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优质护理论文

关键词: 产妇 产后 优质 护理

【摘要】目的对临床剖宫产产妇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后是否能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和措施的临床应用优势和价值,分析护理应用成效。方法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剖宫产妇中,抽取70例开展对比对照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方面的明显不同,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常规进行剖宫产护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产妇优质护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产妇优质护理论文 篇1: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对产妇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

摘 要:目的 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取得的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邹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两组,对照组12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产后出血量及生活质量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数值相较对照组结果呈更低(P<0.05)。经测评,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环境评分数值相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相比对照组,对观察组测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呈更低(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量,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生活质量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多发生在妊娠阶段。主要是由小动脉痉挛引起所致,继而诱发高血压、高蛋白尿等并发症,甚至引起局部器官病理性变化(如心、肝、肾等),且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和水肿等症状,加剧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病症发生,严重可诱发孕产妇死亡[1]。对此,采取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优质护理模式属于新兴的护理模式,产妇提供更加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的,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2]。为此,本文就此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旨在探讨,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邹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依据护理方式划分两组,对照组120例产妇中,年龄段均位于25~35岁,平均值(30.50±0.92)岁;孕周31~38周;平均(34.51±1.04)周。观察组120例产妇中,年龄段均位于26~35岁,平均值(31.5±0.95)岁;孕周32~38周,平均(35.05±1.05)周。实验纳入的所有病例均自愿参与,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组间观测信息经检验均衡可比(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产妇均为自然分娩。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病变、血液系统、精神障碍等疾病;依从性不高。

1.3 方法

对照组病例予以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血压测量、遵医用药、病房护理等措施。

观察组病例予以优质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疏导。因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不良情绪,因而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同产妇沟通与交流,并观察其面部表情、情绪变化,多聆听其心声,了解心理状态,有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多加关心、安抚,消除紧张、不安等情绪;适当可采用动作、语言等进行情绪感染,告知产妇及其家属分娩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耐心解答疑惑;借助音乐、举成功案例等提高产妇分娩的自信心,促使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对。②分娩护理。正式分娩期间,采取“五指按压”的方式挤压产妇下腹部,进而起到放松子宫宫底及侧壁;掌面按摩子宫前壁,频率控制在30次/min。按摩期间注意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防止孕产妇不适。③健康宣教。向产妇及家属普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的诊疗知识,发放相关手册,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其认识,并做好产后出血等心理准备。④生命体征护理。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坚持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孕产妇体温、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察看阴道出血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并处理。⑤并发症护理。因孕产妇在分娩期间其抵抗力及免疫能力下降,加剧受感染的风险。为此全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消毒并铺巾;分娩后指导产妇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定期擦洗和更换会阴垫。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先关饮食禁忌。⑥饮食护理。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禁食辛辣、刺激性以及高盐量食物,多摄入维生素、蛋白质、瓜果蔬菜等食物。⑦康复出院指导。引导产妇进行适当康复锻炼,在产妇出院前,讲解分娩后需注意的相关事项,建立相应档案并备份后,叮嘱其定期回院复查,并通过回访形式了解产妇状况。

1.4 观察指标

就护理后产后出血量结果进行测评。对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展开对比,判定:采取SF-36质量评分量表,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环境评分,每项分值在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对护理后出现的尿潴留、感染和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进行测评。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测得结果以SPSS22.0录入评测。计量资料即产后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观测指标以(x±s)的形式表述,經t值对结果检验;计数资料即不良反应评测所得结果在表示时用[n(%)]形式,经χ2对结果检验,检验值为P<0.05提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测评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数值相较对照组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环境评分数值相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更低(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病症,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主要与遗传、胎盘缺血、氧化应激、免疫能力等相关,临床症状程度不一,表现不同,轻者只会伴有轻度头晕、水肿、蛋白尿等,血压升高但不明显;重者会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血压升高、蛋白尿增多明显,严重可出现水肿甚至是昏迷、抽搐。产后出血主要是指胎儿分娩过后的24 h内产妇出血量>500 mL,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高,对产孕产和新生儿的危害性较大,严重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健康[3]。

近年来,伴随医疗模式不断发展,护理方式不断更新完善,优质护理已获得众多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认可,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护理工作[4]。相比传统护理,优质护理作为新型的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深化护理内容,细化专业操作步骤。通过实行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出院指导等相关护理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保障患者安全,针对不同出血诱因有针对性加以干预,给予躯体舒适感;协助患者心理上保持平衡,改善負性情绪,告知产妇相关注意事项,进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5]。

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数值相较对照组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经测评,观察组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环境评分数值相较对照组均更高(P<0.05)。相比对照组,对观察组测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呈更低(P<0.05)。

综上所述,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实行优质护理效果更佳,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富燕,关伟丽,林梅珍.品管圈活动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9,45(3):205-207.

[2]王丽玲.预见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新知杂志,2018,28(1):359-361.

[3]席秀云,邵长娟,孙方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与应用效果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136-137.

