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开对抗语文

关键词: 理解 教材 语文

读叶开对抗语文(共3篇)

篇1:读叶开对抗语文

详细分级书目推荐

一类 低幼读物:适合幼儿园大班至小雪一、二年纪学生。

二类 初级读物:以文字为主,内容相对短小有趣,适合二、三年纪小学生阅读。三类 中级读物:知识性更强,适合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及中学生。

我曾说过要把女儿读过的好作品,按照年纪的小大分别罗列出来。不求全备,但愿能提供一个有价值的阅读参考,来交流我们彼此之间的阅读经验。这个说法在我的博客上出现之后,每天都有网友给我留言,说盼望早日得到我的书目。

这些家长的渴望,我非常理解。

但是他们的渴望,让我产生怯懦的心理。我的一切经验,都是从自己的切身出发的。我的女儿出生,长大,我陪伴着她,和她一起玩,一起阅读,一起旅游,一起交谈,一起讨论。我获得的经验,是直接经验。而且,我不太喜欢那种动不动就把经验发散开来,弄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小孩子生而不同,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各异,但是他们的最大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小孩子。

小孩子单纯、天真、有幻想,有远远胜过成年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在很多方面,成年人都不能跟小孩子比。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权威感和统治欲。他们在小孩子面前,似乎是一名完全掌握了全宇宙绝对真理的超级君主,嘴里说的都是闪着金光的箴言。他们总是要求小孩子这样,命令小孩子那样,但从来不反思自己。

我的想法很简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首先还是要先反思自己,然后及人。看看你自己做不做得到,然后再想想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超出了你自己的能力,以及超出了小孩子的能力。

很多人,他们自己就是一个大懒虫,是一个趣味低级的家伙,却处处用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打压他们的兴趣。他们的标准,无非就是在这个社会上成功。而他们眼睛里的成功人士只有一种,那就是老板。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把脖子套进钱眼里的时代,谈论小孩子的教育,我觉得非常困难。因为我们的国家失去了核心价值的共同认定,很多问题,人们的分歧大到无法沟通的程度。好在我们还可以读书。

美国儿童文学大师苏斯博士说过:“大人都是些退化了的孩子,让他们见鬼去吧。”

我的书目里,很少有中国的作品。在儿童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学等方面,中国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儿童文学的创作上,更是落后两大截。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都不是专门写给小孩子读的。更多的是怪力乱神、暴力血腥、情色乱伦,等等等。像唐传奇之类有些作品可以挑一些出来,也还适合孩子读。这些作品想象力极其丰富,而且还有趣味,却是文言文的。《玄怪录》、《聊斋志异》等也是文言文的,小孩子还是要到初中以后再读,更合适。另有那些白话文小说,《三言二拍》等,都最好到初中以后再阅读。而现代白话文作品,适合儿童阅读的更少。我的看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其他的阅读,孩子们都会自己去寻找,并且找到自己热爱的合适作品的。但是他们必须得到好的引导,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

既然我们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时代,就要着眼于全人类的文明汲取。中国自己的原创儿童文学作品,还处在很低级的水平。而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传奇、戏曲等,也不是都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现在的中国孩子,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了。有些学者提倡读经。这种做法非常可敬,但我不赞同不加选择地全都拿来逼迫小孩子背诵。现在的孩子要学习很多科目,而不仅仅是语文,他们不可能像前代学者那样,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私塾先生的戒尺下摇头晃脑地背诵“人之初”或“天地玄黄”,更何况,对于人之初的想象,对于天地起源的描述,现代条件下,我们可以看更多的书来加以补充,例如《时间简史》《大设计》《万物起源》等。

传统经典的学习,不可能走回到原来那条路上去了。时代不同,学习的路径和态度也不同。我们可以继续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但回不去了。你可以说这就是现代性的焦虑之一,但是我们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必须在这个世纪的土地上看问题。这个世纪的文明交融模式,跟几百年前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的经典以及经典诗词赋文选本,大家都知道不少,很多人脱口就能说出选本,但能整本背诵的人,毕竟已经是极少数。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数本传统的童蒙读物,我觉得读过也就可以了,如果能背诵自然是对语文的训练很有好处。假如又有一部分学生很厉害,很有时间,可以再多读几本。《论语》说了:学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什么呢?熟读或部分背诵《老子》《庄子》《论语》《孟子》以及《山海经》,也就差不多了。有人热爱读史,则可以《史记》为进入口,再有余力,以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的说法,则读《资治通鉴》为最佳入门。至于传统的“四大名著”之类的小说,包括历史演义小说,有兴趣的家长和孩子现在可以找到很多,这里从略。

