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区域共享平台的建设

关键词: 文献 科技 高校 信息

1 高校在科技文献信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技文献, 信息情报的产出、集成、传播的基地。2 0 0 4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提出在我国建成与跻身科技大国相适应的资源丰富、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六个有关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平台的目标, 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就是其中一个。[1]该平台建设是创新发展我国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正确选择, 将为高校带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高等学校要抓住这一契机, 积极参与, 为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做出贡献。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1 人力资源优势

据统计, 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 其中本科院校701所, 专任教师近100万。"十五"期间, 高校研究与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5万左右。从1978年到2005年年底,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93.34万人, 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3.29万人。以留学身份出国, 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70.05万人, 其中有51.28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学术访问等。[2]这支庞大的群体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成果。

1.2 学科综合优势

高校学科齐全, 人才荟萃, 便于交叉和创新。据统计, 在国家批准试点的6个国家实验室中, 依托高校建设的占一半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183个, 依托高校113个。经国家发改委批准, 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42个, 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3 5.3%。经科技部批准, 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个, 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9.4%。经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达到50个。

1.3 现代信息与传统馆藏的优势

高校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 硬件设施齐备, 能够及时获取或发布前沿信息。图书资料丰富, 拥有稳定的专业人员从事系统的搜集、分类、编目、标引等组织整理工作。使科研人员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促进了高校的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加快科研速度,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2 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是未来文献信息开发和利用的必由之路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文献信息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 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 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

2.1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与总体目标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通过国家规划、政策调控和法规体系保障, 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整合、利用和管理, 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

2.2 建立好区域子系统平台是实现文献信息社会化共享的基础

系统平台的建设含有技术, 管理及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要从大系统方面统筹考虑, 运用系统设计方法, 建立相互匹配的运行机制、管理软件、技术标, 为今后建设并实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目标打好基础。

2.3 文献信息区域子系统平台在大系统中的关系地位与框架

高校文献信息区域子系统平台是国家资源共享平台大系统之内的一个子系统。地方高校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与其平行的子系统, 按照系统论定位, 子系统应服从于大系统。其关系地位见 (图1) 。

3 实现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与社会化共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科技进步必然要求

用户需要内容新颖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的信息。这种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 一所高校显然不能够满足。这就更加深了高校在区域提供文献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所以高校间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是时代要求。用户需要方便快捷的获取知识信息, 即信息的电子化、网络化。图书馆必须加强对文献信息资源的电子化组织和实现信息网络化, 通过对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整序, 以科学的、序列化的知识单元提供给用户。高校的文献信息整合与社会化共享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3.2 提高认识、突破观念、完善管理体制

加快高校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是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于国家科技进步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文献信息整合与社会化共享是一个持续建设和长期积累的过程, 我们必须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大视角、大背景出发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来发展我们的科技文献信息工作。同时要加强高校文献信息整合与社会化共享的体制建设, 从体制上整体协调, 统一部署, 共同推进。

3.3 建立一支高效、高质的文献信息管理队伍

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区域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从事文献信息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献信息管理人员是信息服务的主体, 是信息的重现者再造者, 同时又是保证信息畅通的管理者和技术操作者, 为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优质的技术保障。

摘要:网络的普及为文献信息资源的交流、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也为高校文献信息社会化共享搭建了平台。本文就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与社会化共享提出了一些观点。

关键词:高校,科技文献信息,社会共享

参考文献

[1]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国务院转发, 2004, 07, 03.

[2] 教育部.2006年第14次新闻发布会报, 2006, 06, 05.

[3] 赵沁平.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沃土, 人民日报2006, 06, 2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权责发生制在高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探究 下一篇:挺身式跳远的腾空技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