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跨栏跑(精选六篇)
人生跨栏跑 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曲靖师范学院2011级体教专业的12名男同学为研究对象,学习时间为12学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本文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资料。(2)二维影像解析法。用一台SONY-HVR-A1C摄像机拍摄测试录像,采用Dartfish4.5技术分析软件对录像资料进行解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起跨攻栏阶段技术分析。
(1)起跨距离。起跨距离是评价跨栏步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宜的起跨距离和角度,影响着身体腾空后的移动轨迹和完成攻栏、过栏动作的顺利进行。初学者由于刚刚掌握跨栏步技术,速度较慢,会不自觉地缩短起跨距离。适宜的起跨距离和角度,影响着身体腾空后的移动轨迹和完成攻栏、过栏动作的顺利进行[1]。起跨离地后身体重心在空中会形成一个抛物线,较近的起跨距离,会使抛物线最高点出现在栏架后方,导致腾空时间过长,增加过栏时间。过近会增大起跨角度,易造成跳栏和摆动腿踢栏现象,导致身体重心轨迹抛物线过高。12名研究对象平均起跨距离为1.5米,男子高水平运动员的起跨距离达到了2.3~2.5米,说明初学者起跨距离过近,起跨角度过大,影响身体重心的平稳性。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给学生贯彻“远跨近下”的技术概念,通过讲解技术原理,使其理解起跨距离的意义;其次,要强调栏前速度,如果在踏上起跨点时没有较快的速度,起跨距离肯定也没法保证;最后就是常用的标志起跨点的方法,距离一般男子2米,女子1.8米,然后根据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大起跨距离[2]。(2)摆动腿技术。起跨攻栏阶段对摆动腿的要求是在踏上起跨点的瞬间大小腿要紧密折叠,屈膝高抬,目的是缩短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在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蹬摆配合下,带动身体重心水平前移,伴随着起跨腿有力的蹬伸,相应打开摆动腿,形成有力的攻栏动作。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直腿攻栏,研究对象中有8名同学出现如图1右侧同学的技术,左侧同学的膝关节角度折叠紧密,摆动半径小,摆动速度快,可以获得良好的摆动效果,有4名同学摆动腿折叠摆动技术较好,错误比例达到三分之二。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方法来改进摆动腿技术:热身时加强起跨攻栏模仿,要求踏上起跨点瞬间,大小腿迅速体后折叠;强调发力点(髋关节)和用力顺序,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技术原理;多栏架近距离的栏侧走栏和跑栏;加强髋关节力量的训练。
2. 腾空过栏阶段起跨腿折叠技术。
腾空过栏时起跨腿折叠技术容易出现问题,是跨栏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图2,起跨腿折叠不紧、小腿垂直和崩脚尖是比较常见的错误,最左侧的同学起跨腿技术较好,大小腿折叠紧密,脚尖外展上翘,膝关节稍高于踝关节,基本在一个水平面内提拉。12名研究对象,有9位同学出现摆动腿折叠不紧,6位出现小腿垂直,8位出现崩脚尖的错误动作。在学习起跨腿技术时,强调技术要领,以髋关节为发力点,大腿正面向前。可以扶肋木或人做慢动作模仿,教师在旁边不断用语言提醒动作到位,然后练习快速折叠用力,跑道和栏侧练习相结合,达到起跨腿抬腿即折叠的动力定型。
3. 下栏着地阶段上体后仰。
过栏时对上体技术要求是至少要在支撑点垂线之上,这时才能减少地面支撑反作用力,保持水平速度。如图3所示,第一位同学着地时上体控制较好,起跨腿提拉到位,重心向前性较好,右侧两位同学上体躯干控制后仰明显,尤其是中间的同学,他的起跨腿折叠非常离散,身体重心滞后,向后的反作用力使他们不能顺利平稳地进入栏间跑。在研究对象中,出现上体后仰有9位同学,比例非常高。上体后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压栏意识,髋角过大,起跨腿提拉不到位,其中起跨腿崩脚尖和过早打开是最主要原因。改进上体姿势,可以采用栏侧跑动中起跨腿练习,强调上体主动大幅地前倾,培养良好的空间感觉。
4. 跨栏步的摆臂技术分析。
摆臂动作在跨栏跑技术中作用很大,在攻栏时,摆动腿异侧臂肘关节到达肩横轴后就应屈肘回收,否则会使肩轴向后扭曲过大,破坏身体平衡。上肢动作是比较灵敏、比较易听从大脑指挥的,集中思想加强摆臂协调配合练习,可以促使跨栏步技术动作更完善,更有利于跨栏速度的加快跨栏跑。正确的摆臂动作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同下肢相互配合,顺利地完成绞剪技术,大部分初学者都会出现摆臂方面的错误动作。直臂摆动、摆动超过身体中线、挥肘、两臂后展等非正常摆臂,这些摆臂动作严重影响了跨栏步的正确完成。改进摆臂技术最主要的是控制两臂的肘关节角度,加大大臂同躯干的角度,前摆幅度和后摆幅度的限定,强调摆动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原地摆臂和攻栏摆臂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使跑步摆动和跨栏摆动衔接流畅自然。其次,通过语言提示,改进跑动中的摆臂动作,采用缩短栏间距的快节奏练习,一般用5栏即可。
三、结论
1. 起跨攻栏阶段。
初学者起跨距离过近,平均值仅有1.5m左右,远低于高水平运动员。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容易形成直腿攻栏的错误动作,影响起跨攻栏技术完成的速度。