这样读下来,已经比我厉害十倍不止了,我要拜你们当老师。

以下的书目,都抄自我女儿的书架。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书主要面向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应该学会自己找书读了。到了中学,还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那就要面壁思过,然后学那亡羊补牢的前辈,赶紧回头重读,补上这一课。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书目里没有什么中国的作品。自认为高明的读者,也不必指责我偏颇。一个人的书单,本来就是偏颇的,我对那种面面俱到哪里都要照顾的利益分配性做法非常反感。我推荐的是我和我女儿读过的,觉得好的作品,至于没有读过的好作品,肯定是更多了。只要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每个人都能慢慢积累起自己的阅读书架。

小孩子只要打好阅读基础,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自己就会去找各种书来读的,无需我在这里越俎代庖。

每个人跟书都有自己的缘分。首先,要让你或你的孩子找到自己人生中注定要碰到的那本书。

我们的口号是:阅读改变人生!(上面是复制的,下面是我手打的。)

一类 低幼读物

这类书籍,适合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一、二年纪的学生。我指的是平均值,高智商或者小超人不必看,可以直接跳过。

1.【美】苏斯博士双语经典十册(英汉对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李育超翻译。这十册包括(1)《苏斯博士的ABC》;(2)《在爸爸身上蹦来跳去》;(3)《一条鱼 两条鱼 红色的鱼 蓝色的鱼》;(4)《绿鸡蛋和火腿》;(5)《穿袜子的狐狸》;(6)《如果我来经营马戏团》;(7)《霍顿听见了呼呼的声音》;(8)《霍顿孵蛋》;(9)《史尼奇及其他的故事》;(10)《乌龟耶尔特及其他故事》。这套书专门面向低幼,英文简洁浅显,故事生动迷人。大象霍顿为了营救一粒微尘里的生命,而甘冒危险拼命保护一朵苜蓿花,是非常动人可爱的故事,迪斯尼也曾改编成电影。(注:电影《霍顿与无名氏》)

多的不说了,身为父母的大人,还是要谦虚地重复听听这位誉满全球的儿童文学大师苏斯博士的话:“大人都是些退化了的孩子,让他们见鬼去吧!”

2.《我和朵拉去探险·双语故事书》十二册(英汉对照),美国尼克少儿频道编,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这套书有配套的光盘,是低幼儿童学英语、培养语感、校正发音的很好材料。有心的家长,最好去找原版的光盘来给孩子对照着阅读。

3.在这里悄悄推荐两本漫画,嘿嘿,怕“有学问的人”说我糊弄。但是这是我家女儿最喜欢的作品,台湾朱德庸的《绝对小孩》,共两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我女儿对里面的短小隽永的故事非常有兴趣,常常脱口而出给我们讲一则。另外一本是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全集》,译林出版社一个洪佩琦着色版,非常不错。这里面的父子关系故事,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4.《贝贝熊系列丛书》(英汉对照),【美】斯坦·博丹、简·博丹绘著,张德启等译,新疆少儿出版社出版。该书号称是“美国孩子行为教育之父,兰登书屋全球畅销书”,第一辑三十册,第二辑二十册——我的天,总共有五十册!说老实话,我自己只翻过第一辑。这套书确实是寓教于乐,并且有很多实用常识的介绍,国内缺乏这类作品。

5.《丁丁历险记》二十二册,【比利时】埃尔热编绘,王炳东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新版。这套书不用介绍了,男女老少都合适,从六岁读到六十岁都没问题。丁丁和他的好伙伴小狗白雪的环球冒险令小朋友心潮起伏啊,还有那两个孪生兄弟、笨蛋警察汤姆森和汤普森的搞笑,阿道克船长的古道热肠自吹自擂,卡尔库鲁斯教授的固执和有趣,都令人记忆深刻——不过,这些都是我脑子里的老皇历了。据新译者介绍,小狗白雪准确的名字井盖叫做“米卢”,这个名字是作者埃尔热的女朋友的名字;孪生兄弟警察的准确译名应该是杜邦和杜庞,而卡尔库鲁斯教授应该叫做“向日葵”教授。

6.《彼得兔的世界》,【英】比阿特丽丝·波特著,我们过去购买的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双语对照版,共五册,吴青等人译。现在看到的新的版本是福建少儿出版社十二册的《彼得兔故事全集》,内容跟中少社的一样。这本书是我女儿的最爱,她最近不知道怎么的,很怀旧的一本本拿出来,让我在睡觉前给她读两篇。先读中文,再读英文。

