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化工安全环保演讲稿(共8篇)
篇1:化工安全环保演讲稿
---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 李益增
作为化工生产安全方面的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上世纪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被写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为此洛杉矶市对光化学污染事件付出了一个漫长惨重历史代价,这就是一个惨重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发展与保护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件是就是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引发这个漏油事件,作为那个主要的负责人,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重要问题安全纳入自己的注意。不难可以看出墨西哥湾漏油的本质原因就是钻油专家多次不顾事情的情况,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多次选择高风险作业程序,给油井灾难埋下了祸根。这些例子对于我国的化工生产行业来说,是活生生的教训与总结的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非常的薄弱,随着国内大型化工厂的发展,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现出许多的问题,一旦发生生产事故,行业都将面对沉痛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在化工生产方面要做到科学、有序生产。
在我们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公业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①能耗巨大②污染严重。化学工业的污染不仅表现为污染排放量大,还表现为排放物毒性强。这是对化工行业的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要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
(1)改革燃料。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煤气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和无铅汽油来代替有铅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在燃烧时不仅排出的污染物极少,没有气味,没有铅化物,而且噪声很小,从而减少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
(2)改进汽车设备结构。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除提高汽油燃烧质量外,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美国福特公司制成一种“层化加油”发动机,它改变了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注人系统的设计,从而减少废气的排出。日本本田摩托车研制出三台层状燃烧的汽缸,它能使汽油与空气的比例降到1:20,使排气中氮氧化物减少2/3,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几乎减少一半以上。这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减少基质的浓度,一种是减少引发物质的浓度,其结果都是使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可能性降低。
(3)研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现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使用电动汽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这些都是保护环境,节约环保的一个可操作性方法。
另外,有些密集的工业区,烟囱耸立,废气缭绕,这些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方面我们要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先处理再排放,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大面积的种树。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氧气的天然加工厂,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氯化氢、光化学烟雾、放射线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无论我们发展在快、再好,也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我们时刻要警醒自己。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篇2:化工安全环保演讲稿
化工生产安全与环保演讲稿
---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
李益增
今天很荣幸的参加化院举办的“拓化杯”化工生产与环保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我觉得这次的主题活动非常的有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鉴于目前的生活环境,面对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稀有资源等急快的消失,因此说安全与环保是我们当今生活的主题。因此这次我以彭拜的激情参加这次的征文。
作为化工生产安全方面的例子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比如说上世纪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被写入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为此洛杉矶市对光化学污染事件付出了一个漫长惨重历史代价,这就是一个惨重的经验教训,这就是发展与保护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件是就是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引发这个漏油事件,作为那个主要的负责人,他为什么没有把这个重要问题安全纳入自己的注意。不难可以看出墨西哥湾漏油的本质原因就是钻油专家多次不顾事情的情况,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多次选择高风险作业程序,给油井灾难埋下了祸根。
这些例子对于我国的化工生产行业来说,是活生生的教训与总结的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基础非常的薄弱,随着国内大型化工厂的发展,化工生产装置和储运装置呈现出许多的问题,一旦发生生产事故,行业都将面对沉痛的代价。因此我们要在化工生产方面要做到科学、有序生产。
在我们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化学公业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①能耗巨大②污染严重。化学工业的污染不仅表现为污染排放量大,还表现为排放物毒性强。这是对化工行业的严重影响。
地球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无论我们当今工业怎么样的发展迅速,都不能以污染环境为前提,更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要把环保工作提到战略发展地位上去。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利用资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改进生产技术,采用新型的生产方式。
(1)改革燃料。采用液化天然气、氢气、液化煤气与柴油的混合燃料和无铅汽油来代替有铅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采用天然气作燃料,在燃烧时不仅排出的污染物极少,没有气味,没有铅化物,而且噪声很小,从而减少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
(2)改进汽车设备结构。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除提高汽油燃烧质量外,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美国福特公司制成一种“层化加油”发动机,它改变了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注人系统的设计,从而减少废气的排出。日本本田摩托车研制出三台层状燃烧的汽缸,它能使汽油与空气的比例降到1:20,使排气中氮氧化物减少2/3,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几乎减少一半以上。这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减少基质的浓度,一种是减少引发物质的浓度,其结果都是使光化学烟雾产生的可能性降低。
(3)研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现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使用电动汽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范。这些都是保护环境,节约环保的一个可操作性方法。
另外,有些密集的工业区,烟囱耸立,废气缭绕,这些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一方面我们要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先处理再排放,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大面积的种树。大面积地植树造林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氧气的天然加工厂,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平衡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植物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氨气、氯化氢、光化学烟雾、放射线等有不同的吸收能力,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作为地球的公民,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无论我们发展在快、再好,也要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我们时刻要警醒自己。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位 环保大于天
篇3:石油化工安全与环保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应用极为广泛。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中几乎处处离不开石油化工行业的产品:大到航空航天业所需要的特殊材料, 小至民众日常所用的肥皂和洗碗剂, 处处都离不开石油化工行业的助力。国家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以及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材料和石油产品也都需要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运行作为基础。为了推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大量高科技技术和设备投入到了石油化工行业, 给行业发展带来新活力的同时, 也为其原本高危的属性增添了更深一层的安全隐患。石油化工行业所需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中的衍生固体和气体、以及大部分产品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常见的生产中间气体氯气和氯化氢会对人体产生巨大的危害, 属于强腐蚀性的有毒气体。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造成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让环境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 提高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加强相关的环保工作势在必行。
二、石油化工行业安全与环保工作在我国实施的现状
1. 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态势
我国从建国以来就对石油化工行业实施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但不可否认的是,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根基太浅, 建国初期基本依赖外国技术的引进, 因此安全事故和污染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直到安全生产及相关的一系列的法规在2002年由国家监管部门正式颁布, 才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实现了制度化。这项法规的颁布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问责制, 增强了重、特大事故的监察和惩处力度。在国家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 对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石油化工行业依赖的原料几本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近几年来, 石油化工行业所面对的是国际性的竞争压力加大, 因此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必须重视对原料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处理技术, 增加资源利用率提高生产力水平, 把安全和环保工作放在同样关键的地位去关注和努力, 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的长期、健康稳步发展。
2. 石油化工行业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影响
