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破坏作文

关键词: 延性 变形 建筑物 地震

地球的破坏作文(精选6篇)

篇1:地球的破坏作文

不要再破坏地球母亲

我们对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了解多少呢?你有没有对地球所能给予我们的事情过少而埋怨过呢?如果你处在一个缺水的环境下,你绝对会对老天爷或地球埋怨。但在此之前,如果你已经享受够吃饱喝得的生活,现在处在这种环境下,你有没有想过那些人是否埋怨过地球呢?也许你会说:“喝不到水,你当然要埋怨了。”当地球上可以供人类饮用的水已经滴水不存,全天下的人,我想也不都会埋怨地球。人类才是缺水的直接策划者,地球本身的气候原因绝对不会使整个世界缺水。

地球是位很慈祥、很美丽的母亲。他对人类的眷顾胜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但掉过头来我们背叛母亲,难道你们不觉得这是一种极为无耻的行为吗?地球,是一位大师!珍惜地球吧。很多人读过类似的文章,但落实起来似乎很难……所以说,地球,这位母亲,这位大师,要想恢复到“人生巅峰期”这个状态,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可以说,人类扼杀资源,破坏地球,无非是——慢性自杀!

母亲,大师,您的子孙们不孝啊……

篇2:地球的破坏作文

世界上最后一个人正孤独地坐在屋里,这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地球人打开门一看,是个外星人。

外星人被地球人请进屋里,外星人疑惑地问:“先生,为什么地球会变成这样呢?空气浑浊地已把一切变得模模糊糊,没有一棵树木,河水已断流了,工厂到处都是,这是为什么呢?”地球人用微弱的声音说:“这全是我们人类所造成的,是我们乱砍伐树木,现在他们,他们全都饿死了。”说完地球人便哭了起来。外星人拍拍地球人的肩膀说:“既然你知道错了,我们帮你回复环境。”地球人感激地点点头。

外星人先运来大批树木,在各省种上大量树木,很快,地球上的.空气清新了;外星人再把各种动物运了一部分来地球;河也恢复了往日的水流。地球有变回了以前的美丽。

篇3:地球的破坏作文

美国小说家T.C. 博伊尔的作品曾获福克纳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其第八部小说《地球之友》是典型的生态反乌托邦作品,小说开篇将时间和地点设定在2025年的南加州。那时,长年累月的污染使得气候急剧变化,众多哺乳动物灭绝,植物难以生长,人类生存遭遇挑战,世界岌岌可危。此时泰尔瓦特在明星麦克的私人动物园中已经做了25 年的管理员,整日与濒危动物为伴。其实早在80 年代,泰尔瓦特就加入到“地球永远”的组织中,与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斗争,但由于行为激进而被逮捕,被指控为“生态有意破坏者”,他的抗争终究成为徒劳。不仅如此,他第一任妻子惨遭意外而死,女儿也在保护地球的行动中牺牲。然而前妻安德烈娅离开他20多年后又与他取得联系,打破了泰尔瓦特平静的生活,迎接他们的是更为激烈的挑战。

小说中,博伊尔大量使用黑色幽默讽刺人和自然的异化,揭露生态环境的恶化。而泰尔瓦特等人作为生态有意破坏者的悲惨结局既令人同情,又发人深省,纽约时报称其“即有趣又感人,即离奇古怪又影响深刻”。目前国外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的书评或报导,国内目前仅有王诺撰文阐释生态有意破坏者的自我意识。总之,有关《地球之友》的研究寥寥无几,人们对小说中的生态有意破坏行为也一直争议不断。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理论逐步展现生态有意破坏者孤立无援的地位,并试图找到一条可行的出路以增强生态有意破坏行为的可接受性,避免悲剧的发生。