7.《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德】莫斯特文,朔贝尔图,宁宵宵译,南海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书适合于三至五岁的孩子,更适合亲自诵读。

8.《古利和古拉》(七册),【日】中川李枝子文,山胁百合子图,季颖译,南海出版社2009年出版,也是适合三到六岁孩子阅读的图文本,据说在日本超级畅销,田鼠古利和古拉一天到晚无忧无虑的,脑子里想的只是做好吃的,吃好吃的。

9.《猫和老鼠》连环漫画系列(十四册),【美】汉纳-巴伯拉作,洪叶译,洪佩琦、马力编,译林出版社出版。这事真正的老少咸宜的不朽巨作。如果一千年以后还有谁会看连环漫画,那这一套一定是首选!10.《不一样的卡梅拉》,【法】克里斯提昂·约里波瓦文,克里斯提昂·艾利施图,郑迪蔚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书里讲的是一个母鸡卡梅拉带着小鸡们冒险的故事。但是要注意了,公鸡的屁股都是光秃秃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尾巴上的毛,都被印第安人拔去当头饰了。

11.绘图版《昆虫记》(十册),【法】法布尔原著,【韩】高苏珊娜改编,金城荣绘,李明淑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法布尔的《昆虫记》广受欢迎,但很多小孩子不一定有耐心读长文,先看这套图文版当入门,提高兴趣,是不错的选择。

12.《德国当代儿童文学经典作品集》(全两辑),【德】史夫拜因编,李蕊译,海燕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里面有趣的故事太多了,我一想到里面的《绿草头发》,就忍不住要笑出来。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要给女儿读里面的故事,于是我就记住了。

13.“蒲公英童书院·国际大将小说系列”共六本:《淘气的阿甘》、《汉娜的手提箱》(我女儿最喜欢这本)、《繁梦大街26号》(我女儿也喜欢这本)、《玩具历险记》、《松饼屋的异想世界》、《凯蒂的幸福时光》——后两本我还没有来得及看,惭愧啊——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邹嘉容、赵霞等翻译。

图文书现在规范地叫做“桥梁书”,这事中国儿童文学读物原创中最薄弱的一环之一,好作品大部分都是翻译进口的。没办法,择善而从之吧。但这类书品种很多,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且我女儿书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书目,例如《母鸡罗斯去散步》之类的,种类实在太多,我也不打算抄下来了,请各位自己找吧。这里,我推荐三本连环画杂志:《小熊维尼》、《米老鼠》、《小公主》,都是孩子喜欢的故事和动漫卡通。

最后原创的《哈哈画报》——终于有原创的了,很厚,很贵,很有些创意的手工内容,颇受我女儿的欢迎。

二类 初级图书

接着推荐的是这第二类的图书,以文字为主,内容相对短小有趣,适合二三年级小学生阅读。但是图书不是相对的,有些孩子二年级就能读大部头了,根据能力和爱好,可自己作调整。

1.《冒险小虎队》三十册,【奥地利】托马斯·布热齐纳著,陈一平、邵灵侠等翻译,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这是专门献给侦探迷们的巨作,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密码破译、投毒奇案等,都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据出版方说2007年就在中国大陆卖出了近一千三百万册。男孩子喜欢,我女儿一度也很喜欢,还拿书里夹着的什么仪器显示隐藏的秘符。

2.《小淘气尼古拉的故事》五册和《小淘气尼古拉绝版故事》五册,【法】戈西尼编文,桑贝绘,戴捷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这套书是我女儿最喜欢的系列之一,尼古拉这家伙跟瑞典那个淘气包埃米尔有一拼,都是儿童文学中又善良又淘气又可爱的角色。总之,翻开看便是了。

3.《我的野生动物朋友》,【法】蒂皮·德格雷著,黄天源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这事一本奇书,小女孩蒂皮跟随野生动物摄影师的父母在非洲大草原生活,和狮子、大象等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亲近大自然,以大自然为母,这本书说的更加亲切动人。这本书字数不多,但故事出奇,所以我不放在第一类低幼读物里,希望在孩子有一点理解能力之后再阅读,更有效果。

4.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七卷本《哈利波特》是我主推的长篇幻想小说。这套书为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一时拿不定主意放在哪一类推荐好,犹豫不决很久,我最后决定,还是尽快推荐。这套书精彩绝伦,非常适合七八岁的小孩开始阅读,我碰到过的朋友们中,大凡是不爱阅读的孩子,只要看了我推荐的这套书,没有不喜欢的。这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最好书籍,可以一直读到高中。连我这样的中年老爸,都超级喜欢读。

——没有小孩不喜欢魔法,没有小孩不热爱冒险,没有小孩不喜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这也是最好的励志书:七大厚册的《哈利波特》,中译本加起来超过三百万字。这么厚的书都读过了,再读其他的什么书不都是如履平地?

