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遗憾(精选六篇)
人生没有遗憾 篇1
遗憾一: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非常适合学生朗读。在设计教案时, 我将朗读作为了重点。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朗读中却没能很好地突出一个“美”字。如溪水淙淙流淌一句, 我先后叫起三名学生, 都没能读出溪水的轻柔舒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 我运用了这样的语言:“你们听到淙淙的溪水声了吗?谁能再读读, 让我们听到溪水的声音?”事后想想, 虽然现在倡导朗读指导要不着痕迹, 但这种朗读指导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如果从技巧上指导一下:“你们试着把‘淙淙’这个词读得轻一点儿, 慢一点儿。”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读好这句话。
遗憾二: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并得意于语言的工整。
在学习夏天这一段时, 当学生抓住“郁郁葱葱”“严严实实”“遮”“挡”这些词来体会时, 我边适时板书“枝繁叶茂”, 边问“老师用这个词可以吗?”以显示对学生的尊重。今天, 我依旧按部就班上这一课, 没想到回答问题的学生说:“我觉得我的词比您的好, 那就是‘郁郁葱葱’。”我在脑中快速地转了一下, “郁郁葱葱”也说明枝繁叶茂, 但是和我设计的板书不搭配, 只是个形容词, 而缺少主语“树木”。于是我说:“正是由于郁郁葱葱, 才显得枝繁叶茂, 对吗?”学生点点头。
课后细想, 我虽然按既定方案写出了板书, 但是我真的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吗?平时常说,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流于形式, 而我的做法不正是用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在牵制学生、堵学生的嘴吗?如果换成这种方式:“这个词的确很好, 表现出了枝叶的茂盛, 这郁郁葱葱的树木搭成了一个巨大的凉棚, 那老师就用树木葱郁这个词可以吗?”这样, 既不破坏预设板书的韵律, 同时也让学生体味了成功的喜悦。
遗憾三:
这节课我安排了一次小组讨论。在学习“秋冬”季节的内容时, 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 然后问:“你觉得秋天美还是冬天美?”意在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 进行一场辩论。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 让学生在组内表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再当众发表意见。但实际操作之后, 我发现, 这样的小组合作没有意义, 因为学生在组内的意见和全班交流的意见一样, 既做了重复性活动, 又耽误了时间。如果将小组讨论安排在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这节课的难点:小兴安岭的美与其他地方的美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回顾全文, 利用集体的智慧突破这一难点, 我想效果会更好。
人生没有遗憾的心情说说 篇2
这道理都懂,可是往往遇到事时就难以释怀
不知道怎么了 这一段时间总是很焦虑
若晴天和日,就静赏闲云。若雨落敲窗,就且听风声。若流年有爱,就心随花开。若时光逝却,就珍存过往。好喜欢这段话。
撑不下去的时候,做到:糊涂的过,快乐的活,知足地乐足矣!
人比人,比死人,现在发现其实学会知足常乐后,生活真的快活就许多
想多了是挺累的 学会知足吧 缘分这东西 谁都说不好 往后 好好的吧
可是昨天总是忘不掉,偶尔总会想起不还想的伤心事
既然已经是伤心事就让它过去吧,时间会让你逐渐淡忘不开心的一切
活着的时候,要学会释怀与放下,你失去的总会用另一种方式补回来,等待吗?寂寞吗?多疑吗?难过吗?委屈吗?所有的`一切,你有没有想过,值不值得,如果值得,这都是你即将幸福来临时必经的过程,因为轻易得来的就忘了珍惜,等你成熟,稳重,暗香自来。
但是有时候就是放不下,心心念念都是他。
如果真的没办法忘记,不如放在心底最深处,偶尔想一下就好。
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又是不一样的一天,加油
明天总比昨天好,说得多好啊,时光不会倒流,历史不能重演。撑不下去的时候想想这句话,就有力量前行了!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选择放下,也放过自己,学着做一个干净洒脱的人。
如果可以用安慰别人的话来说服自己,也许就可以少一点伤害吧
道理都明白!可就是做不到,不能释怀,最近被感情伤得遍体鳞伤!有想过要放弃生命也想过要同归于尽!可还是希望能挽回
无论什么事,无论什么人,都不值得你去伤害自己,这段感情不合适,不如耐心等待下一个他。
生活总有不顺。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努力向前。勇敢点。努力点。,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撑不下去时,别撑,学会放下,想开看淡,顺其自然吧,这是我选择,知足者常乐!
