉、拍……)
(2) 指导下的生生示范: ( ) 衣服。
生:我是名词——衣服, 谁来找个动词和我做朋友?
生“:做”, 做衣服。 (洗、裁、买、卖、收、晒、晾、烫、折、叠、脱、搓、拿……)
5. 练搭配 (生生) 。
(1) 选择提供的名词——“水、书、电话”, 同桌合作玩一玩。
(2) 小组合作玩一玩:为名词找伙伴。
6. 反馈:如果经常把复习变成游戏, 是不是很好玩呢?
四、语言运用, 主动评价
1. 回应《北京》主题:游完北京, 你有什么特别想介绍给别人的或有什么感想吗?
2. 选择星级, 尝试运用。
例句:北京的立交桥真漂亮啊!我多么想把它拍下来。
北京真 ______ 啊!我多么想 ____________。
天安门广场真 _______ 啊!我 ____________。
请选用括号里的词, 用1~2句话夸夸北京。 (美丽、城市、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洁白、到处、宽阔、又宽又长、来来往往)
温馨提醒: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3. 分享:谁写得好又读得好?
4. 转换角色, 尝试讲解。
(1) 明确任务:试着运用两个星级的题目, 像讲解员一样介绍自己了解的北京。
(2) 同桌扮演角色, 尝试练习。
(3) 展示并反馈:你更喜欢谁的介绍, 为什么?
5. 互评课堂表现。
(1) 你想夸夸身边的小游客吗?你想怎么夸?
提供句子范例:
________ 真 ________ !
________ 多好啊!
________ 非常 ________。
(2) 指导:如果你是被夸到的小游客, 该怎么做?
(3) 互相夸一夸。
6. 建议作业:利用作业单向家人或朋友介绍北京, 请他们打上星级或写写评语。
【教学反思】
按单元复习是复习中的常见形式。对于低段学生而言, 复习课的有趣和有效都很重要。本课例试图体现两者结合的一些做法。
1. 介入游戏“。学中玩, 玩中学”是低段学生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 枯燥的复习课只会导致低效而无趣。课始, 教师在创设“游玩北京”的情境之下, 适当展开“课题抢答”“句子竞赛”“普通话考试”“动词 + 名词, 一起玩搭配”“同伴互夸”等游戏活动, 使学生能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开展语文学习。
2. 重整教材。复习课比之新授课, 更注重提高与运用。本课以《北京》为核心, 辐射欢度国庆、申奥成功、北京的冬天等内容;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核心, 将课后练习与“读读说说”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聚焦, 突出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重难点。
3. 基于起点。课前自主复习单及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运用, 在保证书面练习时间之外, 也为教师的“以学定教”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学有余力的学生, 能更多地参与课堂上的同伴互助, 也能在“小讲解员”的活动中崭露头角。学有困难的学生, 则能在星级作业的选择中, 扎实基础、有所提升。
附:课前自主复习单
一、我爱读 (背) 《:欢庆》全文。 ( ) 《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
我很熟练 ( ) 比较熟练 ( ) 不够熟练 ( )
二、我会读。 (略)
我读给 ( ) 听了, 他 (她) 把我读得不够熟练的词圈了出来。我又读了 ( ) 遍。
三、我会写。
这个单元中, 我最容易写错的字是 ( ) 。
四、我会选 (抄抄我最喜欢的2~3个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 ) ( ) ( ) ( )
( )中 ( )断 ( )疑 灵( )
二、请选择合适的拼音、汉字或词语填空。(7分)
1. 削( )弱 河畔( )
2.谦 歉 燥 躁 费 废
( )意 ( )虚 ( )水 浪( ) 干( ) 急( )
3.陶冶 陶醉 增加 提高 展示 显示
(1)( )能力 ( )风采
(2)法布尔整天( )在昆虫世界中。
(3)好的文章能( )人的情操。
三、请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安然无( ) ( )断丝连 ( )负盛名 风( )雪压
顶( )立( ) 低头( )节 能( )善( ) 守望相( )
用画“ ”的词语写一句话:
由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 、 等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云终日行,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 ,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杂秋雨, 。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四、请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眼前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2.根据“欣赏”一词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欣赏: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B.认为好,喜欢。
(1)
(2)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4.根据带点词的提示补充句子。
(1)如果同学们勤查字典, 。
(2)我们上课不要三心二意, 。
五、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课文《梅花魂》,其中“魂”指的是 ,“梅花魂”指的是 。
2.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没有 ;一类是 ,有 。( 选自《鲸》)