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对石油原料和天然气原料进行加工和处理, 而后得到相关的产品。但这个处理和加工的过程会有其他物理和化学性质都很不稳定的气体和固体以及液体产生, 而且生产中的复杂反应通常很剧烈。操作稍有差错, 火灾和连环爆炸事故极易爆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在深圳和北京发生的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爆炸火灾事故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两亿人民币, 死伤人数超过百人。距今较近的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爆炸事故发生在兰州, 2010年的这场悲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一亿。这些石油化工企业爆炸火灾事故发生之后, 对环境的破坏惨不忍睹, 常常是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内寸草不生满目疮痍。这些损失都不是能以金钱去估量的。
3. 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化学事故影响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对原料石油和天然气进行的复杂反应会令其含有的有毒有害元素性状更不稳定, 在高温高压的生产环节, 这些有毒有害元素会对石油化工企业员工造成很大的危险, 化学事故也极易爆发。在国际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数据信息的统计中, 美国每产生一亿美元的GDP所付出的死亡率仅有3%略高, 而中国同样情况下需要付出的死亡率比美国高出了三十多倍, 死亡率超过了1。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高比例。石油化工行业作为高危行业, 发生化学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数目在这个触目惊心的“1”中所占的份额很重。我国死于化学事故的人数在近几年可靠的全球性调查数据中曾经位列榜首。
4. 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安全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中的原料泄漏危害也不容忽视。石油的泄漏对海洋、河流和陆地的污染几乎不可恢复。大自然消化污染物的微生物分解和土壤沉降作用面对石油泄漏和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产生的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无能为力。人工处理这些石油原料的泄漏污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海洋与河流以及土壤的污染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导致水源污染, 水源污染会对石油化工企业周边民众和所有动物植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安全事故发生时所产生的短时间内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会让周边环境瞬间变成死亡区域。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层造成的破坏更加不可逆转。
三、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的关键性
保障石油化工行业安全与环保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民众的财产与生命安全皆系于此。在崭新的建设时期, 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 重视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可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节约生产成本就是增加了企业利润。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 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水平中有很重要的体现, 减低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可以让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更进一步的提升, 为民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结语: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各大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应该时刻将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放在首位, 通过各种实际生产技术措施改进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和环保的水平。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 实现生产原料高效利用、生产全程无害、生产废物循环利用三个目标, 这样才能让企业稳步壮大, 担当起石油化工行业对于国家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责任。
摘要: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位置至关重要, 对于我国各行各业的能源供给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到其高危行业的属性, 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几乎不可逆转修复。因此, 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与环保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现阶段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与环保状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强调了石化行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于国于民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环保,关键性
参考文献
[1]卜淑君.石油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措施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 (06) .
[2]《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总目次[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0 (06) .
[3]《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第二届编委工作会议成功召开[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9 (06) .
篇4:化工安全环保演讲稿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化工安全与环保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化工生产事故频繁发生,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状况,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增强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在化工安全与环保的课程设置中,要重点关注安全环保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化工安全与环保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一、关于《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的概述
《化工安全与环保》是高职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化工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些化工方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化工安全生产技术,另外,学生还要对化工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一些化工废弃物处理的专业技术。
《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是一门综合交叉性课程。而且,本课程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在高职化工专业后续课程中有进一步的深化学习,是化工类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初期,要先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充分认识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树立安全生产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相关的化工类专业知识,为将来从事化工生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1]。
高职院校学生为“3+2”五年学制,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作为化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在中职学校的第一学期就要形成化工安全和环保的意识,因为高职院校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知识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安全环保意识的培养,为后续化学安全、化学品检验和相关实际操作等教学课程打好基础。
二、高职《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
高职高专《化工安全与环保》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在化工类专业的课程中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将其分为化工安全生产和化工环境保护两部分来授课。这两部分内容相互之间独立,又彼此关联,在教学实践中是不可分割的。不过,各个高职院校的具体教学内容差别较大,课程内容和相关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的情况,但实质性的教学内容不多,而且教材案例过于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外,本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如何在短期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高职《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以安全工程理论为依据,结合化工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化工企业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如爆炸、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预防方法,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了腐蚀控制技术、通风置换技术和密封技术等。构建出一个通用的、比较完整的化工安全技术体系。根据危险源系统理论,考虑到当前化工企业原料及设备装置多为危险源,不但会引发安全事故,还会影响员工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考虑到环保的重要性,教师要在介绍化工安全、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同时,讲解一些这三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管理事项,巩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三、高职《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的教学方法
随着高职教育深化改革政策的推行,高职院校《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的教学方法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多媒体教学法
借助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采用文本、图片、视频、动画等不同方式,将教学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使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可以强化记忆。比如,教师讲到防火防爆安全技术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化工火灾爆炸的新闻视频,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材料,使学生对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有更细致的了解,从而意识到化工安全的重要性。
(二)网络教学法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常用教学法,也是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有效手段[3]。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学习,将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
高职《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作为化工类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还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优化,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罡,李琳.《化工环保与安全》课程教学探讨[J].广州化工,2015,21:226-227.