2. 腾空过栏阶段。
起跨腿技术出现的问题最多,起跨腿折叠不紧、小腿垂直和崩脚尖是最主要的错误动作。其中以摆动腿折叠不紧和崩脚尖的人数居多,小腿垂直的相对少一点。
3. 下栏着地阶段。
摆动腿没有压栏意识,上体没有积极跟进,导致上体后仰,支撑反作用力较大,严重影响水平速度的保持。
4. 初学者在完成跨栏步时的摆臂技术问题较多,主要有直臂摆动、摆动超过身体中线、挥肘、两臂后展。
错误摆臂动作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肘关节角度没有控制好,摆臂的直线性和向前性较差。
摘要:为提高跨栏跑教学的针对性,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二维影像解析法对初学者的跨栏步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跨栏步技术的易犯错误动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跨栏步,初学者,技术
参考文献
[1]王健,许世岩.跨栏步中起跨距离和下栏距离及摆动腿动作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2):32-34.
[2]黄鑫.小议跨栏跑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2011,(7):193-195.
跨栏跑技术分析 篇2
跨栏跑的技术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及全程跑技术。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及跑跨结合的能力。跨栏跑技术的好
坏常用平跑与跨栏跑成绩的差值来评价。
一、110米跨栏跑技术
110米栏从起跑线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运动员—般跑7步或8步;全程共有l0个栏9个栏间,每个栏间距离为9.14米,需跑3步;最后一架栏至终点为14.02米,约6步左右。
(一)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积极加速并准确地踏上起跨点,为过好第一架栏和形成良好的栏间节奏,做好心理与身体上的准备。适宜的起跑至第一栏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确起跑器的安装。起跑至第一栏如跑8步,应将起跨腿放在前起跑器上。应注意,起跑的“预备”姿势重心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有利于上体较早的抬起和快速地蹬离起跑器。
2.积极地加速。起跑后要利用积极的后蹬和有力的摆臂使速度逐渐加快,上体抬起的速度比短跑要早些。大约在第6步时基本达到短跑途中跑的姿势。
3.准确地踏上起跨点。起跑后步长要稳步准确地增加,起跨前倒数第二步达到起跑时的最大步长,最后一步要积极准确地踏上起跨点,并形成一个积极而又迅速的短步。
4.快速积极的栏前短步。栏前最后一步是一个比倒数第二步短约10一15厘米的短步,是为了保持起跨时较高的重心位置(起跨时重心下降约l厘米),提高重心前移的速度为跨越第一架栏做好心理及技术上的准备。
(二)跨栏步技术
过栏技术也称作跨栏步技术,是指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摆动腿的脚着地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其分为起跨攻栏和下栏着地两个阶段。
1.起跨攻栏技术见图1(1)一(3)。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至重心腾空后达到最高点这一时期。起跨攻栏阶段的任务是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使身体重心达到过栏所必须的腾起高度。起跨攻栏阶段是跑跨结合的关键技术,这一阶段中的任何失误都会在下栏着地及栏间跑时反映出来,因此起跨攻栏技术是整个跨栏步技术的关键。适宜的起跨攻栏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宜的起跨距离。起跨距离适当可以减小起跨离地时的蹬地角度,有助于摆动腿向前上方的摆动,加大身体腾空时水平分力的比例。优秀运动员的起跨距离为2.00一2.20米。
(2)保存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由于栏前短步技术的作用,使身体重心在支撑时下降幅度小(1—2厘米)、移动速度快。这样可以较好地减小整个跨栏步的重心波动差,有助于起跨攻栏阶段重心腾起角度的减小。
(3)支撑时较大距离的前移。起跨脚着地到离地这段时问,重心移动的距离约60一70厘米,用时0.11一0.13秒。优秀运动员大都在争取重心总移动距离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后支撑与前支撑的比例,以此来达到提高后蹬效果的目的。(4)摆动腿积极前摆。摆动腿的前摆在后蹬时是与起跨腿互为作用,摆动腿的积极前摆有助于起跨腿力量、速度、方向、角度的把握;摆动腿腾空后与躯干互为作用,促进躯干积极的前倾,加大两腿的分腿角度(约125度),有利于摆动腿小腿问前摆伸动作的进行。
(5)躯干积极前倾。躯干在起跨腿蹬离地面后表现出积极的攻栏意识,在起跨攻栏结束时达到最大幅度的前倾(约43度)。积极的前倾攻栏,有助于起跨腿的提拉,有助于摆动腿迅速向前上方的继续抬摆和小腿向前的摆伸。
(6)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台。在起跨攻栏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对动作迅速、协调、连贯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两臂的动作协调有利于身体平衡抵消身体的旋转,而且摆动腿异侧臂的前伸,对摆动腿的攻摆和躯干的前倾攻栏都起着重要作用。