3.“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六、阅读与感悟。(22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轻松完成练习。(8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节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欺凌( ) 秉性( )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1分)
3.当读到“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时,我不由想起了 、 、 等人。(3分)
4.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认真阅读课外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天鹅的见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我住在水晶宫里非常安全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它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在陆地上散步,也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都不错,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地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的意思。(2分)
各执一词:
其乐无穷:
2.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2分)
3.初读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完短文,得到的答案又是什么?(2分)
问题:
答案:
4.短文中的角色有: 。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它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3分)
5.找出描写雄鹰、骏马和鲤鱼神态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2分)
6.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独特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3分)
七、语言表达。(5分)
考试的时候,你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做,想叫你给他看看答案,这时你该怎样拒绝呢?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篇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靳卓玉
随着“查字典”这一教学活动的进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已告一段落。回想这一周半的时间,我和我的这48个学生一起经历《我选我》的自我推荐精神洗礼以及主动向身边的好榜样学习的优秀品质;一起了解多睡《一分钟》会迟到20多分钟的巨大差距,明白不可因为一分钟而耽误更多的事;一起跟随作者经历《难忘的一天》知道校园生活中还会有这样紧张、精彩的时刻,它需要我们平时的用心、用功,并且具有沉着冷静应对困难的心理素养。《一株紫丁香》因为是描写教师的诗歌,在教师节那天我们就已经共同朗读学习过,本周只做生字的书写教学。
《我选我》之说话训练三部曲
(一)初步朗读,明了意思。
在《我选我》教学中,我选择了仿照重点语句说话练习训练为语文训练点。课后练习题“我会读”是这样的:
①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② 刘爽适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是李爽。
分析以上例句,我认为是要训练学生理解颠倒词序,意思不便的句子形式。课堂上我进行了例句朗读和仿说训练,学生能够轻松应对。例如:我们班的班长是张秦语。张秦语是我们班的班长。
我的好朋友是曲堃。曲堃是我的好朋友。
(二)提高要求,颠倒次序。
出示例句:“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试一试,改变这两句话的词语顺序,让它的意思还跟原来一样。教室里静悄悄的......过了一会儿,杜欣阳举起小手。他站起来声音响亮地说:“教室里静悄悄的,选谁呢?大家都在想。”多好啊!给同学们开了一个好头,赶紧表扬。
“对!就像杜欣阳这样说,把词语顺序调整了,但表达的意思跟原来完全相同。大家再想,还可以怎样调整?”问题抛出去,同学们又陷入沉思,不打一会儿功夫,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
“大家都在想,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
“选谁呢?大家都在想,教室里静悄悄的。”
恩,一个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学生们都为自己能够拥有这样的本领而感到自豪,小眼睛也因为自己说的答案正确而闪闪发光。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都愿意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
(三)加大难度,提高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加大难度,引入例句: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学生的反映是很热情,但需要他们跳一跳才能够得到。主要难点在第三句上“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因为原句中的第三句形式有所变化,学生感知到了,却难以模仿。后来,我及时调整例句形式改成这样:“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爱劳动,爱集体。我要像他一样爱劳动,爱集体。”这样一来学生们的仿说练习兴致更浓了,举手的人更多了。经过热烈的说话练习之后,学生在书上写下了各自想说的话,效果不错。
学生习作展示:
我的好朋友是孙伟航。他爱读书,爱打跆拳道。我要像他一样爱读书,爱打跆拳道。
我的好朋友是任璨媛。她爱跳舞,爱画画。我要像她一样爱跳舞,爱画画。......怎么样?还不错吧!