[2]高职《化工安全与环保》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4,02:161-162+167.
篇5: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类传统企业也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出路,化工企业也不例外,只有不断注重生产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影响因素;现状;工作策略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就应该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实,并且不断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样才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篇6:《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课程感想
14级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学期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通过学习《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这门课程,我收获颇多。对于我们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来说,安全与环保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因为这两个方面直接与工业生产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安全相关联。
在化工安全中,首先是防止事故的发生,然后是事故发生后将损失减到最小,最后就是有人员伤亡时该怎么处理。
通过对《物质性质》、《物化原理与安全》、《化工厂设计与操作安全》、《燃烧和爆炸与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等章节的学习,我深刻了解到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果对加工的化学物质性质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原理不甚了解,忽视过程和操作的安全,违章操作,是酿成化工事故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化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中,从原料、中间体到成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性;化工工艺过程复杂多样化,高温、高压、深冷等不安全因素很多。对于我们化工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来说,只有对安全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今后相关的工作岗位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在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得到很好地保证后,才有可能做到安全生产,进而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化工安全教育对于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有着一定的作用, 也是减少化工事故频发、降低化工事故伤害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大学里开设《化工安全与环保技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所在。本专业必须充分重视化工安全教育工作, 并积极开展化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以培养出精通相关理论知识的管理人才及企业员工。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积极实行化工安全教育, 对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环境与环境保护》、《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化工“三废”的处理》等章节的学习,我对化工环境保护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三废”处理的基本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环境管理是人类为维护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管理行为,要尽量对已经出现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调整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行为,使之能满足环境健康发展的需要并且加强管理者对环保知识的获取和对民众的环保教育对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化学工业是对环境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以及加工的生产部门,其产品和废物从化学组成上来说都是多样化的,而且数量也相当大,这些废物在一定浓度以上大多都是有害的,有的还是剧毒物质,进入环境就会造成污染。有些化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引起一些污染,甚至比生产本身所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和广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化工污染是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若不能妥善加以解决,势必会制约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化工污染除了决定化工生产过程本身外,还与生产的管理有密切关系。
对于当今这个倡导清洁能源、低污染的社会来说,清洁生产是人们的夙愿。清洁生产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上。清洁工艺主要指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的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是针对产品的可回收利用性、可重新加工性,即是否有二次利用价值,或一次利用销毁时不对环境产生污染。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复杂的问题,由于生产工序本身非常复杂,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要求达到清洁生产,就为一项兼具宏观和微观的工作,需要相当大的技术基础,同时对技术人员和创新性有较大要求,并不容易实现。清洁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攀登的过程。实现起来步骤烦琐,追求起来没有止境。
化工企业环境管理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有效防范和治理化工行业污染。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特别是我们本专业人的努力。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对水、大气的污染,同时还会产生固体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噪声、电磁辐射、光和热等物理性污染。
