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疆地理环境对彩陶艺术纹样的影响

关键词: 彩陶 新疆

一、考古发现

新疆发现的大多数的彩陶器, 多以器身带耳把器具为特征。新疆出土的彩陶, 从纹样的绘制方法、器皿等形状、器皿把手等等, 都与甘肃河西的沙井文化有相近之处, 这也说明新疆出土的彩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甘肃地区影响的。

二、分布

其中出土彩陶较有代表性的有巴里坤大河公社出土的彩陶文物, 天山中部的以和静县察吾呼墓地为代表的彩陶文化群, 西部天山伊犁河谷地区的彩陶出土器, 以及出土分布广泛的伊犁河流域。

三、新疆彩陶的艺术特征

1) 新疆彩陶纹饰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 这成为新疆彩陶的最大特点。三角纹、菱形纹、网格纹、折线纹等是新疆彩陶纹饰的主要母题, 鲜有动物、植物和人物图案, 目前考古发掘所见仅有几例, 一例出现在焉不拉克墓地, 一例出现在哈密天山北路墓地, 一例出现在鄯善洋海墓地, 一例出现在群巴克墓地, 另两例出现在察吾呼沟墓地, 如图十一。三角纹饰在新疆彩陶装饰纹样中最为普遍, 包括抹实三角纹、内填斜线或网格的三角纹、多重三角纹等等。口沿内侧饰彩的形式也相当普遍, 基本上都是一圈倒三角或是宽带纹, 也有垂障纹。

2) 新疆绝大部分的彩陶都与青铜器和铁器共存, 因而属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器物, 这与中原彩陶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原彩陶则一般与石器共存, 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的产物。因而在新疆出土彩陶之初, 国内众多学者曾经一度认为它们是新石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的产物。这与中原彩陶相比, 显示出新疆彩陶的特殊性。但若把新疆放在广阔的中亚地区进行比较的话, 这种特殊性就会转变成普遍性。在伊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与印度、阿姆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以及哈萨克斯坦中东部 (苏联中亚) 等地区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诸多遗址中, 普遍存在彩陶与铜器和铁器共存的现象。这一特点表明, 新疆地区的彩陶可能与中亚其他地区的彩陶有着比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更加深刻的联系。

3) 就塔里木盆地南北缘的彩陶纹饰而言, 早期纹饰 (即青铜时代新塔拉遗存甚至是新石器时代) 与周围其他文化的纹饰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折线纹、三角纹等。还有许多非彩绘纹饰, 如刻划纹、珍珠纹等, 不仅在整个新疆地区都有发现, 而且在整个欧亚大草原都有分布;晚期纹饰, 特别是察吾呼沟文化晚期的纹饰, 风格独特, 自成体系。其中除传统的几何形外, 还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纹饰, 如回纹、鸟形纹、棋盘格纹、席纹、连续多重菱形纹等, 这些纹饰可能是从东方或西方传播而来, 即它们是所谓“迁徙纹饰”。这些纹饰传播到塔里木盆地边缘地区后, 该地区的古代居民依其传统的审美角度或宗教意识对它们进行些许改变, 即“纹饰的演变”,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说这一时期彩陶纹饰是本土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借鉴、吸收, 创造出的新的艺术风格, 相信也不足为过。

新疆彩陶纹饰的形式与特点, 并非寥寥几千字就能介绍清楚全面。本文的目的在于简要的介绍塔里木盆地南北缘出现的不同的彩陶纹饰, 并以察吾呼文化为起点来寻找与其他彩陶文化的相似之处, 以便我们在此基础上把握新疆彩陶纹饰的基本特点, 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新疆彩陶从而揭示新疆与周邻文化的关系做一个铺垫。

四、新疆彩陶的艺术精神

任何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有一个极其复杂和相当漫长的过程, 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种族特征、政治、宗教、时代等等因素都会对一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它们相互影响, 关系错综复杂, 我们从任何一种文艺理论上都难以完满的解析和阐释一种艺术特征形成的终极原因。在此, 笔者将尝试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经济、宗教等因素来探讨新疆史前彩陶艺术的风格 (精神) 。