2疏离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地球之友》中,人们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肆意消费,污染环境,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即“人类利益高于非人类利益的想法或观点”(Buell, 2005:134)。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整体主义,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泰尔瓦特的父亲是一名土地开发商,他不信仰上帝,也不崇尚自然。对他而言,科技是万能的,只有科技才能让他开发土地,牟取利益。而年轻时的泰尔瓦特也利用父亲的钱肆意消费,“在这个破败不堪、血痕累累的地球中,他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孟加拉国或巴厘的250 倍”(Boyle, 2001:48)。不仅如此,他还纵容女儿挥霍。此时以他们为代表的人类完全缺乏生态意识,他们将人视为地球的中心,为获取当下的利益或享乐而将生态系统的平衡置之度外,抛弃自然,使自然变得满目疮痍。显然,泰尔瓦特等人的人类中心主义实践与生态主义者所提倡的生态整体主义背道而驰,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遭到破坏。人对自然的疏离也迫使自然做出反抗。

到2025 年,天气变化无常,洪水不绝,草原不复存在,动物几近灭绝。虽然人们已经拥有先进的打印技术,但由于对树木的乱砍滥伐,纸张变得极其稀有,因此所有的新闻材料都依托电子技术为媒介。尽管《洛杉矶时报》会每隔两周出版一份报纸,以“满足一些人对触摸实体报纸的怀念”,但是此时报纸的价格已十分昂贵,很少有人能消费得起。此外,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咖啡和培根也成了奢侈品。进入酒吧,人们能点的只是一杯米酒,因为在新气候下能生长并发酵的只有大米。人们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随时吃到鱼肉或椰菜,鸡蛋也十分少有,甚至有一档电视节目Eggless Cooking教人们怎样在没有鸡蛋的情况下烹饪。人们对这些食物格外向往,但是只能吃现有的食物,Zency(2000)将此现象称为“饮食怀旧情结”(Dietary nostalgia)。由此可见,现代科技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但对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而导致的资源短缺已经限制了人类对科技成果的享用。人类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了终极贫困,即“在拥有了豪宅、轿车和许多现代化的生活资料后,突然发现这一切全都因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而无法运转无法享用的贫困”(王诺,2011:3)。在基本生活资料短缺、生态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人类的发展出现危机。

3回归自然——自然的朋友,人类的敌人

在自然的“复仇”中,泰尔瓦特也难逃一劫,然而自然并未对他直接报复,而是首先将矛头指向了他身边的亲人。他的第一任妻子简在一次户外实验中意外被蜜蜂蛰咬,看似小小的伤口却让她遭遇了致命的伤害。泰尔瓦特想尽办法来挽救妻子,但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死在自己的怀里。痛失妻子并深受污染之害的泰尔瓦特最终认识到了自然的威力,他不再只满足于自身享乐,肆意消耗自然,而是决心回归自然,做自然的朋友,实现了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所提倡的“从自我意识到生态意识的转变”。(程虹,2014:204)他曾经相信凭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事态,让地球复苏,但正如他所说“和平的反抗毫无作用”,所以泰尔瓦特毅然成为了一名生态有意破坏者,与环境破坏者进行激烈抗争。生态有意破坏的概念最初由自然文学家爱德华·艾比在《愤怒的猴帮》中提出,如今已经成为许多环保组织的活动准则。很多人都对生态有意破坏的激进行为持怀疑态度,认为此法非但没有保护生态,而且还破坏了社会秩序,威胁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实,生态有意破坏是指“对自然多样性和野生环境破坏行为的非暴力反抗,它的矛头不是人类或其它形式的生命,而是摧毁生命的死气沉沉的机器和工具”(Amster, 2006:289)。所以,真正的生态有意破坏者或是有组织的生态有意破坏机构都是服务于生态的整体利益,对环境保护有积极贡献的。

