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降压片

关键词:

复方降压片(精选七篇)

复方降压片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 4周龄, 体重20 g±2 g, 雌雄各半, 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合格证号:06-0002。

1.2 试验药品

复方七芍降压片: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剂科制备, 每片含生药2.0 g, 成人临床推荐用量为9.6 g/d, 相当于生药49.0 g/d, 批号:20070816。试验前取复方七芍降压片50 g, 用乳钵研磨, 溶于蒸馏水中, 调整其浓度, 至其混悬液能勉强通过小鼠灌胃针头, 使其达到总容量为51 mL, 即最大浓度为0.98 g/mL (相当于每毫升5.0 g生药) 。

1.3 试验方法

1.3.1 预试验

在进行正式实验之前, 首先做了预试验, 以便为正式试验提供依据。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雌雄各半, 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6 h。给药组:以可供灌胃的最大浓度 (0.98 g/mL) 、小鼠灌胃可承受的最大体积 (每10 g体重0.4 mL) 1次灌给复方七芍降压片。给药后常规饲养, 观察3 d。空白组:灌胃等量蒸馏水, 方法同给药组。结果小鼠全部存活, 因此, 无法测出该复方制剂的LD50, 提示该中药复方制剂药毒性很低, 是较安全的, 故测定本药对小鼠的最大耐受量。

1.3.2 最大耐受量的测定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复方七芍降压片组20只, 每组雌雄各半。试验前禁食16 h, 正常饮水。药物组每只小鼠按0.04 mL/g的剂量灌胃0.98 g/mL浓度的复方七芍降压片混悬液。空白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 每天给药2次, 间隔6 h。给药后, 观察7 d, 每天称取其体重并观察动物反应。给药后常规饲养, 自然光照12 h, 室温 (20~24) ℃, 湿度60%。试验第8天称取体重后, 处死小鼠, 解剖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变化。计算方法: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倍数= (每只小鼠的耐受量/小鼠平均体重20 g) × (成人平均体重50 000 g/成人每日用量) 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均数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毒性反应情况

小鼠每天最大给药量相当于生药400 g/kg, 为成人临床推荐用量的408倍。小鼠灌胃给药后, 即刻出现闭眼、卧伏等现象, 自主活动明显减少, 食欲有所下降, 粪便呈黑褐色, 以上体征均在给药后2 h~4 h内基本恢复正常。此外, 药物组小鼠无叫声异常、震颤、惊厥、运动失调、流涎、流泪、流鼻涕、呼吸困难、心跳过强或过弱、腹泻、便秘、肠胀气等现象发生;小鼠皮毛光泽;给药7 d内小鼠未出现死亡情况。

2.2 给药前后体重变化情况

空白组与药物组小鼠体重增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动物均增重。提示复方七芍降压片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不明显。详见表2。

2.3 内脏结构观察

试验第8天称重后逐只处死并解剖, 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卵巢、子宫、精囊、前列腺、睾丸、胃、肠及胸腔、腹腔, 各器官均无异常。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压力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可以导致中小动脉血管结构重塑, 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已成为我国主要致死、致残的病因, 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药对于本病的治疗作用是多靶点的, 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还兼顾其他病理环节, 具有改善微循环、降脂抗氧化、保护内皮、调节血管活性物质等诸多作用, 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中药治疗高血压值得深入研究并大力推广于临床。本试验结果表明, 复方七芍降压片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复方急性毒性很小。一般认为[1] , 按体重计算, 小鼠1 d最大给药量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00倍以上则较为安全。通过灌胃给药无法测出复方七芍降压片的LD50, 以小鼠每天最大给药量为400 g/kg折合计算, 为成人临床日用量的408倍, 复方七芍降压片组小鼠未见其他异常反应。证明复方七芍降压片临床应用安全, 并为中药预防、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复方降压片 篇2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降压药有5类,即利尿剂、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在这5类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不仅降压效果显著,还具有预防心衰、逆转心室肥厚、保护肾功能等作用。钙通道阻滞剂则具有预防中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因此,这两类药物是疗效最确切、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商品名为倍博特)是全球第一个同时含有这两类药物的降压药,此药具有以下优点:

1.降压效果确切。在所有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即以“沙坦”为后缀的药物)中,缬沙坦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降压药。在所有钙通道阻滞剂(即以“地平”为后缀的药物)中,氨氯地平是国内应用最广泛、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降压药。将缬沙坦和氨氯地平经"强强联合"后制成的单片复方制剂,其降压效果更加强大而稳定。因此,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非常适合2级及2级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此类患者的收缩压等于或大于160毫米汞柱,舒张压等于或大于100毫米汞柱)使用。研究发现,在使用单方制剂进行治疗而血压未能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90%的人在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16周后其血压即可达标。同时,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还具有众多保护靶器官的作用,因此非常适合同时患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脏病等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服用。

