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厅通风系统(精选三篇)
中央大厅通风系统 篇1
1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确定
中央控制大厅位于地铁大厦四层, 建筑面积1520㎡, 层高11.4米。中央控制大厅为南昌地铁1、2号线 (远期为5条线) 的控制核心区, 有大量的控制设备, 且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设计之初征求了地铁专业设计院的意见 (根据地铁专业院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中央控制大厅可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并考虑到中央控制大厅的控制设备较多, 且24小时有人, 初期小火灾可以马上扑灭, 故中央控制大厅不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但与消防部门沟通后认为, 中央控制大厅位于超高层建筑内, 若火灾蔓延会对整个地铁大厦造成重大影响, 故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1.1系统比选
(1) 本次设计的中央控制大厅, 有大量的控制设备, 若出现误喷水或管道渗漏, 则会对设备及地铁控制指挥造成重大影响, 故平时管道内充水的自动灭火系统被禁止采用, 例如: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大空间水炮系统等等。
(2) 中央控制大厅建筑面积1520㎡, 体积超过17000m3, 若采用管网式气体灭火系统, 则所需的瓶组过多, 经济型较差, 且中央控制大厅面积、体积过大, 药剂喷放时效果较差。再者中央控制大厅全天均有工作人员值班, 若出现药剂误喷射也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3) 预作用系统在准工作状态时配水管道内不充水, 由空气压缩机给管网内充气, 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开启雨淋报警阀后, 转换为湿式系统的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严禁管道漏水、严禁系统误喷、替代干式系统的场所。其造价略高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但是系统可靠性高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故本次设计采用该系统作为中央控制大厅的自动灭火系统。
2 预作用灭火系统介绍
(1) 预作用系统的组成:本次地铁大厦中央控制大厅所设计的预作用灭火系统为电/电双联锁预作用系统, 由预作用报警阀及相应配管、闭式玻璃球喷头、管网、电磁阀、空气压缩机、火灾探测系统、自动气压维护装置等组成。电/电双联锁预作用系统设计用于要求最大程度的防止系统勿进水的场所。
(2) 水源:预作用灭火系统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共用地下三层的消防水池 (630m3) 和低区喷淋泵。
(3)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设置要求及参数:中央控制大厅属于非仓库类高大净空场所, 作用面积260m2, 喷水强度为6L/min.m2, 用水量为40L/s, 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系统喷头选用流量系数为80的快速响应闭式喷头。系统的预作用报警阀设置于附近空调机房内。
(4)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控制:当中央控制大厅发生火灾时, 第一个电信号是火灾探测器动作或手动/电动紧急开电磁阀装置。第二个电信号是系统管网低气压报警压力开关, 闭式喷头动作后, 系统管网压力下降, 低压报警压力开关动作。当上述两个独立的电信号都发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时, 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电磁阀开启信号, 预作用阀膜片腔泄压, 预作用阀开启 (如只有一个电信号产生, 火灾报警控制器只发报警信号, 预作用阀不会开启) , 阀后管道充水, 压力开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 并启动低区喷淋泵进行灭火。除上述控制方式外,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雨淋阀和水泵还应具备消防控制中心手动远程控制方式和水泵房现场应急操作方式。
3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操作及维护
(1) 预作用灭火系统的管网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相同;预作用灭火系统与湿式灭火系统相比多了一个雨淋阀以及空气压缩机。准工作状态下系统管网内充满0.03~0.05MPa的空气, 由空气维护装置和空压机维护其气压, 管网内无水。充气时打开空气维护装置进气球阀和旁通阀, 启动空压机充气, 将管网充至设定的压力范围内, 关闭空气维护的旁通球阀, 全开管道末端试水装置, 空压机在管网压力达到0.05MPa是应停止工作, 空压机在管网低于0.03MPa启动, 气压降至0.01MPa时, 低压压力开关控制器动作, 发出低压报警。
(2) 预作用报警阀应每月巡检、动作一次, 每年拆下检修一次, 冲洗管道, 清除水垢、杂质, 检查各运动件、密封件的性能。如各轴有无划痕、毛头、变形;节流孔有无堵塞;阀座有无水垢、锈蚀杂质;报警阀中各橡胶件的正常使用寿命为一年, 如有蠕化、压痕变形、老化发硬、粘贴、磨损等现象, 应即时予以更换。
摘要:根据中央控制大厅的特点, 经方案比选, 采用预作用灭火系统。对于预作用灭火系统的组成、控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预作用灭火系统,双连锁,中央控制大厅
