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样可行(精选四篇)
简单一样可行 篇1
我经常听同学说,写人、记事,跟着事情跑,好写!可是读后感,写起来总不那么顺手。写读后感真的很难吗?其实呀,细细琢磨一则读后感,它就像“1+1”一样简单!请看一篇例文——
前些天,我反复读了《100个母爱故事》。这本书到处闪耀着母爱的光芒,让我感动。
母爱的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跪拜藏羚羊》中舍身救子的羚羊妈妈,不单让盗猎人震惊,也震惊了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深深感知了动物的母爱与人的母爱同样伟大;《只有你会欣赏我》中的母亲没有因为孩子的缺点而放弃对他的希望,她鼓励孩子的语言像一盏明要,指引孩子通向成功的道路……
捧读一个个母爱故事,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母爱就是一曲不尽的乐章,贯穿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令人感动。有一个女孩离家出走,三年后,她看见一张寻人启事,于是决定回去。当她正准备敲门时,发现门未锁。进屋时,她问:“这门怎么没上锁?”年迈的母亲喃喃地说:“孩子,自从你出走的那一天起,这门就从没锁过!”多么伟大的母爱!母爱之门永远不上锁!
联想到自己,多少次,母亲为了我美好的明天,辛勤劳动,日夜加班;多少次,由于我生病,母亲寸步不离地守护着我而彻夜未眠;多少次,母亲为我取得好成绩而喜极而泣,拥我入怀……
历经风雨沧桑,面对烦恼黑暗,让生命之花绚丽开放的只有一个人——母亲!悠悠岁月过,漫漫人生路,给生命之花无私哺育的只有一种情感——母爱!
这篇习作的思路可以图解为这样一份提纲:
从提纲中不难看出,第一部分是写“读”,第二部分是写“感”。前面我们说读后感像“1+1”一样简单,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读+感=读后感”。写读后感,就是写一写阅读原著或原文的内容,再谈一谈自己阅读后的感想,把“读”和“感”加起来,就这样简单!
过去,不少同学写读后感要么大段大段地摘抄原文,等到写“感”时草草收兵;要么泛泛谈感想,光说空话,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究其原因,一是从“读”中找不到谈感想的切入点,二是写“感”时缺乏切实有效的方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读”——紧扣原作,找准感点
何为“感点”,就是由文中寻找谈论感受的切入点。我们不妨这样设问:文中哪些地方让“我”最感动?紧扣原作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或某一个情节,或某一段话,甚至某一句话,找准感点。
1.主题法——就是抓住原文的主题思想来谈。如上例中,小作者由读《100个母爱故事》盛赞此书“闪耀着母爱的光芒”。“母爱”既是书的主题思想,也是小作者的感点。这个主题式“感点”的确立,准确又容易引起共鸣。
2. 引用法——就是直接引用精彩的内容而引发自己的感想。例如:
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时,我的肺都气炸了……(《读<圆明园的毁灭>想到的》)
小作者为什么如此气愤?就是因为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的疯狂掠夺和焚烧,引用原文无情揭露法西斯强盗的罪行,表达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二、“感”——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你可以联系社会实际,或联系他人的行为,或联系自己的感受和行为,针对“感点”进行叙述、议论、抒情,写出内心感受。
1.事例法——就是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表达看法。如前文那位母亲三年日夜不锁门等女儿回家的例子,十分典型,有力地说明了母爱的伟大。
2. 对比法——就是用生活中的现象跟原文描述的现象对比,表达感受。如:
面对苦难,阿炳能不屈地抗争。那么,沉浸在幸福中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呢?被难题困住的时候,我们常常缺少耐心,不能继续计算下去……想想阿炳,再看看自己,我们是多么应该向他学习啊!(《读<二泉映月>有感》)
像燕一样的简单幸福情感散文 篇2
我的闺蜜——燕,今天结婚了。我很高兴,但也很迷惑。
她,就像燕子一样,活泼开朗,轻灵自在,乐观豁达。当年刚认识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们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进了一家打印店,一看,发现竟然是以后大学同班同学,还想不到的是,她早就从我同学口中认识了我。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县城那么大,为什么我们就走进了同一家打印店?同学那么多,为什么我们竟然认识同样的人?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她说:我以后不回老家了,我想待在大城市。我说我很迷茫,可能回老家工作吧。她有时说:今天我见到一男生,有了心动的感觉。于是我们就围绕着心动展开了话题,说什么勇敢一点,追上男神。她还说:洹,你不要这么宅,多历练历练自己,以后可以找个好工作。她也说一些娱乐新闻,班上趣闻……青春的话题,永远是爱情,是工作,是八卦。但有一天,她告诉我,她不是父母亲生的,但即使她亲生父母来找她,她也不认曾经抛弃过他们的父母,她现在的父母很好,她很幸福。她又一次告诉我,她有一个哥哥,可是得了白血病,以后她要嫁一个负责任有本事的男人,一起好好服侍亲人。原来,外表这么坚强的燕,生活并不是我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相比而言,我是有多幸福呢?