——延伸阅读:《诗翁彼豆故事集》,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写给哈利波特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

5.不过,即使《哈利波特》那么容易让小孩子喜欢上阅读,我最推崇的儿童文学杰作,还是瑞典童话小说女王林格伦女士的作品。《绿林女儿》、《淘气包埃米尔》、《吵闹村的孩子》三本非常经典,另外的六本也值得细细品读:《长袜子皮皮》、《疯丫头马迪根》、《米欧,我的米欧》、《小飞人卡尔松》、《大侦探小卡莱》、《狮心兄弟》。均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李之义翻译。

6.E·B·怀特的《精灵鼠小弟》,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任溶溶翻译。怀特的另外两本杰作《夏洛的网》和《吹小号的天鹅》见上文推荐。

7.《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英】刘易斯·卡尔罗著,中国译本和改写本太多,令人眼花缭乱,我也不知道推荐哪个译本才好。我推荐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名家名译文学馆”译本,著名翻译家王永年译,2009年出版。这本书要多读两遍,才能感受其中的奥妙:为什么故事中会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情节?因为这是在梦中嘛!壁虎小弟被爱丽丝的巨大胳膊肘吓得掉下来的情节,记得我女儿四岁时,听得乐不可支。

——延伸阅读《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出版,王永年翻译。8.《木偶奇遇记》,【意大利】科洛迪著。说谎就会长鼻子的木偶人皮诺曹谁不知道?我犯愁的是推荐哪个版本比较好——我总为此犯愁——现决定推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过一个徐力源翻译的“世界畅销儿童名著”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出版,任溶溶翻译的“任溶溶经典译丛”本。

9.《新木偶奇遇记》,【奥地利】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著,蔡鸿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女士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她的幻想小说在德语世界广受欢迎,总销量超过一千万册,她创作的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是现代德语儿童文学作家中的杰出代表。我个人最喜欢克里斯蒂娜女士的幻想小说《脑袋里的小矮人》、《可爱的魔鬼先生》和《冻僵的王子》,另外,她的《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和《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也值得推荐。

10《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赵玉皎译,南海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入选了“新课标推荐书目”,连续八年雄踞畅销榜,我觉得不必多说什么了。我觉得老师和家长更要好好看看这本书,并且要用心地看,要弄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多学校都要赶出门去、差点没有学校可上的淘气的“小豆豆”,居然在进了小林校长开办的“巴学园”之后,变得喜爱上学了。这本书可以跟美国动画巨片《功夫熊猫》对照看看,互为印证,才能明白教育的真谛,乃是真正尊重小孩子的个性,并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但是,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本书写得只能说是中等,不能因为它销量巨大,就要堪称是多么优秀的作品。

——延伸阅读《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其他延伸的黑柳彻子作品,适可而止,不读也罢。11.《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寓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小孩子不太容易读的进去。大家注意选全译本,不要选改编本。重点选择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的版本。我女儿记忆力好,常常给我们说《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苍蝇掉进一口盛着肉汤的瓦锅里,快要淹死了。它自言自语地说,我吃饱了,喝足了,临死还洗了一个澡。死了我也心满意足了。

12.《绿野仙踪》,【美】弗兰克·鲍姆著。这是儿童文学经典,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中译本也不计其数,但大多不是全译本。值得推荐的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马爱农译本、长春出版社出版的陈伯吹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张建平译本。最好是能买到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全译四卷本。现在有一套文汇出版社约请一批翻译者翻译出版的全译本《绿野仙踪》(十四册),我还没有看过,不知道翻译质量如何,供大家参考。

13.《小鹿斑比》,【奥地利】萨尔腾著,孙晓峰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迪斯尼曾据此改编拍摄过动画电影。(注,同名动画片)

14.《小熊温尼·普》,【英】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著,文培红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或长春出版社2009年潘缦怡译本。

15.《安徒生童话全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先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都出过全集;另有石琴娥女士翻译的湖南少儿出版社版、任溶溶先生翻译的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版。

16.《格林童话全集》,【德】格林兄弟编,曹乃云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年出版。这本书基本上可以说是“定义”了童话的杰作,很多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核心部分。不读这部童话,就不能真正懂得西方文化的奥妙。你想想,有多少人改编过《白雪公主》这部不朽的童话啊?

