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铝凝胶

关键词: 急性

磷酸铝凝胶(精选七篇)

磷酸铝凝胶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的18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0例:男性51例,女39例,平均年龄(38.9±6.2)岁;其中不洁饮食者60例,生冷饮食者30例;有腹泻90例(100%),腹痛77例(85.6%),呕吐84例(93.3%),发热8例(8.9%)。治疗组90例:男性51例,女39例,平均年龄(38.9±6.4)岁;其中不洁饮食者57例,生冷饮食者33例;有腹泻90例(100%),腹痛80例(88.9%),呕吐81例(90%),发热9例(1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及临床表现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病史调查、常规体检及实验室化验排除胃肠道肿瘤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除外细菌性痢疾等特异性感染,且均无心肺、肝肾等严重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90例,给予谷氨酰胺肠溶胶囊,2粒,ti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0g,tid;匹维溴铵片,100mg,tid。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磷酸铝凝胶(商品名:洁维乐,韩国保宁制药株式会社),20g,tid。治疗3d后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会组织委员会提出的疗效判断标准[2]。(1)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72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校正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87/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75/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比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通常发病急骤,以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为主要表现,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引起休克。传统观念中在急性胃肠炎治疗中往往采用抗生素和止泻禁食治疗。而WHO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治疗,我国学者根据我国腹泻病原谱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结果提出,大约70%的腹泻病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1]。新的治疗理念更加强调纠正脱水和生态失衡问题。

正常菌群对稳定肠道功能,有效地排出外源性微生物的侵袭至关重要。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主要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可使各种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得到有效补充,使微生态平衡恢复,抵御外界病原的侵犯或重建人体天然屏障,以使疾病尽快治愈。

匹维溴铵片是一种高选择性胃肠道钙通道阻滞剂,它与肠壁平滑肌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的特殊结合点相结合,即使细胞膜去极化,通道也被通过阻滞,阻断钙离子进入胃肠道平滑肌细胞的通常路径,减少由于副交感活性过度增加而引起的运动过强,同时减少因激素和介质(胆囊收缩素、P物质)引起的肠道过敏,有助于缓解腹泻、腹痛、腹胀症状[3]。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L-谷氨酰胺、白术、茯苓、甘草,可改善肠道的吸收、分泌及运动功能,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阻止或减少肠内细菌及毒素入血,促进受损肠黏膜的修复及功能重建。

磷酸铝凝胶是一种兼具制酸与黏膜保护双重作用的全消化道用药。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铝、赋形剂琼脂和果胶,能迅速、持续的酸中和,在胃内构成缓冲体系,在减少呕吐方面作用显著。其特有的凝胶体及辅助成分果胶和琼脂,有良好的覆盖作用,均匀地分散在全胃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肠黏膜反复损伤,从而得以较快修复。凝胶剂是具有专利技术的微粒体,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能减少胃肠内发酵气体,吸附代谢毒素、水分,并使病毒失去活力降低致病性,故减轻腹胀、腹痛,减少大便次数及大便水分,临床症状得以缓解[4]。而且磷酸铝凝胶以不溶性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在体内基本不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几乎以原形排出,所以不会引起铝中毒和磷缺乏,安全性好。

本研究对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匹维溴铵片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铝凝胶(洁维乐)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且安全、顺应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口服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90例,给予口服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2粒,ti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0g,tid;匹维溴铵片,100mg,tid。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磷酸铝凝胶,20g,tid。治疗3d后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3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铝凝胶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显著,且安全、顺应性好。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磷酸铝凝胶,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匹维溴铵片,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王泓冰,王平.对急性胃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66.

[2]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3]林懋惺,薛建波.匹维溴铵联合地衣芽孢杆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42.

