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风俗与礼仪范文
英国商务礼仪与风俗
在大部分外国人的眼里,英国人“自命清高”和“难于接近”。但是,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他们之间善于互相理解,能体谅别人。无论办什么事情,总是尽可能不留坏印象,绅士风度处处可见。职业感强烈,是英国人的另一大特性。选择了一种职业,就一定要让自己的业务精益求精。
商务交往中,他们重交情,不刻意追求物质。对商务谈判,他们往往不做充分的准备,显得有些松松垮垮。但英国商人很和善、友好,易于相处。在英国,“外表决定一切”,与英国人交往要尽量避免感情外露。受到款待一定要致谢,事后致函表示谢意,更能引起注意,赠送小礼品能增加友谊。
在英国经商,必须属守信用,答应过的事情,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英国的礼俗丰富多彩,彼此第一次认识时,一般都以握手为礼,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随便拍打客人被认为是非礼的行为。
英国人有些禁忌须注意,如他们从不从梯子下走过,在屋里不撑伞,从不把鞋子放在桌子上,忌用人像做装潢等。
英国人注意服装,他们往往以貌取人。英国人讲究穿戴,只要一出家门,就得衣冠楚楚。虽然英国人已无昔日的雄风,可是自负心特别强,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绅士“、“淑女”风度。但他们守旧,墨守成规。一般家庭喜爱以前几代传下来的旧家俱、旧摆设、旧钟表而炫耀于人。首都伦敦有许多“百年老店”,而且越是著名的商店,越对原有的式样或布置保持得越完整。汽车发动机虽然换上新型号的了,但车型还要尽量保持过去的老样子。伦敦有两家邮局,一年365天昼夜营业,从不休息,据说这是遵循英国的古老传统而保留下来的。
英国人性格孤僻,刻板,往往寡言少语。他们保守、感情轻意不外露,即便有很伤心的事,也常常不表现出来。他们很少发脾气,不愿意与别人作无谓的争论。
英国人待人彬彬有礼。对英国人讲话也要客气,不论他们是服务员还是司机,都要以礼相待,否则,可能会使你遭到冷遇。在英国,“女士优先”的社会风气很浓。在街头行走,男的应走外侧,以免发生危险时,保护妇女免受伤害。丈夫偕同妻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总是习惯先将妻子介绍给贵宾认识。
按英国商务礼俗,随时宜穿三件套式西装,打传统保守式的领带,但是勿打条纹领带,因为英国人会联想到那是旧"军团" 或老学校的制服领带。
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拜会或洽谈生意,访前必须预先约会,准时很重要。英国各民族还是遵循传统的习惯,宜避免老用“English”一字来表示“英国的”。如遇到两个商人,一个是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你说他是“英国人”,那么,他会纠正你说,他是“ 苏格兰人”或“威尔士人”。
在英国,不流行邀对方早餐谈生意。一般说来,他们的午餐比较简单,对晚餐比较重视,视为正餐。因此,重大的宴请活动,大家都放在晚餐时进行。去英国人家里作客,最好带点价值较低的礼品,因为花费不多就不会有行贿之嫌。礼品一般有:高级巧克力、名酒、鲜花,特别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格外欣赏。而对有客人公司标记的纪念品不感兴趣。菊花在任何欧洲国家都只用于万圣节或葬礼,一般不宜送人。白色的百合花在英国象征死亡,也不宜送人。盆栽植物一般是宴会后派人送去。若请你到人家里作客,需要注意,如果是一种社交场合,不是公事,早到是不礼貌的。
在接受礼品方面,他们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品,无论礼品价值如何,或是否有用,主人都会给以热情的赞扬表示谢意。苏格兰威士忌是很通行的礼品。英国商人一般不喜欢邀请至家中饮宴,聚会大都在酒店、饭店进行。英国人的饮宴,是俭朴为主。比如说,要泡茶请客,如果来客中有三位,一定只烧三份的水。英国对饮茶十分讲究,各阶层的人都喜欢饮茶,尤其是妇女嗜茶成癖。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3—4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主人常邀请你共同喝下午茶,遇到这种情况,大可不必推却。在正式的宴会上,一般不准吸烟。在英国,邀请对方午餐、晚餐、到酒吧喝酒或观看戏剧、芭蕾舞等,会被当作送礼的等价。
英国商人对建设性意见反应积极。衣着讲究,好讲派头,出席宴会或晚会时,习惯穿黑色礼服,衣裤须烫得笔挺。访问英国注意他们一些忌讳:忌谈个人私事、家事、婚丧、年龄、职业、收入、宗教问题。由于宗教的原因,他们非常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这是个不吉祥的数字。用餐时,不准13人同桌,如果13日又是星期五的话,则认为这是双倍的不吉利。不能手背朝外,用手指表示“二“,这种“V”形手势,是蔑视别人的一种敌意做法。
商务活动在2至6月、9月中至11月最宜。圣诞节及复活节前后两周最好勿去。英国有银行春假(圣灵降临)节,在6月(第一个周末);银行暑假节,8月(最后一个周末)。
来自http://info.ebay.cn/inter_news/article_20203.html
第二篇:与国外客户用餐的礼仪
餐厅的选择:不一定豪华,但是一定要看起来干净。因为外出工作,身体非常重要。要是因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们的中国之行就亏大了。
菜式的选择:之前一定要问:do you have anything that you don’t eat?(有没有什么你是不吃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关键的。老外的体质跟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很多东西都会过敏。我之前接待过4个德国工程师。每个人都对很多种食物过敏。鸡蛋,海鲜,贝壳都不可碰。吃了就浑身痒,严重的呼吸困难。对面粉类东西过敏听说过吗?我的一个意大利客户就是。更离谱的是我还遇见过一个对茄子过敏的人~~~~ 还有就是印度人,要是你听到他说他是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也别见怪,他们的宗教要求就是这样的。对于他们,如果他没有自己带食物来中国吃,那就要给他特殊点全素的食物。在点菜的时候要特别关照下点菜员。而且最好不要给他们点过辣的食物。因为他们实在是不耐中国的辣,吃点辣椒第二天就要拉肚子。(就算他在自己国家很能吃辣也不行吃饭的餐具:大城市大餐厅一般都有刀叉,但是如果你是个小地方,不妨请外国客户吃饭的时候提前帮他们准备套刀叉带着。因为让他们使用筷子他们会有点难堪。尤其是第一次使用筷子,如果弄脏了衣服对于商务出行人士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