怎样练习跨栏跑 篇3
摘要:随着体育运动不断系统化、科学化发展,速度问题已经愈来愈受到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科研人员的重视,而跨栏跑作为一项高速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更是体育科研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当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
关键词:跨栏跑;练习方法;平跑速度;专项技术
跨栏跑是在奔跑中克服一定数量、人为障碍物的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比较复杂、节奏感比较强的项目。是一项速度快,对运动员的技术性要求很强的短跑运动,其实质就是跑栏。跨栏跑的最大特点是在高速跑进当中越过一定数量的障碍,因此,必须通过对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和专项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才能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但由于技术、场地、训练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学校中得不到重视,开展不够普及,甚至在运动会中取消了该项比赛,从而导致跨栏跑的运动水平提高缓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尽快提高跨栏跑的水平,探索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和规律,在训练方法上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仅供同仁参考。
一、速度训练
应该说在短距离跑项目中(包括跨栏),速度是占首要位置的。采用各种加速跑、重复跑、变速跑、行进跑、蹲踞式起跑、短短落冲刺跑、下坡跑、顺风跑、标志跑、让距离跑等。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要坚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高强度、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的原则。在速度训练上,我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 用常规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在全年训练中贯穿短跑训练,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每一个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在平跑速度训练过程中,注重突出“高重心、快频率”的跨栏跑速度的技术特点。练习方法有:(1)短距离跑30米—60米;(2)坡度为30度—60度的下坡跑;(3)带有标志物的快速高抬腿跑;此外,我采用长短距离反复跑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也就是:30米+20米+30米,替代了传统教法中采用的30米+20米+50米。采用了此训练法后,运动员不仅较好地克服越往后跑距离越长对运动员心理造成的压力,而且避免了运动员在反复跑训练中存在的前松后紧的现象,同时还能使他们在每次跑中都能按教练的要求达到最大强度,迅速提高了运动员无氧代谢的能力。我还采用耐久训练,此项重点提高速度耐力和节奏耐力发展踝关节及足弓力量、提高重心跑技术,刘翔能够战胜各路高手取得冠军,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足弓力量,减少了足弓缓冲的时间,半程和全程栏的反复跑,发展专项耐力的各种距离跑练习,从而取得明显的训练效果。
2. 结合专项特点的手段,发展运动员专项速度。具有高跑速的短跑运动员并不一定能跑出好的跨栏成绩,实践证明,只有把已获得的平跑速度和跨栏技术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优异成绩。练习方法有:(1)降低难度的跨栏跑。如缩短栏距等;(2)变换栏间节奏的跨栏跑。重点突出在3步节奏上,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距离感和节奏感。如5步3步3步5步;5步3步5步3步等;(3)变换栏高的跨栏跑,重点是变换第一栏和第二栏。如第一栏高0.762米,第二栏高0.84米;第一栏0.84米,第二栏高0.84米。第一种方案的作用是提高了起跑至第一栏的成功率,增强了运动员的信心,使全程跑顺利完成。第二种方案的作用是加强学生对“跑栏”技术特点的深入理解,可有效纠正运动员“跳栏”的错误;(4)跨栏追逐跑。让运动员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其中一人采用平跑,让距差以运动员在起跑后能同时抵达练习终点为标准。
二、专项技术训练
跨栏跑技术性,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环节,针对运动员在技术上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坚持做到以下几点:(1)接受现代跨栏技术的理论概念。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访问有关田径运动教学的网站。通过直观法,对跨栏技术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加深运动员对技术的理解。跨栏技术的核心是跨栏步,它决定了跨栏成绩的快慢。跨栏步是由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过栏和下栏着地组成。通过反复地观摩及分析,加强并提高了运动员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能力;(2)强调“摆动腿”。运动员在起跨腿踏上起跨点开始的一刹那,摆动腿就进入了攻栏摆动阶段。一直到摆动腿落地才完成了摆动腿的使命。摆动腿攻栏是否充分积极,落地是否快速都直接影响着跨栏步,故多做摆动腿的练习是提高跨栏技术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充分积极的摆动腿攻栏就没有快速的栏间跑;(3)徒手做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模仿练习。摆动腿和起跨腿从栏侧一步过栏练习,行进间快速做栏侧摆动腿与起跨腿过栏练习,起跑过1-3个栏架练习及全程跨栏跑练习。