磷酸铝凝胶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5~25个月,平均年龄(13.1±2.0)个月。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大便次数多、发病急、排黄色水样大便,患者精神差。随机将1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临床治疗时,对对照组患儿行抗病毒制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同时给予肠道活性菌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磷酸铝凝胶口服治疗,其中对于<6个月患儿,5 g/次,6~12个月患儿,10 g/次,12~25个月患儿15 g/次, 均2次/d口服。

1.3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2]:显效:临床治疗72 h内全身症状消失,粪便性状以及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有效:治疗72 h内患者全身症状好转,粪便性状以及排便次数明显好转,无效:治疗72 h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粪便性状及排便次数没有好转,甚至恶化。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止泻时间与总疗程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以及治疗总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0~2岁之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般以上的小儿腹泻患者在0~1岁之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引起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手等传播通道进入小儿消化道。幼儿的防预功能比较低,对大量的微生物入侵毫无抵抗力,致使大量微生物在幼儿消化道内繁殖并产生毒力,导致幼儿腹泻[3]。轮状病毒损坏幼儿小肠绒毛细胞,导致幼儿小肠吸收水和电解质能力下降,从而引起腹泻。当喂养婴儿的乳食发生质、量的变化超出婴儿消化道所能承受的能力时,婴儿肠胃里的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堆积在小肠上部导致局部酸度降低,肠道下部的细菌上移并繁殖,造成婴儿发生内源性感染和消化道功能紊乱轮状病毒性肠炎急性期呈现出低激活状态和细胞免疫变化与临床症状恢复一致,轮状病毒感染全过程中细胞免疫参与的重要作用,因此临床治疗中对于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磷酸铝凝胶属于一种高效的粘膜保护剂,其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应用,能够在胃黏膜表面形成粘膜层,以发挥其胃黏膜的覆盖保护作用,同时磷酸铝凝胶还具有非常好的制酸作用,所以其能够阻止胃酸侵蚀以及消化液的自身消化[4]。磷酸铝凝胶能够在胃部形成AICI3和刺激肠粘膜下前列腺素的吸附作用,对创伤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将磷酸铝凝胶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不仅能够增加药物的作用时间,激发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机体抗病毒作用,而且对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5]。临床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在抗病毒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同时给予肠道活性菌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磷酸铝凝胶治疗的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0%,同时也能够缩短止泻时间和治疗疗程,而对照组使用抗病毒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肠道活性菌调节肠道菌群等综合治疗的效果仅仅达到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实施抗病毒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治疗疗程短,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霞.去乳糖奶粉喂养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病程的影响[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09 (4) :104-105.

[2]刘仁红, 肖毅, 张荣贵.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1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3) :1024-1026.

[3]袁学文.探讨3种方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益[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2) :79-80.

[4]杨黎明, 方玉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的流行及临床调查[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1 (5) :2014-2015.

[5]汪爱群, 覃肇源, 蒋小云.干扰素联合必奇及西米替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 2008 (8) :1278-1279.

磷酸铝凝胶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85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单一组(n=41)和联合组(n=44)。单一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5~63岁,平均年龄在(48.7±3.2)岁,溃疡灶直径在0.5~1.9 cm,平均病灶直径在(1.2±0.6)cm;联合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7~68岁,平均年龄在(49.2±2.8)岁,溃疡灶直径在0.5~1.9 cm,平均病灶直径在(1.2±0.6)cm,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溃疡灶直径,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单一组应用雷贝拉唑(由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160)治疗,口服20 mg雷贝拉唑,1次/天,疗程为2周;联合组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由沈阳天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3311)治疗,口服20 mg雷贝拉唑、20 mg磷酸铝凝胶,1次/天,疗程为2周,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用胃镜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和判定。(1)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溃疡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HP根除率,分析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疗效。(2)疗效判定结果。显效:胃镜检查溃疡基本完全愈合。有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超过50%。无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积缩小≤5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3]。HP根除率:胃镜复查,尿素酶测定幽门黏膜标本,HP阴性则根除,阳性则未根除[4]。

1.4统计学处理: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HP根除率等数据均录入至版本为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单一组的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5.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和HP根除率比较:单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HP根除率为8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HP根除率为9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HP根除率比较,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生机制是因为胃黏膜自身的防御系统、修复系统以及外界侵害因素的平衡被破坏,除此之外,胃溃疡的发生还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5,6,7,8]。根除HP可以加速溃疡愈合,缩短抑酸剂疗程,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根除HP十分重要。