17.《意大利童话》(上、下),【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著,吕同

六、张洁主编的《卡尔维诺文集》中的分册,马箭飞等译。我在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卡尔维诺这位了不起的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在中国大陆也有不计其数的拥趸,包括很多专业专家,都极为痴迷他那些像宇宙一样广博、又像迷宫一样复杂的作品。很多人却不知道,卡尔维诺还花很多年的时间来搜集和重新改写了散落在意大利各地的童话故事。经过文学大师卡尔维诺天才的改编,这些故事具有现代的寓意,在文学审美等价值上,一点都不亚于《格林童话》。

18.《吹牛大王历险记》,【德】拉斯伯、毕尔格著,谭旭东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出版。看了这本书中的敏豪生男爵的吹牛故事,就知道什么叫做满嘴跑火车了。看来,吹牛这件事情,东西方很有共同点。还要指出的是,这位男爵吹牛不是为了骗钱,不是为了害人,所以,他吹牛,我们听,无妨。

三类 中级读物

这类书知识性更强,适合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及中学生,他们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观点。

1.既然在初级阅读书目里推荐了《哈利波特》,那我就不得不马上推荐给J·K·罗琳提供最大灵感的七卷本幻想小说《纳尼亚传奇》了,2005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当别人问J·K·罗琳《哈利波特》准备写多少部时,她回答说:七部。那就是《纳尼亚传奇》的卷数。这套书的作者C·S·刘易斯是牛津大学的教授,上个世纪30年代,他常常和另外一位教授在牛津大学旁的一个小酒馆里聊天。现在这家小酒馆已经是热爱幻想小说者的圣地了。

2.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译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跟《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相比,《魔戒》相对比较深奥,对不懂其中奥妙者来说,长篇大论的介绍显得比较枯燥,所以我推荐给中学生阅读。最好先读前两种,懂得一点魔法和幻想的来龙去脉,并且培养了阅读的耐心之后,再读这套书。

3.《鲁宾逊漂流记》,【英】笛福著,鹿金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4.《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美】马克吐温著,张万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这小家伙,认为在密西西比河的竹筏上生活,可比什么地方都滋润快活。至今,美国的学校都为这本书争论不休,因为里面有大量像“negro(黑鬼)”这样特定历史时期的侮辱性字眼,有很多州都禁止把这本书选入教材。但这本书,却把密西西比河这条神秘大河的风光,描写的令人心醉。并且,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最早在文学作品里表现出对黑人的深切同情。

5.《希腊古典神话》,【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曹乃云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出版。——延伸阅读,法国马里奥·莫尼耶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金色的传说》。要读懂西方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有两个重要的阅读基础:《圣经》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

6.《波希·杰克逊系列》五本,2011年1月刚出最后两本,我立即买下,女儿立即捧上,估计一周内就会“消灭”了。我女儿从2010年7越看完前三部之后,一直很不高兴的唠叨,为什么后面两部还不出版?她等的心里焦急,于是翻来覆去的看前三部,并且看得津津有味。看过《希腊古典神话》之后再看这套书,效果最佳。我女儿因为看过很多遍《金色的传说》,对希腊罗马神话的故事了如指掌,所以看《波希·杰克逊系列》时,对这些希腊大神的人间后代的血缘非常了解,也才能看得更加深入更加有味道。话说海神波塞冬的儿子波希·杰克逊胖上了信使之神赫尔墨斯的儿子„„接着碰见了主神宙斯的女儿„„这故事,怎么看怎么让人爱不释手„„

7.《丛林之书》,【英】吉卜林著,文美惠、任吉生译,长春出版社2009年出版。此书另有译名《丛林故事》,李永毅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女儿也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是从头到尾给女儿读出来的。根据我的体会,文美惠这本最合适读出来,可见翻译的最好。狼孩莫格里、岩蟒卡、狼兄弟、猴族、大象,多少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啊。我们国内一些写动物的作家,连抄他都抄不好。我很简单的反问一下:你们也写动物小说,从小到大跟动物相处过么?