三、力量训练
跨栏跑属肌肉爆发式用力的项目。跨栏跑的成绩与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有密切联系,主要任务是发展速度力量。(1)跳跃练习;(2)采用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十级跳远、蛙跳、助跑跳、跨步跳、单足跳、单组交换跳、跳深、跳台阶、连续跳栏架(6~10栏)、15米助跑跳远等;(3)负重练习,肩负重杠铃全蹲、半蹲,负轻杠铃半蹲跳、弓箭步换腿跳仰卧高抬腿跑以及摆动腿鞭打和起跨腿提拉等跨栏专门练习;(4)发展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力量用橡胶带横压在膝盖的上方,左右拉紧,做支撑高抬腿跑,或手扶肋木,脚踝套胶皮带,另一人在身后拉住,做连续提拉的动作等。
四、坚持每天练
跨栏运动是跨栏与跑结合的运动,而在跨栏跑技术中过栏技术和栏间节奏直接影响跨栏跑的成绩。而正确技术的形成是靠千百次的磨练才能达到的,所以坚持每天练习是为了加快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大量模仿练习使运动员在技术提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和不失连续性。缩短掌握技术时间,因此我们利用每天早锻炼的时间来进行跨栏技术的细节练习。如:栏侧起跨腿提拉转的过栏技术练习;摆动腿摆动攻击目标物的技术练习;以及用不同高度栏架的方法来使运动员掌握、巩固、提高跨栏技术。
五、心理素质的培养
赛前紧张和焦虑是运动员的心理反应,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也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已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和研究。在训练中,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培养运动员的自控力。(1)利用呼吸调节,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2)“过电影”,即有意识地让运动员在每一次的跨栏跑前,先回忆从起跑至第一栏,第二栏直至冲到终点的动作过程;(3)引进竞争机制,让运动员经常体验竞赛中“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帮助运动员剖析原因,克服心理障碍,对自己的实力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竞赛中才能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出水平来。
总之,跨栏跑的业余训练,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经常进行练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要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业余训练将会朝着科学化、正规化方向发展,也一定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第一册第二册
[2]《田径运动全书》
[3]《中国学校体育》,2001年第四期
[4]《跨栏跑的速度训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跨栏跑教学设计 篇4
本设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养成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学练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情感的愉悦;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喜悦,提高他们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理解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这也是本课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跨栏跑》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体育与健康第一册(人教版),本课是田径模块中跨栏跑单元的新授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初中进行跨栏跑练习的基础上,确定“跨栏步”“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间跑”“全程跨栏跑”作为高中教学内容,为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确教科书中指出的“知
