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07年开始,北京体育大学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逐步扩展网络课程、体育比赛、专家讲座、专题片、大学开放课程等内容组成的多层次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而且拓展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网络课件创新体育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网络课件创新体育学论文 篇1:
体育课网络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在学校不能正常开放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在家中学习,很多学科都开展了网络教学,而体育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述,但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体育课需要在室外开展,而如遇特殊情况就会使得体育课开展不具备条件,所以应分析体育网络教学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体育知识,自主锻炼。
关键词:体育 网络教学 策略 研究
Research on Network Teaching Strate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LI Changhui
(Mingde Junior Middle School, Lintao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教学的实施问题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网络教学具备创新性、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是我国教育持续发展、改革的主要表现,由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发展,所以应对网络教学进行实践。对于体育学科来说,其本身具备实践性,当学生不在校期间,如何保证学生按时完成课时训练是重中之重,而实施网络教学则能够让学生在家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自主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提升身体免疫力。由于如今鲜有学者分析体育网络教学的问题,因此,该文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给后来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
1 体育课网络教学的重要性与优势
1.1 体育课网络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育行业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学校往往会选择通过网络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学校各个学科当中,体育教学较为重要,但是在网络教学方面,体育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很多体育网络教学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因为在家期间学生无法去室外锻炼,身体免疫力有可能会下降,长时间地缺乏锻炼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肥胖等情况,所以必须要开展体育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之后按照教师的要求与建议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简单的锻炼,提升其身体免疫力,同时也能够达到一定的体育教学效果。以上所述,基本就是体育课网络教学的重要性。
1.2 体育课网络教学的优势
当学生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正常上学时,开展体育网络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优势,要想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就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体育网络教学的优势。由于体育网络教学以网络为基础,这也使得其教學方式较为灵活,与常规的体育教学不同,体育网络教学不会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的影响,只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体育教师就可以随时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其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体育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以网络为基础的体育教学可以对网络数据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发挥,网络数据资源不仅仅包括图片以及体育文本,同时还存在很多的体育视频信息,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最后,在网络条件下,体育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在线视频通话等交流活动,体育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在家中自主锻炼的方式,构建合理的体育网络教学体系。以上所述,基本就是体育课网络教学的优势。
2 体育课网络教学策略
2.1 对体育网络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设计
对于体育网络教学课程来说,其主要就是指体育教师在现实情况中以互聯网为基础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对体育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实施的过程。体育教师必须要在线下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合理搜集,结合体育教材与体育新闻等,之后以课件的形式将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中,如此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组织,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在资料的上传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注意一点,即是否要设置权限的问题,如果设置成只能教师上传资料,那么教师就必须要保证体育网络教学的严谨性;如果设置成学生与教师都可以上传资料,那么教师就必须要重视体育网络教学的开放性。而对于学生上传的相关资料,体育教师也需要合理地对其进行审查,之后再呈现到平台当中辅助教学,丰富体育网络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体育教师除了需要上传资料,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其可以在平台设置的评论区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视频、QQ群语音等其他方式完成教学过程。
2.2 对体育网络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体育课网络教学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管理学生并明确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要对体育网络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完善,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常规的体育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以考试为主要内容,虽然这种方式有利于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行把握,但很可能会造成体育教师过分专断的局面,同时也过于重视学生对体育进行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存在差异,对体育进行学习的天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果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过程,就会降低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进步情况,所以体育教师应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整体活动。在教学平台上,可以对作业提交的功能进行设置,通过这种方式明确学生对体育进行学习的基本情况,避免学生消极学习。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也应该合理进行设计,具体的方式可以是在线交流,也可以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评价,通过合理评价能够保证体育网络教学质量与学生在家中通过网络对体育知识进行学习的效果。
2.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与正常情况下的教学也存在着差异,正常情况下的体育网络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开展,应在教学内容方面明确其侧重点。所以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应联合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学视频进行录制,包括《室内健身》《室内养生》等教学内容都应该完全包括在其中。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学校还应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明确体育网络教学的注意事项,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教学质量小组的成员进行组织,让他们负责管理,参与指导在线教学,及时协助体育教师解决上课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如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家中进行锻炼,在确保基础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机体免疫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学生无法去室外锻炼,身体免疫力就有可能会下降,长时间的缺乏锻炼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肥胖等情况,所以必须要开展体育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之后按照教师的要求与建议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简单的锻炼。
参考文献
[1] 张文明.让现代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走进高中体育课堂[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628-630.
[2] 金江.基于网络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152-153.
