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预成纤维桩修复(精选六篇)
预成纤维桩修复 篇1
关键词:活动义齿,固定义齿,预成纤维桩修复,可塑纤维桩修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口腔问题, 口腔修复也逐渐得到重视。在修复材料的临床选择中, 一般会采用纤维桩, 其优势在于具有高度转化性和交联结构, 且物理性能较高[1]。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比分析预成纤维桩及可塑纤维桩的不同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口腔科接诊的50例进行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2组, 其中单号组 (观察组) 男17例, 女8例;年龄分布于31岁~67岁, 平均年龄 (40.17±5.63) 岁;包括前牙修复8例, 前磨牙修复10例, 磨牙修复7例。双号组 (对照组) 男16例, 女9例;年龄分布于33岁~68岁, 平均年龄 (40.26±5.02) 岁;包括前牙修复9例, 前磨牙修复11例, 磨牙修复5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可塑纤维桩修复, 具体如下:为了了解患者的口腔形态, 必须首先检查其牙周、牙槽及对应软组织, 包括牙齿磨合关系, 在此基础上制作义齿模型, 暴露牙根管, 结合X线片, 标记纤维桩, 按照残根的长度应用纤维桩。最后将多余的纤维桩磨去, 完成光滑处理后佩戴。
给予观察组患者预成纤维桩修复, 具体如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及牙周、牙槽、对于软组织检查, 方法同对照组, 以及时掌握其牙根充填的优势、劣势及整体情况。采用牙转扩大牙根根管以期提供操作空间, 最好将纤维桩距根尖的距离保持在5 mm左右, 长度为牙根长, 宽度为牙根宽的1/3, 插入合适的纤维桩后并确保稳定, 然后清除牙根内的牙本质, 涂抹粘接剂并光照固化。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纤维桩修复效果及成功率, 其中效果主要包括患者的活动义齿修复情况、半口义齿、全口义齿、固定义齿修复、颞下颌关节、咬抬高及其他情况;而修复成功是指修复体没有渗漏、松动等情况, 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正常, 不适感消失, 牙根颜色恢复正常[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口腔修复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口腔总体修复情况达到100%;而对照组25例患者中, 有19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 总体修复情况仅为76.00%;由此可见, 观察组更具优势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修复成功率
观察组患者中有24例修复成功, 成功率为96.00%, 有1例修复失败, 失败率为4.00%;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修复成功, 成功率为68.00%, 有8例修复失败, 失败率为32.00%,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2组患者修复的满意度
观察组25例患者在调查问卷中的总体患者满意度为96.00%, 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为68.00%, 观察组明显更高,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研究资料显示, 引发患者口腔问题的主要原因为牙周病、牙列缺失、牙列缺损、牙体缺损、面缺损以及颞下颌关节病等。临床认为选择合适的口腔材料制作义齿是修复口腔的关键,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及临床治疗思维与方法的革新, 口腔医学在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 预成纤维桩已被临床广泛运用于扭转牙、错牙列和畸形牙等方面, 效果显著。与过去传统的金属桩相比, 纤维桩的优势在于其由增强纤维和预浸润的树脂构成, 可以很好地保护牙根, 且透光性较强, 不影响CT成像。
在进行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粘连系统和纤维桩系统采用不同的操作, 操作要规范。一般情况下粘连使用的材料为树脂类, 配合湿性粘接剂使用, 选择双重固化粘接系统或者自凝粘接系统进行预成纤维桩操作。临床研究发现, 预成纤维桩的优点在于弹性较高、强度较大、外观美观、粘接性较好等, 在临床实践中不仅可以加强牙根固定的强度;而且还能与人体组织更加相容不排斥;在颜色和轻便性能上也无可替代, 远期效果好[3]。与过去传统方式中采用的金属材料相比, 预成纤维桩不会由于应力集中而根折;另外, 金属腐蚀会改变牙龈颜色, 金属材料本身也可导致牙齿的磨损和相关并发症, 预成纤维桩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相比可塑纤维桩折断风险小[4]。
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50例口腔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研究发现, 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的观察组患者在活动义齿修复情况、半口义齿、全口义齿、固定义齿修复、颞下颌关节、咬抬高及其他情况的修复效果为100.00%, 明显优于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患者 (P<0.05) ;在修复成功率方面, 观察组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 ;在患者满意度方面, 观察组患者为96.0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0%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修复效果, 提高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海云.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 :9-10.
