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

关键词: 钗头凤

《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精选5篇)

篇1:《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宋词原文及译文

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南宋词人陆游所作,抒写陆游自己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两阂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

红润柔软的手,捧出黄封的酒,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宫墙里摇曳着绿柳。东风多么可恶,把浓郁的欢情吹得那样稀薄,满怀抑塞着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回顾起来都是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园的桃花已经凋落,幽雅的池塘也已干涸,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可是锦文书没有人可以投托。深思熟虑一下,只有莫,莫,莫!

【评点】

这首《钗头凤》记述了陆游与表妹唐琬的`一次别后重逢。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也是著名的才女。她自小与陆游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结为夫妇,感情深厚。但陆母却极为厌恶唐琬,并强行拆散两人。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几年过后,两人在沈园相见,陆游感慨万千,忍痛挥笔写就了这首《钗头凤》,抒发了词人幽怨而又无处言说的苦痛。

上片感慨往事。起首三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主要记述了两人婚后浓情蜜意的感情生活。“东风恶”四句,在深刻批判当年拆散自己与表妹婚姻的恶势力的同时,也深切表达了词人与爱妻分离后的苦痛,这是全词的高潮部分。最后三个“错”字,三字三叹,无限悲情和怨恨尽在其中。

下片从感慨往事回到现实。“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是词人再次看到唐琬后对其的素描。春光依旧,只是佳人空瘦,如此憔悴的形象,可见离索的几年,他们都是在痛苦折磨中度过。“桃花落”四句实写词人与唐离别之后的处境。他们婚姻虽破,感情犹在,当年的海誓山盟犹记心头,只是碍于现状,无法以鸿书寄相思。最后三个“莫”字,依然三字三叹,所有的怨恨和无奈也只有这三个字才能表达,如此悲音任谁闻之不心碎?

整首词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声情并茂,词中未言泪,却尽带泪,未言情,情却深,其中六个叹词尤为出彩,生生把读者带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意境中。

篇2:《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

钗头凤

[宋]陆游

红酥手,黄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是一位高产诗人,一生留下近万首诗。陆游的诗,不仅有壮岁从戎、气吞残虏的千般豪迈,也有低回婉转、愁肠寸断的万种柔情。让陆游一生牵肠挂肚的,不只是人们所熟知的“但悲不见九州同”,还有一个叫唐婉的女子。

这是一出爱情的悲剧。

陆游和唐婉两小无猜,婚后郎情妾意,感情非常好。陆游的.母亲却对这个媳妇百般地看不顺眼,并逼迫陆游休妻。后来,陆游另娶,唐婉也改嫁赵士程。在一个春日,陆游在绍兴的沈园和前妻唐婉不期而遇。唐婉殷勤款待,陆游非常悲伤,在园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据说,唐婉看后,不久便郁郁而死。多少年后,陆游再次来到沈园,留下缅怀之作,其中有两首著名的《沈园》诗写于他75岁之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段情缘,让诗人一生都未能从中走出,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也为我们留下了《钗头凤》这篇千古佳作。

首句“红酥手,黄g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意思是:在柳色青青,百花盛开的时节,前妻唐婉亲手端上佳肴美酒款待我。她的手红润而又白嫩,令人无限怅惘。也有人说,红酥手,是一种糕点;黄g酒,是一种官酒;宫墙柳,是以柳喻唐婉。她此时已另嫁他人,有如宫禁里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总之,美景、美酒、美食,虽然都是一个“美”字,却仿佛镜中花、水中月,隔着岁月无法抵达的距离。

“东风恶,欢情薄”,这是对往昔的回忆,这股东风是从陆游母亲那里吹来的,吹落了百花,吹暗了春光,也吹散了他们的婚姻,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折磨,满怀愁怨度日如年。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这浅浅的杯酒中载着深深的离愁别恨,都说借酒浇愁愁更愁,这种万般不情愿地分离,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紧接着,三个“错”字,把心中的那些恨啊,怨啊,悔啊,痛啊……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愁肠百结,我们不是陆游和唐婉,又怎能完全体会得出?