2.用法简便。高血压患者在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进行治疗时,每天只需服1次,每次只需服1片。这种用药方法在保证了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能解决患者“一次一把药,一天服多次”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患者在进行长期治疗时的依从性。

3.副作用少。在上述的5类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的用药安全性是最高的。因此,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的副作用比其他降压药更少。氨氯地平单方制剂原本具有可导致下肢水肿的副作用。在将此药和缬沙坦一起制成复方制剂后,这种副作用也显著地减轻了。

4.价格较低。与缬沙坦、氨氯地平单方制剂相比,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的价格相对较低。高血压患者服用此药进行治疗可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

复方降压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26例, 年龄在42~65岁, 平均53.4岁;病程2~20年。将以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 (复方七芍降压片合硝苯地平组) 与对照组 (硝苯地平组) , 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的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无糖尿病、肿瘤及重要脏器器质性疾病。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参照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及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诊断为高血压病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即收缩压值在140mm Hg (1mm Hg=0.133k Pa) ~180 mmHg, 舒张压值在90~110mmHg。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 每日1次, 口服;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七芍降压片3片 (每片0.30g, 每g含生药1.57g) , 每日3次, 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用药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及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显效、有效、无效三级疗效评判标准。用药4周后, 患者舒张压值下降幅度≥10mmHg, 且达到正常范围, 或未达到正常范围, 但下降幅度≥20mmHg者认定为显效;舒张压值下降幅度<10mm Hg, 但已降至正常, 或10mm Hg<舒张压值下降幅度<20mm Hg, 或收缩压值下降幅度>30mm Hg者认定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结果显示, 复方七芍降压片合硝苯地平与单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 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见表1。复方七芍降压片合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86.7%, 硝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80.0%, 两组降压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复方七芍降压片合西药硝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硝苯地平。

注:与硝苯地平组比较, *P<0.05

2.2 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通过药物治疗, 两组患者收缩压值与舒张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见表2。与单用硝苯地平组比较, 复方七芍降压片合硝苯地平组患者收缩压值与舒张压值降低幅度均更显著,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硝苯地平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硝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该药作用于细胞壁上的L型钙通道, 抑制Ca2+从血管壁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而使血管壁细胞内Ca2+浓度降低, 导致动脉血管扩张, 总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进而产生降低血压的药理作用[1]。

复方七芍降压片由三七、白芍、天麻、地龙、杜仲、葛根、罗布麻、桑寄生、炒香附、丹参、甘草等药味组成。方中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白芍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之功效, 桑寄生、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 地龙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 天麻、罗布麻可行气活血、平抑肝阳, 葛根可生津止渴, 炒香附可疏肝理气、调畅气血, 甘草可调和药性, 诸药合用, 共奏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4], 复方七芍降压片能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管的顺应性及抑制血小板聚集, 方中各药味均具有直接或间接降血压的药理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复方七芍降压片合硝苯地平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此种中西药结合治疗模式, 既符合中医辨证理论, 又符合现代药学理论。通过与对照组单用西药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中药复方制剂七芍降压片合西药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参考文献

[1]张庆柱.基础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31.

[2]何冰心.川芎决明方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30例[J].陕西中医, 2007, 28 (10) :1295-1296.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6.

珍菊降压片说明书 篇4

【拼音全码】ZhenJuJiangYaPian(HuaBao)