篇7:小化工厂安全生产环保应急预案
目录
实验室异常情况应急方案„„„„„„„„„„„„„„„„2 车间异常情况应急方案„„„„„„„„„„„„„„„„„4 配电房异常应急预安„„„„„„„„„„„„„„„„„„8 冰机异常应急预案„„„„„„„„„„„„„„„„„„„9 反应釜出现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11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1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16
实验室异常情况应急方案
一、漏水
1、由于管道破裂引起漏水,应关掉进水阀门,并通知维修组修理管道,经维修人员修理后确认不再漏水后才可以使用。
2、由于水量太大引起的管道接口处漏水,应通知维修部门对管道接口处进行维修,以确保接口处不再漏水。
3、在反应时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出现漏水,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汇报部门领导进行相关处理。
二、漏电、停电
1、一经发现用电设备漏电,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通知维修部门修理。经维修部门修理并确认可以使用后才能投入使用。
2、严禁将电源插座、插头放置在潮湿的坏境中。如果发现所用电源插座、插头有水,严禁使用。必须用电吹风将其吹干后方能使用。
3、定期检查电线是否老化、磨损,如果发现电线有磨损甚至裸露的,应马上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更换。
4、如果由于紧急停电,应考虑停电对正在用电的设备的影响,关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重新供电后,再开启各设备电源。
三、溶剂泄漏或渗漏
1、如果发现包装容器泄漏或渗漏溶剂,应立即将包装容器转移至安全区域。
2、如果由于容器破裂引起泄露,溶剂流出或挥发出,在对溶剂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了解的程序上,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环境。
3、若是盛装溶剂的容器密封不好引起泄漏或者渗漏应立即更换瓶塞以确保密封。对已经泄漏出来的溶剂应采用安全的方法对溶剂进行处理,不得任意抛弃污染坏境。
4、如果是发现挥发性溶剂泄漏在空气中,应打开风扇使空气迅速流动起来以赶走气体,保证实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5、如果是化学反应过于剧烈引起的反应体系物料冲出而引起泄漏,立即停止加料,如果体系在升温,应停止升温,使体系稳定下来。对冲出物料应妥善处理,防止对操作人员人身伤害。
四、燃烧
1、由于电路短路,漏电引起的燃烧应立即关闭电源并采用相应的灭火器扑灭货源,并通知维修部门对线路进行检修。
2、如果是化学试剂引起的燃烧应采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切断电源。并找出引起燃烧的原因,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五、爆炸
如果爆炸产生燃烧,应迅速组织灭火,并通知切断电源,如果要切断水源还应通知停水。并及时转移火源周围的有机溶剂以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
六、人员伤害
1、由于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慎引起的划伤、烫伤等人身伤害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2、由于酸碱等化学物质溅到眼睛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伤处,并迅速到医院进行治疗。
3、由于吸入一些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气体而感到身体不适应,甚至昏迷休克应马上转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并联系医院住院治疗。
七、设备破损
1、一旦发现破损设备应立即向设备保全人员报告,维修好后方能使用。
2、在一些带有压力操作的实验中,应特别检查所用容器是否完好,严禁将有裂口或破损的容器用做压力操作容器。
八、特殊试剂
鉴于使用特殊试剂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本公司特制定了一系列特殊试剂使用的操作规程。《乙醚使用操作规程》、《盐酸使用操作规程》、《硫酸使用操作规程》、《甲苯使用操作规程》
车间异常情况应急方案
一、设备
1、离心机
离心机异常情况主要有三种: A 重心偏离转动中心,运转不平衡。B 离心机转动过程中起火。C 离心机滤布扫机体或滑脱。(1)重心偏离轴线
重心偏离轴线时,离心机会猛烈震动,噪音加大,出现这种情况时,应首先关掉电源。然后点刹低转速(不能一次性猛刹),待离心机完全停止以后,再将离心机内固体物质均匀分布在离心机周围。下次加料应充分考虑加料均匀。这种情况最多。另外,也可能因为离心机未处于水平位置或者个别螺丝松动,可以根据相应情况做相应处理。
(2)离心机转动过程中起火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离心机内有低着火点的溶剂,有静电火花。应急方法:停止加料,切断电源,二氧化碳灭火器或者干粉灭火器灭火。改用其他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3)离心机滤布扫机体或滑脱
滤布扫机体时,会发出有规律的“啪,啪”声,这是由于滤布铺得太老,离心机转动时滤布扫机体外壳。处理方法:离心机电源切断,点刹制动,待停稳后,转移出滤布内固体物质。再重新铺滤布,试转动让滤布处于恰当的位置并贴紧离心机内壁,然后加料。另一个可能是滤布铺得太嫩或未充分空转就加料造成滤布滑脱。处理方法:电源切断,点刹制动,待停稳后,转移出物料,再重新铺滤布,充分空转,慢慢加料。
2、反应釜
反应釜出现异常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压力超过正常要求或超过反应釜设计承受能力。B、阀门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
C、蛇管漏水,漏盐水;夹套漏水;冷凝器漏水,回流管道泄漏溶剂。D、停电
E、反应釜内部物料燃烧 F、真空表压力表指示失灵 G、温度计指示失灵 H、冲料,管道冲脱
I、冷源,热源开启错误,走向错误。(1)反应釜釜内压力过高 反应釜内压力过高时,在确保反应釜内气体排放到外界没有破坏性影响的情况下,慢慢开启放空阀泄压;同时检查热源和加料情况,在停止加料不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情况下停止向反应釜内加料;减少或停止供热;必要时停止搅拌。
(2)阀门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
立即汇报班组长,生产部长,并请求设备动力组协助。分析原因,看是因为锈蚀或溶蚀造成的,还是物料塞住阀门造成的。
物料塞住造成阀门不畅通的,可试通过带真空或憋压的方式使之畅通。如果不行,可以从反应釜中将物料转移后再拆下阀门修理或更换新阀。
锈蚀或溶蚀造成的,应该设法更换新阀。(3)真空表,压力表失灵
让釜内真空或压力消失后予以更换。(4)温度计指示失灵
更换温度计,采用两类温度计同时观测。(5)停电
停电时应停止加料,停止供应热源(6)漏水
蛇管道,夹套漏水或冷凝器漏水,应立即将供水,盐水,蒸汽阀门关闭。
已漏入反应釜内的,若不产生破坏性影响,则设法分离水分,无法分离的,应尽量回收产品或原料;若有破坏性影响,要做好灭火准备,尽力排除险情。
回流管道漏溶剂,应停止供热,更换管道。(7)热源,冷源阀门开启错误,走向错误: 立即纠正,正确开启阀门,正确走向。(8)冲料,管道冲脱