泰尔瓦特作为一名生态有意破坏者也并未得到人们的支持。遇到安德烈娅之后,泰尔瓦特变卖了家产,加入了“地球永久”俱乐部,与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激烈的斗争。工业文明残害了大自然,也让人类变得麻木不仁。然而,正如博伊尔所言,“机器应当是协助我们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的主导”(Sophie, 2011:45)。所以泰尔瓦特和俱乐部的成员们晚上去打砸机器,与崇尚科技,甚至已成为机器的奴隶的人们进行抗争。泰尔瓦特还冲到美国钢铁行政处,将一桶50 加仑的烂泥倒在地毯上,向众人展示水污染的严重性。如果一个婴儿和一个食蚁兽同时掉进排水沟里,他认为做出牺牲的应该是婴儿。在一次抗议活动中,安德烈娅、泰尔瓦特、西尔拉以及他们的朋友泰奥四人一起来到森林中,他们在大树前挖了一个大坑,然后跳进去并用和好的水泥将他们固定住,使自己无法动弹。伐木公司的人要砍伐树木则需开车碾过他们的身躯。然而,司机开着推土机径直向他们驶去,好像他们根本不存在一样,就在推土机离他们仅一线之隔的时候,车子才像被勒住的野马一样停止。泰尔瓦特本以为州长会为他们做主,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州长居然给他们四人戴上手铐,让他们在烈日下曝晒3 个小时来威胁他们。最令他无法接受的是,由于西尔拉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所以泰尔瓦特被指控诱使女儿进行青少年犯罪,被剥夺对女儿的监护权。可见,当泰尔瓦特走进自然、保护自然时,人民与他是对立的,政府也未给予支持。人们只看重自身的利益,破坏其利益的都会被视为敌人。这让泰尔瓦特不禁感叹“要做地球的朋友,你不得不成为人类的敌人”。

4“局外物种”——自我身份危机

在《地球之友》中,可怕的意外时常发生,似乎“有一种伏都教式的巫术在作怪”(Gottlieb, 2000),人们在灾祸面前束手无策。也正是频频发生在泰尔瓦特周围的意外事件让他从一个漠视自然的人变成了一个激进的生态有意破坏者。虽然泰尔瓦特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但是自然并没有接纳他,而是给他的生活加注了更多的不幸,身边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挚爱的妻子简被蜜蜂蛰咬而死,朋友泰奥被流星袭击至死,就连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麦克也被其私人动物园里的动物咬死,女儿西尔拉在保护大自然的活动中也未能幸免于难。西尔拉和父亲一样也是一名生态保护者,她拥护深层生态观的主张并认为人们“不仅要有道德地对待动植物,而且要善待岩石和尘土”。为了阻止伐木公司砍树,她义无反顾地住到了树上,以树为家。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电闪雷鸣,西尔拉都未曾退却,“除了大家的支持,她什么都不需要”。此外,她还丢弃了她的鞋子——“使她与大地接触的唯一一样东西”,因为她再也不需要了。这象征着西尔拉与自然为友,与树木破坏者抗争到底的决心。然而,木材公司也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设法阻止西尔拉的支持者对她的粮食供给,让她饱受饥饿之苦,还派直升飞机在西尔拉的周围飞来飞去,对她不停地骚扰。坚定的西尔拉不为所动。但是,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让西尔拉所住的大树倾倒,她从树上重重地跌落在泰尔瓦特的脚边,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泰尔瓦特回忆了当时的场景:

“一阵狂风摇撼着大树,西尔拉的树发出巨大的断裂声,接着我感到有样东西沉甸甸地坠落在我的脚边……我抬起头朝树上看去,我还能看到她,只是她的脸显得那么遥远,落下的只有白色的闪电和在雨中翻滚而降的绿色松针。我还能听到她的声音,那声音被风殴打、被雨摧残,但依旧像一片树叶一样缓缓落下:‘爹爹’,她在叫‘爹爹’!”(1)(Boyle, 213)