【主要成份】珍珠层粉、野菊花膏粉、芦丁、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

【性状】珍菊降压片(华葆)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降压药。用于高血压症。

【规格型号】0.25g*6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珍菊降压片的大多不良反应与剂量和疗程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副作用较为常见,表现为口干、烦渴、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和极度疲乏无力等。包括:易发生低钾血症(与氢氨噻嗪的排钾作用有关),如长期缺钾可损伤肾小管,严重失钾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的空泡变化以及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低氯性碱中毒或低氯、低钾碱中毒(因氢氯噻嗪可增加氯化物的排泄)。低钠血症,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加重肾损害。脱水,可造成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减少,也可引起肾小球过率降低。2.可干扰肾小管排泄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少数可诱发痛风发作。3.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这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4.可使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5.可致过敏反应,如荨麻疹,但较为少见。6.少见白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7.其他,可见胆囊炎、胰腺炎、性功能减退、光敏感、色觉障碍等,但较罕见。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与磺胺类药物、呋塞米、布美他尼、碳酸酐酶抑制剂交叉反应。2.对诊断干扰:可致糖耐量降低,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3.下列患者应该慎用珍菊降压片:无尿或严重肾功能减退者,因本类药效果差,应用大剂量时可致药物蓄积,毒性增加;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水、电解质紊乱可诱发肝昏迷;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红斑狼疮,可加重病情或诱发活动;胰腺炎;交感神经切除者降压作用加强;有黄疸的婴儿。4.随访检查:血电解质;血糖;血尿酸;血肌酶,尿素氮;血压。5.应从小有效剂量开始用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少反射性肾素和醛固酮分泌。6.有低钾血症倾向的患者,应酌情补钾或保钾利尿药合用。

【药物相互作用】1.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两性霉素B(静脉用药),能降低本药的利尿作用,增加发生电解质紊乱的机会,尤其是低钾血症。2.与降压药合用,利尿降压作用均加强。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与前者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4.考来烯胺(消胆胺)能减少胃肠道对氢氯噻嗪的吸收,故应在口服考来烯胺1小时前或4小时后服用本药。5.与多巴胺合用,利尿作用加强。6.与拟交感受类药物合用,利尿作用减弱。7.乌洛托品与氢氯噻嗪合用,其转化为甲醛受抑制,疗效下降。8.使抗凝药作用减弱,主要是由于利尿后机体血浆容量下降,血中凝血因子水平升高,加上利尿使肝脏血液供应改善,合成凝血因子增多。9.与碳酸氢钠合用,发生低氯性碱中毒机会增加。10.洋地黄类药物、胺碘酮等与氢氯噻嗪合用时,应慎防因低钾血症引起的副作用。11.与锂制剂合用,因氢氯噻唪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增加锂的肾毒性。12.与抗痛风药合用时,后者应调整剂量。13.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与血钾下降有关。14.降低降糖药的作用。

【贮藏】密封。

【包装】0.25g*60片/瓶/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4875

【生产企业】苏州华葆药业有限公司

珍菊降压片(华葆)的功效与作用珍菊降压片(华葆)降压药。用于高血压症。

珍菊降压片服用常见问题

高血压用药是要长期使用的,但是任何药物,若长期服用,都必定对机体造成影响。珍菊降压片为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那么,珍菊降压片能不能长期服用呢?

长时间服用珍菊降压片,还有可能引起一些罕见的副作用,比如说色觉障碍、胰腺炎、胆囊炎、光敏感等等。这些情况虽然比较罕见,但也确实有发生的几率,患者需要注意。不当的服用珍菊降压片会抑制胰岛素释放,然后让糖的耐量降低,使血糖升高,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促进动脉粥化,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

珍菊降压片是中西药复合制剂,其是由野菊花膏粉,珍珠母粉,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芦丁组成。其中野菊花性味甘苦平,入肝肺肾三经,具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效能。氢氯噻嗪为利尿药、抗高血压药。可乐定是α受体激动剂,可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α2受体,降低外周血管和肾血管阻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珍菊降压片的药理研究表明其功效作用是:具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效能。配合盐酸可乐定通过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交感神经冲动传递而降压并具有降压过程中不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联合氢氯噻嗪的利尿剂及芦丁的扩血管作用。平肝宁心,利水降压。

谈联合降压新趋势——单片复方制剂 篇5

一、两种联合降压措施比较

联合降压措施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处方临时联合;另一种是单片复方制剂。前一种方案除剂量调整方便外, 具有患者顺从性差、治疗费用高, 甚或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联用等弊端;而单片复方制剂除剂量调整不方便外, 具有简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顺从性、减少服药次数的优点, 而且能够到达1+1>2的效果, 并可以减少药物治疗费用。

二、单片复方制剂的多效性

单片复方制剂研发是经过多层次设计和效应面分析研究, 以合理的剂量配伍, 能以一种药物应对多种生理异常, 因而具有多效性。单片复方制剂的多效性, 有利于降压治疗中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 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从而转化为更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危险。同时该类制剂通过不同降压药物间的合理配用, 有效提高降压效果和速度, 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从而使联合治疗方案更优化。目前, 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策略和新方向是通过综合控制多重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1], 通过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 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 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2]。而单片复方制剂具有多效性, 因而能够很好地满足上述防治所需。此外, 单片复方制剂的多效性特点将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优化选择降压药的重要依据。

