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企业合并报表创新研究 ——以北京市国有企业功能分类为例
摘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我国国有企业过去因统一化发展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中央及地方政府逐步提出了实施分类推进改革、分类促进发展、分类实施监管、分类定责考核的改革方案。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实现国有资本有效重组整合的重要条件。建立健全相应的分类财务核算体系,一方面能够为分类改革效果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能够为改革有效实施和深入推进提供财务制度保证,实现有效的分类监管。国有企业财务核算体系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本文仅选取国有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现有合并财务报表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分类监管的需求,跨类经营国有企业集团编制分类合并报表对分类改革的推进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特定理论基础上,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制度及《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设计符合政府相关机构监管要求、适合跨类经营国有企业集团实际情况的分类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框架,即集团在“控制”原则基础上需对不同功能类别分别编制分类合并报表,打破了传统合并报表对所有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一视同仁的界限,并视交易双方的性质和交易客体的实质内容选择不同的分类抵消方案。进一步地,集团应基于分类合并报表编制集团层面总的合并报表,将集团内部不同功能类别之间的内部交易予以抵消,以完善分类合并报表与集团总的合并报表之间的数据勾稽关系。同时将理论框架通过案例应用检验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应用过程中,考虑到企业会计核算完整程度的不同,本文提出了比例分配法、母公司抵消法等方法解决内部交易数据反映交易双方功能性质不完整等特殊情况下内部交易抵消额确认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改革也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下有序进行。本文所构建的分类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框架意在对改革所涉及的财务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改革相关配套准则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规范跨类经营国有企业分类信息的披露行为,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环境。
关键词: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改革;合并财务报表;可抵消项目;内部交易抵消额的分配比例
学科专业:管理学硕士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有企业分类财务信息编制
2.2 合并范围的界定
2.3 合并抵消项目的认定
2.4 研究评价
第3章 国有企业功能分类——以北京市为例
3.1 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的界定标准
3.2 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的特征分析
3.3 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的监管要求和信息需求及其给合并报表信息编制带来的挑战
第4章 跨类经营国有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框架的新设计
4.1 合并范围界定
4.1.1 分类合并报表界定合并范围面临的问题
4.1.2 分类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原则
4.2 合并抵消处理
4.2.1 分类合并报表合并抵消面临的问题
4.2.2 交易类型划分
4.2.3 内部交易重定义
4.2.4 可抵消项目认定及其会计处理
4.3 合并框架设计
第5章 特殊情况下分类合并内部交易抵消金额确认的简化方案
5.1 简化方案设计
5.1.1 比例分配法
5.1.2 母公司抵消法
5.1.3 集团抵消法
5.2 三种方法的比较
第6章 北京市国有企业集团功能分类与分类合并报表编制框架的应用分析——以A集团为例
6.1 集团基本情况及下属企业功能分类情况
6.2 集团分类合并财务报表编制
6.2.1 合并范围界定
6.2.2 可抵消项目认定及其会计处理
6.3 分类合并报表编制在分类监管实务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提升的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相关文章:
合并会计报表研究02-07
合并会计报表范围02-07
sap关键用户项目总结02-07
用户协议02-07
浅谈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不足和建议02-07
会计报表编制02-07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基本知识点02-07
合并会计报表论文提纲02-07
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探讨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