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素质教育要引进对人的关注的理念, 那就是相信教育主体——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内在的智慧, 教师应热爱他们, 尊重他们, 平等对待他们, 这也正应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 就是对学生的价值、需求、利益、个性和爱好等的关注, 尤其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完善的关注。
1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执著的教育者
教育, 就是从爱出发的, 没有爱, 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 所以教师还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做“皮格马利翁”:那位西方传说中塞浦斯岛上的年轻国王, 他精心雕刻一尊象牙少女雕像, 精诚所至, 少女活了, 做了他的王后, 白头偕老。教师只要用“爱”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田, 使他们自尊、自爱、自强, 精诚所至, 学生肯定也会有大的进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卜生曾做过一次成功的教育实验, 也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这也深刻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爱、关怀和期待在教育上会产生相应的良好作用。这是被无数教育实践所证明的真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纯洁的, 掺不得半点私心杂念, 不允许有任何虚情假意的成分。“它的本质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崇高的情感的态度, 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 有事业的延续, 有理想的传递, 有包括家长在内的社会的信任与寄托。”这种爱, 是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师热爱学生, 就能想方设法地教好学生, 就能尊重学生,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从而与学生合作, 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 教师所关注的对象应是所有的学生
教师要热爱所有的学生, 也就是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教师的爱, 对任何学生是没有界限、没有等级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 不符合教育学的原理的, 更违背一个人民教师起码的师德。公平对待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才能让全体学生亲近你, “亲其师, 信其道” (《学记》) ,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如果再从主观上要求老师再做些什么, 那就是以更多的爱来关注差生。差生是学生的一部分, 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差”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 没有一个学生是自甘堕落的。若教师对差生抱有成见, 很容易在平时接触中表现出来, 从而给学生带来反感, 甚至有极大的可能使他们永远地“差”下去。任何人是有感情的, 而打开感情之门的钥匙只有“爱”。只要教师热情关怀、耐心教育, 以更多的爱关注他们, 用爱激发他们的感情, 使他们感奋起来, 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 他们也可能成为人见人爱的好学生。
有一位老师曾有这样的经历:他在新学期开始时遇到了一个没有父母、脾气古怪的学生。他不遵守课堂纪律, 顶撞老师, 且各科都考得很糟。所有的老师都不喜欢他, 甚至有好几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已对他绝望了——除了这位语文老师。他关心他的学习, 照顾他的生活, 他的爱使这个学生把他当作了自己的爸爸, 后来这个学生各方面都很棒。到很久以后, 这个学生工作了, 他写信给这位老师, 说:其实我当时只想看看有没有真正爱我的老师罢了, 是您给了我答案, 也给了我信心。这位老师欣慰中有带了些许心悸, 是啊, 一个老师的爱将在无意中影响多少学生啊!
3 抓住每一次教育良机, 以真情感化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总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而这些突发事件处理的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以后的教学。在一次单元测试中, 我发现很多同学在作弊, 我警示几次, 但收效甚微。想想自己的教学热情与如此的学生现状, 内心不免有些感伤。收上试卷后, 我禁不住对全班同学说:“自己欺骗自己, 你们觉得快乐吗?”话一出口, 泪也流了下来——据说这是做老师的一大禁忌。后来,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知识+智力实践能力。我对他们说:徒有聪明是远远不够的, 没有知识, 走上社会后, 你们也许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没有。那次极情绪化的失态后, 我一直忐忑不安, 深怕从此更难驾驭学生。没想到, 学生内心却因此受到了震动, 他们有的直接来找我, 向我道歉, 或来安慰我。每一位同学自动在周记中谈了对这件事的感受, 很多同学深刻解剖了自己。以后的事实也证明, 这次失态不但没有给我教学带来防碍, 反而改善了课堂秩序, 几个同学的学习态度明显有了改观。通过这件事, 我也明白, 只要你是从内心来关心学生的, 就不必过多地掩饰自己的真情, 以真情面对学生, 也许你会得到更多的真情回报, 难道这不是我们渴望的结果吗?
4 一切都离不开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 这是教学的起点, 是教育的影响源。“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就没有教育。”古诗云:功成理定何神速, 速在推心置人腹。教学就需要老师与学生推心置腹, 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具体的帮助, 使学生学习顺利进行。进行沟通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通过谈心的形式, 也可通过某些活动, 还可以通过平时的一些小事。我一直让学生写周记, 它成了我与学生交流沟通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周记, 不仅可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同时, 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
5 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教育除了关注受教育者的现实存在, 更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关注。这是由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和对象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江泽民在《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象牙塔’式的教育, 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这对我们的教育者尤其是职校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 还应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使受教育者在踏上社会之前就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这样的教育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的需要, 才算是成功教育。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而且这个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这需要时间和精力, 和掺杂其中的无数的苦恼与委屈。任何一个人在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 就应该想到自己的事业是需要爱的事业, 选择了它, 就意味着你必将以无限的爱心献给它, “甘为春蚕吐丝尽, 愿做蜡烛照人寰”, 时时刻刻, 至到离开它的那一天。
总之, 要想成功地教育学生, 就要关注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这是真理。奥登也说:“相爱, 或者死亡。没有了爱, 就象小鸟折断了翅膀。”燃心为烛, 心系关注, 在你踏上讲台的时候, 也带上你美好的心灵和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吧, 你会愈来愈感受到, 在时光的悄逝中, 你其实也得到了很多很多!
摘要:学生作为教育本体, 同样也是独立的人, 要将学生作为独立的人进行关注, 要时时刻刻将关注理念运用于教育教学, 惟有如此, 教育才有成果。
关键词:关注理念,罗森塔尔效应,情感沟通
参考文献
[1] 恩特威斯特 (英) .学与教的风格[M].春秋出版社.
[2] 欧阳谦.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M].山东文艺出版社.
[3]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章:
物理技术运用于有机农业论文02-17
比较法运用于英语教学论文02-17
载体作用02-17
信息技术运用于班级管理论文02-17
寓创新教育于高职英语教学中02-17
抗震设计运用于建筑设计论文02-17
电子技术课程开发案例教学论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