三、单片复方制剂的强化降压和优化策略

当前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转化为“强化、优化、简化”, 而单片复方制剂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此策略。单片复方制剂的强化降压效果和优化策略治疗已获循证医学证据支持。降压治疗的Treat-to-Target研究结果显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安博诺) 能强效控制各种类型高血压, 而且不良反应率低, 长期治疗顺从性高。中国高血压患者达标率分析表明, 服用安博诺治疗8周后收缩压平均下降2 2.0 m m H g, 舒张压下降16.1mm Hg[3]。在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 (A C C 2 0 0 8) 上公布的A C C O M P L I S H研究结果表明,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的血压控制率高达80%, 明显高于已公布氯沙坦对高血压终点事件减少的干预研究、缬沙坦长期抗高血压治疗评估研究、降压与降脂治疗预防心脏事件实验等临床试验的血压控制率。单片复方制剂的强化降压效果可见一斑。不仅如此, A C C O M P L I S H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一级终点事件方面, 与贝那普利氢氯噻嗪组比较,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组患者的复合心血管病发病率/病死率以及心血管硬终点下降20%;二级终点事件方面,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优于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复方制剂[4]。

四、单片复方制剂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

单片复方制剂在目前降压治疗临床实践中也具有重要地位。2000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学会 (ESH/ESC) 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已经调整了降压治疗模式和流程。在需要联合治疗的患者中, 单片复方制剂可以用于初始药物治疗。一般来说, 在无并发症的轻中度 (1级或2级) 高血压患者中, 包括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 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作为初始降压治疗的选择药物, 同时也可以作为维持降压治疗的选择药物。在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中, 可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初始治疗;在血压已经获得长期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 可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维持治疗。2009版欧洲高血压指南指出, 由于单片复方制剂可简化治疗方案, 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故应优先选用。

参考文献

[1]胡大一.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 10 (2) :81-83.

[2]胡大一, 王宏宇.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4, 8 (18) :3636-3637.

[3]孙宁玲, 荆珊, 陈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中国高血压患者达标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 (7) :618-621.

复方降压片 篇6

关键词:高血压,珍菊降压片,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1]。由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的动态血压 (ABP) 呈现白昼升高, 夜间降低的节律性变化规律, 所以夜间减少投放降压药物理论可行。我院运用2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评价2种投药方式对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药品

珍菊降压片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Z31020433) , 每片含盐酸可乐定30μg, 氢氯噻嗪5mg, 及中药成分珍珠粉100mg、野菊花浸膏100mg、芦丁20mg。

1.2 病例选择

1.2.1 入选标准:

随机选取2007年5月-2008年5月门诊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诊断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的标准。入选者基础血压为舒张压 (DBP) 90~109mm Hg (1mm Hg=0.133kPa) , 收缩压 (SBP) <180mm Hg;年龄18~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未控制的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对本试验药物有过敏者。

1.2.3 分组:

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试验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 , 对照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 。治疗前2组在性别、年龄、血压、心率、体质指数及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1.3 方法

1.3.1 投药方法:

入选病例先停用所有降压药物2周作为导入期, 期间服用安慰剂。2周后进入为期8周的对照试验。试验组口服珍菊降压片, 2片 (早晨6∶30) 及1片 (午后2∶00) ;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 1片, 每天3次。每天用量均为3片。

试验期间禁用其他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

1.3.2 ABPM监测方法:

所有患者生活作息节律一致, 均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ABPM监测。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美国Spacelabs 90207型) , 袖带缚于右臂, 日间 (6∶00~22∶00) 每隔15min, 夜间 (22∶00~次日6∶00) 每隔30min自动测血压及心率1次。有效血压监测次数大于设定次数的80%以上, 计算机软件自动剔除无效数据。检测完成后, 通过计算机分析系统获得24h、日间、夜间的平均DBP、SBP。

1.4 疗效评价

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 建议的ABP的正常值:24h平均值<130/80mm Hg, 白昼平均值<135/85mm Hg, 夜间平均值<125/75mm Hg。比较治疗前后昼夜血压非正常数值的次数下降至正常的比例:下降>90%为显效, 下降50%~90%为有效, 下降<5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 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4h ABPM变化

用药8周后24h平均DBPSBP、日间平均DBPSBP、夜间平均DBPSBP均显著降低 (P<0.01) , 但治疗后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治疗后夜间血压最低值多数出现在对照组, 时间段出现在凌晨3∶00, 有3例BP<95/60mm Hg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2.2 降压疗效