部首查字法学习之三部曲
语文园地二要求学习“部首查字法”,从上周我就开始研究如何教会二年级的学生学会“部首查字法”。
积极筹备
首先解决个人心中的疑虑和困惑,我和同年级组的几位老师共同研究几个大家都不确定的偏旁部首。
1.宝盖头「宀」:缘起于几个 班的老师在教“宜”时所讲的宝盖头的第一笔笔画名称不同,我讲的是“短竖”,其他老师讲的是“点”,究竟是什么么?学生提出质疑。我们几位老师互相讨论莫衷一是。于是上网查阅各种资料,最终在大公报网站上找到依据:①斜点,即是由左上方轻轻地起笔向右下方略重力地顿笔,点的位置应在竖中线上,②左边一点为「左点」,行笔到末端时,要顿笔,③横钩,先横后顿笔,最后向左下方钩出,角度约45度。例字:宝、热、心都有左点。
2.为了更加准确地教授学生有关偏旁部首,我专门上网找到部首名称表,给每一位教师打印一份,大家共同研究。拿到这份表之后,李莹老师提出“隹,作为部首时它的名称是什么? ”的疑问,经过查询得出结论为:zhuī
3.四字头和皿字底的区别:在部首名称表上注明这两个部首貌似一样,回忆儿时所学好像又有所区别,因而继续查询,经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四字头读wang三声。四即网,象形字。
4.缶:fǒu(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体。“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本义:瓦器, 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2)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说文》 盎谓之缶。——《尔雅》
经过一周的学习,周末通过校讯通告知家长周一带《新华字典》做好学习的准备。
艰难混战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我们的实战开始了!
首先回顾一年级学过的“音序查字法”,再开始新授内容。教学过程呈现:
“老师这里有一个字”陆“,你会读吗?”(学生都摇头。)
“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认识它呢?”
“字典——”(学生很聪明,知道字典的作用,一齐喊出来。)
“有没有人知道怎样查这个字呢?”(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不教。)
教室里举起了大约有六、七只小手,王一淇小手高高举起,让他来试试吧!
“王一淇,你来讲讲。”只见他自信满满地走上台,用只有自己能听懂的语言快速讲述了一遍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仔细一听到也对,就是让那些不会查的孩子听得云里雾里,但陈家昊说:“他说得完全正确!”看来他是会这种方法的。其他孩子听懂了吗?大家都点头,于是开始考察课本40页的第一个小蓝点里面的内容,考察结果让我啼笑皆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错的,就连平时我认为是专心听讲的优秀学生也是错的,证明王一淇刚才的讲解对于不会使用“部首查字法”的学生来说是没有效果的。这时再组织学生已经为时已晚,没有人你在说什么,只是低着头翻着自己手中的《新华字典》。无奈之下,只能一个一个来观察,一个一个来讲解。很快下课铃声响起,乱糟糟的一节课过去了。咻——终于下课了!这样的课上着真累!
重整旗鼓
第二节语文课重头来过,我打开实物投影,将《新华字典》放在实物投影上,给孩子们一页一页讲解,这是“音序索引表”是音序查字法用的,这是“部首检字表”,第一部分是“部首目录”,第二部分是“部首检字表”后面的一厚摞才是字典的“正文”。
举例说明:“两点水”大家数一下,是几画?“"两画”很快就数出来了。
“好,请你在这个部分(我用手指着”部首目录“让学生翻到字典的那一页。)找到两画,(学生开始翻找)找到两画之后请找到”两点水“,(学生继续低头找”两点水“)找到之后看它后面对应的页码(大家很快报出了页码16),别急,先看老师怎样再从部首检字表中找到16页,(我在实物投影上翻找着,学生在下面瞪着小眼睛看着,看我找到16页之后,才开始自己寻找检字表的16页,而不是正文里的16页。小孩子最容易将这两个16页搞混啦!)
