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
传染病的预防及防治活动方案及小结
班级负责人:班主任张华春 班级管理人员:班主任、班干部
疫情报告人员:班主任张华春及本班全体学生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校,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并结合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5、食堂饮食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在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准确及时的疫情报告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情报信息,健全的疫情报告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是确保疫情报告准确及时的关键。
疫情报告时限和办法: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要求执行。
按照《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之规定,每个教职工及学生均为法定疫情报告人,学校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均有报告的责任和义务,可用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向学校、管理老师或班主任、保卫迅速报告,相关科室和人员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校医务室,由校医务室及时整理出文字材料向学校领导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厅)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如果隐瞒不报、漏报、谎报或延期报告的,要追究当事人有关责任。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居住寝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班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活动小结: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温度忽高忽低,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增强师生的传染病预防知识,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召开了《讲卫生,预防传染病》的主题班会,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经常进行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二篇:夹沟中学预防春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春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埇桥区夹沟初级中学
二〇一二年二月
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甲肝、肺结核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强化责任意识、提高认识,夹沟中学特制定《埇桥区夹沟初级中学春季传染病预防方案》。内容如下:
一、成立工作小组
组
长:李
鹏 副组长:武
静
张校徽
组
员:杜北刚
武宇华
校务会成员、班主任老师及全体教职员工
二、防范措施:
1、宣传教育。首先,及时传达上级领导部门关于春季传染病防治会议的有关精神,让全体教职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班班主任要通过班会、晨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教育工作,让学生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负责人:政教处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2、制度管理。
1)实行责任制。各部门、各班级负责人层层负责,协调管理。 2)实行禁校制。严格控制进校人员,外来人员、家长未经许可,不能入校。外来入校人员要进行详细登记。 负责人:总务处负责人、门卫 3)实行晨检制度。 分三层:
第一、团委同志每天早晨在校门口,对入校学生进行卫生检查。
第二、班主任老师对各班学生进行体温检查。 第
三、学校三人检查小组每天早晨将检查晨检情况。
负责人:朱文、各班班主任、三人检查小组
4)严格报告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对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值日老师要对每一位住宿学生的夜间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完成书面材料。发现非典、甲肝、肺结核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要及时上报,及时通知家长,让学生到医院检查、隔离治疗。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值日老师、政教处
5)加强消毒工作。学校总务处将协同各科室、教室、寝室、食堂负责人对学校进行消毒工作。各室要注意通风、消毒。
负责人:总务处
6)加强传染病的登记工作。学校制订了《夹沟中学学生传染病登记卡》,值日人员要及时登记。
负责人:梁友强
朱文
7)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各科室、教室、寝室、食堂要每天坚持打扫卫生,尤其重视地面、把手等处的卫生。政教处、总务处、团委将加强检查工作。
负责人:政教处、总务处、各科室、教室、寝室、食堂负责人
8)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防范小组负责人将24小时随时处理突发事件。
负责人:防范小组负责人
埇桥区夹沟初级中学预防传染病防范小组
附:
校
长
李 鹏
电话:4286325 手机:13733078543 政教处
武宇华
电话:4289325 手机:15905570934 总务处
杜北刚
手机:13855721229
第三篇:春季传染病预防方案
春季预防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年级 张秀荣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加强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全体学生认真关注自己每天的健康状况,一有情况及时向家长及班主任报告。家长在家发现子女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立即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并请通知班主任。学校全面实行学生健康查检制度。做到一天三次一个不漏。并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工作,如在校发现有流感等类似症状的,须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到正规医院治疗。加强监测、及时治疗,严防合并症、并发症等引起的意外事故发生。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第四篇:学校传染病预防方案
梅江小学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科学、规范、有序、高效地做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列》和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长效防控机制,有效阻断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的途径,确实保障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和目标
1、加强学校与各卫生疾控机构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的监控、报告、预防与控制,提高对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2、普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
学校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明确职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成立了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组。
领导小组: 组
长: 向武胜
副组长:姚小华 向 超 牟 缙
成 员:张武华 李世福 张在权 张继华 冷远长 何登永 各班班主任
职责: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列》等法律法规,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方案,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工作。特设置“梅江小学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工作办公室”:
办公室:由牟缙老师具体负责 疫情控制组:姚小华任组长 治安保卫组:向 超任组长 物资供应组:张在权任组长