治疗后试验组, 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试验组患者出现尿酸略高1例, 轻度头痛1例;对照组直立性低血压2例, 血钾略偏低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与7.5%, 均未影响试验的进行。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使用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 不同药物的低剂量联合使用是目前被积极推荐的高血压治疗方案[3]。固定剂量复方制剂通过多层次设计和效应面分析的研究, 具有合理的最佳剂量配伍, 能达到相对较大的降压效应和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 优化了联合治疗方案, 改善长期治疗依从性, 有利于血压控制达标[4]。

本结果表明, 珍菊降压片降压效果良好, 总有效率达88.75%, 与吴跃进等[5] 概括的相仿。作为低剂量复方降压制剂, 珍菊降压片是我国特有的小复方中西结合药物, 现为部颁中药标准第20册收载的中成药。方中中药成分珍珠层粉主含碳酸钙, 为方中君药, 平肝潜阳、安神定惊, 有调节人体控制能力的作用[6];野菊花浸膏为臣药, 功疏风热、清头目, 动物实验证实其可增加冠脉流量、降低总外周阻力而平缓降压[7];芦丁清热、凉血、止血, 为佐使药, 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 也可使高血压大鼠血压轻度下降[8]。方中西药成分盐酸可乐定为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为治疗中度高血压的降压药之一, 但久用可致水钠潴留[9]。氢氯噻嗪为中效利尿剂, 是轻度高血压的首选药, 小剂量治疗高血压不良反应少[10], 剂量过大 (>25mg) 可能导致血糖、血脂、血尿酸升高及血钾降低[11]。本研究中珍菊降压片日剂量含氢氯噻嗪15mg, 可乐定90μg , 均为小剂量, 联合用可增加降压效果, 并可防止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珍菊降压片组方合理, 有效、安全, 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复方降压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1991年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提出的CCCI诊断标准[2]: (1) 中老年发病; (2) 头昏、头晕、头重为主症, 症状缓慢而持久, 呈波动性消长; (3) 伴心烦、失眠、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 (4) 有可能有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糖尿病、眼底动脉硬化; (5) CT、MRI检查排除器质性损害, TCD提醒脑血流低下。排除可以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以及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所致眩晕者。

1.2 一般资料

2009年符合纳入标准的CCCI患者58例,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其中男13例, 女17例;年龄60~92岁, 平均 (67.6±8.6) 岁;合并有高血压21例, 颈椎病14例, 冠心病8例, 糖尿病6例。对照组28例, 其中男11例, 女17例;年龄60~88岁, 平均 (66.1±7.9) 岁;合并有高血压18例, 颈椎病11例, 冠心病8例, 糖尿病6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并发症间有均衡性。

1.3 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予控制血压、降血糖、扩张冠状动脉、降脂等对症治疗, 均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氟桂利嗪。治疗组加用牛黄降压片治疗, 3片/次, 1次/d;对照组加用磷酸川芎嗪片100mg/次, 3次/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晕、头重、耳鸣等症状临床缓解程度。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 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 可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效:头昏或眩晕减轻, 仅伴有轻微的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 虽能坚持工作, 但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无效:头昏沉、眩晕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5例, 显效3例, 有效1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 痊愈率为83.3%。对照组痊愈19例, 显效3例, 有效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89.3%, 痊愈率为67.9%。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CCCI属中医眩晕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所引起, 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并认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肝木旺, 风气甚, 则头目眩晕。因此, 眩晕论治从肝。

牛黄降压片中人工牛黄清心除烦, 豁痰定惊;羚羊角平肝熄风, 定眩止痛;珍珠母潜阳安神, 清热平息肝风;冰片清心开窍, 疏散郁火清利咽喉, 以助清上焦热郁, 透发火郁;水牛角、黄芩凉血清心开窍, 潜降疏泄肝经火郁;佐以黄芩、党参健脾益气, 白芍平抑肝阳, 敛阴养血;郁金牛黄降压片活血, 疏肝解郁, 行气中之血;川芎行气活血, 理血中之气;决明子清肝定眩, 薄荷疏肝解郁, 甘松疏肝理气。诸药合用, 共奏清心化痰、平肝安神之功。CCCI患者不论是否伴有高血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牛黄降压片, 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及有效率,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平.脑供血不足的病理生理与临床[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8 (2) :125.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复方天麻颗粒01-12

中药及复方01-12

复方雷公藤01-12

复方苦参01-12

复方凝胶01-12

《成都沙河国际新区》01-12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诊治体会01-12

中药复方口服01-12

复方苦参液01-12

复方提取01-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复方天麻颗粒 下一篇:《成都沙河国际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