下阕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夫妻被迫分离的深哀巨痛。“春如旧”,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如今,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她憔悴了,消瘦了,苦不堪言,泪流满面,眼泪似乎永远也流不干,弄花了胭脂,薄纱手帕湿了一条又一条。“桃花落,闲池阁。”像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婉被折磨摧残得消瘦了,而词人自己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

篇3:《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平平仄 (韵) , 平平仄 (韵) , 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 。

东风恶, 欢情薄。

平平仄 (韵) , 平平仄 (韵) 。

一杯愁绪, 几年离索。错, 错, 错!

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 (韵) 。仄 (韵) , 仄 (韵) , 仄 (韵) (叠句) 。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平平仄 (韵) , 平平仄 (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 。

桃花落, 闲池阁。

平平仄 (韵) , 平平仄 (韵) 。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莫, 莫, 莫!

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 (韵) 。仄 (韵) , 仄 (韵) , 仄 (韵) (叠句) 。

译文一Phoenix Hairpins--Kenneth Rexroth (仅取上阕)

Pink and white hands like roses and rice cake,

Cups full of golden pools of wine,

Today the willows are blooming by the palace wall

The Spring wind Bring me no pleasure and I hate it.

My bowels are knotted with bitterness,

I cannot loosen the cord of the years which has bound us together.

译文二Phoenix Hairpin--许渊冲

Pink hands so fine, a

Gold-branded wine, a

Spring paints the willows green

palace walls can’t confine, a

East wind unfair, b

Happy times rare.b

In my heart sad thought throng;c

We’ve severed for years long.c

Wrong, wrong, wrong!c

Spring is as green, d

In vain she is lean, d

Her kerchief soaked with tears

and red with strains unclean.d

Peach blossoms fall, e

Near deserted hall, e

Our oath is still there.Lo!f

No word to her can go.f

No, no, no!f

1. 音韵与节奏

语音本身, 除了一些拟声词的发音外, 和意思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诗人在选词时, 总是非常注意词的声音。音韵和节奏不仅给诗带来音乐性, 使之优美动听, 而且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原作《钗头凤》, 节奏急促、生情凄紧, 词风缠绵悱恻, 用语平易自然, 前人称之为“无一语不天成”。《钗头凤》本谱双调、六十字, 上、下阕各十句、七仄韵, 二叠韵, 每阕后四韵转韵。下阕前三韵与上阕前三韵同韵, 下阕后四韵与上阕后四韵同韵。

译文一神韵飘逸, 风格直率明晰, 且充满了象征美, 从诗歌鉴赏的美学效果来看, 确实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英语抒情诗;而一旦将其与原诗作比对, 就会发现这首译作并未遵从原诗的韵律, 因而未表现出原词的音乐美, 反应不出词作者凄苦无奈的心境。

译文二则在音韵与节奏方面大有考究。语言通顺, 轻重音的分布间隔适当, 完整的传达出原词的音韵节奏, 从而产生类似音律的节奏效果。具体来说, 译文上阕各行的尾韵是aaabbccc, 下阕各行的尾韵是dddeefff, 基本对应原词的韵律;而在韵脚上有意选择了长元音或双元音, 减慢了诗的节奏。从而烘托出陆游与唐婉被迫离异的深哀剧痛, 给全文的愁思造成悠然不尽的效果, 象征着作者思绪萦环, 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2. 意象与修辞

诗是由意象构成的, 意象的组接、发展、转换组成了诗。诗的创作, 就是诗人捕捉意象, 然后加以有序化的过程。陆游在《钗头凤》中创造了大量视觉、触觉等意象, 上阕以宫墙边绿柳飘拂等景象营造出当时满园春色的氛围与诗人愁苦的心境形成对比, 下阕转而描述“桃花落, 闲池阁”, 以景写情, 桃花纷纷落下, 池阁无人欣赏, 写尽词人心境的凄凉。