女儿的意外让泰尔瓦特悲痛欲绝的同时,也使其对自身的归属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在回归自然、与人类为敌后,地球并未接纳他们,他们没有成为自然真正的朋友。相继被人类和自然抛弃后,这些生态有意破坏者们成了“局外物种”(王诺,2011:154),甚至被称为“像人的土狼”(Human Hyena)。他们已与地球格格不入,遭遇着严重的身份危机。

5生态有意破坏者的出路

自然主义者梭罗崇尚自然,并身体力行地接近自然、融入自然,汲取自然之精华,享受其中的简朴纯真。但是,泰尔瓦特对自然的疏离让他饱受痛苦,其回归似乎也并未让他与自然真正地融合。他的悲剧不但是生态有意破坏者的悲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人类的悲剧,因为这意味着生态观尚未在每个人的心中建立,生态责任还没有得到积极的承担。在《地球之友》中,笔者认为博伊尔强调的更多的是生态意识,而非生态行为。倘若人人都能够树立生态意识,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或许就不会有生态有意破坏的种种过激行为。所以我们要提倡的“不是任何具体的负责任的环保行为,而是一种能够反映价值观并受其有意识的驱使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全球性的视野。”(Lissy, 2011:182)

此外,生态有意破坏的行为还需要我们的理解与支持。生态有意破坏者的环保运动常常会造成不同程度及形式的物质损失,因而部分人对他们过激的行为采取批判态度。艾比在1988 年专门写了《生态自卫》(EcoDefense ),为生态有意破坏行为进行辩护。他认为人类的家园正在受到侵犯,人们应当守护家园,做出反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即生态自卫。“生态自卫就意味着反击。生态自卫就意味着破坏。生态自卫危险但却有趣,未被授权但却其乐无穷,不合法律但却符合道德律令”(王诺,2011:200)。事实上,许多生态有意破坏的组织,如英国的“地球优先”(Earth Forever),“以避免对人或动物造成身体伤害为道德准则”展开一系列的活动(Plows,2004:199)。所以生态有意破坏者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为目的,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6结语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生态有意破坏者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参与到环保的行动中。由于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生态有意破坏者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我们理应树立起生态意识,承担应有的生态责任,避免悲剧的发生。一方面生态有意破坏者应该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有组织地进行生态破坏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给予生态有意破坏者一丝理解,与他们共同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Amster,Randall.Perspective on Ecocriticism:Catalysts,Confrontation,and Causalities[J].Contemporary Justice Review,2006(3):287-301.

[2]Boyle,T.C.A Friend of the Earth[M].London:Bloomsbury,2001.

[3]Elmhirst,Sophie.THE BOOKS INTERVIEW T Coraghessan Boyle[J].New Statesman,2011:45.

[4]Gottlieb,Alan.A happy pessimist searches for meaning,truth[DB/OL].Retrieved Feb,2,2015.From http://www.tcboyle.com/books/book_13r4.html.

[5]Gorilnik,Lissy,Nelson,Michael.P.Framing a Philosophy of Environmental Action:Aldo Leopold,John Muir,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J].The Journal of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2011(3):181-192.

[6]Lawrence,Buell.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2005.

[7]Plows,Alexandra,Wall,Derek,Doherty,Brain.Covert Repertoires:Ecotage in the UK[J].Social Movement Studies,2004(2):199-219.

[8]Zency,Eric.Future Shock[DB/OL].Retrieved Feb,2,2015.From http://www.tcboyle.com/books/book_13r8.html.

[9]程虹.寻归荒野[M].北京:三联书店,2014.

[10]王诺.当代美国小说里的自我意识[J].外国文学,2001(2):150-154.