篇6: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休(休息) 哥(哥哥) 困(困难)
体(身体) 歌(歌声) 因(因为)
员(员工) 青(青山) 话(说话)
圆(圆形) 表(表扬) 活(生活)
悄(悄悄) 中(中国) 哈(哈欠)
消(消失) 钟(时钟) 合(合作)
2、多音字
qiē(切换) jiāo(教书)
qiè(亲切) jiào(教师)
xīng(兴奋) tán(弹奏)
xìng(高兴) dàn(子弹)
zháo(着火) bēi(背带)
篇7: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备课时间:、8、20备课教师:李亚楠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课题 5一株紫丁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
材
简
析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读着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我们会觉得心里很甜很甜。这样的诗情画意,在滋润着我们的心。这炽热的童心,将激励着我们把这绿叶和花香的情意,化成无尽的关爱送给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这株紫丁香,不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师久久吟诵的师生情意的颂歌。
资
料
袋
紫丁香也叫丁香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花小,有白、深紫、淡紫、蓝等颜色,有香味。宜种植于房前屋后、草坪、树林边缘,也可植于道路两旁,也可盆栽或切枝瓶插。
媒体
使用 播放生字、词等。
板
书
设
计 5一株紫丁香
↑
学生→老师
绿色的枝叶 做伴
风里沙沙 消除疲倦
盛开的花儿 感谢
深厚的感情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上教师引导等方式能够正确认读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
2、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描红仿写等方式能够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本课“休、伸”等10个汉字,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3、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4、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课文的朗读,在欣赏诗歌中,培养语感,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课上教师引导等方式能够正确认读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2、通过各种形式地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3、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课文的朗读,在欣赏诗歌中,培养语感,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课时
重难点 1、识记本课“株、踮”等8个生字,重点识记“疲”、“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调整与补充
教师活动 落实目标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三、朗读感悟
四、拓展延伸 1、谈话:小朋友们,当百花齐放时,你最喜欢什么花?
2、(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出示课题:一株紫丁香
引导学生识记课题中的生字“株”。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来读一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3、课件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4、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5、同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6、全班交流。
再次读字。
7、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巩固识记生字。
桌子太高了,我要踮起脚尖才能拿到上面的东西。
我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新种的一株小树旁。
今天妈妈很疲倦,一到家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奶奶住院了,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
8、再次读文。
1、学习第1小节
(1)教师范读,板书“我们”
(2)同学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栽种的?
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踮脚尖轻轻种下紫丁香想给老师带来一份惊喜的情感。)
2、请你们自由读课文2-5节,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种紫丁香?
(1)学习第2小节
师:为什么呢?
师:都什么时间和老师做伴呢?(引导学生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
师:“夜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知道老师每一个夜晚都在干什么吗?
小结:老师每天晚上都这样工作,多辛苦啊!谁能读好这一段,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2)学习第3小节
师:种下这株紫丁香,还为了什么?
师:“疲倦”是什么意思?
师:晚上,绿叶的歌唱能够帮助老师消除疲倦,还有什么能帮老师消除疲倦?
你们也为老师唱一支歌,帮助老师消除疲倦吧!
(3)学习第4小节
师:种下紫丁香,还为了什么?
师:你能给“挂牵”换个词吗?
师:你能说说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相互挂牵的小故事。
教师可以适当说一说自己在假期对学生的挂牵。
师: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4)学习第5小节
课件示插图。(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师:是啊,夜已经深了,老师仍然没有休息,此时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对这位老师说些什么呢?