参考文献
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篇2
一、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酒店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冷却塔及其他污染源,并设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送风口和回风口应设置防鼠装置,并定期清洗,保持风口表面清洁。
三、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四、中央空调系统应当具备下列设施:
1、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2、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3、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4、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五、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并按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1、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半年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调主机、冷凝器、蒸发器、冷凝水盘每年应清洗一次;
4、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应每周对运行的中央空调 系统中的上述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 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六、酒店应当按照本制度做好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并建立健全卫生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中央大厅通风系统 篇3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是集电力电子、自动控制、微电子、电机学等技术集成的一项高技术。它以其优异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能效果和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效率最高、最理想的电气传动方案, 是电气传动的发展方向。它为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节约能源、降低消耗,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的新手段。
据统计, 我国电动机装机总容量约4亿多KW, 其用电量占当年全国发电量的60%~70%, 而风机、水泵设备装机总功率达1.6亿KW, 年耗电量3200KW·h, 约占当年全国电力消耗总量的1/3。而应用变频器节电率一般在20%~60%, 投资回收期1~3年, 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所以大力推广应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是当前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重要手段, 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2 变频器与节能
在工农业行产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控制, 如空调系统的温度、供水系统的水压、通风系统的风量等, 这些系统绝大多数是用交流电机驱动的。以前由于电机的转速无法方便调节, 为了达到对上述物理量的控制, 人们只好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 如用档板调节风量, 用阀门来调节流量压力等, 致使这些系统不仅达不到很好的调节效果, 而且大量的电能被档板和阀门白白浪费。根据交流电机的特性, 要实现连续平滑的速度调节, 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变频调速器, 变频器是将标准的交流电转成频率、电压可变的交流电, 供给电机并能对电机转速成进行调节的装置。采用变频器进行风机、水泵的节能改造, 不仅避免了由于采用挡板或阀门造成的电能浪费, 而且还会极大提高控制和调节的精度, 我们可以真正方便地实现恒温空凋系统和恒压供水系统。
3 中央空调系统
大、中型中央空调由三部分组成:
3.1 制冷、制热站
3.2 空调水管网系统
3.3 空调末端装置 (空调机组, 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等)
工作原理:采用设备中的风扇使室内空气循环, 并通过设备中的冷、温水盘管来冷却和加热, 以达到空调的目的。盘管中的冷、温水由机房中的制冷设备和锅炉提供。
该系统的缺点是:设备配置较大, 风机噪音大。当环境温度变化或冷、热负荷变化时, 只能通过增减冷、温水循环泵数量或使用挡风板的方法来调节室内温度, 既耗费能源又造成环境温度波动。
4 负载与节能关系
4.1 负载类型与节能关系
生产机械各式各样, 种类繁多, 但负载类型主要分三类, 它们与节能的关系见表1 (P
4.2 几种典型负载与节能关系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中都是各种风机、泵类负载, 根据流体学原理可知, P}n3, 故应用变频器后, 节能效果显著。下表列出风机、泵类负载应用变频器后, 在不同流量Q、转速n、由功率P (额定值的相对百分数) 在某频率值时的节能率。