而两位译者在这些意象的把握上, 区别也比较明显。首先, “黄藤酒”为何酒?据考证, 黄藤酒有两种说法:一为藤黄酒, “藤黄”形容酒的颜色;一为黄封酒, 是种官酒, 在封口贴着黄纸或黄绢, 故名。译文一的“golden pools of wine”, 似与两层意思都不太符合;译文二翻作“Gold-branded wine”, 在韵律上无可挑剔, 但也未翻出其意。另外, 对“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的理解, 两人也有不同。纵观两篇译作, 许译言简意赅, “paint”一词似神来之笔, 与“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并非完美, 此处的“宫墙柳”大多解释为:“以柳喻唐婉, 她已嫁作他人妻, 有如宫墙之柳, 可望而不可即”。而许译为了押上句“Gold-branded wine”的脚韵, 而使用“confine”一词。言外的寓意就成了陆游只是恣意欣赏唐婉掩不住的美色, 与原词格格不入, 可以说是“因韵害意”吧。

3. 词汇与句法

词与文体关系密切, 斯威夫特曾将文体定义为“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 而诗歌翻译对词的选择更为严格。如“泪痕红浥鲛绡透”中的“透”字。陆游没有直接写唐婉泪流满面, 而是用白描手法, 显得更加委婉、沉着, 也更形象可感。一个“透”字, 足可见她流泪之多, 伤心之甚。然而, 译文二为了押上句“in vain she’s lean”中的脚韵, 用“unclean”来译“透”字, 未能传达出“透”的深层含义。

从句法层面来讲, 《钗头凤》分为上下两阙, 上阕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 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一连三个“错”字直抒胸臆, 激愤之情, 一气贯注。词的下阕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 进一步描写分离几年来双方有爱却不能爱的巨大痛苦。此间的哀怨情仇, 百感交集, 有如万剑穿心, 一种难以名状的悲愤与无奈, 冲胸破喉而出:“莫, 莫, 莫!”

相比之下, 译文二再现了作者与唐婉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译者将其分别译为“wrong, wrong, wrong”、“no, no, no”, 虽用词简单, 但感情强烈;译文一则没能译出重复的句式, 显得拖泥带水, 优柔寡断, 远不及译文二的“wrong”和“no”形象、生动及强烈。

4. 篇章与体裁

陆游的《钗头凤》形式精巧, 由上下两阙组成, 每阙八行, 头两行各有三个字, 第三行有七个字, 接下来两行各四个字, 然后以三个叠韵字结尾。如果把这首诗整齐的排列在纸上, 会给人以一种精致玲珑的印象, 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许渊冲在谈诗歌翻译时, 提出了“三美”原则, 其中的“形美”原则包括句子的长度与结构, 他指出如果原文是长句则不可译为短句, 反之亦然。由此观之, 在再现原作“形美”这一点上译文二显然要优于译文一。虽然看起来译文二的单词数要稍多于原文的字数, 但其重音数与原文基本一致;原文使用的是平平仄的格律, 而译文则与之对应的使用抑抑扬格。而译文一则因每行单词过多, 结构显得过于臃肿松散, 失掉了原文形式上的精致感, 读起来似散文而非诗词, 与原作体裁相去甚远。

5. 总结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 文体分析不仅能帮助我们深入领会文本的意义, 而且可以为我们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提供客观的依据。而文学作品的译本, 是以其整体的和谐为审美原则的, 离开了整体, 就谈不上和谐。从前面对音韵节奏, 意象修辞, 词汇句法和篇章体裁的逐一分析可以看出, 两个版本的质量是各有参差的。从整体的和谐来看, 许译尤为贴切, 在各方面都与原词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契合, 但仍存在一些“因韵害意”的现象;总之, 两个译本均未能臻于完美。

摘要:本文运用文体学方法, 从音韵节奏, 意象修辞, 词汇句法和篇章体裁等语言特征对陆游《钗头凤》两个译本进行解读, 讨论文体学理论观照下的诗歌翻译, 领会译本的意义, 挖掘译本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音韵节奏,意象修辞,词汇句法,篇章体裁

参考文献

[1]郑海凌.文学翻译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 2000.

