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海量阅读创新计划专题(精选3篇)
篇1:一年级语文海量阅读创新计划专题
一年级语文创新计划
“海量阅读”这一颠覆性的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一条通衢大道,我的经验尚且不足,今年接手的还是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对学生完全不了解。我希望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打造一个书香班级,让孩子们真正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如下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学情分析
我班45人,男生25人,女生20人,班额大,再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从整体情况来看,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特别和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学习习惯差,也有个别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不错,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他们喜欢读书,就是不认识字,不知道什么叫做阅读,不知道怎么去读书,因此本学期就需要老师先从阅读儿歌抓起,培养他们爱儿歌,学儿歌,朗读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但识字能力有限,因识字有限,学生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在上学期,老师和家长以讲故事主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下学期主要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途径,全面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3、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学生们大量识字。
三、实验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爱读书、边读边记边思考的好习惯。
3、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大量识字,为自我阅读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上有所突破。
5、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6、学会课内外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主动阅读。
7、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具体安排
1、、合理安排学校的“早读”时间。
每天早晨十分钟读《三字经》、背古诗、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词语摘抄在黑板上,领学生反复认读。下午下间操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读1个故事给学生听,请小朋友读故事给同学听,师生比一比,由读慢慢过渡到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2、课内“海量识字”
利用各种渠道让孩子们大量识字,让他们为日后的海量阅读打下基础。
语文的教学“读”是硬道理,语言的学习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字,语文的学习不是“日日清”而是“日后通”,不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是“打一口井”而是“挖一片坑”。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才会又量变转向质变。海量阅读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潜下心来做阅读。让我们一起行动踏出海量阅读的第一步,并坚实的走好每一步吧。
阅读内容:
1、《三字经》
2、《猜猜我有多爱你》
3、《唐诗三百首》
4、《365夜故事》
5、《大卫,不可以》
6、《大卫,上学去》
7、《伊索寓言》
篇2:一年级语文海量阅读创新计划专题
我希望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打造一个书香班级,让孩子们真正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如下海量阅读实施方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从整体情况来看,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特别和爷爷奶奶经常在一起,学习习惯差,也有个别学生经过幼儿园的学习,表现不错,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他们喜欢读书,就是不认识字,不知道什么叫做阅读,不知道怎么去读书,因此本学期就需要老师先从阅读儿歌抓起,培养他们爱儿歌,学儿歌,朗读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但识字能力有限,因识字有限,学生还不能够自己阅读课外读物,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在上学期,老师和家长以讲故事主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培养他们爱读书的好习惯。
二、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爱读书、边读边记边思考的好习惯。
3、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大量识字,为自我阅读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上有所突破。
5、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每学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万字。
6、学会课内外阅读的方法,逐步实现主动阅读。
7、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安排
1、合理安排学校的“早读”时间。
每天早晨十分钟读《三字经》、背古诗、儿歌,并把儿歌中出现的词语摘抄在黑板上,领学生反复认读。下午下间操时,老师声情并茂地读1个故事给学生听,请小朋友读故事给同学听,师生比一比,由读慢慢过渡到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
2、课内“海量识字”
利用各种渠道让孩子们大量识字,让他们为日后的海量阅读打下基础。
语文的教学“读”是硬道理,语言的学习以积累为本,读书为本,数量在先,大量读书识字,语文的学习不是“日日清”而是“日后通”,不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不是“打一口井”而是“挖一片坑”。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才会又量变转向质变。海量阅读之所以可以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潜下心来做阅读。
阅读内容:
1、《三字经》
2、《猜猜我有多爱你》
3、《唐诗三百首》
4、《365夜故》
5、《大卫,不可以》
6、《大卫,上学去》
篇3: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
五、教学评价
1、每周评价:评价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老师只要用一分钟,亲自考一个学生,会背了即算通过,即给他一颗星。该生即指定为一周的诵读班长。每天由值周班长领诵。让他利用下课时间去检测组长,组长再去检测组内同学。不能通过检测的人,记下名字,让他利用下课时间,拿着书,补念约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补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会背,也给他一颗星。
2、每学期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考核内容为诵读优秀诗文(随机抽取两首)或片段。
3、弹性评价:根据学生需要、结合学校活动开展适时适度评价。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篇三
特色项目:经典诵读
主讲教师:於斌静 沈美娟 李雪君 郑露
教学材料:
材料一:《三字经》
教材二:浙江文艺出版社《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
教材三:长春出版社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中心编写的《日有所诵》一年级读本上卷。
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
授课时间:一学期早自习经典诵读20分钟;语文课前3分钟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目标:
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课程内容:
新课标优秀古诗文推荐:
一年级上:《江南》 、《敕勒歌》、《风》、《咏柳》、
《凉州词》、《登鹳雀楼》、《凉州词》、《出塞》
一年级下:《芙蓉楼送辛渐》、《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朗月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日有所诵》上卷推荐:
第一单元:《蜻蜓》《小溪给咱洗脚》
第二单元:《松塔》 《蝉》
第三单元:《问答歌》
第四单元:《野牵牛》 《相思》
第五单元:《半半歌《 《秋浦歌》
第六单元:《小花鼓》
第七单元:《鹦鹉》
第八单元:《虎大王》 《杏花》
下卷:
第一单元:《浪娃娃》《海浪》
第二单元:《九九歌》 《西瓜娃娃》
第三单元:《拜新月》
第四单元:《春天》《太阳公公》
第五单元:《蝴蝶飞》《独望》
第六单元:《小螳螂》《星星和露珠》
第七单元:《蚕宝宝》
第八单元:《圆圆圈圈》 《魔术》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利用晨读、语文课开始或结束前、自习课等零星时间,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充分、高效利用时间诵读经典。
(2)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如诵读接龙、诵读传花、诵读表演等,让学生在动一动、演一演、玩一玩中快乐诵读。
(3)举行各种诵读竞赛活动。
(4)每个学生拥有一张 亲近经典 成绩记载卡,记载学生诵读的进度、比赛的成绩等。
(5)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开展 经典诵读亲子一刻钟 活动,将经典诵读向家庭延伸,巩固诵读效果。
(6)营造环境,持之以恒。老师和家长们关键 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润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组织形式:班级授课
场地:教室或多功能阅览室
设备:多媒体等音像设备
班级规模:40左右
授课方法:
1、让孩子静心读
2、让孩子坚持读
3、让孩子快乐读
4、让孩子成功读
四、评价:
1、评价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将 诵读千古文章,传承文化经典 的读书教育活动作为经典诵读的中心,开展关于 三字经 的诵读活动,希望通过这项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礼仪素养,让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努力做到懂事一点、孝顺一点、礼貌一点、文明一点,力争让他们走在同龄孩子的前列!
2、评价内容
(1)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保持度。
(2)学生诵读经典的量化积累及熟练程度。
8首古诗必背。可申报状元。
每递减2首,降一个等级。分别是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3、评价的多维形式
组织形式:
(1)自评
(2)同学评
(3)校评
(4)家长评
测试形式:
(1)听力对测
(2)背诵测试
相关文章:
关于爱校园的好句子01-09
关于爱学习的诗歌朗诵01-09
崇高的阶梯01-09
国旗下讲话——做一个爱学习的现代职校生01-09
写英文邮件的格式范文01-09
教学六认真常规要求01-09
爱劳动我最棒主题班会01-09
国旗下演讲:关于爱眼护眼的演讲01-09
爱祖国爱新疆01-09
爱祖国爱家乡爱工作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