师:文中也有一小节内容是同学们对老师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学完课文,你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4、老师也想读一读,师引读读课文。师读:老师--
布置任务: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可以用图画、做手工、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等方式,认识本课8个生字。重点识记“疲”、“倦”。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1、生自由畅谈。
2、生说。
3、生齐读课题,识记生字“株”:
生说说识记这个生字的方法:形声字、借助偏旁记等。
1、生自读课文。
2、自读、指名读。
3、自读、同桌互读、齐读等。
4、预设: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减一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等。
5、同桌交流识记生字。
6、提出自己记不准的。
预设:院、除对比记忆。踮:借助偏旁识记。疲倦:结合字义识记。牵、困:加一加。
同桌互读、展示读。
7、自由读、指名读。
8、再次读文。
1、学习第1小节
(1)学生思考: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
(2)预设:踮起脚尖。
预设:怕打扰老师,想悄悄的给老师一份惊喜。
(3)自由读、指名读。
2、生自读课文。
(1)学习第2小节
预设:和老师做伴。
预设:夜夜。
预设:每一个夜晚
预设:备课、写教案、学习等。
指名读、齐读。
(2)学习第3小节
预设:消除一天的疲倦。
预设:就是很累、很累。
生试着说。
男女生分别读
(3)学习第4小节
预设: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挂牵。
预设:牵挂等。
生叙说故事。
生认真听。
指名读、小组齐读等。
(4)学习第5小节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描述图中的内容。
生自由说。
齐读。
3、生:觉得更美,更香了。
自由读。
4、生接读后半部分。
明确任务,并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展示。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生字再现、反复认读、组词说话等方式对本课生字词进行复习巩固。2、通过自主观察、相互交流、教师指导、描红仿写等方式能够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本课“休、伸”等10个汉字,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课时
重难点 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10个生字,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美观书写。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田字格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调整与补充
教师活动 落实目标 学生活动
一、复习巩固
二、指导书写
三、拓展延伸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导背诵,课件示课文内容并指名请学生回忆填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
让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老师消除疲倦;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挂牵;
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伴随老师梦乡。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
2、观察字,并提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3、师范写。
4、师巡回指导。
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可以用图画、做手工、讲故事、朗诵诗歌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复习生字,巩固并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1、生认读生字,并试着扩词。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小组背诵、展示背。
1、生认读并组词。
2、生认真观察,并提示大家要注意的地方。
预设:心字底的写法。牵字中间部分是秃宝盖。困中木字的写法等。
3、生认真看。
4、生练写,同桌互相提意见,并根据意见再次书写。
生自由展示。
授后反思:
篇8: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篇9: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1.孩子们j€"nng x€"nn( )地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憧憬和x€"n w€鄋g( )。
2.高尔基是世界zh€? m€韓g( )的文学家。
3.吃过晚饭,我们zh€#9n b€鑙( )去植物园s€鄋 b€? )。
4.hu€鄋:呼( ) 交( )
二、读一读,用“√”选出正确的答案。(4分)
1.“朝霞”的读音是:zh€"Do xi€幔? ) ch€醥 xi€幔? )
2.郊外(ji€"Do xi€鄌) 震惊(zh€鑞 zh€鑞g ) 依然(y€? y€"n )
3.(蜜 密)蜂 世(记 纪 ) (城 诚)实 (摩 磨)坊
三、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5分)
1.待:①等待 ②打算 ③需要
(1)待要上来打招呼,又怕认错人。 ( )
(2)他迫不及待地把麦子吃了。 ( )
2.意思:①情趣;趣味 ②意义;含义 ③意见;愿望
(1)这座山就像一头大象,真有意思。 ( )
(2)大家的意思是一起去。 ( )
(3)这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 ( )
四、把下面的事物和它的特点连一连。(3分)
沙漠 银光闪闪 白云 波光粼粼
湖泊 黑黝黝 麦子 随风飘扬
泥土 金光闪闪 湖面 金灿灿
五、根据要求写词句。(1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2分)
甜甜地( ) 悄悄地( ) 认真地( ) 拼命地(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7分)
垂头 ( )气 大惊失 ( ) 欢蹦 ( )跳
阳光明( ) ( )( )飞舞 自( )自( )
(1)一阵风吹过,树叶在空中( )。
(2)他( )地说着什么,我听不见。
(3)雨后,(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里微微浸润着竹叶的清香。
3.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宛如
(2)西湖不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吗?(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句意。)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带有“!”的句子,我也试着写一句。
(4)从下面几个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可爱 聪明 礼貌 赞美
(5)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或勤奋学习方面的名言。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的“ ,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夜书所见》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 。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 。可它 ?(选自《奇怪的大石头》)