[2]郭云.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11, 30 (33) :185.
[3]王秋霞.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中纤维桩和全瓷冠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4, 36 (3) :208-210.
预成纤维桩修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锦州市太和区医院口腔门诊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口腔检查证实为牙体缺损, 均需接受义齿修复, 且均为单颗牙齿缺损。所有患者的牙周情况均较为良好, 具备桩冠修复的指征, 排除存在器质性损伤、系统性病变、神经功能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23例, 年龄21~59岁, 平均 (40±16) 岁;前牙缺损9例, 后牙缺损41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20~60岁, 平均 (40±16) 岁;前牙缺损10例, 后牙缺损40例。本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符合伦理学要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 修复前探查患者的牙周、牙槽及相应软组织情况, 观察患者的牙体缺损程度, 充分做好根管预备工作, 将龋坏的牙体去除, 尽可能保留未龋坏的牙体组织, 使牙体根管充分暴露, 采用牙钻对根管进行扩髓处理, 计算根管长度, 根据根管长度取相应数量的可塑纤维桩放置于根管中, 根据牙体缺损情况、牙体咬合关系调整可塑纤维桩的位置;对牙冠进行持续20 s的光照固化, 将纤维桩取出, 再进行持续40 s的光照固化, 使其形成最终的根管形态;采用根管内处理剂对纤维桩表面进行处理, 在根管内涂抹桩核树脂黏结剂, 将纤维桩黏附于根管内, 持续光照固化40 s, 待桩核树脂黏结剂硬化后进行全瓷冠基牙的预备, 硅橡胶取膜, 全瓷冠制备完成后, 让患者试戴,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 常规进行术前检查, 观察患者的口腔情况, 采用橡皮章进行隔离, 充分做好根管预备工作, 选取相应的预成纤维桩, 并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内试放, 将纤维桩修剪成合适的长度, 取出并用乙醇消毒, 采用吸水纸将根管内的液体吸干, 采用毛刷清理根管及牙冠, 在牙体、根管黏结面、纤维桩表面均匀涂抹黏结剂, 对牙冠进行持续20 s的光照固化, 将纤维桩取出, 再进行持续40 s的光照固化, 使其形成最终的根管形态;将DMG珞赛可桩核树脂注入根管内, 将已经成型的纤维桩置入根管内, 持续光照固化40 s, 于牙冠进行堆核处理, 待桩核树脂黏结剂硬化后进行全瓷冠基牙的预备, 硅橡胶取膜, 全瓷冠制备完成后, 让患者试戴,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美学效果、牙体黏结强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患牙无疼痛等不适症状, 修复体无松动, 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即为修复成功。修复体外形、修复体色泽均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进行评分, 观察患牙牙龈色泽是否出现异常、是否存在颈缘黑线, 分值为0~100分, 得分越高, 表示美学效果越佳。在与牙体长轴成135°的方向缓慢加力, 直至桩核发生破裂或脱位, 记录此时的力度大小, 即为黏结强度[4]。患者满意度主要采用选项法进行调查, 患者需针对修复体的外形、色泽、整体美观度, 选择“不满意”“一般满意”“十分满意”, 满意度 (%) = (一般满意例数+十分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口腔修复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共49例患者经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成功, 口腔修复成功率为98%, 1例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无效。对照组共41例患者经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成功, 口腔修复成功率为82%, 9例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11, P<0.05) 。
2.2 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为 (98±19) min, 观察组患者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为 (67±14) min, 观察组患者的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150, P<0.05) 。
2.3 口腔修复美学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体外形和色泽评分均明显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患者修复治疗后出现牙齿松动, 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共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包括4例牙齿松动、2例折断、1例牙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91, P<0.05) 。
2.5 牙体黏结强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牙体黏结强度为 (92±3) N, 对照组患者的牙体黏结强度为 (85±3) N。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牙体黏结强度明显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721, P<0.05) 。2.6口腔修复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满意度明显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983,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改变, 口腔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给口腔修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牙体缺损是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 尤其是后牙, 在长期的咀嚼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 还可能由于牙虫而导致牙体龋坏, 牙体缺损后, 患者的口腔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 如咀嚼功能、发音, 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5,6]。因此, 有必要对牙体缺损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口腔修复是治疗牙体缺损的主要方法, 在口腔修复过程中, 桩核材料的选择对牙体修复效果和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既往临床上多采用金属桩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 但由于金属桩材料的局限性, 逐渐被非金属桩取代。纤维桩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及美学性能的口腔修复桩核材料, 与自然牙体牙质较为接近, 牙体适应性较好, 主要包括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 而何种纤维桩对于口腔修复更为有效尚有待探讨。可塑纤维桩具有较好的弹性, 能够促使外力传导作用趋于均匀, 保护根尖, 其生物相容性也较好[7]。预成纤维桩具有高度的弹性, 能够有效加强根尖强度, 保护根尖及桩冠, 属于新型的纤维桩材料, 且预成纤维桩的美观度较好, 颜色与自然牙十分接近, 黏结性良好, 患者对这类纤维桩的接受程度较高[8]。