[3] 史晓琼.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评《网络教学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6(7):125.
[4] 刘丽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77-78.
[5] 王飞.谈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激活高中体育课堂[J].才智,2020(18):16.
[6] 陈婷婷.基于QQ群的大学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聊城大学,2018.
[7] 罗悦廷,张高华.高校体育教学网络化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9):107-110.
[8] 张育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安全教育与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2-14.
[9] 彭涛.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大学体育教学新探索[J].青少年体育,2020(4):25-26,120.
[10] 刘争鸣,陈光龙,蒋大青,等.智慧环境对提高体育课效果的影响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7:235-239.
[11] 曲连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公体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9,29(6):110-113.
[12] 王彤,邢欣,李森浩.高师体育院校“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9,40(2):60-63,94.
作者:李昌辉
学校网络课件创新体育学论文 篇2:
北京体育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摘要:从2007年开始,北京体育大学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逐步扩展网络课程、体育比赛、专家讲座、专题片、大学开放课程等内容组成的多层次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而且拓展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体育教学;视频资源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新的视频应用如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熟悉,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趋于网络化、数字化、自主化发展过程中,以计算机网络引领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体育教学过程更主要是以学生的反复身体练习为主。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通过学生的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与技能。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下,如体育教学视频的应用可以将语言式的训练指导变成直观的图像,使学生首先建立动作表象,进而可以通过视频慢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技术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体育各种项目的技术动作的表现首选视频资源。同时,在学习之余,学生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观摩教学资源学习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或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以巩固技术要领,纠正技术动作,促进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
根据教育心理家统计分析,人们通过视听获得的信息占信息总量的94%,3d以后能记得70%,均远远超过其他传播方式。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视和推进体育教学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作用,扩大对体育知识的传输量,增大体育教学容量和密度,对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开展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目标时实现教育信息化,也是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体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个长期复杂、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对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终身学习能力,提升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迫切需求与教师本身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技术形成突出矛盾,突显了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专业制作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1年讲话中指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工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教育资源建设要突出网络资源的建设,适应新时期教育资源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发展趋势。为创建一流体育大学,加快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从2007年开始,北京体育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教务处结合教育部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初显成效,它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涉及文献资料检索、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方法的应用。通过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如通过CNKI网络文献检索,资料收集了解国内外高等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状况和研究方法,包括网络技术的文章。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同行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成功经验,不断调整本学校的研究方案,结合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调查,深入进行研究。
运用实验研究法,通过网络软件平台建设,控制教学资源建设过程,收集有关资源应用的信息和数据。
同时,使用行动研究方法,以解决具体资源辅助教学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不断经过从计划到实施,从效果考察到反馈与调整,研究与应用螺旋式相互促进不不断深入。根据国内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方法,借鉴其他行业的教学资源建设研究成果,结合本学校发展建设规划及教学现状,确定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从三个层面的建设方案,即: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内容建设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
2 结果与分析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从技术上看,它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说,它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网络时代大学理念的秉承发展。教育信息化必须有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平台、教学资源库和具有现代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领导并促成大学在利用网络作为教育媒介的方式上实行革新,树立网络时代大学传播知识方式,展现高校改革创新的大学理念。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内容具体包括网络软硬件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利用评价三个方面,本文从网络软硬件环境建设的框架,从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内容,学校师生用户需求导航各方面展开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实践。