雷贝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起效快,可以与质子泵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除此之外,雷贝拉唑还具有不经过酶途径进行代谢的优势,因此其个体差异较小。果胶、琼脂及磷酸铝是磷酸铝凝胶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属于中性的缓冲剂。果胶、琼脂可形成黏液层,保护胃黏膜免遭损害,磷酸铝在体内和胃酸混合,形成缓冲系,可以抑制酸性作用。

本次研究选取85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单一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明显低于联合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由此可见,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综上所述,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溃疡,治疗效果显著,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倪少波.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86-87.

[2]陈学淳.基于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8):50-51.

[3]琚瑾敏.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200-201.

[4]李见好.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8):2137-2138.

[5]王能民.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3):401-402.

[6]琚瑾敏.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200-201.

[7]陈学淳.基于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8):50-51.

磷酸铝凝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5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放射性直肠炎患者58例, 均为因宫颈癌放疗所致的女性患者, 年龄35~67岁, 平均年龄 (43.6±4.3) 岁。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诊断参考《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执行。患者经放疗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反复黏液便和/或血便者, 经电子肠镜证实直肠无肿瘤侵犯, 出现直肠黏膜水肿、充血, 严重者局部糜烂乃至坏死, 即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结肠镜下炎症程度及范围比较, 无明显差异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每晚排空二便后采用复方灌肠液保留灌肠, 等待30~60 min后再用磷酸铝凝胶 (商品名:洁维乐, 韩国保宁制药株式会社出品) 40 g保留灌肠1次。复方灌肠液选用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24万U、止血敏2 g、苯海拉明20 mg和颠茄片5片研碎加入生理盐水100ml, 摇匀加热至36~38℃备用。对照组轻症者给予口服补液及收敛解痉药物 (如颠茄片) , 腹泻早期给予阿司匹林等;重症者采取静脉补液, 给予止血、抗炎、解痉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

1.2.2 操作方法:

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其密切配合, 嘱其少量饮水。采用复方灌肠液灌肠时患者取左侧卧位, 将配置好的灌肠液插入一次性输液器, 排气, 关调节器, 剪去输液器末端, 用液体石蜡油润滑,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输液器插入肛门深度为较具体病变部位延长5~10 cm[2], 灌注速度以60~90滴/min为宜。灌肠液滴完后, 忌剧烈运动, 分别取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平卧位和膝胸位各15min, 使药液在肠道内充分吸收。治疗期间禁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冬季要保暖, 床单及器具单人单用, 避免交叉感染。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1]拟定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结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恢复正常; (2)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或部分消失, 大便常规检查可见1~2个红细胞, 结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 (3) 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和结肠镜等检查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观察灌肠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和粪便颜色和性状。7 d为1个疗程, 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66.67%, 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39.29%, 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3 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是宫颈癌放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 宫颈癌体外照射结合腔内高剂量放射治疗时, 中重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5.3%~15.6%。以大便频次增加、下坠感、下腹痛或肛门痛、黏液便以及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保留灌肠使药物在局部被肠道直接吸收, 既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也可以避免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 保持药物的性能, 减少药物用量和药物的副作用。