本研究通过比较分别采用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患者的相关指标发现, 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的患者口腔修复成功率更高, 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更短, 修复体外形和色泽评分、牙体黏结强度均更高, 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且患者口腔修复满意度更高, 表明预成纤维桩对口腔修复的效果较可塑纤维桩更加显著。但在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前, 需严格掌握预成纤维桩修复的禁忌证, 如咬合过紧、骨吸收过多、根管存在炎症感染等。
综上所述, 在口腔修复中, 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较可塑纤维桩可以提高修复成功率及牙体黏结强度, 缩短修复治疗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 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修复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赵跃峰, 杨文香, 姜海英, 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0) :1443-1444.
[2]Chieruzzi M, Rallini M, Pagano S, et al.Mechanical effect of static loading on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fiber-reinforced posts[J].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B.Applied Biomaterials, 2014, 102B (2) :384-394.
[3]Ambica K, Mahendran K, Talwar S, et al.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fracture resistance under static and fatigue loading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 restored with carbon fiber posts, glass fiber posts, and an experimental dentin post system:an in vitro study[J].J Endod, 2013, 39 (1) :96-100.
[4]刘建, 张忠杰.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15, 21 (9) :1452-1455.
[5]黄文荣, 刘柳芳, 管宇, 等.两种口腔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1) :199-200, 203.
[6]吴贤艺.口腔修复中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的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5, 12 (35) :56-58.
[7]王宇, 黄丽云, 田明飞, 等.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 (6) :936-938.
预成纤维桩修复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20岁~62岁,平均年龄(42.6±12.6)岁;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2岁~60岁,平均年龄(40.8±10.4)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准入标准:(1)前后牙残根残冠、牙冠长度低于牙根牙冠长。(2)接受经牙根管治疗,无牙周病。(3)不能咬过紧。(4)患者知情,同意接受随访。
1.2方法对照组:采用金属桩口腔修复,制作镍铬合金桩核,固定在预备根管内,制作牙冠。观察组:患者自行选择预成纤维桩或者可塑纤维桩修复。
1.3观察指标口腔修复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成功: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修复体稳固、完整,牙根无折裂、无继发性龋齿,桩核无脱落、位移、松动;失败:不满足成功指标即为失败。口腔修复过程中记录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修复后1个月接受随访,了解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6.97%,患者满意度90.90%;对照组修复成功率57.58%,患者满意度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为(66.24±11.7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9.26±13.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5)。
3讨论
近些年,由于各种新型口腔材料不断出现,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金属桩,在临床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在口腔修复过程中,患者最为关注的是治疗时间以及恢复效果。传统的金属桩吸附材料费用昂贵、痛感明显,修复时间较长,而纤维桩则没有这些缺点,尤其是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有着模型制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恢复效果好的优势,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2]。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有着各自的特点,可塑纤维桩更加贴合人口腔牙本质标准,修复过程中和正常生活中不容易因为外力折断,而预成纤维桩强度更高,修复效果优于可塑纤维桩,与人体口腔的粘连性也更好[3]。
两种纤维桩的修复方法有一定的差别。预成纤维桩修复首先预备根面、根管,选择合适纤维桩,酸蚀清洁并清除水分之后,将杜拉菲勒粘结剂涂抹在牙体、根管、粘结面与纤维桩表面,光固化之后从根管口和根尖之间注入树脂,固化,修整。可塑纤维桩修复首先清除龋坏牙体和薄壁弱尖,之后制作核,植入根道,固定在预备根管中,根据牙冠缺损、咬关系调整纤维位置,光固化之后进行根面与纤维桩的根内处理,取模后制备修复体,试戴[4]。
在口腔修复中使用纤维桩,需要注意治疗顺序和应用过程的控制,对患者口腔牙组织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注意观察患者牙齿磨合情况和是否存在细菌侵蚀,提高修复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修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纤维桩口腔修复效果优于传统金属桩。
综上所述,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金属桩,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修复时间也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97%,患者满意度90.90%,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66.24±11.76)min;对照组修复成功率57.58%,患者满意度66.67%,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109.26±13.48)min,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金属桩,修复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修复所需时间更短。
关键词:口腔修复,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跃峰,杨文香,姜海英,等.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43-1444.
