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和乡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简要事迹

关键词:

东和乡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简要事迹(精选1篇)

篇1:东和乡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简要事迹

团结进步

谋发展 共同繁荣

创和谐

——东和乡中心学校中学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性学校

申报材料

2012.1.11

团结进步

谋发展 共同繁荣

创和谐

——东和乡中心学校中学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性学校

申报材料

东和乡中心学校中学部是三年制的农村初级学校,建立于1958年,学校占地面积173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10平方米。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28人(其中民族学生137人)。教职工59名,民族教职工10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57名,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多年来,东和中学把民族团结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民族团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领导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当作事关大局的头等大事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我校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工作的德育处主任为副组长,团队委、教务各主要科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主要成员。确立了以学校德育处为主阵地、团队委、学生团员和少先队员为骨干力量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分片包干,层层落实。

2、发挥组织作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组织作用,一是以德育处为依托,不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促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思想道德教育能够自然、有效、持久地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二是以学生团、队为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行为规范、团队知识、榜样模范教育,树立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学习的榜样。三是充分发挥各班班主任、少先中队和团支部的作用,结合节假日、纪念日等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主题班会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

我校始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升国旗、主题班会、主题队会、演讲、读书心得、征文、社会实践、看红色电影等,还有迎国庆红歌比赛和爱国主义诗歌朗诵赛、纪念“一二、九”运动爱国主义歌曲大合唱比赛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每年9月,我校在全校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的主题教育月活动。

4、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友谊.我校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增强民族友谊。学校始终要求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加强

民族团结教育,通过与少数民族职工、家长和学生座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的生活情况,开展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先后组织了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并通过班会、队会、团课、讨论、写心得等形式不断强化“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大局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5、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民警等人员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讲座,加强学生的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二是利用讲座、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板报等进行法制安全教育。三是联合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四是加强心理健康 教育进课堂,并设立了校园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等,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6、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 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针对我校生源的特殊性,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普遍和重点相结合的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家长科学家教,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真正让家庭教

育起到正面的作用,使家长更多地、更科学地关注、帮助学生成长。家长座谈会各年级每学期要举行2次以上,一学期中班主任的家访不少于 8 次。我校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区、家长的作用,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并带动全体家长共同抓好学生的校外法制教育,使校内、校外法制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了广大学生文明、遵纪、守法的意识。同时我校不断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 长,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7、充分调动学生,倡导学生自管自律.我校以学生会、班干部、团员、少先队员等为骨干力量,依托各班团支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树立学生榜样,用学生管理学生,用学生监督学生,养成学生自觉接受监督、时刻规范自己行为的习惯。

多年来,东和中学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一起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件发生,东和中学各族干部群众互相支持,亲如一家,共谱民族团结之曲,共唱民族团 结之歌,保持了全校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促进了全校和谐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2.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年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汇报材料,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下一篇:民族团结进步村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