3.秋天的雨,藏着 。 香香的, 甜甜的,还有 、橘子,好多好多 ,都躲在 里呢!(选自《秋天的雨》)
七、下面句子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小河上横跨着一座小石桥。
( )不时有小船从桥洞中悄悄地摇过。
(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 )河水清澈见底,河面波光粼粼。
( )下面是个高高的半月形桥洞。
A.2 5 1 3 4 B.3 5 1 2 4 C.3 4 1 2 5
八、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细心答题。(20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 拿)着,另一个人(牵着 拉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风筝》节选)
1.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划去。(1分)
2.用波浪线画出风筝越飞越高的样子。(1分)
3.用“越……越……”写一句话。(2分)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2分)
(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14分)
蚂蚁和蜜蜂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孩子也会哼唱:“小蜜蜂,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
蚂蚁很嫉妒蜜蜂,心里一直不服气: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奖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是啊,为什么人们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他人……”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
1.在文中找出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2分)
( ) ( )
2.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对话。(2分)
3.读故事,填空。(4分)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 ,蚂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而蚂蚁勤劳为的是 。
4.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3分)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3分)
九、习作。(25分)
篇10: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2、导入新题,问:谁能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2、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词。
4、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
三、了解大意,自读课文。
1、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知道的内容,并归纳整理。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话”“沿”“际”,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独立描红、临写。
5、组织交流。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并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板贴“井”“青蛙”“小鸟”。
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1)自读对话。
(2)指名读,师生评读。
(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3、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重点指导体会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三、同桌合作,演读故事。
1、出示读要求:
(1)要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2)在读的时候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2、同桌合作演读,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展示演读,师生评议。
四、续编对话,领悟寓意。
1、发挥想象,小组合作续编它们之间的第四次对话。
2、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3、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13、寒号鸟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喜鹊和寒号鸟为了过冬都分别做了什么准备?(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按时间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1)冬天来之前。(2)冬天来临后。
四、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巩固本课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思考:(1)寒号鸟总共说了几次“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揣摩寒号鸟此时的心理活动。
(2)想想寒号鸟是真想做窝吗?它口中的“明天”会来到吗?
3、学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思考:(1)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冬夜里?如果再给它一次机会,它还会落得这个下场吗?
(2)喜鹊和寒号鸟的做事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课文说明了什么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
3、“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四、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教学重点:
1、识字、生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深入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涵。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生词;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课前质疑。
1、出示葫芦图片,认识葫芦。
2、出示生字:葫芦。指导读准字音,引导观察、认读。
3、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解除疑惑。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1、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生字,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导学生认读。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八个生字,指导学生读准。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交流怎样写好生字。你觉得哪些字可以归为一类?