[2]刘建,张忠杰.两种口腔纤维桩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9):1452-1455.
[3]王宇,黄丽云,田明飞,等.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6):936-938.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篇4
1 预成纤维桩的分类
预成纤维树脂桩都是纤维增强型树脂桩, 目前有: (1) 碳纤维桩:是由无数被拉伸的同一方向排列的碳纤维稳定地粘附于环氧树脂基质中而成; (2) 玻璃纤维桩:以玻璃纤维代替碳纤维即得到玻璃纤维桩; (3) 石英纤维桩:以石英纤维代替碳纤维即得到石英纤维桩; (4) 聚乙烯纤维桩:由光固化树脂包绕呈编织状排列的聚乙烯纤维而成。它们都是与树脂形成核, 完成桩核的修复。
2 预成纤维桩的适应证
(1) 牙冠缺损全冠修复固位不良者; (2) 牙冠缺损至龈下, 牙周健康, 牙根有足够牙槽骨支持, 经龈切除术后暴露出缺损面者; (3) 前牙错位牙, 扭转呀无法做正畸治疗者; (4) 牙冠短小的畸形牙不能做全冠修复者; (5) 桩核冠修复对金属过敏者; (6) 桩核冠修复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
3 预成纤维桩的禁忌证
(1) 根面广泛龋、龋去尽后剩余牙组织薄弱; (2) 根管感染未能有效控制; (3) 牙齿折裂达牙槽嵴以下; (4) 牙根无足够长度及牙槽骨吸收过多; (5) 需用桩核改变牙冠方向角度较大者; (6) 咬颌过紧。
4 临床操作
(1) 根管预备:用橡皮障隔离, 然后用预成钻去除牙胶充填物, 选择合适的完成钻制备根管。 (2) 试放纤维桩:用酒精清洁消毒纤维桩, 纤维桩与根管之间有30μm间隙, 用于充填树脂水门丁粘接剂, 纤维桩务必使用镊子夹取, 防止粘结面被污染, 影响粘结强度。 (3) 放纤维桩的长度;取出纤维桩, 按所需长度裁截纤维桩, 用切割砂片或车针截取, 纤维桩切勿使用钳子, 剪子或镊子以免破坏桩的结构。 (4) 酸浊根管:酸浊需要粘结的牙体表面, 冲洗酸浊剂, 用大号纸间吸干根管中多余水份, 注意保持表面一定的湿度。 (5) 涂布粘接剂:将树脂粘接剂均匀地涂抹在根管, 牙体的粘结面以及纤维桩的表面, 涂抹2遍, 用纸尖吸去多余的粘结剂吹干。 (6) 粘结:将调好的树脂水门丁用输送头或螺旋输送针送入根管, 同时将纤维桩表面涂满调好的树脂水门丁, 将纤维桩安放在根管内就位保持压力10s, 将光固化灯对准纤维桩顶部光照40s, 以确保树脂水门丁固化。⑺冠核的修复:Hared Core双固化冠和树脂水门丁A组份与B组份1∶1调和, 挑拌时间20s, 用后及时盖紧封盖, 将调好的材料充入核成型罩, 扣在桩上, 保证材料与肩台紧密粘接。当照20s初步固化。去掉多余的树脂水门丁, 再继续光照直至固化。如不用光照, 其化学固化的时间从调颌开始约为8min;也可用冠核材料直接堆核, 进行冠核的修复, 核材料完全固化后去掉核成型罩修整冠核形态。
5 修复后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纤维桩修复像所有的口腔治疗技术一样, 都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及可能修复失败。纤维桩的修复效果与操作者的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有关。 (1) 纤维桩脱落:在纤维桩修复时通过使用树脂水门丁将纤维桩与牙本质粘接在一起发生的界面破坏往往为树脂水门丁-纤维桩-核心整体从牙本质脱落, 这种由于粘结缺陷导致的失败, 在拆除临时冠时更容易发生。处理方法∶重新预备根管取出被树脂微突堵塞的牙本质小管, 脱落的纤维桩如果没有损坏可以再次使用, 如果纤维桩已经损坏或者接触唾液的时间较长应该更换新的纤维桩, 最后粘结步骤还是和前面所述的一样。 (2) 纤维桩折断:纤维桩折断大多数发生在平齐牙体组织的部位。发生在患牙受到过较大的侧向负荷的时候, 包括固定桥的基牙及固定活动联合修复的基牙。处理方法:遇到这种情况时, 先去除断裂的纤维桩, 在按照前面所讲的步骤重新单独修复该牙。
纤维桩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的修复理念:修复相关的各种成分包括桩、水门丁、修复体和牙本质, 具有相似的生物机械性能, 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复合结构。功能性负荷时, 颌力能够像在健康牙齿上一样传递到牙体的各个部位。预成纤维桩的优点包括:色泽与牙齿比较接近, 美观性好, 弹性模量与牙本质接近, 减少桩核修复后根折的风险, 与树脂形成核, 操作简单。预成纤维桩的缺点包括纤维树脂桩强度较低, 有修复后折断的风险, 修复后受力变形影响冠边缘封闭, 核受力变形导致桩核脱落, 与根管形态不完全密和, 减低了粘接的面积。总之预成纤维桩这种新材料的出现, 大大地扩展了修复的范筹, 在口腔修复中值得广泛运用。