本研究采用复方灌肠液及磷酸铝凝胶保留灌肠治疗后,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 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1050, P<0.05) 。在复方灌肠液组方中, 地塞米松具有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通透性, 减少炎性渗出, 从而减轻黏膜水肿、充血的作用[3]。硫酸庆大霉素为氨基糖甙类广谱抗菌素, 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菌和杀菌作用[4]。止血敏能够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并能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 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从而达到止血效果。颠茄片具有解除胃肠道痉挛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进而促进溃疡愈合。苯海拉明和阿托品有相似的化学结构, 可以减少肠蠕动, 同时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直接起到阵痛作用。磷酸铝凝胶对胃肠黏膜具有覆盖作用, 能够促使溃疡面的肉芽生长, 减轻黏膜充血及促进溃疡愈合[5], 这样可有效提高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强调治疗前排空二便, 适度控制饮水, 是为了保证药物与肠黏膜充分接触并延长灌肠后首次排便时间。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能够直接观察和有效、匀速地控制滴注速度, 使直肠内压力缓慢匀速上升, 有利于药物保留。要注意药温, 药液过冷过热都会对直肠黏膜产生刺激。插入肛门深度根据病变部位再延长5~10 cm, 因为插入深度深, 离直肠压力感受器远, 易使药物保留, 同时药液易达到病变部位, 促使灌肠液充分与肠壁接触, 从而提高疗效。这与保留灌肠治疗效果与药液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短成正比的研究结果一致[6]。药物保留灌肠后改变体位可使药液直达病变部位, 增加药物吸收面积, 提高药物利用度, 促进直肠黏膜水肿、炎症的吸收, 起效迅速, 使直肠黏膜易于修复, 促进溃疡愈合。

总之, 复方灌肠液在放射性直肠炎治疗中起到减轻黏膜充血水肿, 抗感染, 止血、解痉、止痛以及促进肠黏膜修复的作用, 结合磷酸铝凝胶对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黏液膜状结构, 这层结构能够隔离黏膜与刺激物, 为受损和有炎症的黏膜提供一个较好的康复环境, 这样对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满意,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 (GBZ111-2002) [S].2002.

[2]郑秀云, 王菊玲.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08, 7 (2) :86-87

[3]李艺明, 康复新.蒙脱石散等混合液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J].中国中医药指南, 2012, 10 (9) :522

[4]王强兵, 王三吉, 刘镜, 等.中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 31 (2) :18

[5]吴况明, 蒋良友.磷酸铝凝胶和维生素B12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22 (5) :11-12

磷酸铝凝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浚县新镇中心卫生院儿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95例婴幼儿腹泻住院患儿, 经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等检查确诊, 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中关于婴幼儿腹泻的诊断标准, 排除药物禁忌证、无法判定疗效和一般资料不完整等患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 其中男29例, 女18例;年龄5~39个月, 平均年龄 (10.3±2.5) 个月;轻中度脱水43例, 重度脱水4例;轻度腹泻9例, 中度腹泻33例, 重度腹泻5例;伴有发热47例, 呕吐42例。观察组48例, 其中男29例, 女19例;年龄5~41个月, 平均年龄 (10.4±2.5) 个月;轻中度脱水44例, 重度脱水4例;轻度腹泻9例, 中度腹泻34例, 重度腹泻5例;伴有发热48例, 呕吐4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脱水程度、腹泻程度和伴随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和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 患儿月龄在12个月以内, 1.5 g/次, 3次/d;患儿月龄在12个月及以上, 3 g/次, 3次/d。观察组给予温开水冲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月龄在6个月及以内, 1片/次, 3次/d;月龄6~36个月, 2片/次, 3次/d, 月龄36个月以上;3片/次, 3次/d;同时饭前口服磷酸铝凝胶, 10 g/次, 2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综合疗效:按照全国小儿腹泻会议 (1998年) 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3], 患儿连续治疗72 h内, 大便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正常者为治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大便性状明显改善、全身症状改善明显者为显效;大便次数有所减少、性状轻微改善者为有效;大便次数、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不明显, 甚至加重者为无效; (2) 腹泻停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平均时间; (3) 不良反应: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综合疗效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 χ2=4.53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儿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4.5397, aP=0.0331<0.05

