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棉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棉花是喜温类的农作物, 所以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温度。通常在温差环境较小, 水分比较充足的地方, 最适宜棉花的生长得温度是20~25℃[1]。现阶段, 我国各地都已经转变了棉花的种植模式, 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要知道, 加强对棉花的种植管理对提高棉花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加强棉花品种选择的管理工作
要想切实地提高棉花的质量, 首要任务就是选择棉花的品种。通常情况下, 棉花品种的选择要从2个方面来进行[2]。第一, 要对棉花品种熟性做出合理的选择, 首先, 可以从棉珠生育期的长短进行划分。棉珠大致可以分为早熟品种、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通常情况下, 早熟品种的生育期约120 d, 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约130 d[3], 中熟品种的生育期约140 d, 中晚熟品种的生育期约155 d, 而晚熟品种的生育期则大于155 d。经过反复的研究得出, 影响棉花生育期长短的主要阶段是在出苗阶段, 由于棉花棉籽的育苗期是随着温度的高低决定的, 温度越低, 育苗期的时间就会越长, 就会进一步导致棉花品种的熟性, 因此, 在选择棉花的时候, 要正确地选择棉花品种的熟性。第二, 选择结玲性较好的品种, 一般情况下, 选择结玲壳较薄且玲籽较重的品种[4]。每个棉籽的衣分高低是不同的, 棉籽衣分较高的话就说明棉花种子是出于未成熟的状态, 如果选用这样的棉花种子是会影响种子的出苗率的, 所以, 在对棉籽结玲性进行选择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一些早熟的品种, 提高棉花的产量, 提高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5]。
2 棉花种植管理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2.1 棉花的栽培技术管理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的棉花所需要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 棉珠叶片发育的最低温度在15℃左右, 而棉铃发育的最低温度也要大于15℃。所以, 为了棉珠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发育, 就要人为的控制棉花在种植过程中的条件;同时, 还要加强对棉花的种植管理[6]。
2.2 棉花的种植管理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在对棉花的种植进行管理时, 要从源头抓起, 不光要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 还要注意棉籽的采摘期, 若是采摘的时间不符合标准, 会对棉花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最好在棉桃吐絮之后的7~10 d进行采摘;同时,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能够拾生花, 尤其要注意的是, 不同时期采摘的棉花要分开放, 只有这样层层把关, 才会提高棉花的质量。实际上, 棉花质量最好的就应该是中期的棉花, 中期的棉花在温度、湿度等方面都达到了最好, 并且棉花的蓬松度也相对合理一些, 因此, 在采摘棉籽的时候, 时间不能太早或是太晚, 这样才不会降低棉花的质量。此外, 还要培养棉农对棉花的种植管理工作的认识, 让他们清楚地知道棉花的种植管理在提高棉花质量上的重要作用[7]。
2.3 棉花的烘干管理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棉花的采摘工作人员在完成作业后就会对棉籽进行烘干等操作。棉籽的水分和大小决定着自身烘干的温度, 棉籽的水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的, 因此, 在对棉籽进行烘干处理时, 要控制好棉籽的水分, 最好是将水分控制在8%左右, 这样既不会降低棉花纤维的弹性, 也不会导致棉花纤维的长度受到损坏,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的质量[8]。
2.4 棉花的病虫管理工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棉花的病虫分为棉叶螨和棉铃虫。要想消灭这2种病虫就要在种植棉花的土地上进行秋耕东灌。在以往, 除灭病虫害的措施就是清除棉田附近的蜜源植物, 使棉铃虫没有营养而死亡, 这些都是棉花上存在病虫时的应对措施, 现在种植棉花的农民更加关注的是早期的病虫防害工作, 在病虫未起之前, 就采取相应的措施, 从根本上杜绝病虫的繁殖[9]。实际上, 病虫的繁殖和田里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 棉农要针对一切可控制的因素进行改变, 营造出利于棉花生长, 但不利于病虫存活的环境, 这样才能在应用合理、科学的化学药剂下, 将棉虫消灭, 从而达到促进棉花生长的目的[10]。
3 结语
想要提高棉花的质量,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就要从棉花生长的源头抓起, 加强棉花的种植管理工作,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棉花的质量, 从而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 促进经济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棉花的质量整体不高, 因此, 要想提高棉花的质量, 就要全程控制棉花的生长。要从棉花品种的选择开始, 在棉花生长的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同时, 满足棉花所需要的供给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棉花的生产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从棉花品种选择的管理上进行分析, 总结出棉花种植管理不同阶段对棉花质量的影响, 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棉花,种植管理,品质
参考文献
[1] 屈建萍.棉花种植管理对棉花质量的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14 (2) :130-130.
[2] 宁绪涛.新疆棉花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7) :1199-1200.
[3] 马爱琴, 王春晓.棉花的种植管理、采收及轧工质量对棉花质量的影响[J].中国棉花加工, 2013 (2) :33-34.
[4] 王冀川, 司春景, 杨正华, 等.基于模型的“棉花种植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2, 24 (3) :1-9.
[5] 刘定富, 刘立清.中国棉花品种和种子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种业, 2011 (6) .
[6] 宁新柱, 林海, 宿俊吉, 等.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5) .
[7] 刘瑞显, 史伟, 徐立华, 等.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氮素累积与分配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 2011 (2) .
[8] 郭仁松, 魏红国, 富艳荣, 等.南疆超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养分吸收运移特征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 2011 (3) .
[9] 胡国智, 张炎, 李青军, 等.氮肥运筹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2) .
[10] 马宗斌, 陈刚, 房卫平, 等.种植密度对中早熟棉花成铃时空分布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 2010 (6) .
相关文章:
热风干燥对薄皮核桃品质的影响02-20
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品质的影响02-20
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心得02-20
教育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 观看一生只为一事来有感02-20
美感教育对道德品质培育的价值02-20
《一生只为一事来》优秀观后感心得02-20
一生一事高二作文02-20
《一生只为一事来》观后感心得感想02-20
古文《圬者王承福传》鉴赏02-20
《一生只为一事来》心得有感观后感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