摘要:预成纤维桩以其优良的机械性能, 无腐蚀, 耐疲劳,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其易拆除性等优点, 大大扩大了修复的临床范围, 并在口腔修复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
预成纤维桩修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4 月至2013 年4 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68 例96 颗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7例, 女21 例;年龄14~58 岁, 平均36 岁;上颌磨牙49 颗, 下颌磨牙47 颗;所有患者磨牙缺损部位均位于龈上, 经根管治疗, 根尖区无阴影, 根管形态完整, 牙齿无松动, 牙根无吸收, 牙冠缺损1/2~3/4。在患者同意并自愿选择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将68 例96 颗磨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 颗磨牙;观察组进行纤维桩树脂核填充修复, 对照组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磨牙缺损等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材料
金属成品冠为3M公司生产的镍铬合金冠, 修复粘接剂为rely-unicem (3M公司) , DMG双固化核树脂, 松风聚羟酸锌水门汀。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处理龋齿和周围坏死组织, 对牙髓及根管彻底治疗7~10 d后检查牙龈有无瘘管、牙齿有无松动、叩痛, 清除腐质。根据修复要求预留纤维桩, 准备引导钻和成型钻。 (1) 观察组进行纤维桩树脂核修复, 按照根管直径选择跟桩预备钻, 预备桩长度为跟长的2/3~3/4, 直径在根径的1/3 以内, 选择适合的纤维桩沿根管方向置于根管内, 保留根尖不少于4 mm根充材料。根据磨牙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纤维桩, 置于根管内, 在确定跟面高度以后, 用金刚砂车针选择适合的位置切断, 酸蚀根管内牙本质, 然后冲洗消毒吹干, 在纤维桩和根管内壁涂一层藕联剂后光照10 s, 将修复粘接剂注入根管, 选用螺旋式注入, 根管内不要留空隙, 插入纤维桩保持压力, 除去多余树脂, 光照20 s固化, 再用双固化树脂塑核, 光固化后磨除多余纤维桩进行常规牙体准备。 (2) 对照组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 清洁牙面, 清除龋蚀组织, 切割牙体成轻微圆锥形, 颊面近颈部1/3 处隆起, 需要颊部制备。根据牙齿缺损程度, 牙类大小以及铸造桩要求进行桩道预备, 选择3M公司生产的镍铬合金冠, 牙体制备完成以后, 局部取膜, 在石膏模型上反复调试, 以减少患者痛苦。根据制备牙牙冠修整预成冠的高度及颈缘, 颈缘在龈下0.5~1 mm为宜。用冠钳将其调整为解剖形态, 最后用细砂轮、橡皮轮将颈缘磨光, 粘固之前仔细调试牙面有无过高、牙颈部是否紧密、成品冠与邻牙关系等, 最后用松风聚羟酸锌水门汀粘固桩核, 制作完成金属预成冠修复。
1.4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临床治疗效果。1 年以后, 由未参与治疗的两名医生对两组患者磨牙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成功标准:患牙临床症状不明显, 牙龈无红肿, 颜色正常, 咀嚼功能正常, 修复体边缘无松动, 无缝隙, X线检查无阴影。失败标准:患牙有明显不适感, 牙龈颜色异常、红肿、咀嚼功能不正常, 牙龈松动[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填充修复临床效果对比, 观察组显效29 例, 有效16 例, 失败3 例, 成功率93.75%;对照组显效16 例, 有效19 例, 失败13 例, 成功率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磨牙缺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根管治疗是一种保护患病牙齿不被拔出的有效方法[4], 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逐步完善, 在此基础上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填充修复技术可以增强根管治疗后牙齿固位、提高牙齿抗力、避免基牙断裂、修复体脱位。