3、老师范写生字“谢、盯、言、邻”,引导学生发现: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4、指导学生练习写字,巡视指导。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引导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深入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对照插图,感悟发现。
1、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找不同。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相机归纳。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两幅图前后会有这样大的差别?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理解这个人为什么没得到葫芦。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找出感叹句和问句,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感情或心理。
3、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朗读。
四、拓展延伸。
1、出示:
(1)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2)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2、续编故事: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积累“~言~语”的四字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学习并背诵《江雪》这首古诗。
6、阅读《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感悟道理。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及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遇事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商量与沟通。
2、认识9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能够正确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5、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导入课题
1、板书口语交际主题:商量。
2、抛出“我与同学调换值日时间”这一话题,讲述商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气问题以及礼貌问题等。
二、小组讨论
1、四人一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并讨论总结应该注意的方面。
2、从书本上提供的二种情况中任选一种情况,展开场景对话模拟。
三、小组上台表演
1、每组在讨论时确定好表演场景,并准备好要说的话。
2、每组轮流上台表演,要求说话过程清楚流畅。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1、总结与他人商量沟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给出另一种场景,在班上随机选择同学进行场景模拟。
第二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
(1)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2)交流识字方法。
(3)找出每一列的三个字之间的联系。(4)比较每一列的三个字各自的用法。
2、生字拓展。
(1)根据每一列的三个字之间的联系,再找找其他相关的生字。(2)给相关生字组词,并总结所找生字的用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词语运用。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2)猜猜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查词典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3)找出这些词语的相同之处。(4)再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2、词句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2)找出这两句话的特点。
(3)仿照这两句话,将书上给出的句子说具体。
三、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观、忙、呼、如”。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由相关图片导入《江雪》这首诗。
2、诵读古诗,理解古诗。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教师指导理解诗句意思。(2)注意个别字词的含义理解。
3、想象场景,体会意境。
(1)根据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场景。(2)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4、课外延伸。
找一首同样描写冬天雪景的古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二、我爱阅读
1、通过查字典学习《刻舟求剑》一文中的生字词。
2、通读《刻舟求剑》全文,总结复述文章内容。
3、与同学交流文中有意思的地方与不理解的地方。
篇1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1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1、背诵《静夜思》,介绍诗人李白。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讲解题目的含义。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词语、古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么感受呢?
2、想象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会是什么感受。
3、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古诗。
4、朗诵比赛。
四、指导书写,尝试背诵。
1、指导书写生字,老师范写。
2、结合诗意与课文插图来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
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三、熟读课文,了解诗文。老师提出要求:
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3、教师提问: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四、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阴、似、野、苍、茫。
2、按结构记忆字形。上下结构的字:苍、茫。
左右结构的字:似、阴、野。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的字,然后描红和书写。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点:
1、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关于天气的谚语,能谈谈你们知道雾的哪些知识吗?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读有难度的句子。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三、朗读感悟,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2、学生自由读雾说的几句话。
3、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观察本课要学的生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3、给出评价和评分。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词。
2、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2、朗读第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3、同桌互读课文第7~10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
3、同桌练说,说出所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吗?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同桌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评议。
3、组织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8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2、巩固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雪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
引导学生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这个自然段。
4、引导学生学习第5~9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5~8自然段的图画,引导学生看图说话。(2)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是如何得救的?
5、引导学生学习第10~14自然段。
(1)提问:雪孩子哪里去了呢?小白兔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三、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以《雪孩子又回来了》为题,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次见面了会做什么,说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组织全班交流。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拓展识字。
2、学习拟声词,学会赏析词语和句子。
3、学会想象,试着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
4、辨析字形字音,发现特点。
5、积累诗歌。
6、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正确读准“鸭”和“霞”的字音。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学习生字,并赏析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指导学习生字。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熟读生字。
4、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朗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1)给出一个生字“亏”,指导学生说出它的部首和笔画。(2)说明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情况,示范用部首查字法查所示生字的步骤。
(3)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练习。(4)全班交流,评议。
2、描述词语描写的景象。(1)全班齐读词语。
(2)讲解重点字的意思,启发思考。(3)这些都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积累更多的词语。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习拟人句。
(1)老师讲解什么是拟人句。(2)根据课文所给句子仔细讲解。(3)学生试着说拟人句。
三、写话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2、引导思考接下来会发生的情景,给出范例。
3、要求学生写一写。
4、全班交流,给出评价。
第二课时
(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展示台
1、展示第一组词语,讲解写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展示第二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加点字的特点,辨析形近字。
3、读第三、四组词语,发现加点字有什么特点,两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4、全班读这些词语,书写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
2、指导朗读,小组朗读,比赛朗读,读准字音,感受韵律。
3、背诵诗歌。
三、我爱阅读
1、话题引入,导入阅读《数星星的孩子》。
2、自由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讲述文章描写的故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文章的人物。
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应急演练预案02-08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计划02-08
触电安全应急预案演练02-08
安全应急预案演练02-08
应急预案安全演练02-0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02-08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5单元测试2018-2019学年人教新课标02-0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02-08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短文两篇》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02-0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画角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