2.1 多层次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构架在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中,兼顾各种教学应用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做到建设、管理、应用相互促进,充分考虑网络运行的特点,选取的视频格式是网络常见的AVI、Rmvb、WMV等流媒体格式,分析把握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内涵,将研究内容分成三个层面,一是数字化教学环境研究,二是教学资源内容研究,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研究(图1)。
其中,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的环境建设包括网络设施,以及多种用途的教学软件系统的集成构建,它是资源的呈现载体,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堂内外的互动性及学生广泛的参与性,只有师生都成为这个系统中活跃的元素,这个系统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才会有其生命力。再者,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是前提和保证,实现实时更新,教学互动,快速反馈,需要建立教师、学生应用的激励机制,资源更新机制,以保证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长久的生命力。
2.2 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内容
2.2.1 特色鲜明的体育教学资源体系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选择、加工与组织,网络资源与非网络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内容除了课程核心的授课用的视频资料以外,相关体育学科和体育组织的专项资源,其他学校的开放资源,网络公共资源,特别是国际体育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可以极大地对课程教学基本资料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资源来源复杂,内容涉及面广,资源建设并不是原始资源的简单堆砌,需要按照体育学科教学需求进行甄别、筛选、分类等工作,从而形成一个条理清楚,易于搜索的共享资源系统。
体育教学资源的范畴可以界定为用于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活动的所有各类资源的统称。除了人们习惯的用摄像机拍摄的真实场景与人物,包括视频剪辑加工后的视频电视片之外,体育教学资源呈现需要多种形式,各具特色。常见的形态例如教师授课的电子教案,制作周期短、应用方便灵活、资源共享性强,缺点是功能有限、表现形式较少。还有运用视频流技术将教师授课实况和电子教案结合在一起的流媒体课件,可以使用网络直播、点播的方式观看学习。课堂录像和电子教案增加了教学实况感,缺点是交互性差、形式单一、占用存储资源。再有就是网络课程,它是运用网络编程技术结合流媒体及Flash、数据库技术等展现教学较为完整的教学资源信息。特点是交互性强、表现方式灵活多样,缺点是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开发周期长。上述不同方式的体育教学资源呈现,离不开基础的、大量的、各类的体育教学素材的支撑。
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及不足,分析体育教学资源的不同的应用环节,结合工作进程实际需求和核心任务,提出了以采集体育比赛的视频为基础,大范围搜集体育专题和大学开放课程,重点推进精品课程网络建设,鼓励和辅助教师校内课程进入BB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等方式,建成了具有体育教学特色的流媒体资源系统平台,支持多用户并发,具有带宽自适应、视频同步、加密保护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包括精品课程、网络课程、体育比赛、专家讲座、专题片、大学开放课程组成的体育教学资源,形成了多层次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图2)。
2.2.2 立体化的体育教学资源应用模式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应用必须具备一定的传播条件,对网络、教室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软件、硬件要求,我们从体育教学整体网络环境中去构建,有视频点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资源下载、课堂录制、网络直播、WebTV各子系统的交叉应用,从应用深度层面分析,覆盖了各种网络流媒体应用类型,对应于学习的应用广度,覆盖了网络在线浏览、资料下载、交流各环节的各种需求,形成了立体化的体育教学视频应用模式(图3)。
网络视频点播子系统学习基于流媒体技术,是体育视频资源利用的有效组织方式,将各种体育教学内容转换成流媒体式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快、慢、反复等多种交互控制,学生能够完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网络在线直播教学子系统是基于流媒体技术,可以在网上直播课堂教学的现场,学生在网络的任何一个接入点都能实时观看到现场直播教学,实现实时同步授课。现场直播教学结束后,可以随时点播在课堂上没听明白的内容,该方式主要用于讲座式课程,既实现更大范围人数的教学资源共享,也是解决学校热门课程师资紧缺的重要手段。
WebTV网络电视直播子系统,旨在为师生快速提供第一手的体育比赛视频教学资料,同时满足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WebTV网络电视实现了AV视音频技术、IT数字网络技术和先进教育手段的紧密结合,对国际和国内的多套卫星电视进行数字化收录、转码、存储、管理和传输,各个终端可通过网页点播各个体育频道的节目,并可以依据师生需要进行实时或者定时的节目录制,对录制的文件进行回放监看、文件剪辑、合并和加工处理等操作,上传到视频资源服务器,提供给师生进行点播及组播。
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是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的系统,Blankboard平台既可以展示课件,方便学生复习预习,又可以进行讨论、收发作业和师生交流,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开辟网络空间。
课堂录播子系统可以完成课件、教师上课视频的屏幕集成,有效保存精品课程的成果,为学校无形资源的传承积累宝贵资源。
资料下载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模块,方便共享教学资源。网络视频点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资源下载、课堂录制、网络直播、WebTV电视系统对于体育教学应用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立体化的应用模式改革了原有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与共享,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2.3 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的数据标准化建立资源统一数据标准的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是实现体育网络教学中资源应用的基础,同时解决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的问题,解决如何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系统、进行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数字化体育视频资源既要完整呈现体育学科分类,又要方便检索,需要将各个体育项目进行合理归类,易于维护增加。因此,在创建统一支持的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时,按照体育图书分类标准,参照体育学科、夏季奥运会项目、冬奥会项目、非奥运会项目的结构进行资料分类整理。而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的检索查询方式是教师应用时最为关注的焦点,合理的设计方案可大大提高其应用水平,本数据库检索和查询是按名称、分类、录入时间等进行编制。
3 研究结果与应用效果