办公室职责:主要是全面了解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向学校及上级汇报疫情发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部门工作中的问题。
疫情控制组:由牟缙老师任组长,全体班主任为成员。主要任务是负责疫情报告,组织疫情监测和病人治疗、抢救工作;做好疫点区处理工作、易感人群的保护和可疑食品、水源、垃圾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治安保卫组:由向超任组长,冷远长、黄时康、王玮为成员,主要负责保证运输病人、协助卫生部门对病人进行检查。
物资供应组:由张在权组长,张武华配合负责疫情所需物资的采购和解决传染病防治的临时经费。
三、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1、学校晨检制度。班主任每天早晨登记该班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及上课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反映及时报告。如有疑似传染病应立即上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进行核实,一经核实,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相关规定上报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各校除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外,应每年夏冬两季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普及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知识。
四、学校卫生监控制度
1、学校食堂相关人员做到持证上岗,落实周检检制度,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食堂,注重大宗食品的采购,加强饮用水的管理与消毒。
2、严格对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工作人员的个人健康进行检查、抽
查、督查,不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
3、严格消毒制度,监督对食堂、餐厅、餐具、饮水、各室等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源的滋生和传播。
4、加强校园管理,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人员登记,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五、预防、控制和措施
(一)肠道传染病控制措施
肠道传染病以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为多见,控制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肠道传染病是通过粪-口途径;通过食物、水、粪便污染的食品、玩具、教具等传播,急慢性病人及带菌者均为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对污染的水源和食品要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确实做好三管一灭工作:即管水、管厕、管饮食、消灭苍蝇。
3、保护易感人群:教育师生喝开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品要煮熟煮透再吃;餐具消毒后再用;禁用凉拌菜;剩余饭菜加热煮透后再食用。
(二)呼吸道传染病以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等为多见,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学校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加强学生管理,教室消毒工作,发现病人及时就诊。
2、切断传播途径:疫情流行时,减少和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公共场所;病人排出的鼻腔分泌物应及时消毒;室内注意通风、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疫情流行时应接种疫苗、消毒。
(三)寄生虫病以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为多见,措施为: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隔离治疗,病房灭蝇防蚊。
2、切断传播途径:杀蚊杀疟,设置防蚊设施。
3、保护易感人群:加强健康教育,避免野外露营,少到疫区近水处。
(四)食物中毒控制措施:
1、学校有专人对食堂由牟缙、张在权、张继华老师具体进行卫生管理和
监督;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督促从业人员按时体检。
2、食堂应设置合理的食品加工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进行食品加工和食堂管理。
3、取得相关工商行政部门的协助,对学校周围小食馆的食品安全卫生进行严格管理,取缔流动摊贩,消除不安全隐患。
(五)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1、保护现场,封闭中毒食品和可疑中毒食品。
2、剩余可疑中毒食品留样,以备送检。
3、在卫生行政部门对中毒事件已作出结论后,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销毁。
梅江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暴发等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组织结构
成立预防传染病暴发(特别是肠道传染病)等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建立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切实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责任到人,消除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隐患。
二、健全传染病(重点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两大法规。发现疫情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学校传染病发生的健康教育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上课、培训、广播、板报、宣传资料等)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全面普及宣传食品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及防治措施。提倡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四、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1、加强对饭堂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与监督,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重点是定期检查食品的采购、贮藏、加工、烹调、销售、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特别对食品采购和餐具消毒要固定专门人员负责,发现隐患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
2、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持有“两证”才能上岗。并做好患病人员的登记,发现患传染病及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要及时解聘。
3、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卫生法规的培训与考核,落实岗位责任制。要求严格遵守从业人员的卫生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定期组织学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以及其他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
5、做好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师生饮水安全。直饮水(桶装水)要有卫生许可证,装水的桶要有每次消毒合格证明,桶装水的贮藏处要保持清洁。学校管道直饮水的设备要符合卫生标准,做到定期清洗,定期消毒,定期检测,并有记载。
梅江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
法》两大法规。发现疫情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时限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做好疫情登记。具体如下: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后按以下法定时间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1、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在 2小时内报告。
