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对金融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研究 ——基于75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拉开了中国金融市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幕。近年来,中国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金融开放举措,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的投资额度限制、大幅放宽事前监管、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等等,都在向全球释放协同合作、共享机遇的积极信号。数据显示1,2018年年底至2020年年底,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所持有债券的规模分别为1.55万亿元、1.97万亿元和3.04万亿元。A股方面,境外投资者的持股市值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20年底,境外投资已连续三年保持净流入,彰显出国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空间和长期发展趋势的强烈信心。与此同时,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是当前金融工作的一项重点,在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且实体经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善金融开放进程中的民生领域问题,特别是持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值得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全球宏观视角,探究各国金融开放水平是否对收入不平等产生影响,如何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在不同国家间存在异质性表现,试图为中国金融开放进程中的政策选择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利用1990-2018年全球7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检验了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法定与事实金融开放的双重维度下,金融开放水平每上升1%,基尼系数分别上升0.2%和0.12%,即金融开放显著加剧了一国收入不平等。采用替换金融开放度指标、替换基尼系数指标、删除特殊年份全样本统计数据的方法展开稳健性检验,证实了本文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且这种负面效应在经过收入再分配后被显著削弱。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因果关系随着一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中低收入国家或低金融开放度国家,金融开放对收入不平等表现为显著的加剧效应;对于中高收入国家或高金融开放度国家,金融开放恶化收入不平等的效应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平缓。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都是金融开放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渠道,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可以有效缓解一国金融开放进程中的收入不平等状况,且金融服务可得性的提升对发挥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积极效应至关重要。因此,各国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与宏观环境,有序推动金融开放政策落地,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安全维护,对于减轻金融开放进程中收入分配格局所蒙受的损失具有深刻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可为中国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同时防止收入分配差距恶化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金融开放度;基尼系数;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产业结构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金融开放的研究
2.2 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
2.3 关于金融开放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1 理论分析
3.2 提出假设
3.3 模型设定
3.4 变量说明
第四章 实证检验
4.1 样本与数据
4.2 基准回归
4.3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进一步讨论
5.1 异质性检验
5.2 机制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证券行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02-21
外商投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02-21
工程变更影响管理论文提纲02-21
工程安全鉴定研究管理论文提纲02-21
自然化办公空间设计论文提纲02-21
SARS影响国民经济研究论文提纲02-21
公路路线设计中交通安全影响因素浅析02-21
适用机制02-2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