8.《白海豹》,吉卜林著,勾承益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是一个美丽得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海洋浩瀚,白海豹为了寻找一个梦中的世界,而漫游在太平洋上。最后,他在海洋中最笨的海牛的带领下,找到了这个海豹的天堂„„

9.说到动物类儿童文学作品,还要说到我女儿极喜欢的《黑骏马》,【英】休厄尔著,马爱农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

10.但是,还有什么动物在个头上能跟恐龙相比呢?而且,居然把恐龙当了宠物!这就是《我的宠物是恐龙》的故事。【英】巴特沃斯著,孙法理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

11.最聪明的动物,却是让大象惊恐万状的老鼠,不过,那是一群《尼姆的老鼠》,他们太聪明了,以至于我女儿曾幻想自己变成一只老鼠。这些老鼠不仅聪明,而且爱听音乐,喜欢高雅艺术,并且有自己的自尊。这就是美国作家奥布莱恩的有趣作品,贾淑勤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

12.《哈克坡地森林》也是我女儿极喜欢的小说,我想关键是那些动物作了精彩的表演,而且都比较可爱。【挪威】托比扬·艾克纳著,石琴娥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

13.《帅猪的冒险》,【英】赛克斯伯著,徐纪贵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14.《会搔耳朵的猫》,【法】埃梅著,倪维中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15.《五个孩子和沙地精》也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我女儿很喜欢的小说,可能是那些沙地精非常可爱吧?

16.《小彩人的抗争》,【法】雅丁著,黄春柳译,许钧校,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出版。不知道为什么,我女儿很喜欢这本书。

17.《变身》,前文有详细推荐和评价,这里从略。

——延伸阅读:同一位作者、新西兰女作家梅喜女士的幻想小说《魔法人家族》。18.英斯蒂文森两本奇书:《金银岛》和《化身博士》,译本众多,请谨慎挑选。这里推荐荣如德、杨彩霞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的版本。

19.《小勋爵》,【英】伯内特著,北塔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出版。20.《海蒂》,【瑞士】施皮里著,孙晓峰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出版。21.《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罗夫著,石琴娥等译,漓江出版社“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此书中文的全译本大概有五十多万字,请注意千万不要找那种改写、改编本,那真是糟蹋精品啊,罪过!现在更多的翻译名字叫做《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22.《巨人传》(全译本),【法】拉伯雷著,成钰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出版。另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节译本也可以读。我最爱跟女儿说,卡刚都亚这个巨人到底有多厉害?他有一次在巴黎,一泡小便淹死了三十七万巴黎人!但最厉害的还是他的老妈嘉格美尔,分娩前,那一次聚会,他们宰了三十六万七千零十四头大菜牛,做了无数的肉肠,嘉格美尔居然一顿要吃掉四千六百零八斤,两大桶又六小桶。突然,嘉格美尔就要分娩了。我们的主人公卡刚亚都七拐八弯,从母亲的左耳朵里钻了出来。

23.《堂吉诃德》(上、下两卷),【西班牙】塞万提斯著,孙家孟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内有西班牙现代派大画家达利的插图。另有杨绛先生译本,也值得推荐。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很想当一个济世救美的大英雄,因此,他骑上驴子,带着仆人桑丘出发了。但是,后来有作家说,实际上,堂吉诃德这一路的冒险,都是他的驴屁股后面那位机灵的仆人桑丘拿的主意。

24.《三个火枪手》,【法】大仲马著,郝运、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另外,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李玉民先生译本,也很有口碑。李玉民先生名下的浙江少儿出版社的版本,似非全译。

25.《万物简史》,【美】布莱森著,严维明、陈邕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本书广受好评,是了解宇宙世界的最好读物之一。

26.《穿越时空》(十二册),【英】哈里斯编文,丹尼斯绘画。这是一套最合适的科普读物,是实实在在的图文并茂,历史、天文、地理、考古,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激起孩子对未知世界及其知识的浓厚兴趣。

27.《美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全书》,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于梅、陈洁译,浙江少儿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书图片精美,介绍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28.《剑桥少儿百科》,【英】奥斯丁等编著,苏千玲等译,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年出版。29.《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故事》,【美】房龙著,刘海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房龙的作品,是几代人的精神食粮,我还记得自己上大学时读这些书时的震惊感。如果小学五年级还读不进去,那就留待初中和高中吧,什么时候读都是好的。