2.2 腹泻停止时间

观察组腹泻平均停止时间 (2.6±0.8) d明显低于对照组 (3.1±0.9) d, t=2.863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不良反应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由多病原和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肠黏膜吸收功能减弱或分泌水分增多, 肠内大量水分流失, 表现为不同程度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细菌进入患儿肠道后, 释放肠毒素引起肠道酶转化异常, 损伤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氧、钠和水分等物质的吸收功能, 大量增多的小肠液积聚引起分泌性腹泻或渗出性腹泻的发生[4]。无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 从而减弱肠道屏障和拮抗作用, 病原菌不断侵袭和定值加重腹泻, 从而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传统液体疗法、抗生素和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等治疗能够改善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症状, 但效果并不理想, 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及西药安全性尚存争议。随着临床对婴幼儿腹泻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 多数学者推荐采用微生态疗法改善肠内菌群平衡, 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活菌制剂, 具有营养免疫和生物拮抗的作用, 在增加防御功能和促进肠道吸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可促进婴幼儿肠道内有益菌群的生长, 恢复微生态平衡和重建机体屏障, 从而有效抵抗病原菌及其毒素的侵袭, 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缩短腹泻时间[5]。磷酸铝凝胶的主要成分为琼脂和果胶, 具有高度黏附能力, 能够在消化道黏膜覆盖一层保护性薄膜, 还可在胃内形成氧化铝以刺激胃肠道黏膜前列腺素释放与合成, 促进胃肠黏膜的再生和修复。同时, 磷酸铝凝胶在体内以不溶性磷酸盐存在, 吸收率极低, 婴幼儿服用安全性较高。现代药效学研究表明[6]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磷酸铝凝胶能够降低致病菌的定值, 能拮抗沙门菌或幽门螺旋菌等致病菌,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从而促进患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 与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8.72%, 观察组腹泻平均停止时间 (2.6±0.8) d明显低于对照组 (3.1±0.9) d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确切, 能够有效维持或调整微生态平衡, 抵抗病原菌及其毒素的侵袭, 在缩短腹泻时间和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采用大样本对治疗机制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苏青, 钟永兴.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12) :34-35.

[2]叶礼燕, 陈凤钦.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 24 (19) :1538-1540.

[3]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纪要, 腹泻病治疗新原则, 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临床儿科杂志, 1998, 16 (5) :358-358.

[4]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2-301.

[5]胡仁玉, 李江涛.磷酸铝凝胶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腹泻60例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2) :83-84.

磷酸铝凝胶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64例,患儿均有一定的过期产、难产或者窒息史,同时均伴有不同量的羊水吸入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有呕吐现象,进食后明显加重,呕吐物主要为绿色黏液,部分患儿黏液中带有血丝,为使本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排除了消化道畸形等先天性疾病患儿。

分组: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6例;胎龄37~41周,平均胎龄(38.2±1.6)周;出生体重为2 300~4 200 g,平均体重(3 290±408)g;难产史18例,窒息史10例,过期产史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7例;胎龄36~42周,平均胎龄(38.4±1.5)周;出生体重2 200~4 100 g,平均体重(3 166±384)g;难产史13例。窒息史11例,过期产史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以及致病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观察组给予患儿洗胃1次,服用思密达和磷酸铝凝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具体操作方法:用注射器通过胃管将患儿胃内容物吸尽,将5%碳酸氢钠溶液6mL稀释于生理盐水24mL中,配成1%碳酸氢钠溶液,注入胃中,保留2 min后吸出。思密达(蒙脱石散剂)和磷酸铝凝胶给药量均为成人用量的一半,要求患儿进食前30 min服用,其中思密达3次/d,磷酸铝凝胶2次/d。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儿治疗2 h内呕吐即停止,其余临床症状也均明显消失,常规喂奶后未出现呕吐;②有效:指患儿在治疗12 h内呕吐即停止,其余临床症状也均明显消失,常规喂奶后未出现呕吐;③无效:患儿治疗24 h后仍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呕吐加重。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两组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75%;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无效的患儿给予禁食和静脉输液治疗24 h后均痊愈,均无任何异常反应见表1。