2、 SARS、人禽流感疫情按甲类管理,依有关规定实施上报。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在突发后第一时间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院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二、日常运作办法
1、传染病爆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2、有大批腹泻病人,不明原因的其他大批量病人,均应及时向学校校长、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传染病诊疗进行全程监管,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法规、专业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3、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全校师生预防病识和能力。
4、对临床疑似或诊断的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场所、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梅江小学小学 2015年9月1日
梅江小学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
一、凡是班内发现传染病或疑是病人,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要及时通知学
校。要进行及时消毒。
二、上呼吸道感染学生,体温超过38℃者,须回家隔离体息。
三、传染病学生在患病期间必须停课离校隔离治疗,病愈后需经卫生院开具出院证明,学校方可同意复课。
四、病人用过的用品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
五、学校使用的体温表器械需定期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梅江小学
2015年9月1日
第五篇: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力,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长效机制,科学有效的防范传染病在学校中流行,确保我校广大师生健康及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建立学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开展全校防控传染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不在本校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校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午检,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的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学生所在班级所用桌椅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疫情立即向镇卫生院、教管中心报告。
6、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7、有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8、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三 、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汪喜发 副组长:李晨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防控工作小组: 组 长:汪喜发 副组长:班主任 成员及分工:
1、宣传与教育:班主任
2、消毒与检查:班主任
3、班级晨检:各班生活委员
4、联络与上报:李晨
(三)职责:
1、落实学校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2、加强传染病报告制度,班主任要在早晨对来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检查,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对有发热、出疹、腹泻、流感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登记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班主任要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进行病因追查,并认真进行登记。
4、学校以及班主任加强宣传力度,要做好时时讲,事事讲。
5、班主任要做好教室等场所的通风工作,每天放学后相关人员要对以上场所实施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按时上交各种材料。
6、具体负责、汪喜发、蔡勇(全面协调)、李晨(加强监管、并做好上报工作)、班主任(消毒、发现及报告疫情)
四、主要工作
(一)严格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1、严格按要求控制学校传染源并对发病学生采取控制及隔离措施。
2、学生病情好转后,经校医检查签字后方可进入教室。
3、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加强室内外的消毒工作。
4、消毒方法:(1)开窗通风。 (2)定时消毒。
(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防病意识。
1、加强春季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做到四个一,即:一次大型集会、一个班会、一个宣传栏、一封告家长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抗病能力。
五、应急措施
当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后,在第一时间采取如下措施:
(一)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教育、卫生部门报告。
(二)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
1、教师、学生在家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发热病人退热两天后,且无反复,凭医院的健康,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在校内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教师护送去医院诊治。
3、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将发热人数向县医院、监管部门报告,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三)对可疑病例的处理
1、发热病人经医院认为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学校要立即报告教委。对在校内发现的病人,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再通知家长送医院诊治。 预防传染病方案5篇预防传染病方案5篇
2、学校要对可疑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
3、可疑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4、学校应根据可疑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课时计划和教学方式。
(四)对传染病人的处理
若“疑似病人”被医院正式确诊为传染病患者,学校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要求是: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部门,等待卫生部门和教委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学校应配合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五)学生因发热等原因停课居家休息治疗时,应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身体状况,由班主任老师负责记录上报学校教育处。
(六)根据相关规定,出现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校停课的,按上级教育和卫生部门的通知精神执行。
六、预防物质保障
购买一定预防药品及消毒药品
注:传染病各班必须及时上报校长室和教育处。
预防传染病实施方案
望疃学区赵集学校 2018年3月6日
相关文章:
预防艾滋病宣传片02-03
中学生健康教育02-03
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02-03
中学生生命健康教育02-03
中学生健康教育作业02-03
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02-03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稿02-03
预防艾滋病宣传心得体会02-03
交通防汛应急预案02-03
学校防艾滋病工作计划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