识点”要精心设计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40名男生,随着刘翔知名度的提高,跨栏跑成为大多男同学的喜爱,使其产生了一定兴趣。但由于跨栏跑本身技术的复杂性,学生很难掌握较为规范的动作,而且大多数都没有跨栏跑的基础,甚至部分同学从未接触过跨栏跑,他们有强烈得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欲望,但由于其身体素质和水平的局限性,使其技术动作大多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新授课,本节课应着重向学生教授跨栏步技术,教学中应努力选择正确的教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了解跨栏运动的基本起源与发展,培养学生敢学、想学、爱学跨栏的参与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学习跨栏步技术动作。85%以上的同学能够完成跨栏步的技术动作,50%的同学能在保证跨栏步的技术同时初步完成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习、勇敢顽强的精神。
5.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同学间互助、互学的意识和品质。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栏步技术的掌握。
难点: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流畅衔接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六、教法与手段
针对本教材的重、难点,本课教学将采用目标导学法、提问法、启发法有
效引导学生做到“我想学”;采用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激励法鼓励学生“我要学”;采用适时纠错法使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更透彻,用有效评价法帮助学生“我会学”,真正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作用。
七、学法
本课学生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在练习中,学生通过练习互相尝试、对比、交流、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关键,最后通过教师正确引导、讲解、示范,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八、教学过程
(一)程序图
教学内容—————————组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学准备部分
课前常规——————学生四列横队站立———
徒手操—————四列体操队形—————
2、教学基本部分
四列横队(稍散开)
跨栏步辅助练习———原地跨栏坐——————
行进间慢跑栏侧起跨腿练习—四路纵队————
3、教学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二)具体过程
1、教学准备部分(11分钟)
课前常规(1分钟)
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
提出本课的任务、要求、安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我想学的情感。
2、教学开始阶段
A.跨越障碍物接力游戏(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一个跑道,在跑道上预先摆好8个垫子,将垫子对折后充当障碍物,每组要依次跨过两个垫子。教师以口令、示范组织学生练习。教师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轻松跨过障碍物?引导学生练习,及时判罚,保证学生安全。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安排进行游戏,体验跨越障碍的感觉,思考教师所提问题。B.徒手操(5分钟)
徒手操热身,使学生充分热身,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成四列体操队形站立,边示范边讲解,带领学生一起做徒手操,充分活动各关节,注意腿部柔韧性的拉伸,同时观察学生练习情况。学生活动:跟随老师一起做,达到身心的良好状态,为新学内容做好准备。
3、教学基本部分(25分钟)
A.教师讲解示范(4分钟)
教师通过视频欣赏引出新学内容,简单讲解跨栏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现状,配合图片讲解跨栏步的技术动作,向同学讲授正确的动作要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正确动作,传授动作要领。为学生示范正确动作。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讲解,仔细观察教师示范。B.原地模仿练习(2分钟)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原地进行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模仿练习,教师应强调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教师活动:以口令带领学生练习。学生活动:认真练习。
C.原地跨栏坐练习摆臂与上体下压的动作(2分钟)
跨栏跑教学最佳途径的研究 篇5