[4]郝尚辉,赵淑珍,杨慧,等.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28(2):44-46.

[5]朱丹,张亚青.个体化营养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4):183-185.

作者:樊佃霞

产妇优质护理论文 篇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对临床剖宫产产妇开展护理的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之后是否能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和措施的临床应用优势和价值,分析护理应用成效。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剖宫产妇中,抽取70例开展对比对照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护理干预方法方面的明显不同,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常规进行剖宫产护理。对两组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评价有关方法和措施的具体应用成效和价值等方面情况,分析临床应用优势。结果 分别开展干预之后的结果对比对照发现了明显差异,即观察组SAS、SDS评分及VAS评分要更低一些(P<0.05),取得了更加满意的护理成效。结论目前对于临床剖宫产产妇开展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应用效果更加满意,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成效,提升了护理质量,对普遍的产妇预后恢复方面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更好的促进产后恢复,改善身心健康的状态。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引言:

产科所收治产妇之中,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相对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促进剖宫产妇的预后恢复,改善现有健康情况,还需要不断的对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和提高,才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降低常见的护理风险等问题,以促进产妇健康情况的转归。由于产妇所处的特殊生理阶段,加之相应的手术干预方法和手段具备创伤性,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有效的优化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的有效性,避免术后疼痛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产妇恢复。优质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应用之后,普遍剖宫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可以得到提高与优化,从而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护理质量,满足产妇在术后恢复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需求,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最终的护理有效性。基于此,本次研究对相关护理方法和措施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对照,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剖宫产妇都是本院所收治的相关群体中选取,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产妇年龄24-41岁,平均(29.87±3.21)岁,孕周为31-42.5周,平均(39.82±4.14)周。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存在头盆不衬、臀足尾赫尔出口狭窄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适用于剖宫产进行分娩,不存在妊娠期 合并症、严重慢性病、手术禁忌症、传染病、免疫障碍、凝血障碍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患者彼此之间高度接近(P>0.05),满足了对照试验的原则、标准要求,可以进行对比对照,分析最终的护理效果。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开展临床护理,根据患者剖宫产的相关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母乳喂养,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干预,首先在术前阶段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讲解在开展剖宫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明确产妇需要配合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感受,给予产妇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方面支持,加强对于产妇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着重辅助产妇调整心理健康情况,配合相关手术方法和护理干预。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此来促进后续护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对手术区域之外裸露的部分加以保温,进行生命体征方面的观察、观测,如出现生命体征方面的变化,要进一步汇报医生进行处理。最后在术后阶段,为了促进产妇的早期康复,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在产妇清醒后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讲解手术的具体情况和婴儿的情况,然后指导其进行母乳喂养。术后早期进行下床活动,拔除尿管,加强心理护理,促进产妇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配合。分娩之后阶段,普遍产妇都存在着一定的焦虑等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以通过这样的方法促使产妇的依从,顺利的促进产妇心理角色转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分别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干预后对照发现,观察组SAS、SDS和VAS评分都要更低(P<0.05),效果更加满意。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后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基于产妇现有健康情况、健康需求,进一步提出的一种长效性、针对性、完整性的护理服务,在一定责任划分下,完成对剖宫产妇身心健康方面恢复的促进性护理。护理应用之后发现,产妇现有的健康情况得到了改善和优化,提高了最终护理质量,也优化了普遍产妇现有的健康情况。

如上所述,剖宫产妇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身心健康状态都得到了优化。

参考文献:

[1][1] 郭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觀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21):263-264.

[2] 汪俊红, 陈莹.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健康之友 2020年13期, 238-239页, 2020.

[3] 张育斌, 柳洲.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v.19(84):275+278.

[4] 高建华, 江笋.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06):126-126.

作者:吴淑珍

产妇优质护理论文 篇3:

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 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产科收治的67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关观察指标、护理前后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及胎儿窘迫、子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血压水平,临床运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高征;产后出血;妊娠结局

妊高征全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女性妊娠期间特有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及子痫[1-2]。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产妇,因此,更需要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产科收治的67例妊高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55±2.14)岁;孕周25~41周,平均孕周(33.12±1.28)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5例;妊高征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19例,重度4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2~42,平均年龄(30.69±2.32)岁;孕周26~40周,平均孕周(33.19±1.34)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18例;妊高征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20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5]中关于妊高征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单胎妊娠且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意识、视听说等障碍者;②合并子宫畸形、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双胎或多胎妊娠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数据变化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对症处理。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口头上的健康教育和情绪安抚,叮嘱患者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用药、饮食、生活等方面的基础护理服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

定期培训:科室定期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学习妊高征相关知识及提升业务水平,重点学习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理念并培养工作责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制订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收集并录入其临床资料,并在与患者及其家属友好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其合理需求及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方案,将方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取得其同意与支持。