篇4:对地球破坏最严重的十个国家

10秘鲁

秘鲁的海洋捕捞排名第2,濒危物种排第7位。过度捕鱼和濒危物种非法贸易是使秘鲁列入“黑名单”的罪魁祸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IES)把秘鲁的10种动物列为即将灭绝的极危物种,28种为濒危物种,99种为易危物种。

9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陆地总面积只有11.5%受保护,其他大片土地未受保护,这就是澳大利亚在动植物栖息地破坏方面名列第7的原因。在化肥使用方面,澳大利亚位居第9,在天然林木损失方面位居第10。

8俄罗斯

在俄罗斯,能够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不足总人口的一半。城市垃圾日益威胁着这个国家的主要水源,而且核污染问题也不小,这让俄罗斯在水污染榜上名列第4。俄罗斯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位居第5,在海洋捕捞方面位居第7。

7印度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刺激国内化肥产业,印度把农业生产成本的一半投入到化肥补助上。化肥的过度使用使得土壤退化,印度也因此在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上排名第2。此外,印度在水污染上排名第3;印度还有另外3项位居第8:濒危物种、海洋捕捞和二氧化碳排放。

6墨西哥

墨西哥拥有的动植物种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450种哺乳动物(相比之下巴西只有394种)、约1000种鸟类、693种爬行动物、285种两栖动物和2000多种鱼类。但是,墨西哥却位居濒危物种排行榜首位。墨西哥直到1 991年才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这个公约于1975年生效,是禁止濒危物种贸易的首要国际协议。墨西哥在自然森林损失方面位排第9。

5日本

日本在海洋捕捞方面位居第4。日本5大类金枪鱼的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1/4。在1986年禁止商业捕鲸之后,日本开始以科学研究为名捕鲸。在动物栖息地的改变和水污染方面日本排行第5,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日本排行第6。

4印度尼西亚

自1950年以来,印尼40%的森林覆盖面积已经消失,这使得印尼在天然林木损失方面排名第2。印尼的濒危物种排名第3。二氧化碳排放排名第3,海洋捕捞排名第6,化肥使用排名第6,水污染排名第7。

3中国

从石油到杀虫剂再到污水,中国的沿海水域遭到各种污染,而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让中国的水污染排名首位。中国超过2000万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超过70%的湖泊和河流遭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近日估计,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死于与污染有关的疾病。此外,在海洋捕捞方面中国也位居第1,二氧化碳排放占第2,濒危物种排名第6。

2美国

在化肥使用方面美国位居第1,对氮、磷和钾化肥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这些化学物进入水体,从而使得动物栖息地被破坏。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美国也位居第1,在海洋捕捞方面位居第3,在濒危物种方面位居第9。

1巴西

篇5:地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不利影响

生物多种性减少是指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物种,由于生态环境的丧失,对资源的过份开发,环境污染和引进外来物种等原因,使这些物种不断消失的现象。据估计,地球上的物种约有3000万种。自1600年以来,已有724个物种灭绝,目前已有3956个物种濒临灭绝,3647个物种为濒危物种,7240个物种为稀有物种。多数专家认为,地球上生物的1/4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处于灭绝的危险,1990-2020年内,全世界5%-15%的物种可能灭绝,也就是每天消失40-140个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资源枯竭——逼近人类社会的危机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似乎无所不在。然而饮用水短缺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世界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加之工业废水的排放,化学肥料的滥用,垃圾的任意倾倒,生活污水的剧增,使河流变成阴沟,湖泊变成污水地;滥垦滥伐造成大量水分蒸发和流失,饮用水在急剧减少。水荒,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流受到污染,生化需氧量(BOD)值超过6.5毫克/升,水中氮和磷污染,污染河流含磷量均值为未受污染河流平均值的2.5倍。另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用水告急,其中43个国家为严重缺水,危及20亿人口的生存,其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中东地区。许多科学家预言:水在21世纪将成为人类最缺乏的资源。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核污染——摆脱不掉的阴影

核污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而引起的反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围大,对周围生物破坏极为严重,持续时期长,事后处理危险复杂。如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13万人被疏散,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

海洋污染——致命蓝色国土

海洋被誉为“国防的前线、贸易的通道、资源的宝库、云雨的故乡、生命的摇篮”。然而,她正受到严重的污染。海洋污染常见的主要有原油污染、漂浮物污染和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其引起的赤潮、黑潮。海洋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生物品种的减少。