关键词:跨栏教学 四大化 五环节 六障碍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高、节奏性强、难度圈套的田径径赛运动项目之一。跨栏跑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跨栏技术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就要求选择适宜的教法和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将跨栏跑进行技术分解,坚持“四大化”的教学原则,即复杂动作分解化,分解动作简单化,简单动作规范化,规范动作自动化,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跨栏技术。在坚持“四大化”教学过程中,还要抓住“直、快、高、摆、节奏”五个环节。同时一定要注重心理教育,根据课上不断出现的实际情况及学生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手段来排除学生的“动机、记忆、自卑、焦虑、恐惧、放弃”等六种心理障碍,是提高跨栏跑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佳途径。
1教学方法贯彻“四大化”
1.1 复杂动作分解化 就是在不破坏动作本身结构的原则下,把完整复杂的动作合理分成几个单个或部分动作,依次进行训练,这样便于让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全面地掌握技术中和重点和难点,克服跨栏动作的泛化现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尽快地全面地掌握跨栏技术。如:把“跨栏步”分解成提动腿动作、起跨腿动作、两腿的剪绞动作等单个动作进行教学。
1.2 分解动作简单化 就是在分解化的基础上,把完整动作分成单个动作,彩针对性的辅助练习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简化动作,强化练习,攻克技术的难点,达到掌握单个动作技术,并尽快地消除动作分化现象,为逐渐过渡到完整技术教学阶段打下基础。如:教摆动腿屈膝高抬攻栏时,先做行进间高抬腿,然后再做一步 地攻栏动作。
1.3 简单动作规范化 就是指符合正确的技术原理,对最基础的动作进行规范化教学,形成动力定型。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动作规范的强化练习,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走弯路现象,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基础动作规范化。如:即使最基本的提拉起跨腿时的勾脚动作,也一定要规范。
1.4 规范动作自动化 就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经过强化练习,达到跨栏跑技术动作的自动化,尤其是摆动腿的折、抬、伸、压和起跨腿的蹬、屈、拉动作能达到自动化,更有利于完整技术与栏间步的节奏教学,有效保证学生准确、连贯地完成跨栏跑动作。
2实践教学抓住“五环节”
2.1 直-直线性 摆动腿过栏前后成直线,起跨点和落地点成直线,栏让跑和起跨、落地成直线。教学程序:
(1)原地走步、跑动中徒手做摆动腿过栏前后成直线的模仿练习。
(2)利用肋木、山羊做摆动腿练习。
(3)走与跑做摆动腿过边栏成直线练习。
(4)原地走步、跑动中徒手做起跨腿过栏成直线的模仿练习。
(5)利用双人互撑肩或手扶支撑物做起跨腿过栏练习。
(6)原地走步、跑动中做摆动腿与起跨腿协调配合的连贯动作模仿练习。
(7)走与跑做摆动腿与起跨腿的连贯动作过边栏或中间低栏练习。
(8)降低栏高、缩小栏距做栏间跑和起跨、落地点成直线练习。
(9)利用标志点做栏间跑、起跨、落地成直线练习。
(10)走与跑做栏间跑、起跨、落地成直线练习。
2.2 快-速度快 就是以速度为核心,全面提高周期动作速度与跑动速度,使过道跨技术由“跨栏”向“跑栏”过渡,做到攻栏快、栏上腾空时间短、跑跨结合快、中间无停顿、栏间跑速度快。
(1)走或跑做连续高抬腿,快速前伸,积极下压鞭打动作练习。
(2)利用纵箱做摆动腿积极攻栏练习。
(3)利用小垫子做快速的模仿性动作。
(4)利用低横竿或橡皮筋,用过栏技术做快速过障碍物练习。
(5)降低栏高、缩小栏距做栏间跑速度练习。
(6)3~5架低栏分组教学竞赛。
2.3 高-重心高 就是要做到攻栏时身体重心高,下栏着地重心高,栏间跑重心高。教学程序:
(1)在原地或进行高抬腿跑练习。
(2)站立姿势,手抱(左、右)膝外展屈膝动作练习。
(3)利用橡皮筋或小垫子做高抬腿跑过栏练习。
(4)栏间距1.8-2米,做一步_地连续攻5个边栏练习。
(5)根据栏距设五步或三步的栏间步标志,做栏间快速跑练习。
(6)降低栏高、缩小栏距做高抬腿快速过栏练习。
(7)跨3~4架栏分组练习。
2.4 摆-动作向前摆 就是指摆动腿积极向前摆,起跨腿迅速蹬地提拉前摆,向前摆臂压体,下栏后身体重心向前。教学程序:
(1)在草地或垫子上成跨栏步姿势,做摆臂前伸、上体前压动作练习。
(2)走或慢跑做摆动腿高抬快速鞭打下压练习。
(3)徒手做摆动积极前摆、同时向前摆臂压体模仿练习。
(4)手扶支持物,身体侧站在栏边,做到跨腿屈膝提拉前摆、下压练习。
(5)走廊与跑过栏练习,体会下栏后的正确身体姿势及用力感。
(6)利用3~5架栏,做摆动腿向前、起跨腿异臂前伸,上体前压的连贯动作练习。
2.5 节奏-跨栏节奏 就是跨栏节奏,起跑后至第一栏的节奏、跨栏步的节奏、栏间跑与上栏的节奏。教学程序:
(1)高中心大步快速跑。
(2)起跑至第一栏的节奏练习,逐渐固定步数。这是中校跑节奏的前提。
(3)起跑后快速跑过第一栏的节奏练习。
(4)用标记标出栏间3步或5步的距离,做跨边栏,体会栏间步的节奏练习。
(5)在起跨点和摆动腿落地点上设置标志点,做跨栏步与上栏的节奏练习。
(6)降低栏高、缩小栏距做栏间跑的节奏练习。
(7)中速跑过栏练习,要求摆动腿的折、抬、伸、压和起跨腿的蹬、展、屈、拉动作连贯。
(8)半程跑4~5架低栏的比赛。
3 心理教育排队“六障碍”
3.1 动机障碍 跨栏跑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影响学习效果最稳定、最根本的因素。较低的动机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机体的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过高的动机会引起学生机能兴奋性过高,情绪不稳定,造成技术动作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伤害事故。