时光匆匆而过,眨眼间毕业了,她在大城市打拼,生活的劳累使得她变得瘦而黑,但她依旧充满斗志。我却在小城市过着安逸的生活,内心是多么羡慕她。毕业那年,我们踌躇满志,生活会打压我们,也会激励我们,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都长大了。不曾想,谈婚论嫁会这么快在我们身边进行。新的一年的脚步声来临,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来,都快让我以为在做梦,燕告诉我,她订婚了。而新郎,却是她同村人,还是她初中同学的哥哥。更奇怪的是,对方根本就让外人觉得配不上她。我无法理解她怎么就会和一个文化程度比她低那么多的人在一起,这还有共同话题吗?甚至在我看来,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她怎么就同意了呢?后来了解下,知道了她只是为了父母,大家都觉得好也就糊里糊涂答应了。我很惋惜,曾经斗志昂扬,充满梦想的燕不见了,她就要这样过接下来的日子了。
今天,燕结婚了。都说新娘是最美的,这话一点也不假。穿着白色的`婚纱,画上新娘妆,燕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美而大气。那时突然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我穿上婚纱,应该也有这么美吧?看着她幸福的笑容,逗弄着她可爱的女儿,瞧着和她有着夫妻相的丈夫,突然明白,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燕说:洹,你也要快点加油了。我开玩笑让她帮我找,得找一个有不错工作的人,有套房,结婚时买个DR钻戒什么的就行。她连忙摆手,说我要求太高了,难办。我怔住了,难道这就是我的问题所在,其实我现在真没什么要求了,只要对方对我好就够了。她扑哧一笑,告诉我只要觉得幸福就好。
一样可以很简单! 篇3
首次进入《Replay视频编辑器》,你需要先从相机胶卷、相册或 Photostream 中选择照片和视频。这时,你会发现APP的照片选择器并没有使用系统默认提供的接口,你可以在这里以“时刻”的方式查看照片和视频,并搜索地点和日期,这对于自拍达人和拍摄爱好者来说很有帮助。而且,在一段视频内我们最多可以添加 200个视频和照片(iPhone 4上为25个),是不是很给力?
和大多数视频制作APP一样,《Replay视频编辑器》提供了丰富的模板库,总共拥有20种视频风格,每一种还可以再细致地微调。不过,只有三种风格是免费的:Grammy、Epic 和 LOMO 风格的 Dandy,其他则需要内购解锁使用。选好素材和风格之后,几乎不用等待,视频就会开始自动播放。如果你在更改特效,数据处理的等待时间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基本上实时就可以看到效果。在这里,你可以给照片或视频选择一个焦点,在生成视频时会成为视觉中心,也可以编辑文字,或者再添加一些心仪的特效。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自己更改视频的配乐以及去掉视频的水印。
在这些操作都完成之后,你还必须确定视频的尺寸格式。有适合分享到 Instagram的“1:1”正方形,也可以是标准的“16:9”的尺寸。此外,还有快中慢三种视频的播放速度可以选择。如此简单的几步,一个经过精心处理的视频就完成了。当然,视频制作完成后,你可以给视频加一个标题,同时分享到各大社交网格上(很遗憾的是,暂时不支持国内社交网络)。但不要紧,你完全可以把视频保存到相册后,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分享出去。
UI设计差强人意,内购量力而行
说完了《Replay视频编辑器》的功能,我们该回过头来说说这货的其他东西了,首先是UI设计。从UI设计来看,笔者个人认为并不算太成功,虽然使用了扁平化的设计思路,但却和清新这一类的词沾不上边,反而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无论是页面排布还是配色还是按键设置,都乱成了一锅粥,给人的感官体验也实在算不上好。
把绘画变得像写字一样简单 篇4
2011年12月7日,拥有“中国铅笔画第一人”之称的周胜老师来到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与师生家长们展开了一场“把绘画变得像写字一样简单”的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周胜老师便以幽默生动的语言引领大家走进他的绘画世界。他形象地阐述了中国铅笔画的概念、由来及风格特色,并特别强调了中国铅笔画对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美术教育的意义。
紧接着,周胜老师进行了20分钟的现场示范,快速地描绘出神韵挺秀的竹子和活灵活现的蟋蟀,笔触简洁却充满了表现力。周胜老师巧妙的绘画技法激起了在场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纷纷向其提出疑问并积极提笔练习,周胜老师也知无不言地一一点评了他们的绘画作品,讲座氛围极为活跃。最后,周胜老师还为5名画作优秀的学生颁发了奖品,作为鼓励。
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还特地留下来进行讨论。家长们均表示很高兴参与此次活动,可以让孩子在不足1小时的短短时间内学会铅笔画,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学习绘画的材料成本和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