冲料后有起火燃烧,爆炸可能性的,要立即用灭火器进行保护。关闭热源,停止加料,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管道压力憋得过高,导致管道破损而冲脱阀门的,应停止供气,供热,供压,加料,然后进行管道检修。
(9)釜内物品燃烧
釜内物品起火燃烧,应立即灭火,停止供热,停止加料,覆盖并转移车间内容易燃烧的物品。
3、压滤罐
压滤罐的异常情况主要是带压状态下物料泄漏。
压滤罐的物料泄漏时,操作人员要避开液流,避免伤人,切不可用身体任何部位去堵漏。首先要停止压力源供压,停止釜内向压滤罐内加料。然后要防止起火,压滤罐内多数情况下有热的有机溶剂。要防止起火,避免扩大破坏性。
二、漏水、漏电、停电应急方案
(一)漏水应急方案
1、关于反应釜及配套设备的漏水(1)夹套漏水
预防:
第一步,每次使用反应釜前,尤其是涉及要使用强还原剂(如Na、K、NaBH4等)的反应,都必须检查反应釜的内壁是否光滑圆润、是否无破损。如是,进入下一步;如否,不能使用该釜,并马上向生产部部长及维修组反映。
第二步,开启自来水阀入夹层,观察反应釜内是否有漏水现象。如是,停止使用该釜,即刻向生产部部长及维修组反映;如否,可以使用该釜。
出现漏水的应急方案:
A、反应体系与漏进的水有猛烈的反应:
值守的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其中一人马上关闭电源和一切进水阀门(包括冷凝塔进水阀门),开启放空阀;另一人迅速呼喊现场人员向生产部部长报警,并组织现场人员灭火。
B、反应体系与漏进的水无反应或反应平缓:
关闭电源及进水管路、开启放空阀;向上级(生产部长)反映情况,然后对反应体系作出相应处理。
(2)冷凝塔漏水
预防:每次使用反应釜前通冰盐水进行检查,观察有无漏水现象(包括外部漏水和夹套漏水),如发现外部有漏水或有明显的黄色液体流入釜中,就不能使用该冷凝塔及该反应釜,并通知生产部长及维修组进行维修。
冷凝塔漏水应急方案:发现漏水后,迅速关闭冷凝塔进水管道,然后向生产部长和维修组反映情况,如出现反应釜异常,则按反应釜漏水应急方案进行处理。
(3)各种输送管道漏水
预防:每次使用反应釜前都应检查各种输送管道是否漏水(包括热水管道、蒸气管道、冷凝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如漏水,立即向生产部长、维修组及项目负责人反映,商讨确定维修事宜及是否停止投料反应。
应急预案:反应过程中,值守人员一旦发现输送管道漏水,其中一人迅速作出相应处理,其处理方法参照前述反应釜漏水应急方案;另一人迅速向生产部长及项目负责人反映情况。
(4)真空管路的漏水 预防:
A、定期检查,及时维修。
B、每次使用前检查,及时维修,由项目负责人与中试部负责人共同商讨是否照常反应。
应急预案:任意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漏水立即向生产部长反映情况。
2、非釜用自来水管道的漏水
一经发现,立即向维修组反映情况。如漏的厉害,关闭上一级自来水阀门。
(二)漏电应急方案 预防:
(1)由维修小组定期检查车间一切电气设备,一经发现漏电,马上组织维修。(2)使用该设备的项目人员用前检查,发现情况、暂停使用,听候中试部的处理意见,不得擅自使用。
应急方案:值守人员或现场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漏电,如已产生电火花,无论是否已酿成着火事故,迅速大声告之“马上断电”,随即关闭电源。
如已着火,现场人员除一人通知中试部负责人或相关领导外,其余人员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非现场人员听到呼喊,立即携带灭火器增援。
如漏电并未产生电火花或着火,也应立即通知中试部负责人及维修组进行处理。
(三)停电应急方案
一旦停电,相应的值守工作人员迅速关闭可能产生水倒吸的管道阀门,防止因水倒吸造成产品的污染。
如停电对已开始的反应会造成影响,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对反应作出相应的处理。关闭一切电源开关,防止突然来电造成事故。
三、燃烧和爆炸
出现燃烧和爆炸时,要立即向生产部长报告,向公司领导报告。同时全力灭火。在为势较小时,要首先截断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的途径,防止爆炸。如:关闭氢气钢瓶,覆盖装溶剂的容器,停止加料,阻止溶剂流动,隔绝空气。
火势太大时要立即报警,向消防部门求助。
配电房异常应急预案
一、配电房异常故障的处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元件、设备过热或起火的处理。
(1)过载发热或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相应灭火器材灭火。查明过载元件的过载原因,检验相关过载保护器件的灵敏度,维修或更换损坏部件。
(2)直接短路起火。停电后用相应灭火器材灭火,查明短路部位,排除故障、绝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雷电灾害。日常定期检验避雷设施的完整性及其灵敏度。
二、配电房的设施布置,应符合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的设计规范》(GB50053-94)规定,通风、干燥,不能堆放杂物,绝缘橡胶层铺地完整。
三、配备一定数量的电气灭火器材(一般用1211型灭火器)。
氨机异常应急预案
氨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系统各部分压力异常以及氨汽泄漏等故障,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系统各部压力异常时的处理:
1、冷凝压力过高的消除办法
1)酸溶解法(10%的盐酸冲洗)溶解冷凝器换热器上的污垢。2)关闭节流阀,从储液器中将液态制冷剂收入钢瓶。3)增大进水阀开启度,设法降低水温。
2、冷凝压力过低的消除办法 1)减少冷却水量
2)检修排气阀,更换汽缸套石棉橡胶垫 3)补充制冷剂
3、吸气压力过高的消除办法 1)调小节流阀开启度 2)调小调节阀开启度
4、吸气压力过低的消除办法
1)系统抽真空后拆检,更换干燥过滤器中干燥剂,清洗滤网。2)补充制冷剂
3)开启附属设备放油阀,经集油器集中放出冷冻油。
5、吸气温度过高的消除办法 1)补充制冷剂 2)调节节流阀开启度 3)检修压缩机吸、排气阀 4)检修或加厚热绝缘层
5)抽检液氨含水量,若超过0.2%即更换 6)适量减少被冷却物容量
6、排气温度过高的消除办法 1)检修安全阀 2)检修吸排气阀部件
3)从冷凝器和储液器排出不凝性气体
二、系统泄露处理
1、轴封漏油漏汽的消除办法
1)擦环贴合面上有刻痕,先在精密平板上研磨,用金刚砂纸抛光。2)更换轴封橡皮圈
3)洗出曲轴主油道中污物杂质 4)调大油压
2、制冷系统检漏及处理
对于氨系统,可用浸蘸酚酞,洒精和甘油试纸于系统中易泄露处检漏(正常情况在连接处),有泄漏则试纸变为深红色。发现后通过更换零件,密封垫,研磨等方法解决。
三、紧急泄氨
当不幸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储液器中大量液氨可通过紧急泄氨器放掉,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具体办法如下:
先开启自来水阀,后引入液氨,氨水溶剂则通过泻出口橡皮管排入下水道。
四、机房安全措施:
1、机房内应有良好的安全措施,室内有通风设备
2、机房过道要保持畅通无阻
3、靠近门处要放置防毒面具,以备发生大量的泻氨事故时救援和抢修机器用
4、机房处设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反应釜出现异常情况的应急预案
反应釜出现异常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压力超过正常要求或超过反应釜设计承受能力。B、阀门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
C、蛇管漏水,漏盐水;夹套漏水;冷凝器漏水,回流管道泄漏溶剂。D、停电
E、反应釜内部物料燃烧 F、真空表压力表指示失灵 G、温度计指示失灵 H、冲料,管道冲脱
I、冷源,热源开启错误,走向错误。
1、反应釜釜内压力过高