可以使大部分缺损的牙齿得以保留, 增加远期修复效果。不同的填充修复方式, 牙齿折裂模式和抗折裂能力不同。本研究通过对两组缺损磨牙修复效果进行观察, 发现根管治疗后进行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与铸造金属核预成冠修复能够增强固位, 提高牙齿抗力, 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两组失败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 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两种填充修复方式优点、缺点各有不同, 相比之下金属预成冠缺点比较明显, 金属预成冠优点:在牙体的制备过程中去除的组织比较少, 操作简便、容易恢复牙冠近远中径、解剖外形及功能;缺点:金属预成冠牙颈部需要操作者用冠钳处理, 紧密度容易受影响, 当牙冠高度不足颈部紧密度处理不好时, 金属预成冠极易磨损脱落。对照组13 例失败原因为, 5 例预成冠磨损, 8 例预成冠脱落。纤维桩树脂核优点:玻璃纤维桩树脂核透光性好、核桩受力均匀、生物相容性良好, 制作简便成功率高, 术后患者咀嚼功能良, 临床效果更明显;缺点:观察组3 例失败病例, 2 例牙根折断, 1 例脂核脱落。对两组失败病例进行二次修复, 观察组优势较明显, 纤维桩脱落后, 桩道可以重新制备, 或者选用性能更好的粘接剂填充修复。而对照组二次修复较困难, 铸造金属桩不易拆除, 修复后发生根尖周炎, 只能选择根尖充填或者根尖切除, 牙根折断时只能拔除患牙。
综上所述, 受观察时间短、样本选择少等因素影响, 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长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发现, 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填充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比之下, 纤维桩树脂核填充修复及失败后二次修复临床效果优势明显, 因此, 对于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治疗首选纤维桩树脂核填充修复。
摘要:目的 分析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在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患者同意并自愿选择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将68例96颗磨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8颗磨牙, 观察组进行纤维桩树脂核修复, 对照组进行金属预成冠修复,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成功45颗失败3颗, 成功率93.75%。对照组成功35颗失败13颗, 成功率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纤维桩树脂核与金属预成冠在磨牙大面积缺损填充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比之下, 纤维桩树脂核填充修复以及失败后二次修复临床效果优势明显, 对于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应优先选择纤维桩树脂核。
关键词:纤维桩树脂核,金属预成冠,磨牙,牙体缺损
参考文献
[1]吴强, 王建鸿.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 2014, 15 (6) :99-100.
[2]王宁, 骆小平, 俞长路, 等.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核的临床应用研究[J].口腔医学, 2005, 25 (3) :149-151.
[3]陈雅玲.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和铸造镍铬金属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的临床效果[J].今日健康, 2014, 13 (12) :13.