噪音污染——永无宁日的呐喊

工业机器、建筑机械、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高强度噪音,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身体的健康。

由于化肥、粪便、污水等排泄入海,为一些藻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刺激这些海藻的疯狂生长,加上空气污染因素,导致海中形成了一些“低氧区”和“缺氧区”,不但鱼、虾、贝类无法在低氧或缺氧状态下存活,连海草也难以幸存,因此“低氧区”和“缺氧区”又被称为“死亡区”。

篇6:地球的破坏作文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1类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005年4月22日

1总则

1.1为保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完成自救工作和国家赋予的震情跟踪和地震应急工作,结合研究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

2应急体系框架、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研究所所在区域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由研究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见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指挥部)全面指挥应急工作。

2.2 成立以主管科技发展部工作的所领导为组长,主管服务中心工作的所领导为副组长,科技发展部负责人为执行指挥,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副执行指挥的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研究所遭遇突发破坏性地震时,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地震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实施紧急应对工作。如同时涉及多类灾害应急,其他类别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协助完成本预案任务。

2.3 在应对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科技发展部为应急第一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为第二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的车队、物资供应库、医务室,计划财务部财务室为保障部门;机关其余部门、各研究室(观象台)为配合部门;流动重力组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应急工作队现场地震观测组、地磁组和灾害评估队员为应急专门队伍。

2.4 所科技发展部负责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的运行,并负责协调研究所震情监测跟踪工作;

2.5 所服务中心负责协调研究所办公楼、车辆和通讯方面的维护和应急抢修工作和医疗救护工作;同时负责车辆调度、物资装备和医 1 药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2.6 所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关各部门应急工作,并负责所指挥部的运行;

2.7 计划财务部负责应急工作期间的财务工作;财务室应及时提供必要资金。

2.8 人才资源部和离退休办公室负责协调应急救援时的人员信息汇集和组织工作;

2.9 党群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宣传沟通工作。

2.10 研究所在遭遇破坏性地震侵袭时,指挥部和应急指挥小组的应急办公地点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在相对安全的临时地点。具体通讯方式也将视当时通讯条件确定。

3应急级别的确定

3.1 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部分质量较差房屋倒塌;大面积建筑物遭到破坏;部分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出现公共通讯短时间中断、供电短时间中断;部分道路交通设施受到破坏;出现人员伤亡。

3.2 严重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生命线工程遭到系统破坏,出现公共通讯长时间中断、供电长时间中断;道路交通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人员大量伤亡。

3.3 灾难性地震:在北京市城区发生ML7.0以上地震,地球物理研究所各项功能遭到彻底破坏。

4应急工作的预警机制

4.1 研究所应该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以便及时获取上级部门关于地震 震情的通知或文件。

4.2 根据长、中、短临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意见,所应急委员会应组织全所人员做好相应的救援物资储备工作、各个关键岗位人员值班。特别是制定人员安全工作、设备安全运行、关键部位防火和防盗等安全措施。并在布置工作后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预警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5信息报告制度

5.1 在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研究所内部报告制度按照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震情、灾情、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上报制度的通知”(震球发[2004]145号文)规定(附件1)执行。

5.2由所指挥部(或所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以下同)指定的部门或人员主动将研究所得到的震情和灾情信息上报主管部门。指定人员在上报震情和灾情信息的同时,应及时将中国地震局的应急工作指示转达给指挥应急工作的研究所领导。

6公众沟通机制

6.1 研究所所在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直至灾难性地震后,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研究的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人员负有向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供抗震救援技术支持的责任。

6.2 在发生不同程度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安排和布置,研究所可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宣传板报和宣传品等方式建立防震减灾 知识的公众沟通机制。向公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协助政府稳定社会局势。为当地居民自救提供科技知识。同时做好震情监测预报工作的保密工作,避免向社会扩散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信息。突发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7.1 在京的所指挥部和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完成自救行动后,应采取各种方式尽快赶到研究所指挥和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因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应及时告知所指挥部负责人或其他主要成员。