反应釜内压力过高时,在确保反应釜内气体排放到外界没有破坏性影响的情况下,慢慢开启放空阀泄压;同时检查热源和加料情况,在停止加料不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情况下停止向反应釜内加料;减少或停止供热;必要时停止搅拌。
2、阀门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
立即汇报班组长,生产部长,并请求设备动力组协助。分析原因,看是因为锈蚀或溶蚀造成的,还是物料塞住阀门造成的。
物料塞住造成阀门不畅通的,可试通过带真空或弊压的方式使之畅通。如果不行,可以从反应釜中将物料转移后再拆下阀门修理或更换新阀。
锈蚀或溶蚀造成的,应该设法更换新阀。
3、真空表,压力表失灵
让釜内真空或压力消失后予以更换
4、温度计指示失灵
更换温度计,采用两类温度计同时观测。
5、停电
停电时应停止加料,停止供应热源
6、漏水
蛇管道,夹套漏水或冷凝器漏水,应立即将供水,盐水,蒸汽阀门关闭。
已漏入反应釜内的,若不产生破坏性影响,则设法分离水分,无法分离的,应尽量回收产品或原料;若有破坏性影响,要做好灭火准备,尽力排除险情。
回流管道漏溶剂,应停止供热,更换管道。
7、热源,冷源阀门开启错误,走向错误: 立即纠正,正确开启阀门,正确走向。
8、冲料,管道冲脱
冲料后有起火燃烧,爆炸可能性的,要立即用灭火器进行保护。关闭热源,停止加料。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管道压力憋得过高,导致管道破损而冲脱阀门的,应停止供气,拱热,供压,加料,然后进行管道检修。
9、釜内物品起火燃烧,应立即灭火,停止供热,停止加料,覆盖并转移车间内容易燃烧的物品。
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1、灭火行动组
谢大辉(***);张 充(***);黄建康(***);张昌志 刘 明(***);
2、通讯联络组:
袁道礼(***);申
茂
3、疏散引导组:
游 祥(***);邬芝国
4、安全防护救护组:
张夏罡(***);欧广具
5、保卫科人员:一旦发生险情,必须留一人值守,并通知相关人员,另外的人立即奔赴现场。
库管员:根据火灾发生的部位而确定作用,火灾如发生在库房,火灾初期,应抓住时机,迅速灭火,若不能控制,立即通知遇见的就近人员,以便通知全公司或报火警。
公司:环保安全负责人,基地副总、副总工义务消防队副队长等人,谁最先到达火灾现场,谁就是现场火灾扑救第一指挥人,其余人员均需服从指挥。
6、各小组第一位到达现场的人为该小组的组长,指挥本组行动,本组任何人必须服从安排。
1、报警:室内 具体方案:
火灾初期,抓住时机,必以快制胜。
任何人一旦发现火情,迅速判断影响范围。若自己能够扑灭,就迅速用门旁的干粉灭火器对火源灭火。同时呼叫救援。当自己不能控制火情,就应立即呼救,或拨打119报警。
接警救援,注意防爆,防毒。
任何人接到救援信息,立即奔赴现场,根据自身职责,做好相应工作。其中:自身带好防毒面具或防护手套。
灭火行动组到达现场后,组长组织人员立即利用灭火设备对火灾先采取扑灭外围火,然后进行内攻,以控制火势向周围蔓延扩大。但若灭火器数量不足时,则应根据着火部13 位的不同情况,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控制火势待增援力量到达后,再一举消灭火灾。对于火灾较大时,因该溶剂库存有大量溶剂,容易发生爆炸,为避免发生人员伤亡,灭火人员不能靠近,应在安全地带,采取穿插分割,堵截火势的办法,根据情况围歼的方法,另外在灭火的同时,应将附近的溶剂桶推离远处,温度较高的桶,还须用水淋洗桶壁。
2、通讯联络组:到达现场后,组长立即根据火灾情况通知其余人员或报警。疏散引导组:到达现场后,组长组织人员立即将无关人员或不能参加战斗的人员疏散,引导到安全地带。
安全防护救护组:到达现场后,组长立即组织人员,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要引导他们撤出(送到疏散引导组)对处于惊慌失措或因执不走的人员,还要进行安定情绪或者说服动员,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
对于中毒人员,要根据科学的医务方法和要求,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实施抢救。
对于被火烧、烟熏而失去知觉的人员或不能行走的人员,要采取背、杠、抬、抢等办法,救出火场。
3、灭火结束
灭火行动经检查火场,彻底消灭战火,整理好器材,疏散引导组和通讯联络组,打扫战场。
安全防护救援组,清点人员,查看伤情。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公司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我公司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危险化学品;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丢失、被盗、火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人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指挥机构、职责
(一)指挥机构
1、公司总指挥
余盛良(88679666 ***)
2、专项指挥组
总指挥:张 充(***)
袁道礼(***)
3、应急小组成员
游 祥(***)刘 明(***)谢大辉(***)张夏罡(***)黄建康(***)郑秀良(***)
(二)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三、预防事故措施 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一旦发生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1.化学物品的管理措施
(1)使用化学物品的部门和个人,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免出现事故。
(2)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各使用单位必须设有化学危险物品专柜,并设专人管理和发放,用后立即将剩余化学物品收存起来。
(3)危险化学品专用库房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温、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4)危险化学品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灭火设备以及通风、报警装置。
(5)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门和个人,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分类集中,不能随意倾倒。对于酸碱废液必须进行自然中和后方可排放。(6)对于过期及无标牌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集中装箱、登记造册报环保办,由环保办找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7)使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要避免引发火灾
A.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升高,能使钢瓶爆炸;
B.有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C.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D.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还具有易燃性、助燃性、毒害性和窒息性,在受热、撞击、震动等外界作用下均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事故。
2.其它措施
(1)普及和提高个人自救技能。
(2)预案演练。专业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