预成纤维桩修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以2011 年1 月~2014 年8 月收治的156 例行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78 例。对照组中男47 例, 女31 例, 年龄23~59 岁, 平均年龄 (37.8±9.5) 岁;病变类型:残根44 例、残冠34 例;试验组男43 例, 女35 例, 年龄21~60 岁, 平均年龄 (36.9±9.3) 岁。两组性别、年龄和病变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患者常规X线检查以明确患牙的具体情况、认真检查牙周、牙龈和对应的软组织, 清晰了解患者的口腔形态, 然后进行义齿模型的制作, 显露牙根管, 测量牙根管的长度, 结合X线检查情况和根管情况将纤维桩进行标记, 有效应用纤维桩, 剪除多余纤维桩, 将可塑纤维桩安装在残根上, 再将义齿安装于可塑纤维桩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修复:常规X线检查明确患牙情况, 认真检查牙周、牙龈和对应的软组织, 使用根管钻扩大根管, 使纤维桩至根尖距离为5 mm, 纤维桩长度为牙根长度的1/2, 纤维桩宽度为牙根宽度的1/3 为宜, 将适合的纤维桩置入根管内, 保持其稳定的位置, 清除牙根内的牙本质, 涂抹粘结剂, 用光照使其固化, 再将义齿安装于预成纤维桩上。
1. 3 疗效判定标准[3]成功:修复后外形满意、咀嚼功能正常;修复体未见松动、边缘密合好、未见牙龈水肿;X线检查根尖区未见阴影或者原阴影面积无改变;满足上述全部条件;失败:修复后外形较差、咀嚼功能未恢复正常或者咀嚼时出现疼痛感;修复体出现松动, 牙龈水肿, 患牙叩击疼痛, 牙根出现劈裂、桩核发生折断, 桩核出现松动或脱落;X线检查根尖区出现新的阴影或者原阴影面积出现增加, 具备以上任意1 条即为失败。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成功修复76 例、失败2 例, 修复成功率为97.4%, 对照组成功修复64 例、失败14 例, 修复成功率为82.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修复时间 (67.2±12.3) min、对照组患者修复时间 (94.3±14.5) min,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满意75 例、不满意3 例, 满意度为96.2% ;对照组患者满意51 例、不满意27 例, 满意度为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残根残冠的修复通常使用桩核系统来完成, 其可以有效的防止修复体出现脱位, 预防基牙出现折断, 同时对义齿的固位性以及抗力性能够明显的提高, 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得到患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4]。纤维桩由于具有良好的耐疲劳和机械性能, 同时能够对牙根进行有效的保护、具有透光性、不会对CT成像造成影响等而得到了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5]。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是纤维桩核中典型代表。研究认为[6], 可塑纤维桩具有类似牙本质的的弹性, 对咬合力的传递更为均匀, 可以有效的保护根尖, 防止其在外力下折断, 其抗疲劳性和组织相容性较好, 粘结力较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 预成纤维桩具有较大的强度、较优秀的弹性度、外观良好以及优良的粘连性, 牙根固定的强度能够明显的进行切实有效的加强;另外, 预成纤维桩的弹性和强度更加契合与人体组织, 颜色更为理想, 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其轻便性好, 具有更为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最后, 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比较其发生折断的风险更低[7]。本组临床研究中, 与崔利君[8]的研究报道相一致, 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的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7.4% 明显高于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的对照组82.1% 的成功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的修复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效果更加满意、成功率更高、治疗时间更短, 更易于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 前牙残根残冠应用预成纤维桩较可塑纤维桩修复修复效果好、成功率高、患者满意度好, 是一种高效的理想修复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婷.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安全性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6) :6-8.
[2]张宇, 李翠华.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进行义齿修复的疗效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11) :289-290.
[3]孙晔.72例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5) :152-154.
[4]周聪颖, 杨德圣, 郭红延, 等.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 (34) :6688-6691.
[5]卢鹏.可塑纤维桩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有效性研究.吉林医学, 2015, 36 (11) :2293-2294.
[6]赵异.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 (3) :243-245.
[7]王宇, 黄丽云, 田明飞.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 (6) :936-938.
相关文章:
成纤维激活蛋白01-05
纤维母细胞影像学01-05
口语焦虑情绪01-05
胸部肌纤维母细胞瘤01-05
心肌成纤维细胞01-05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01-05
鸡胚成纤维细胞01-05
大熊猫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01-05
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