5 中央空调变频调速系统的控制依据
中央空调系统的外部热交换由两个循环水系统来完成。循环水系统的回水与进 (出) 水温度之差, 反映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热量。因此, 根据回水与进 (出) 水温度之差来控制循环水的流动速度, 从而控制了热交换的速度, 是比较合理的控制方法。
5.1 冷冻水循环系统的控制
由于冷冻水的出水温度是冷冻机组“冷冻”的结果, 常常是比较稳定的。因此, 单是回水温度的高低就足以反映房间内的温度。所以, 冷冻泵变频调速系统, 可以简单地根据回水温度进行如下控制:回水温度高, 说明房间温度高, 应提高冷冻泵的循环速度, 以节约能源。反之则反。总之, 对于冷冻水循环系统, 控制依据是回水温度, 即通过变频调速, 实现回水的恒温控制。
5.2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控制
由于冷却塔的水温是随环境温度而变的, 其单测水温不能准确地反映冷冻机组内产生热量的多少。所以, 对于冷却泵, 以进水和回水间的温差作为控制依据, 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是比较合理的。温差大, 说明冷冻机组产生的热量大, 应提高冷却泵的转速, 增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 说明冷冻机组产生的热量小, 可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 减缓冷却水的循环速度, 以节约能源。
6 中央空调末端送风机的变频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已开始关注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大型公共建筑 (如商场、宾馆、影剧院等) 均设置有中央空调系统, 而大多数中央空调的运行, 绝大部分末端机采用开/关控制方式, 难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感的要求。变频技术的飞速发展, 成本进一步下降, 使得这一要求成为现实。
6.1 调节风量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 冷、暖的输送介质通常是水, 在末端将与热交换器充分接触的清洁空气由风机直接送入室内, 从而达到调节室温的目的。
在输送介质 (水) 温度恒定的情况下, 改变送风量可以改变带入室内的制冷 (热) 量, 从而较方便地调节室内温度。这样, 便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定需要的室温。
调整风机的转速可以控制送风量。使用变频器对风机实现无级变速, 在变频的同时, 输出端的电压亦随之改变, 从而节约了能源, 降低了系统噪音, 其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不言而喻的。
6.2 控制方式的确立
6.2.1在室内适当的位置, 安装手动调节控制终端, 调速电位器VR和运行开关KK置于控制终端盒内, 变频器的集中供电由空气开关控制, 需要送电时在配电控制室直接操作。调整频率设定电位器VR, 可以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 从而控制风机的送风量, 关闭时断开KK即可, 此方式成本低廉, 随意性强。6.2.2当室外温度变化, 或者冷/暖输送介质温度发生改变时, 将可能造成室温随之改变, 对环境舒适要求较高的消费群体, 则可以采用自动恒温运行方式。选择内置PID软件模块的变频器。控制终端的方式同手动方式。电位器用来设定温度 (而不是调整频率) 。变频器通过采集来自反馈端VPF/IPF的温度测量值, 与给定值作比较, 送入PID模块运算事自动改变U、V、W端子的输出频率, 调整送风量, 达到自动恒温运行。6.2.3送风机的分布可能不是均匀的, 对于稍大的室内空间, 则可以采取“区域温度平均法”策略调节送风量, 以满足特殊需要量场所。6.2.4为降低成本, 个别的变频器可能没有内置PID软件模块, 选用外加PID调节器即可。
6.3 应用方案的系统考虑
共振 (动) :选择末端送风机时, 应考虑测试其在全转速范围的共振转速点, 应避免电机工作于这样的转速区, 通过设定变频器的回避频率及其宽度值, 则可以避免电机运行于该转速区域。
节能:风机属于平方转矩负载, 应用时, 选择风机、泵类专用变频器 (亦称为节能型变频器) 较好, 并将其转矩曲线 (V/F) 设定为“平方转矩”, 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
安装:变频器应装于末端机的“隔离室”内, 除保证良好的散热外, 还应让其不置身于潮湿环境下。亦需考虑中央空调在制冷或制热时末端机自身的温度影响。
频率限制:电机转速较低时, 散热效果较差:转速过大, 则会引起因风速过高而造成的不适当状态, 如制冷时, 可能因风速过大, 致辞使冷凝水不能被吸水盘完全接收, 造成外漏。应选择适宜的上、下限频率, 下限频率以不小于15Hz为宜, 上限频率不要超过60Hz, 根据最大风速确定。
载波频率:将变频器的载波频率适当提高, 则可以降低电机运行噪音, 提高环境质量。多机并联运行时, 若电机距离变频器较远, 则需调整载波频率, 以避免引起电机电流振荡。
摘要:简要介绍了变频调速在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02-22
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说明02-2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之道02-22
中央集控系统02-22
浅论中央空调系统节能02-2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分析02-22
中央空调系统BIM02-22
节能中央空调系统方案02-22
中央维护系统02-22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