教学措施:在跨栏跑教学之初,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介其学习和锻炼的作用、意义和价值,要充分利用现代影视录象教育工具和教育信息,缴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2 记忆障碍 记忆障碍是指人们在识记、保持、回忆或再现过程中发生困难甚至异常。学生在学习跨栏跑的过程中,尤其是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大脑运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会下降,使其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接收、加工、储存和提取受到影响,烦恼、急燥等情绪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甚至是大脑皮层机能失调,使学生的接受能力受到阻碍。
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情绪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控,并给予主动的帮助、耐心的辅导和真诚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自我情绪的调控,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支感染学生,创造一种相互尊重、互相友爱、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跨栏跑技术分析及发展趋势初探 篇6
摘要跨栏跑运动因为极强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了解和关注,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的田径训练实践,分析了跨栏跑运动速度是灵魂、过栏技术是关键等的主要技术特点,并简要提出跨栏跑运动重视速度和跨跑结合能力、对跑栏技术有进一步要求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栏跑 运动员 技术 趋势
一、前言
跨栏跑是指田径运动中跨越栏架障碍的短距离跑,它要求运动员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跨越一定高度和数目的栏架,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对运动员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第一次把男子100米栏列入奥运会田径比赛项目至今,跨栏跑运动已有115年的历史。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正式比赛项目中,跨栏跑分为男子110米、400米和女子100米、400米。跨栏跑技术在这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最初的“跳栏”、中间阶段的“跨栏”和现今的“跑栏”阶段,充分体现了跨栏跑运动更趋于短跑的发展趋势。
在实践中,随着跨栏跑运动训练方法的日趋科学化和现代化,各级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也与日俱增,因此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多年田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对现代跨栏跑技术特征及该项目的发展趋势初做探讨,以期为跨栏跑运动的发展略作一位体育从教者的绵薄之力。
二、跨栏跑技术分析
起跑至第一栏技术、途中跑技术(包括跨栏跑和栏间跑)、终点冲刺跑技术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跨栏跑技术。由于跨栏跑是一项要求运动员以最快速度平跑和跨过一定数目和一定高度栏的竞赛项目,因此不难看出其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栏间跑速度、过程技术和跑跨结合技术[1]。
(一)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能否快速和准确地起跑是判断一个运动员跨栏跑技术优劣的重要标志。起跑至第一栏的重要意义在于使运动员迅速摆脱静止状态,积极加速,准确踏上起跨点,过好第一栏,为以后的栏间跑奠定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基础。
起跑的技术要领是运动员重心要高,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在起跑过程中快速抬起上身,进而准确迅捷地蹬离起跑器。起跑后要积极加速,相对于短跑而言,跨栏跑上体抬起要早,前倾角略小,抬腿和蹬地的幅度要大,在第七步左右即要达到短跑途中跑的姿势。起跑后运动员要稳步地增加步长直至跨栏前倒数第二步,并确保最后一步时准确地踏上起跨点。在最后一步为了保持起跨时较高的中心位置,步长要略小于倒数第二步,并为跨栏做好技术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跨栏步技术
跨栏步技术又称过栏技术,是从指起跨点开始到摆动腿的脚着地这一阶段做展示的技术,是整个跨栏跑技术的灵魂,更是觉得跨栏跑运动成绩好坏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跨栏步技术分为起跨攻栏、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三部分。