30.《开明国语课本》(全四册),叶圣陶编写,丰子恺绘图,开明出版社2011年全新出版,比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印刷好很多。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版本删掉了七十二课和附加练习等内容,附加的简体对照里也有些错误,并且印刷效果差。《开明》这套老课本已经很热门了,我推荐家长和学生翻翻看,但不必把它奉为圭臬。我们要看看为什么79年前的课本就可以如此自然,如此亲切,如此人性,如此丰富而切实。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

这本国语课本,定位和目标都极为明确,以母语教育为本,传递传统核心文化价值,吸收现代西方文明精髓及新式教育思想,将新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有机融合。这些教材不仅着眼于传达传统的核心价值,而且宽宏地容纳了世界最新的人道主义思想。对学生不是训诫和管教,而是引导和培育。并不以单一而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能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从而在国家仍然积弱时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信与大度,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31.《怪医杜立特的故事》(全四册),【美】休·洛夫廷著,梁家林译,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套书是我女儿的挚爱之一,刚刚放寒假,她又迫不及待地拿起来重看。早上,还趴在被窝里看。不到一个星期,四卷就重复看了一遍。在她睡觉前,我也给她读过好多章节。杜立特是一名好医生,但是他热爱小动物,家里养着小兔子、小刺猬、鹦鹉、小狗等,镇上的人渐渐就不到他家里来看病了。后来,一个卖猫食的人建议她给动物们看病。那见多识广的鹦鹉呢,则教他怎么跟动物们交谈。因为懂得动物们的语言,杜立特医生给动物们看病常常手到病除。很快,在动物世界,杜立特就大名远扬了。有趣的事情还在后头呢,请各位自己看吧。

32.《杨柳风》,【英】格雷厄姆著,李永毅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出版。看这本书,我就想,英语世界里各种小动物当主角的真多,还有很多是鼹鼠等鼠类。比阿特丽丝·波特的《彼得兔的世界》里,就有老鼠迫害猫的故事,E·B·怀特的《夏洛的网》里那个老鼠坦普尔顿也是个无论农场里有什么破烂都爱收拾到洞穴里去的家伙。但是,最聪明的莫过于《尼姆的老鼠》。《猫和老鼠》里的小老鼠吉瑞,可以荣获最机灵老鼠称号。最近很流行的《豚鼠特工队》,我女儿看了不知道多少遍,那里倒是有个计谋精深的鼹鼠,要通过一种特殊的世界网络模式激活所有的家电和太空垃圾,从而消灭人类。还在有聪明、勇敢、矫健、机智的豚鼠们在挽救,不然人类就完蛋了。

附记:书是推荐不完的,而且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独特的初趣味和偏好。有些人喜欢恐怖,有些人喜欢推理,有些人喜欢冒险,有些人喜欢战争。我呢,最近喜欢看科幻。而在所有这些书的背后,最坚实的支撑,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文化结晶之一:经典名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进而延伸到哲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一个人的自我积淀,就慢慢养成了。

我推荐了这么多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不是说漠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我想,对于传统,很多人都知道个大概,但是,因为文言文被割断,传统文化被割裂,现在的学生阅读文言文比读外语还困难。这是现实,不能抛开现状来谈论阅读。

中国当代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不推荐。没别的原因,就是写得不够好。我翻看过一个写动物的作家,著作等身了,不知道他这么写下来,到底有没有时间生活、学习、感悟、提炼。而我推荐的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就我看来,起码他们的创作都是很严谨的,他们的思考是有一贯性的。这样的作品,阅读之后才不会浪费我们时间,给我们一种人与自然亲切融合的感受。

我这里的推荐作品,可以涵盖到初中毕业生。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出发点不同,基础各有差异,有些孩子读的早,读得多,有些读得晚,读得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各取所需。而我没有提到的好作品,比我提到的或许更多,这就需要孩子们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之后,自己去寻找了。

祝大家阅读愉快。

————叶开 《对抗语文》P178《详细分级推荐书目》

篇2:作家叶开自编教材"对抗语文"