(3)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管理,健全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合理利用水资源,尽量做到一水多用或循环使用,降低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
A.实验废水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处理,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B.一切废油及有机溶剂,未经处理,禁止倒入明沟或下水道,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回收利用。
C.食堂的废水中的动植物油要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以下,方可排放。D.对自备水源井要严加保护,在水井直径200米以内不许有污染源、渗井、渗坑、明厕所。在水井周围不许种植各种蔬菜和堆放垃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化验,定期洗井,保护好饮用水源井。
(6)禁止焚烧垃圾、树叶及其它废弃物。
四、事故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专家组成员接到命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设备,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设备、器具组织安全转移。
现场指挥组成员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向专项指挥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经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报指挥组。
1、现场污染控制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2)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员;(3)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2、现场调查与报告(1)污染事故现场勘察;(2)技术调查取证;
(3)环境监测:一般要求水污染在4小时内,气污染在2小时内定性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可能的危害;24小时内定量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发出监测报告;并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
五、现场保护
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救援抢险的每个人都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八、组织事故调查和修订预案
篇8:《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总目次
综述
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 拓展石化下游产业链 赵 岩 (5-1)
川东北“三高”气田成功勘探开发主要安全措施与展望彭国生 (6-1)
HSE论坛
石化工程建设过程中的HSE管理 李永利 (5-5)
工程项目施工HSE目标管理探析 何贵霞 (5-9)
安全与环保管理
试生产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事项 王海霞 (1-1)
采油厂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浅谈 王全胜 尚玉梅 (1-4)
炼化企业水系统管理模式探讨 权剑彧 (1-8)
识别危害与建立危害风险防御体系的必要性探讨 李 林 (1-10)
实施“一评三案” 确保重大风险作业安全 葛 新 (2-7)
石化企业电气车间电气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王子洋 (2-11)
安全巡更管理系统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应用 高树生 (2-14)
“作业和操作要受控”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王晓丹 (3-7)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颜鹏飞 钱秀丽 张聪麟 (3-9)
石化工程项目中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王凯东 吕后鲁 (4-42)
石化行业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 任爱华 唐红群 (4-46)
石化行业的窒息环境作业探讨 李 盛 吴云雷 (5-12)
创新工程建设企业安全监控方式 有效提升施工
现场安全控制水平 杨继民 (5-14)
风险控制在芳烃大检修重大风险项目中的运用 乔桢遴 (6-6)
PRM-工厂资源管理系统在化工装置的应用 孟庆欣 (6-11)
油库设备技术鉴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 军 郭 祥 龙 珊 (6-14)
安全与环境评价
发挥安全评价支撑作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 史传坤 鲍 颖 (1-13)
HAZOP分析方法在油气管道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李秋萍 李秋娟 (1-17)
量化风险分析 (QRA) 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
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朱 红 (2-1)
SoundPLAN软件在工业企业噪声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刘 凡 (2-3)
工业粉尘静电危险性评价 林 晖 徐 峰 贺辉宗 马丽红 (3-11)
HAZOP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张英太 杨剑锋 余 涛 (3-16)
HAZOP危险性识别研究 屈 威 刘亚贤 (4-29)
事故树分析在钻井工程专项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朱宝军 (4-32)
天然气压气站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王 薇 (4-35)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在油库中的应用 胡广霞 王永柱 段晓瑞 (4-38)
加油站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李美求 周思柱 (5-17)
20 000 m3石脑油罐区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张国晖 (5-20)
事故分析与预防
炼油企业事故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田娅君 (1-21)
氢气伴烧在硫磺回收装置低负荷开工中的应用 郭利昌 吴戒骄 (1-25)
乌石化高酸高硫原油及馏分油腐蚀性评价 任立华 徐新良 于凤昌 崔新安 (1-28)
加工高硫高酸原油对800 kt/a焦化装置的影响及对策 葛玉龙 葛亚楠 (1-32)
加氢催化剂卸剂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王从梁 (2-16)
异丙醇反应器钟罩撕裂的原因分析 周守礼 (2-19)
高含H2S气田试气作业中的防护技术 卢红杰 马玉鹏 梁 兵 (2-21)