结合“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了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先导,逐步扩展网络课程、体育比赛、专家讲座、专题片、大学开放课程等内容组成的多层次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工作,各种应用模式包括视频点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资源下载、课堂录制、网络直播、WebTV各子系统,内容包括可在线点播的近十年的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视频资源、多层次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其他类教学资源等,直接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服务于实践教学,服务于教师备课、授课等教学过程。Webtv网络电视满足了学校广大师生学习最新体育资讯的需求,日均点击率达2000人/次。网络辅助教学Blankboard的应用,每学期使用Blankboard开展教学活动的课程占注册总课程的20%。总体上看,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为中心,实现教与学双方信息资源传递的双向性、响应反应的及时性,以达到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的高度互动,交互嵌入到各自不同的网络教学应用模式中,不断根据学生、教师的反馈意见随时调整资源建设,这也是进行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技术环节。2007年至今,取得初步成效,它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而且拓展了师生教与学的视野,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 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在资源库优化、应用模式、个性化服务,以及对教师的激励机制,特别在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体系和发挥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作用,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4.1 建立教学资源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工程包含诸多的技术及人财物等要素,需要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真正发挥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是关键,这不是单纯地进行资料的电子化工作就能实现的,而必须进行包含教学、管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同步建设。要将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应用上一个崭新台阶,需要解决教师激励机制,需要建立体育教学资源数据库的应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实现体育教学资源库的个体化视频数据库的定制服务等等,这均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2 加强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任务之一。上述实践的各个方面还不成熟,如体育教学资源如何优化;体育教学资源的应用模式仍要完善;体育教学资源的数据标准化建设;资源建设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今后发展等等。因此,推动体育学科的学习资源建设,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面信息整合,补充各类学习资源,提高信息传播和利用效果是我们必须继续研究的课题和建设任务。
作者:刘玫瑾 庄灵
学校网络课件创新体育学论文 篇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状处于网络利用水平低、平台功能少、课程设计简单、开放面小的初级发展阶段,主要存在着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依靠精品课程建设、缺乏与高校教学资源相融通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 体育 网络教学平台 现状
[作者简介]何文清(1977-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008)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种网络化学习方式的教学软件,也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网络教学的必要条件。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利用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建立灵活开放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对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目前我国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各高等体育院校重视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并改善其网络教学环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我国25所高等体育院校和师范大学下属的体育学院或体育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和查询,结果获得16个网络教学平台为有效样本。其他9所高校不是没有网络平台就是查询不到任何相关信息,因此列为无效样本。
2.研究方法。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围绕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设计、交流与协作、管理三大功能并結合我国网络教学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再通过互联网采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方式,对以上研究院校的网站进行搜索和查询该校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最后对可以查询和进入的16个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特征与功能的统计并分析结果。
二、结构与分析
1.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状。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网络利用水平低。在调查的16所高校中,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只是单纯地利用网络发布教务文件信息或学生网上选课查询,只提供课件共享点播。其实网络学习平台是一个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基于Web的支持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共享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虚拟学习环境,为网络教学的实施提供基础性通信与学习管理服务的平台。学习者通过教学平台搜索选择他们想要了解的学习课程,进入学习系统,开设个人学习网页,通过聊天软件与任课教师或同学进行提问、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功能设计和开发网络课程,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查询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比如访问该网站某课程的次数、自测的成绩等。经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分析,了解他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帮助和支持,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二,平台功能少,网络教学特征不明显。根据文献研究得知,目前在国际上广泛运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具有课程设计、交流和协作、管理三大功能。在这三大功能下又细分为教学设计、课程网站搜索引擎、BBS讨论区等19项子功能。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大部分集中在课件点播、安全登录、技术支持这几个功能,与教学有关的学生个人图书馆、学习效果分析等功能是全部研究的教学平台都没有的,其他相关教学功能的占有率也比较低。作为网络教学平台,必须具备以下两点特征:一是教师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的体现,二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体育课程往往是计算机教师根据体育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编辑和设计的。这样的网络课程体现不出体育课的特点。如果体育教师能通过教学设计工具自己进行编辑和设计,那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随时随地进行更新,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因此,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必须重视专业教师网络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在功能设置方面,要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进行考虑,如自测管理、工作组、网上提交作业等。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许多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功能都没有。另外,学生网络活动追踪是网络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它不但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还体现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反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学习。