讨论

虽然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但排除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患儿,本病通常可于1~2d内自动痊愈,但不同患儿症状不同,其中部分患儿自愈能力较差,不经治疗可能会出现呕吐过于频繁的症状,过于频繁的呕吐会造成患儿胃液大量流失[3]。新生儿由于特殊体质,体内胃液较少,同时体内急需能量,而胃酸的过量流失则会造成患儿体内的电解质以及水代谢的紊乱,进而导致患儿发生体内酸碱度失衡、低血糖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会对患儿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4]。同时过量的呕吐也可能导致患儿将胃内液体吸入气管,导致肺炎的发生。此外,由于新生儿胃内容物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珠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等多种病原菌,所以咽下综合征的患儿也容易发生胃肠道感染[5]。因此,积极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对患儿的健康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多采用洗胃的方法,洗胃可以中和分泌亢进的胃酸,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感染和清洗胃壁的作用。思密达(蒙脱石散)目前主要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治疗新生儿咽下功能综合征疗效较好,本药最大的作用是可以将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等固定,进而对其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本药可以覆盖于消化道黏膜,从而提高了黏膜屏障对外来因子的防御功能。但应用思密达治疗不能较好地对胃酸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因此,本次研究采用了磷酸铝凝胶进行治疗。磷酸铝凝胶可以中和胃酸,进而抑制胃酸过多引起的反酸。研究结果发现,思密达联合磷酸铝给予1次洗胃患儿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均和对照组完全一致(P>0.05),避免了反复给患儿洗胃带来的伤害,提示思密达联合磷酸铝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疗效好,同时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思密达联合磷酸铝治疗1次洗胃后的患儿有效率和安全性均较高,且用药方便,还可以避免对患儿胃黏膜造成刨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燕钦,孙力,钟玉红.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中改良洗胃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5669-5670.

[2]张汉荣.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10):96.

[3]袁冲.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临床干预分析[J].中外医疗,2014,16(16):111-112.

[4]兰荣梅.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23(22):47-48.

磷酸铝凝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192例, 男125例, 女67例, 年龄0.5~2岁, 所有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9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大便检查结果及病情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首先进行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并给予营养支持。

观察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法莫替丁0.2~0.3 mg/kg, 3次/d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210 mg/粒) , 6~12个月患儿:0.5粒, 2次/d口服, 1岁以上患儿:1粒, 2次/d口服;磷酸铝凝胶 (11g/袋) , 1/3袋, 3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10~15 mg/kg, 1次/d静滴;饭前乳酶生0.3 g, 3次/d口服;蒙脱石散 (3 g/袋) , 1/3袋3次/d口服。

1.3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72 h内每天腹泻次数等于或少于2次, 大便外观正常且无全身症状;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粪便性状、次数无好转, 全身症状未减轻甚至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大便性状及次数的比较

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大便均为黄色稀便或稀水便, 治疗后均为黄色糊状便。两组治疗后平均大便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 ,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观察组大便次数<3次/d的患儿例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且两组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法莫替丁具有广谱的体内、外抗病毒能力, 由于其较利巴韦林有效, 因此被用于治疗腹泻及消化性溃疡。连朝辉等[2]研究表明法莫替丁可以用于治疗秋季轮状病毒腹泻, 且治疗效果理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是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组成的三联活菌制剂。其中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正常蠕动并可以通过磷壁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结合, 与其它种厌氧菌一起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学屏障以阻止致病菌的侵入与定植, 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以达到止泻的目的[3]。

黏膜保护剂通过有效保护肠黏膜来提高其防御功能[4]。不溶性凝胶磷酸铝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主要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达到抗腹泻效果, 其作用时间为1~2 h, 且相较于蒙脱石散, 婴儿更易接受喂以磷酸铝凝胶。

本研究表明, 相较于传统治疗组, 法莫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联合用药可以明显减少腹泻次数, 改善大便性状, 缩短病程,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因此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摘要: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利巴韦林联合乳酶生、蒙脱石散常规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72h。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止泻时间明显缩短, 大便次数明显降低, 大便性状显著改善, 总有效率为95.8%, 明显高于对照组79.2% (P<0.05) 。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明显减少腹泻次数以及改善大便性状,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婴幼儿秋季腹泻,法莫替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磷酸铝凝胶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9.

[2]连朝辉, 杨德华.法莫替丁治疗秋季轮状病毒腹泻54例疗效观察.临床内科杂志, 1996, 13 (6) :28.

[3]李茹慧.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婴儿腹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1, 9 (6) :150-15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磷酸盐处理 下一篇:单氟磷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