[2]王佐良, 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篇4:陆游《钗头凤红酥手》的诗歌赏析

年代:宋作者: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注释】

①黄縢(téng):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②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③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3]

④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⑤浥(yì):湿润。

⑥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⑦池阁:池上的楼阁。

⑧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⑨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⑩莫、莫、莫:相当于今“罢了”意。

【译文】

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莫,莫,莫!

【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词人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姓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唐氏(一说唐氏即陆游的表妹唐琬)。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而陆母恐陆游儿女情长,荒疏功业,时迁怒唐婉,责骂不已。不到三年,棒打鸳鸯。最初陆游暗想雪藏唐婉,但陆母当下,给儿子另娶王氏成妻,二人终于在母命难违的逼迫下,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音讯全无。七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钗头凤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数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感情极为沉痛。至于到底是谁错了,是自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还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或者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词中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沈园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红润,焕发活力;而此时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消瘦。“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像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像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而在“人”“瘦”之间加一个“空”字却另有深意。“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那这个“瘦”就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不能不哭,不能不泪流满面。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像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词人自己的心境,也像“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了。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却难以表达。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意谓: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历史考证】

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最早记述《钗头凤》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周密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恒言”。其实综考有关历史文献和资料,陆游的外家乃江陵唐氏,其曾外祖父是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名臣唐介,唐介诸孙男皆以下半从“心”之字命名,即懋、愿、恕、意、愚、谰,并没有以“门”之字命名的唐闳其人,也就是说,在陆游的舅父辈中并无唐闳其人(据陆游《渭南文集·跋唐修撰手简》、《宋史·唐介传》、王珪《华阳集·唐质肃公介墓志铭》考定);而陆游原配夫人的母家乃山阴唐氏,其父唐闳是宣和年间有政绩政声的鸿胪少卿唐翊之子,唐闳之昆仲亦皆以“门”字框字命名,即闶、阅(据《嘉泰会稽志》、《宝庆续会稽志》、阮元《两浙金石录·宋绍兴府进士题名碑》考定)。由此可知,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根本不存在什么姑表关系。这样,周密的“姑表说”就毫无来由了。但这也并不完全就是出于他的杜撰。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中虽然未曾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但却说过这样的话:“某氏改适某官,与陆氏有中外。”某氏,即指唐氏;某官,即指“同郡宗子”赵士程。刘克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唐氏改嫁给赵士程,赵士程与陆氏有婚姻关系。事实正是如此,陆游的姨母瀛国夫人唐氏乃吴越王钱俶的后人钱忱的嫡妻、宋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的儿媳,而陆游原配夫人唐氏的后夫赵士程乃秦鲁国大长公主的侄孙,亦即陆游的姨父钱忱的表侄行,恰与陆游为同一辈人(陆游《渭南文集·跋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文》,王明清《挥后录》及《宋史·宗室世系、宗室列传、公主列传》等考定)。作为刘克庄的晚辈词人的周密很可能看到过刘克庄的记述或听到过这样的传闻,但他错会了刘克庄的意思,以致造成了千古讹传。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陆放翁前室改适赵某事,载《后村诗话》及《齐东野语》,殆好事者因其诗词而傅会之。《野语》所叙岁月,先后尤多参错,且玩诗词中语意,陆或别有所属,未必为伉俪者也。”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吾乡许蒿庐先生(昂霄)尝疑放翁室唐氏改适赵某事为出于傅会,说见《带经堂诗话》校刊类附识。”

篇5:《钗头凤》陆游宋词的赏析

钗头凤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红酥手,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论陆游的诗歌 下一篇:陆游诗歌特点结合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