7.2 启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7.3 发生地震时,在研究所办公楼和观象台的震情值班人员、保卫值班人员、服务中心值班人员、研究生和单身宿舍职工应立即组成抢险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应首先完成自救,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通过移动电话向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汇报研究所(和观象台)遭受破坏情况。如移动电话系统遭受破坏,则应指定人员选择可能的交通工具进行信息传递。

7.4 各部门应与保卫部门联合,在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的领导下,重点加强存放现金、贵重仪器、财务和人员档案等重要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妥善措施将重要物品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点。7.5 在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尚未赶到研究所的情况下,抢险救援队伍基础设施抢修负责人为服务中心值班人员;震情速报工作负责 4 人为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值班人员。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的应急工作由带班台长负责。

7.6 所指挥部到位后,应立即组织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和研究所现场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和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恢复工作,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研究所地震监测设施、基础办公设施和在所人员损失情况,并立即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向中国地震局请示开展震情应急工作的意见。

7.7 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研究所拥有的全部车辆、物资立即征用为应急专用品,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为研究所救援工作以外目的使用研究所车辆和储备物资。应急车辆和物资由所应急委员会负责调配,在指挥部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由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调配(如上述负责人不能到位,则由具体车辆和物资管理人员根据应急工作需要予以调配)。震情应急工作期间的车辆和物资使用情况,应由服务中心建立记录本予以记录,以方便掌握应急资源情况。车辆物资的使用,应优先考虑恢复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抢救研究所人员。突发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8.1 具体程序基本参见7 8.2 采取措施,尽可能恢复研究所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并在条件许可时,尽快启动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

9

突发灾难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9.1 所指挥部应对研究所各方面损失进行统计,对监测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将统计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应与中国地震局保持联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中国地震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9.2 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完成自救后,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救援队伍进行灾后研究所台网的地震监测功能的恢复工作。或配合救援队伍中的地震监测人员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

9.3 研究所人员应该在救援指挥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各项工作。后勤服务部门人员应该配合救援队伍尽快恢复研究所监测预报关键设施的供电和通讯功能。

9.4 研究所应尽可能安排人员,利用尚具备监测能力的台网、台网中心设施投入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工作。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条件保障

10.1 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等负责北京地区地震监测的部门和研究所服务中心在制定本部门综合应急预案时,应包含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应明确岗位责任制。10.2 如接到短临阶段震情通报,各部门应制定务实有效的地震短临阶段应急预案。

10.3 各关键部门应备有无线对讲机,以及进行一个星期工作的电池(或保证充电时无线对讲机的电池处于已经充电状态,并准备备份电 池);应配备手电筒、电池和充电式应急灯(保持充电状态);应该经常检查地震监测设备使用的蓄电瓶,并保持满负荷充电状态。10.4 各相关部门应当对各种抢修工具造册,经常检修;按照规定位置存放,易于应急救援时使用。

10.5 如已经得到明确的短临阶段震情通报,研究所服务中心应储存必要的方便食品和瓶装饮用水;车队应在保证防火安全的前提下,储存一定数量的备用汽油。破性坏地震应急工作的总结与奖惩机制

11.1 确定本预案结束的程序,参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预案》。

11.2 研究所将对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的应急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视检查结果对有关部门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或批评。

11.3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良好的部门与个人,研究所将依据具体事迹予以提前晋级、低职高聘、颁发一次性奖金等奖励,并颁发地震应急工作先进个人奖励证书。

11.4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地震应急工作期间值班人员出现脱岗,研究所将采取扣发津贴、行政或业务降职(或解职),解除聘任合同直至开除公职等处罚措施。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流程图

12.1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具体执行应急预案人员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12.2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示意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地球的未来作文 下一篇:梦里的地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