气体罐区隐患治理及技术应用 洪 坚 (3-22)
从事故案例分析氮气危害及防范措施 杜红岩 (3-27)
炼油厂一般火焰加热炉燃烧器火焰监测 蔡建光 (3-29)
地震对石化企业的影响及减灾措施 张 钧 韩兆辉 邹丽霞 (3-33)
甲醇储罐泄漏扩散及事故状态的数值模拟 张宪法 (4-14)
丁二烯及其自聚物的危险性与风险防控 刘 彬 (4-20)
液态烃塔器安全阀系统改造及措施 李志敏 (4-24)
石化企业带压开孔作业的风险与对策 欧阳兴 (5-31)
浮式生产储油轮 (FPSO) 不停产洗舱作业风险控制探讨 曹葛军 杨 寨 赵德喜 张立东 (5-34)
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事故后果预测 张 斌 刘 杨 (6-24)
氨泄漏、爆炸和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刘 滨 (6-29)
防火防爆
油罐静电火灾的产生及预防 张茉丽 刘 畅 李 媛 吴 艳 李洛锋 (1-35)
常减压蒸馏装置火灾事故辨识及预防措施 李志敏 (1-38)
PLC监控系统在大型罐区消防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王雪辉 邵丕昕 孙红升 (2-28)
浅谈采油计量站电源系统防雷设计 孙文华 (2-32)
某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消防泵房改造方案探讨 范洁利 (2-34)
液位计缺陷改造, 提高乙烯球罐运行水平 方建林 白守君 马培源 麻天明 (3-38)
浅谈大型原油储罐的防雷安全措施 张 虹 (3-40)
油品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与防范 刘永斌 (4-1)
喷雾点火条件对柴油爆燃特性的影响 朱英中 解立峰 李 斌 张玉磊 韩志伟 (4-6)
气溶胶灭火装置在上海石化的应用 方忠清 (4-10)
浅谈炼化企业科研院 (所)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周守礼 (5-37)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合成氨转化工段火灾爆炸危险性研究 张福群 刘冰心 (6-32)
浅析石油储罐区的防火防爆 翁连芬 陈 新 (6-37)
油库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任俊强 (6-40)
安全与环保设计
防渗技术在石油化工项目中的应用 田鹏飞, 张富珍, 蒋蔚琪 (2-37)
两种大型电动机起动方案的比选 常 娟 (2-41)
S-Zorb装置金属密封球阀内件硬化方法及材料选择 王春鹏 (2-43)
安全辅助集成系统开发与工业应用 李 浩 张力克 余齐杰 (3-1)
从设计源头提升油田工艺本质安全 梁梅芳 (3-5)
石油化工装置设计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操作可行性研究 刘桂玲 (4-26)
石化工艺装置安全阀设置方式探讨 王延宗 (5-24)
智能辅助软件PSMSuite在HAZOP分析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鄢 凯 薛 亮 (5-27)
炼油火炬系统水封安全设计与运行研究 赵广明 于安峰 党文义 贺帅斌 白永忠 (6-16)
石化行业大型电动机工频降压软起动方式分析 陶 骏 (6-21)
清洁生产与综合治理
焦化装置冷焦水系统有害气体处理技术 侯继承 翟志清 (1-41)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模型及GPS-X软件应用 宋健健 (1-43)
气相色谱测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方法研究 郑振峰 (1-48)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硫化氢防护技术措施综述 郑立军 (3-43)
浅析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 夏兰生 杜海光 (3-48)
TCBS和IRBAF技术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 玲 (3-54)
槽盆装配式铝制内浮顶的开发与应用 何 清 (3-57)
EDV湿法烟气洗涤净化技术的工业应用 岑奇顺 潘全旺 (4-49)
硫氢化钠装置在小型炼油厂脱硫上的开发与应用 李荣菊 (4-54)
FCC废催化剂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周 明 吴 聿 叶 红 张新功 张晓佳 (4-57)
曝气池溶解氧自动监测在污水处理场的应用 孙伟峰 陆 军 赵文军 杨 希 冯国卫 (4-60)
西太平洋石化中水回用工程设计及运行
李跃迁 姚元勋 魏永建 李云龙 吴 丹 王宇忠 张永魁 (5-50)
延迟焦化装置冷、切焦水处理实际应用与技术发展 薛新强 张 力 杨 丽 (5-53)
室内外温湿度差异对自动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测定
准确性的影响 吴凯勋 郝凯瑞 (5-59)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8种多氯联苯 曾 勤 刘清辉 (6-49)
FCC烟气NOx排放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程文红 田凤杰 袁晓华 韩建华 (6-52)
节能减排
膜分离技术在油气回收系统的工业应用 黄伟良 (6-42)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油田余热利用中的应用 王宁辉 刘汉泽 葛宝峰 (6-46)
工业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
浅析安全评估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 陶冉冉 闫相祯 杨秀娟 刘锦坤 (1-50)
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付 欢 苏 适 (1-52)
某油库消防水泵电机过流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许小蓓 施 斌 韩龙学 贾延刚 (1-57)
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刘海萍 梁 超 (1-61)
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烟气污染物的治理与建议 胡松伟 (2-47)
生物过滤技术应用及运营管理 刘志林 (2-52)
浅谈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质量控制 王新明 (2-56)
石油炼制行业恶臭治理技术的应用 林贤女 (2-60)
油气回收循环法探究 谢跃辉 李自力 尚兴彬 (2-62)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张 维 周声结 汪维娟 郭金辉 (3-61)
生活污水回用于炼厂循环水的实验研究 杨军文 王 湘 郝传杰 谭 红 (4-62)
工业固体废物固化处理技术探讨 李天鸣 (5-41)
MBR组合工艺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彭 波 (5-45)
锦西石化污水处理场A/O系统的应用 于 莹 (6-57)
相关文章: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演讲01-11
企业工厂车间安全演讲稿01-11
化工安全演讲稿01-11
化工安全生产演讲稿01-11
化工安全演讲稿范文01-11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五分钟演讲稿01-11
化工企业安全演讲稿01-11
化工厂安全演讲稿01-11
化工厂安全月演讲稿01-11
工厂安全月的演讲稿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