上菜:上菜前要提醒下服务员,鸡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头去脚再端上来。鱼也尽量不要点鱼头之类的菜。(也别点什么吃活鱼活虾)对于他们来说,看见脑袋在盘子里面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狗啊猫啊蛇啊一般不要点。也不要和他们说我们吃这些。要不他们家里在家里宝贝孩子一样的狗,看到咱们吃狗肉,心里别扭。
第三篇: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一、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
一、二天。
【清明】民间传统节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中秋】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
【除夕】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二、其它礼仪
【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项王、项伯东向坐亚文南向坐”这里的“南向坐”的位置最尊贵,“东向坐”也是比较尊贵的位置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3)佛道徒之死称: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老、故、逝、终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八个字旧时迷信认为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礼节,多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顶上祭天为“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方;三公面向北方,以站在东方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西,以西为上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间的礼节一指禅让,即让位给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稽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
【肃拜】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先到地,然后拱手,同时头低下去,到手为止,所以又称“手拜”
【空首】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行礼时,双膝着地,两手合拢,低头到手,头与心齐平而不着地,所以又称“拜手”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粘脚跟,以示庄重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饮,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尚右】古代左、右所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职如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第四篇: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世界各国礼仪风俗 要点:(
1。培训的主要目的:了解客人,胸怀世界。(南外的校训) 2。饭店主要的客源国介绍(数字比例) 3。抛砖引玉,不尽之处,多多指正。
4。引入一个笑话:美国人、法国人、中国人沙漠行走的故事(配合搞笑的图片) 介绍以下几个国家的(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 一。国家简介 二。风俗礼仪 三。国人性格
四。饭店长住公司客人简介(照片)
穿插游戏:猜字游戏(礼仪风俗方面的名词、国家代表人物等) 介绍1本好书、1张好碟、1个网站。
最终回到主题:开阔视野,了解客人、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服务
韩国正式名称是大韩民国。全国面积9.9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4485万,首都是首尔。太极旗是韩国的国旗,国歌为爱国歌。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韩国居民多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儒教,首都汉城文庙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
韩国饮食: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韩国人不喜欢较油腻的炒菜,喜欢清淡的生菜,熬菜和炖菜等。其中泡菜被作为韩国人每顿必备的菜。
韩国人注重礼仪。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 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的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
日本货。
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的国家。日本拥有它不同于西方社会和中国的独特的“礼仪文化”。日本社会重视礼节,在日本人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和亲近感相比,更要求恭敬礼貌的态度。 有一个观点认为,“礼仪文化可以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两大类型。