没有人在文化艺术的问题上完全赞同“地理环境决定论”, 原因很简单, 因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完满的解答文化艺术上的发生和发展问题。就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而言,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最大缺点在于是“地理环境”而非是“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竖立在其上的艺术的性质、内容、形态、发展和变化。然而, 在研究文明的发生和文化类型形成的过程中, 尤其是在文化艺术的领域中, 学者们虽然不明白标榜“地理环境决定论”, 但多多少少都会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做一些阐述。这理由也很简单, 某一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不能绝对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某种特定的文化或是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 但某种特定的文化或是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是一定适合于产生它的环境的。也就是说,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我们总是可以找到一些合情合理的因素。对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排斥, 而是恰当的把握分寸, 合理的运用, 因为没有完满的理论, 完满就意味着终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方式, 不同的经济方式又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 只要稍稍留意一下牧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下的巨大文化差异, 我们就会明白地理环境对文化的重大影响, 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影响。笔者之所以尝试着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新疆史前彩陶的艺术风格, 除了地理环境对文化艺术的重大影响之外,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 研究新疆的史前文化和艺术, 我们缺少文献史料的记载, 这无疑使我们失去了了解新疆史前文化精神的最佳工具, 使我们无法像中原地区的学者那样充分的阐释彩陶文化所孕育的无限精神内涵。对新疆史前的民族及其迁徙情况学者们也是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若想从民族的迁徙过程中获得一些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路径也是非常困难的。面对新疆地区出土的大批史前文物, 我们为之振奋, 新疆是处在东西古代文明之间的“夹生地带”抑或是“边缘地带”, 东西文化交流一直是新疆史前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新疆出土的史前文物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最有说服力的见证;同时我们也面露难色, 因为目前阶段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整理和发表图像志一类的东西, 很难再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下去。

五、总结

新疆目前已经出土了大批彩陶, 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从纹饰上都独树一帜。在我国中原地区彩陶文化和西亚彩陶文化之间, 新疆的考古发掘成果给我们带来了亚欧大陆上的第三大彩陶文化——新疆彩陶, 其文化艺术意义之大足以令世界瞩目。然而当下我们面对着新疆史前居民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瑰宝却只能做一些整理资料、发表图像志一类工作, 这着实不能不令人感慨。笔者初次尝试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解读新疆史前的彩陶文化, 并不打算也没有能力来给新疆史前彩陶做一个文化艺术方面的确切的界定, 只是任何事情总要有个开端,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寄希望于那些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专家学者们更加关注我们新疆, 关注我们新疆的文化。

摘要:经考古学家的长期探索, 新疆这个位于古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传奇区域中的秘密也渐渐的浮现在世人眼中, 这些年在新疆各地出的文物其中各个时期的彩陶占比很大。据考证, 这些陶器最早出现于距今3000年前的时间, 从金到西汉的陶器都在新疆出土过。新疆独特的地域特征也影响到了陶器的纹路形式, 从新疆出土的陶器多为纹路粗狂, 黑红白着色的彩陶, 也是我们眼中令人呢叹为观止的艺术品。

关键词:新疆,彩陶,纹样,地域性

参考文献

[1] 王炳华.新疆出土彩陶[J].新疆社会科学.1986 (04) .

[2] 刘宁.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 2010.

[3] 孔誉璇.新疆的土陶艺术[J].中国美术馆.2008 (06) .

[4] 田欢.维吾尔族视觉艺术的族群性研究[D].复旦大学, 2007.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纹样服装设计论文02-12

家纺纹样论文题目02-12

刺绣纹样02-12

中国彩陶纹样02-12

《剪纹样》教案02-12

纹样特征02-12

美丽的纹样教案02-12

《设计纹样》教案02-12

西兰卡普纹样02-12

菏泽名人介绍02-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纹样服装设计论文 下一篇:纹样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