据华商网报道, 最近, 作家、《收获》杂志编审叶开, 亲自编写了一本 语文教材———《这才是中 国最好的 语文书》, 其内容和所传递的观念与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大不同, 而这本语文教材在推出后, 出人意料地获得好评, 首印的两万册两三天内销售一空。“小学语文教材质量最差, 极少数名家名作惨遭删节、篡改, 不入流作家的作品很可疑地被大量选入教材。”叶开说, 于是, 他决定自己编一套语文书。如今, 面世的两册语文书, 第一册 (综合分册) 分为“幻想”“文学变形记”“动物”“人与事”四个部分, 选入胡适、巴金、丰子恺等大师的名篇;第二册 (当代小说分册) 分为“学校”“时代”“人物”“历史”“少年”“科幻”六个部分, 选入王安忆、莫言、苏童等作家的优秀作品。此外, 作者在每篇文章后面专门写了一段赏析解读的小文, 或交代背景, 或介绍情节, 或延展阅读等等。小读者可以在阅读中体会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一件事, 学会有意识地选择写作题材, 掌握富于个性的表达方式, 尝试主动提问并独立思考, 学会观察表达自己眼中的独特风景……不断阅读、不断表达的良性学习过程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而在阅读中感受优秀作品的特殊趣味, 便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3:读叶开《对抗语文》

【关键词】对抗语文;教材;教育体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了?这可以说是叶开先生为什么要写《对抗语文》一书的缘由,其目的在于揭示当下语文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教科书、语文教师素养、教育体制等。所以,此书一出版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争议。其中,叶开先生提出了多年来教育界存在的最尖锐的一个问题: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吗?事实上,我们仅仅为了这个目的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了童年,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作业,连节假日也被安排的满满的。他们被安排上不同的课后班,升学压力大得喘不过气。那么,当我们的教育变成了一项产业,老师和学生成了流水线上的工人和零部件,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还能具有竞争力吗?

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教材编略显随意性,选文没有统一标准

叶开在《对抗语文》中写到,现在选入我们教材中的文章随意遭到改写,并非是原创的作品。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附录的第四课—屠格涅夫的小说《麻雀》,同原著相比,部分段落遭删改。二年级的课文《丑小鸭》被生生删减成500字。此外,教科书造假现象频出。不少选文水平太低,内容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不少非语文化的内容。在一些低年级教材中,还有不少借语文教材而宣传道德的说教文。这不仅违背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而且,也没有遵循选入教材的文章应该是文质兼美、对学生学习语文起规范性作用的文章的原则。

(二)僵化的教育体制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标准答案禁锢思维,被分数绑架了命运。目前,无论课程怎么改,高考始终是一个指挥棒,这决定了孩子们今后的命运前途。无论是家长、老师都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所以,学生从小在作文中便学会了撒谎。学生的作文为讨好阅卷老师,内容里充满了假、大、空,学生的作文不缺文采,缺乏对事物的观察、体悟。或许是学生太忙了,忙于做练习题和各种试卷,没有时间游戏、体验生活、读经典,而写作恰恰需要自己的独特体验和观察。走投无路的他们只能选择作假。还有我们的语文课外阅读课,几乎都成了摆设,家长和老师都觉得看课外书是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这种狭隘的教育观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加上语文教材的粗制滥造,前人优秀的文化,学生不去了解,不去阅读,只在试卷上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最后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便不再读书、看书。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还能在时代潮流中脱颖而出吗?

(三)教师僵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语文课堂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把讲课内容传授给学生。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思考问题,追寻答案的能力,课堂就成了老师的一言堂。这也违背了新课标中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次,有人曾经做过一项实验,观察发现,在众多阅读资料中90%以上的学生更愿意拿起语文课本进行阅读。但是在语文课堂上不少学生又觉得语文课无聊,不愿意学。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愿意听语文课,我想一部分原因在我们的老师身上。新课改进行这么多年,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可是不少语文老师还秉持着一本教参走天下的观点,不去吸收教材外的对学生更有营养的知识,不去了解不同学情的学生,还是按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无论什么文章先概况段落大意、归纳主题和中心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精彩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这种僵化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韵味的体会,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语文教学回归之路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回归之路任重而道远。首先,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要做一个博雅的语文教师。“博”是指丰富的知识,努力成为一个“杂家”。“雅”,指品位的高雅,即语文老师所具备的人格、品行足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次,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众所周知,21世纪所需要的是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的人才。但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科书、标准答案束缚了思想,每天浸泡在作业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体会,缺乏独立的想法和质疑精神。我们要把孩子从教科书、教育体制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叶圣陶的生活语文观指出,“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要运用语文。只要运用语文,就给学生以影响。”因此,老师给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从经典文化中吸收养分得到启发,逐渐培养学生个体的独特的生命感悟。最后,语文的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由于汉语言文字具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开发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语言文字构成体现了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学习多音字,一词多义,语音语调的发展变化来活跃学生思维。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语文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语文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且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教师作为教育界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探索更适合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其他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关注教育问题。那么,未来的语文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刘淼著.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保险公司对抗口号 下一篇:对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