起跨攻栏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至到后蹬结束离地时止的准备过栏动作,意义在于使运动员身体重心达到过栏时所必备的高度。是跨跑结合的关键技术动作。良好的起跨攻栏技术要求运动员保持合适的起跨距离和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起跨中要求摆动腿积极前摆,身体在起跨腿蹬地后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并与腿、臂协调配合,平衡舒展,保证在起跨结束时形成良好的攻栏姿势。
腾空过栏是指起跨动作完成后身体转入腾空到摆动腿过栏后着地这一时间段内在空间完成的动作。具体而言,在整个动作中,要求肩、髋始终保持正直,起跨腿离地后主动提拉过栏,起跨腿异侧臂曲肘向后摆动,使肩髋的横轴做相向运动,形成不太大的扭转,以加快蹬地的力量和分腿角度,为获得适宜的攻栏起跨角创造条件。摆动腿以膝领先,作屈膝高抬前上摆,摆动腿大腿超过水平位置10-13°,为过栏时后腿提拉和两腿剪绞做肌肉用力的准备,同时异侧臂配合摆动腿的抬膝做屈肘前上摆。完美的腾空过栏动作要求运动员的起跨腿、摆动腿、起跨腿异侧臂、摆动腿异侧臂在技术和协调度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良好的腾空过栏技术有益于运动员快速准确地过栏,进而第一时间转入栏间跑,缩短整个跨栏跑时间,提高运动成绩。
下栏着地是指身体重心达到腾空最高点开始, 到摆动腿着地支撑这一过程的动作。此阶段的意义在于平衡运动员身体,尽可能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使其迅速转入栏间跑。良好的下栏着地动作要求摆动腿通过栏架后迅速下压,同时起跨腿大小腿折叠外展,脚背屈并外翻,膝关节领先经腋下向前上方迅速提拉,并使着地时的重心高于起跨时的重心高度,保持较大的着地角度,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优秀运动员的着地角度一般可达到78°左右,同时实践中也把水平速度的下降率作为衡量跨栏跑运动员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下栏着地过程中,也要求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
(三)栏间跑技术
栏间跑是指从过栏后摆动腿角着地至其跨脚再次踏上起跨点之间运动员所做出来的技术动作。栏间跑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下一个跨栏创造必要条件。因栏间跑栏间距、栏高固定,因而具备与短跑不同的技术要求,栏间跑三步步长为第一步步长最小, 第二步步长最大, 第三步步长中等[2]。
(四)终点跑技术
终点跑是指运动员下最后一栏至冲过终点这一时间段内所完成的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顺利跨过最后一栏后,以良好的专项耐力冲过终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跨栏跑技术的主要特征为平跑速度是灵魂,过栏技术是关键,对栏间跑技术要求更高。
三、跨栏跑发展趋势初探
(一)高质量的平跑技术是提高跨栏跑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以速度为灵魂是现代跨栏跑运动的显著特征,从实践中看,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往往也是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举例来说,目前世界优秀男子110米栏的百米速度都在10.2-10.3秒之间,而男子百米运动员国家级健将的速度为10.60秒,国际级健将的标准为10.28秒。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也都认识到提高平跑速度是提高跨栏成绩的基础,只有高水平的平跑速度才能展现跨栏运动竞技的实质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跨栏运动员栏架高度和栏间距的限制,要求跨栏运动中的平跑只能是高重心、快频率。因此要想提高跨栏运动的成绩,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平跑成绩,还要練就运动员精湛的高重心、快频率短跑技术。
(二)良好的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能力是提高跨栏跑运动成绩的关键
现代跨栏跑运动不仅重视运动员的起跨攻栏意识和技术,更加强调攻栏后的摆动腿的迅速下栏着地,即保持过栏的连续性和栏间跑跨结合的紧密衔接,形成节奏合理、跑跨结合的跑栏技术,这种创新的跑栏技术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跨栏运动的成绩。
(三)运动员选材上更加注重身高
因为跨栏跑运动的固定栏高和栏间距,所以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各国教练员在跨栏跑运动选材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身高因素,就现状而言,目前世界级的优秀男子跨栏运动员身高都在1.90m左右,如我国飞人刘翔的身高为1.89m,古巴名将罗伯斯的身高1.92m。
四、结论
综上所述,跨栏跑运动一种强调速度和技术的竞技运动,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跑跨能力的结合是决定跨栏跑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目前各国都强调提高运动员的平跑速度,在选材上更重视身高要素,并且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跑跨结合能力和身体协调度的训练。跑栏理论是当今跨栏运动的主导理念。
参考文献:
[1]张绍礼.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