第三,课程内容设计简单,没有新颖性。通过对教学平台的课程设置调查,大部分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都是以精品课程为主,教学内容设计简单,并且几门课程都采用同样的版本,都是以文本组织为主,没有新颖性,没有体现出体育课程的特点。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实践课程。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用图像、动画和视频、声音解说来表现,而不是按照传统纸质教材的线性方式组织教学内容。这种以多媒体为主的呈现方式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都没有教学设计工具和课程设计模板功能。其实,对进行网络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设计工具和课程设计模板可以帮助他们对课程结构、学习单元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编辑,轻松自如地设计出有自己特色的课程,营造良好的网上学习环境。
第四,开放面小,缺乏资源共享。在调查的网络教学平台中,有87.5%的教学平台必须是本校注册的师生才能进去,非注册的学习不能通过此网络平台获得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甚至有一些教学平台不能通过互联网和相关大学的网站找到。另外,各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之间的链接少,缺乏教学资源共享。对作为开放教育中一部分的网络教学来说,这一切无疑是一个大缺陷。网络教学平台是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不但为广大学习者和交流者提供便捷的机会,也是提高本校的综合影响力。通过与其他高校网络平台的相互链接,可以增加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知名度。因此,网络学习平台的学习可以根据需要分为非本校学生和本校学生两个入口。
2.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第一,普遍存在着“网络教学平台依靠精品课程建设而建设”的情况。在研究中发现: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建立起来的体育网络教学平台基本上都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表现在:一是教学平台建立在课程建设系统下的子系统。二是课程内容都是以精品课程为主,课件也同样是把精品课程的录像上传在平台上。其实,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借助网络技术,提供共享学习资源和各种学习工具的管理服務平台,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广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一定辐射推广作用的优秀课程。网络教学只是精品课程二级评价指标中的一个子指标。它对网络教学的要求远远低于网络教学平台。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网络教学服务。反过来,依靠精品课程建设而建立的教学平台显然达不到网络教学平台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学习者多方面、高层次的学习需求。
第二,存在着“应付任务”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家一直重视高校信息化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工作。教育部也先后对高校信息化教学发文并提出明确的指引与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一次提出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许多高校也响应社会的发展和贯彻教育部的高校教学改革要求,纷纷建立了体育网络学习平台。但是体育教学平台的建设不是从学习者的需求、满足学习者需要而设计的教学过程出发,而是从学校教学评估、精品课程申报和跟随社会潮流出发,往往是建好后不维护、不更新。结果是,建立起来一些内容简单过时、设计古板的网络教学平台,没有学生使用。虽然有一些建设比较好的网络学习平台,由于缺乏学校和教师的引导,同样也没有学生和教师使用,形同虚设。甚至一些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只是一个摆设,打不开链接,查不到任何相关资料。
第三,缺乏与高校教育资源相融通。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体育网络平台存在着一个缺陷——缺乏与高校教育资源相融通。其实,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优势,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数字化的图书馆、优质的网络设备、优秀的教学团队等。利用这些优质的高校常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质量,降低成本。例如通过与本校数字化图书馆相融通或链接其他院校和著名网络学习网站,不但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帮助和支持,还能减少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
三、对策与建议
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处于网上发布信息和课件点播的初级发展水平。其他学科的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在远程教育中得到发挥。经过对我国普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践,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及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已由他主转为自主、被动转为主动,学会在网络上寻找优秀的教学资源帮助自己学习。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网络学习成为信息生活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任课教师都必须清楚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带来的教育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网络教学平台的认识,从而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积极推广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
2.加大政府投入,加快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步伐。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机关应成立专项资金,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和交流,大力支持体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推广工作,加大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步伐。广州体育学院获得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支助,开发和建设课程学习网站,包括网络教学平台、视频点播、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平台,使该校的网络教学水平位于我国体育院校前茅。
3.顺应网络平台发展需要,培养教师与学生的信息素养。各高校在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时,应顺应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需要,建设好一块就用好一块,把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与其网络教育实现共享,明确规定本校教学部门和机构必须利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并且在网络教学平台和校园网上建有使用地图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网络进行学习,构建起学校与学生的网络关系;同时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和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张伟远.我国普通高校网上教学平台及网站建设的现状分析[J].实践研究,2005(2).
[2]谢洪昌,袁江南.论高校体育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有效策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
[3]叶慧文.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教学信息化[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作者:何文清
相关文章:
网络时代创新党的群众路线论文02-18
建筑专业调查报告02-18
企业网络构建技术创新论文提纲02-18
网络创新论文题目02-18
网络德育创新探析论文提纲02-18
网络德育创新探析论文02-18
网络时代会计制度创新论文02-18
旅游市场网络营销创新论文02-18
网络教学课改创新思考论文02-18
高校创新网络环境论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