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目前尚缺乏特异疗法,单用西药疗效不佳。2010年3月—2014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50例,应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75例,获得较好疗效,并以单用甲钴胺治疗75例作对照。现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两种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4年12月来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5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四肢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等 ; 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弱 ; 排除累及周围神经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75例中,男41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56.4±5.3)岁,糖尿病病程(19.7±6.8)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7.9±2.9)年;观察组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7.1±5.2)岁,糖尿病病程(20.1±6.5)年,周围神经病变病程(8.1±3.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等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
1.2 药物
脉络宁注射液(国药准字:Z32021102,8.6元 /10 m L/ 支);甲钴胺注射液(国药准字:J20070063,17.9元 /0.5 mg/ 支);0.9%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51021157,4.05元 /250 m L/ 袋)。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肌注甲钴胺500 ug,1次 /d,15 d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7 d。观察组在应用甲钴胺的同时,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 m L,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1次 /d,15 d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7 d。观察肢体麻木疼痛减轻的程度,记录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治疗前后的感觉传导速度 (SCV),观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定
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2] :1疼痛全部消失,感觉传导速度提高5 m/s为显效 ; 2疼痛明显减轻,感觉传导速度提高3 m /s为有效;3疼痛无变化,感觉传导速度无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结束2个疗程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对照组75例中显效22例(29.3%),有效34例(45.3%),无效19例(25.3%),总有效率为74.7%(56/75); 观察组75例中显效29例(38.7%),有效43例(57.3%),无效3例(4.0%),总有效率为96.0%(72/7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4.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成本确定
成本是指某一特定治疗方案所需资源的价值,通常使用货币单位表示(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该研究只计算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护理费用、挂号费用、住院费用等直接成本。药物价格按该院2010年3月集中招标的药品价格以及省物价部门批准的医疗服务价格为准。每例患者所需平均费用 =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总费用 / 病例数。观察组的成本为3895.7元,对照组的成本为3413.9元。
2.3 成本—效果分析
为达到一定治疗效果时,寻找最低成本治疗方案,该研究观察组75例中成本(C)为3895.7元,总有效率(E)为96.0%,单位治疗效果所需费用(C/E)为40.6元;对照组成本(C)为3413.9元,总有效率(E)为74.7%,单位治疗效果所需费用(C/E)为45.7元。单位治疗效果所需费用较对照组低5.1元。
2.4 敏感度分析
目前我国药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医疗服务价格则会合理上调,假设药费下降10%,医疗服务等其他费用上调10%,则观察组成本(C)为3786.3元,C/E为39.4元,对照组成本(C)为3309.2元,C/E为44.3元。调整后两种方案的敏感度分析,观察组C/E(39.4)较对照组C/E(44.3)少4.9元。
3 讨论
目前现代医学普遍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中心环节是以高血糖为主的物质代谢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病理改变以阶段性神经纤维脱髓鞘为主[3],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西药只有甲钴胺,它能够进入三羧酸循环,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髓鞘形成,轴突受损区域再生,修复神经功能。该研究资料显示单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总有效率达74.7%,证明甲钴胺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但其有效率较低。中医认为糖尿病病理机制为阴虚燥热,瘀血既是疾病的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4],贯穿于疾病始终,气虚致血行无力、脉道阻滞,阴虚则血脉枯涩,皆可引起瘀血形成,而血瘀状态反过来又可阻滞体内气、阴液等精微物质的输送。中医治疗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补益肝肾、养阴活血、通络止痛的方法。脉络宁注射液药物组成为牛膝、玄参、金银花、石斛等,具有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方中牛膝补肝肾而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为君药 ; 玄参滋阴降火滋肾辅助君药散结消肿为臣药 ; 石斛养阴而清降,使阴液得充,气火得清为佐药;金银花能清脏腑之热,治络中之风火,凉血消肿为使药。诸药协同,共奏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之功效[5]。现代药理证明脉络宁注射液含有绿原酸、蜕皮甾酮、肉桂酸、滨蒿内脂等,具有改善高凝状态,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该研究观察组应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总有效率达96.0%,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组,说明脉络宁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微血管病变,联合西药可提高疗效。该研究运用成本—效果分析,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组单位治疗效果所需费用较单用甲钴胺组低5.1元,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案,符合临床用药有效、经济的原则,是优选方案。
摘要:目的 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与单用甲钴胺两种方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4年12月来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50例,应用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75例,并以单用甲钴胺治疗75例作对照,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比较其成本—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7%,成本为3413.9元,C/E为45.7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成本为3895.7元,C/E为40.6元,观察组单位治疗效果所需费用较对照组低5.1元。结论 脉络宁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符合临床用药有效、经济的原则,是优选方案。
关键词:脉络宁注射液,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成本—效果,分析
相关文章:
无创动脉检测联合血管彩超在早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02-19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02-19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