落实个体化的优质护理方案:①环境方面的优质护理。在保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安静舒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适时装饰病房,如摆放书刊、杂志、播放轻柔音乐、粘贴可爱健康婴儿照片、摆放绿植等,以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与紧张感。②认知及心理方面的优质护理。不同个体对于妊高征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有大部分患者由于对此病不了解或存在认知偏差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恐慌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第一时间掌握其疾病认知水平和评估其心理健康程度,结合患者文化水平、接受能力等情况选择“一对一”健康宣教、发放宣传手册或播放宣传视频、组织参加集中讲座等方式提高其对妊高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根据心理健康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供合理渠道或指导有关心理学技巧,缓解负性情绪,多为患者讲述相关分娩成功案例并通过潜意识引导来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平稳愉悦的心境并积极应对分娩。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加强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的认知及心理护理力度,医嘱其以患者为第一关心目标,及时满足患者各种需求并多加关心、鼓励患者,以使患者感觉受到重视与关爱,从而更加积极迎接新生命的降临。③生活方面的优质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并以此为依据调整用药方案,在患者血压水平降至正常标准时为其拔除尿管并鼓励其多加饮水,日常饮食应以低钠高蛋白食物为主,遵循“少量多餐、清淡饮食”原则;叮嘱患者密切关注自身有无头晕头痛、恶心为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有,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以辨别是否子痫发生前兆;鼓励患者在身体条件适可时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制订个体化的有氧运动方案,一般以摆臂、昂首挺胸、健步走等活动为主,期间需要密切监测其心率变动情况并观察有无心悸、气促等不适症状,如有,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④分娩方面的优质护理。分娩期间除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外,还应加强其情绪安抚,可通过握手、语言激励等方式鼓励患者坚持妊娠,通过交谈、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疼痛感受,并适时进行子宫按摩、子宫前壁挤压等方式加快其分娩速度。⑤分娩后的优质护理。重点做好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在患者分娩后24 h内密切关注其出血量并评估其产后出血风险概率,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并發症并加强其情绪安抚;在患者有产后出血征兆时立即改为去枕平卧体位,明确其出血原因并对症进行处理。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为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限制人员探访数量、次数与时间,尽量集中实施护理操作并依据患者疼痛程度实施个体化的镇痛护理;鼓励母婴尽早接触和母乳喂养,以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并投入到抚育生命的过程中。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关观察指标,包括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疼痛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定,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负性情绪包括焦虑和抑郁,分别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SAS以50分为临界值,<50分为正常,≥50分为存在焦虑,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症状越严重;SDS以53分为临界值,<53分为正常,≥53分为存在抑郁,且分值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7]。③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包括胎儿窘迫、子痫和产后出血。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及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胎儿窘迫、子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妊高征多在妊娠20周后发生,且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我国可占全部妊娠疾病的9.4%,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8-9]。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及对于妊娠女性重视程度的提高,妊高征早期發现率也随之明显上升。妊高征患者在发病初期基本表现为轻度头晕、轻度血压上升、水肿等,但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可引发强烈的恶心呕吐、头痛、持续性右上腹部疼痛、血压明显上升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引发抽搐、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10-12]。

虽然临床对于妊高征一般在确诊后立即实施积极的对症治疗,但考虑到患者妊娠的特殊情况及各类并发症的高发风险概率,需要结合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妊娠安全并改善其预后[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产后2、

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优质护理更能充分表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其一方面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充分意识到产后出血对患者的危害性,通过环境改善、认知干预、心理疏导、分娩护理及分娩后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认知体系和及时疏解内心负性情绪,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并且积极配合有关并发症预防措施,因而分娩结局明显改善[15]。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后血压水平、负性情绪评分及胎儿窘迫、子痫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优质护理可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降压效果突出,可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对妊高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受及负性情绪,值得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 Li Y, Zhu M , Hu R, et al. The effects of gene polymorphisms in angiotensin II receptors on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 2015, 34(2): 241-260.

[2] 张淑娟.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4):502-503.

[3]Sheldon W R,Blum J,Vogel J P,et al.Postpartum hemorrhage management, risks, and maternal outcomes: finding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ulticountry survey on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J]. Obstetric Anesthesia Digest, 2015, 35(1): 5-13.

[4]张培培.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3):124-125.

[5]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8-23.

[6]柯其香.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中外医疗,2019,38(26):133-135,139.

[7]吴远卿.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 6(8): 167-168.

[8] Hariharan U.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during emergency lower segment cesarean section: dexmedetomidine to our rescue[J]. Brazilia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7, 67(5): 538-540.

[9]袁琳,周俐,王明珠,等.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6):924-926.

[10]王文英.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6):17-19.

[11]张敏.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罕少疾病杂志,2019,26(1):88-90.

[12]齐辉.临床护理路径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出血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8):3421-3424.

[13]陈晓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J].重庆医学,2019,48(S2):452-454.

[14]李艺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9):115-118.

[15]高淑萍.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6):66-67.

作者:石玉娥?付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孕产妇健康教育论文提纲 下一篇: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