日本的“鞠躬文化”也是日本礼仪文化的要素之一,属于所说的“硬文化”。日本人为表示恭敬礼貌,而作[鞠躬],不仅在初次见面使用,而且在日常的见面和分手道别、感谢、道歉的场合也频繁地使用。日本[鞠躬文化]中,男性与女性鞠躬的方法有所不同。(举例说明饭店的事例)
所谓的“软文化”是指日本礼仪文化中,日语中“模糊的表达方式”。日本人请求对方做某事时,不直接说“请你…”,而是委婉地说“我希望…”,“这么做怎么样”等等;谢绝邀请时,一般不明确说“不行”,而是显出犹豫的样子,作为不好开口的信号。这些表现方式起因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日本这个单一民族的国家里,国民的性格有其共通之处,所以他们认为不需要表达得过于明确,对方也会明白自己的意思。
日本有送礼的癖好,在送礼时往往采取这样的作法:即送些对主人毫无用途的礼品,因为收礼的人可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转送给第三者。
日本人对装饰着狐图案的东西则甚为反感。狡猾狐狸是贪婪的象征。日本人忌讳荷花。日本人忌讳“四”。因为日语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医院里没有“四”号病房和病床。
在日本人之间,鞠躬仍是见面和分手时的必行之礼;在与外国人接触时,日本人已逐渐习惯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过,你仍可能会受到90度弯腰之礼。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一般说来,点一下头或稍微弯一弯腰并同时将手伸向对方,就可以了。日本贸易界对外国人能否规范地鞠躬似乎并不在意。 [恭维话]
日本人说恭维话的方式也与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会对你个人在贸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赞赏,而日本人却常常兜着圈子说。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称赞你的修养,他不会直截了当地表示,而是对你办公室的装饰发表些议论,即所谓“借题发挥”。 [社交活动]
即便在商务活动中,欧美人也常常邀请谈判对手到家里做客或参加鸡尾酒会。但在日本,这样的社交活动是不常见的。日本人喜欢邀请客人到饭店或餐馆吃饭,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户作为影响客户的一个手段。日语中出现了“NOMINICATION”这一日英复合词。“N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则来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际)。由此可见,日本人是很重视吃喝这类交际活动的。
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这间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日本人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日本人都坐椅子,但在家里,日本人仍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坐榻榻米的正确坐法"正座",即把双膝并拔跪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轻松的坐法有"盘腿坐"和"横坐"。"盘腿坐"即把脚交叉在前面,臀部着地,这是男性的坐法;"横坐"是双腿稍许横向一侧,身体不压住双脚,这常是女性的坐法。现在,不坐"榻榻米"的年轻一代在逐渐增多。
日本人待人接物态度认真、办事效率高,并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和自制力。约会总是正点,很少误时。(举例日本人的团队意识) 日本人不喜欢针锋相对的言行与急躁的风格,把善于控制自己的举动看作一种美德,他们主张低姿态待人,说话时避免凝视对方,弯腰鞠躬以示谦虚有教养。在社交活动中,日本人爱用自谦语言,如"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谈话时也常使用谦语。 以上,是日本与商务有关的文化习俗。
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同事、行人间极少发生口角。在与日本人交谈时,不要边说边指手划脚,别人讲话时切忌插话打断。多人交谈时,注意不要冷落大部分人。在交谈中,不要打听日本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私事。对年事高的男子和妇女不要用"年迈"、"老人"等字样,年事越高的人越忌讳。在公共场合以少说话为好。乘坐日本的地铁或巴士,很少能看到旁若无人而大声交谈的现象。除非事先约好,否则不要贸然拜访日本人的家庭。
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斟酒才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斟茶时,日本人的礼貌习惯是以斟至八成满为最恭敬客人。 服装也属于礼仪中的一个方面,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着装。在公司里工作,穿著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穿著代表了公司的精神面貌。接待客户时,也代表了对待客户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说服装是礼仪的一个方面了。
.
©2008 Baidu
第五篇:国外礼仪大全--喝酒的礼仪
酒类服务通常是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确的握标姿势是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摇晃杯子。
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拿着酒杯边说话边喝酒、吃东西时喝酒、口红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