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学习笔记】第2章 项目生命周期与组织(通用2篇)
篇1:【PMP学习笔记】第2章 项目生命周期与组织
第2章 项目生命周期与组织
一.项目生命周期概述
1.所有项目都有相同的生命周期结构:启动项目、组织与准备、执行项目工作、结束项目
2.成本与人力投入,在开始时较低,在工作执行期间达到最高,并在项目快要结束时迅速回落。
3.干系人的影响力、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随时间推移而递减。
4.在不显著影响成本的前提下,改变项目产品最终特性的能力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随项目进展而减弱。
5.产品生命周期包含通常顺序排列且不相互交叉的一系列产品阶段。通常,项目生命周期包含在一个或多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6.大型或复杂项目划分为若干阶段,每阶段都需要启动过程有两个目的:确认在最初的制定项目章程和识别干系人过程中所做的决定是否合理;保证项目符合预定的业务需求,验证成功标准,审查项目干系人的影响和目标。
7.阶段结束点是对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并在必要时变更或终止项目的一个当然时点。这些时点可称为阶段出口、里程碑、阶段关卡、决策关卡、时段关卡或关键决策点。
8.对关键可交付成果和累计项目绩效进行评审:决定项目能否进入下一个阶段;经济有效地发现和纠正错误。
9.阶段关系:顺序关系、交叠关系、迭代关系
二.项目与运营
1.项目和运营的共同点:由人来做;受制约因素(包括资源制约因素)的限制;需要规划、执行和监控;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或战略计划。
2.项目和运营的区别:运营是持续性的,生产重复的产品、服务或成果;项目是临时性的,有明确的终点。
三.项目干系人
1.项目干系人是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可能受项目实施或完成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客户、发起人、执行组织或公众),识别干系人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四.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1.文化与风格通常被称为“文化规范”,包括一些共同的认识。
2.组织文化:共同的愿景、价值观、行为规范、信念和期望;政策、方法和程序;对职权的看法;工作伦理和工作时间。
3.组织结构:职能型、矩阵型(弱矩阵、平衡矩阵、强矩阵)、项目型
4.组织过程资产:流程与程序、共享知识库
5.流程与程序:组织的标准流程;标准化的指南、工作指示、建议书评价准则和绩效测量准则;模板;“剪裁”组织标准流程的指南与准则;组织对沟通的规定;项目收尾指南或要求;财务控制程序;问题与缺陷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程序;风险控制程序;排序、批准与签发工作授权的程序。
6.共享知识库:过程测量数据库;项目档案;历史信息与经验教训知识库;问题与缺陷管理数据库;配置管理知识库;财务数据库。
篇2:【PMP学习笔记】第2章 项目生命周期与组织
一.识别干系人
1.识别干系人是识别所有受项目影响的人员或组织,并记录其利益、参与情况和对项目成功的影响的过程。2.识别干系人输入:项目章程、采购文件、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识别干系人工具:干系人分析、专家判断
4.识别干系人输出: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
5.干系人分析步骤:识别全部潜在项目干系人及其相关信息;识别每个干系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或提供的支持并分类以制定管理策略;评估关键干系人对不同情况可能做出的反应或应对,提高支持或减轻负面影响。6.干系人分类方法:权力/利益方格、权力/影响方格、影响/作用方格、凸显模型
7.干系人登记册包含关于已识别的干系人的所有详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评估信息、干系人分类。8.干系人管理策略规定了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如何提高干系人的支持,降低干系人的负面影响,包括:对项目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干系人;希望每个干系人参与项目的程度;干系人分组以及按组别管理的措施。
二.规划沟通
1.规划沟通是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并定义沟通方法的过程。
2.规划沟通输入: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 3.规划沟通工具:沟通需求分析、沟通技术、沟通模型、沟通方法 4.规划沟通输出: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文件(更新)
5.通过沟通需求分析确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包括信息的类型和格式,以及信息对干系人的价值。项目资源只能用来沟通有利于成功的信息,或那些因缺乏沟通会造成失败的信息。
6.潜在沟通渠道或路径的数量反映项目沟通的复杂程度,总量为n(n-1)/2,其中,n代表干系人的数量。7.用来确定项目沟通需求的信息包括:组织机构图;项目组织以及干系人职责间的关系;项目所涉及的学科、部门和专业;有多少人在什么地点参与项目;内部信息需求(如横跨整个组织的沟通);外部信息需求(如与媒体、公众或承包商的沟通);来自干系人登记册和干系人管理策略的干系人信息。
8.沟通技术中可能影响项目的因素包括:信息需求的紧迫性、可用技术、预期的项目人员配备、项目的持续时间、项目环境
9.沟通模型的关键要素包括:编码、信息和反馈信息、媒介、噪声、解码 10.沟通方法:交互式沟通、推式沟通、拉式沟通
三.发布信息
1.发布信息是按计划向项目干系人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2.发布信息输入:项目管理计划、绩效报告、组织过程资产 3.发布信息工具:沟通方法、信息发布工具 4.发布信息输出: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5.信息发布技术:发送-接收模型、媒介的选择、写作风格、会议管理技术、演示技术、促进技术
四.管理干系人期望
1.管理干系人期望是为满足干系人的需要而与之沟通和协作,并解决所发生的问题的过程。
2.管理干系人期望输入:干系人登记册、干系人管理策略、项目管理计划、问题日志、变更日志、组织过程资产
3.管理干系人期望工具:沟通方法、人际关系技能、管理技能
4.管理干系人期望输出:组织过程资产(更新)、变更请求、项目管理计划(更新)、项目文件(更新)5.管理干系人期望可确保干系人理解项目的利益和风险,从而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6.人际关系技能:建立信任、解决冲突、积极倾听、克服对变化的抗拒 7.管理技能:演示技能、谈判、写作技能、公开演讲
五.报告绩效
1.报告绩效是收集并发布绩效信息(包括状态报告、进展测量结果和预测情况)的过程。绩效报告过程包括定期收集、对比和分析基准与实际数据,以便了解和沟通项目进展与绩效情况,并预测项目结果。2.报告绩效输入:项目管理计划、工作绩效信息、工作绩效测量结果、成本预测、组织过程资产 3.报告绩效工具:偏差分析、预测方法、沟通方法、报告系统 4.报告绩效输出:绩效报告、组织过程资产(更新)、变更请求
5.简单的绩效报告包括:完成百分比的绩效信息,或每个领域(如范围、进度、成本和质量)的状态指示图。
6.详细的绩效报告包括:对过去绩效的分析;当前的风险和问题状态;本期完成的工作;下一时期需完成的工作;本期批准的变更的汇总;必须审查和讨论的其他相关信息。
7.绩效测量基准是一个经过批准的项目工作计划,用来与项目执行情况比较,以测量偏差,进行管理控制,通常是项目的范围、进度和成本参数的整合,有时也可包括技术和质量参数。8.工作绩效测量指标包括:实际进度绩效、实际成本绩效、实际技术性能
9.偏差分析是一种事后审查,以便找出导致基准与实际绩效之差异的原因,步骤:验证信息的质量;比较实际信息与项目基准,确定偏差;确定偏差对项目成本、进度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相关文章:
学习《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心得体会02-07
关于组织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读书学习征文活动的通知02-07
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02-07
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02-07
组织生活计划管理制度02-07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02-07
党组织生活会通讯稿02-07
党组织生活会材料02-07
儿童声乐考级曲目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