道理都懂就是难以释怀,同样是事情说服了别人却说服不了自己
人生苦短,戏如人生,人就是这样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也没有那么悲观,不开心时放开心态看开,人活不易健康第一,祝我们大家每天开开心
人生没有遗憾 篇3
在一个电视选秀的节目上,已为人母的女环卫工深情地唱了一首名叫“遗憾”的歌曲,打动了在场的几乎所有观察员,在观察员同情而又惋惜地评论中,更多的是给予了鼓励。
事实上,不论是做环卫工还是做歌舞团员,我以为,这位女士并没有遗憾。
人生就是一个过程,除了起点和终点我们没有办法把握之外,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关键之处在于我们每个人要明白,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到底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那些才是最主要的。
那个环卫女工,高中毕业之时,家庭困难,需要她出来工作以养家糊口,那么,她选择做环卫工无疑是正确的。尽管,当时她以及她周边的人会为她的选择感到惋惜,但事实上,走过人生整个阶段后,我想她不应该有什么遗憾。
人们常说,当你被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时隔十年之后,电视选秀不正是给那个环卫女工打开了一扇门吗?尽管她以“遗憾”出场,但我想,如果她通过这个选秀节目的歌唱而放下过往,开始人生的一个新阶段的话,那她自然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曾经有一位作家,很多年前组织上准备选拔他当副厅级干部,可就在这个当口,他的一部小说遭到了某位领导的批评,这一批评不当紧,副厅级干部的任命被搁置起来了。不少人为此感到惋惜和遗憾。可时隔多年,这位作家的那部小说在一次评奖中获了大奖,加上他从此后潜心创作,出了不少佳作,以他著作等身的成功又当上了领导,官居正厅级。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渴望得到什么的时候,你可能并不能马上得到,但只要你不放弃,你的梦想就可能在某一天实现。
尽管当官可能不是那位作家的梦想,但是,如果没有当初提拔他当副厅级干部的变故,他可能就把自己的才华埋没在了仕途上,而不能真正潜下心来创造出那么多好的作品。
什么叫遗憾,一般人认为,因未能称心如愿而惋惜就叫遗憾。事实上,人们在这里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仅仅局限于眼前的一些事像或者愿望没有如愿而感到惋惜,却没有去更深入地去想想,在我们表面上没有如愿的同时,我们另外又得到了什么。
爱迪生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我们首推的是灯泡。可是,当他临死时,他说出了真心话:“我最遗憾的是我没有向交流电系统去作更多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在19世纪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之后他便针对直流电进行研究,他一直以交流电为“祸害”,认为它是对人类有害的,可与他同时代的威斯汀却很欣赏交流电。为了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当年举办的世博会公开进行招标,当时爱迪生很有把握会中标,可最后的机会却给了威斯汀。1893年的世博会开幕的那一天,来自各地方的3000万人在德国看到了灯的世界,人们发现,城市简直是灯的海洋。之后威斯汀又向尼尔加拉瀑布发电站进行招标,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交流发电机与涡轮机。从此,交流电点亮了全世界,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爱迪生放弃交流电,就不可能成就威斯汀交流电在全世界的普及,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处处都难以离开电的生活。
有人说,懂了遗憾,就懂了人生,遗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这话说的没错,关键在于,我们在遗憾之后,是把遗憾作为人生的回味还是把经历的遗憾作为人生的转折点,这十分重要。
如果你仅仅把遗憾作为你人生的回味,那这遗憾就真正成了遗憾,如果你把遗憾作为了人生的转折点,从遗憾中找到人生新的起点和梦想实现的又一次出发,那我认为,当我们终老之日回首往事时,就会说,我的人生没有遗憾。
如果人生没有遗憾情感作文 篇4
我妈妈,一直在外地求学,很少回家。连五一节,十一节,寒假、暑假中也难得回家。因此,我很盼望妈妈回家。
我的生日,要举办小型宴会、要请很多人、要有多多的礼物、还要......当然也要妈妈回来,奖励我!
“妈妈,我生日你一定得回来,我会等着你!”我打电话给妈妈,斩钉截铁地提出要求。“我......我看看吧......尽量赶回来吧......”妈妈的回答吞吞吐吐。盼啊盼,7月6日......7月10日......7月12日......一直盼望到7月13日晚上。
终于,一直盼望已久的电话铃响了。叮铃,叮铃铃,叮铃——“心欣,妈妈7月14日估计赶不回来,估计......估计要到7月15日晚上才能到......”妈妈的声音中带着歉意,顺着电话线路流过来,流过北京、流过天津、流过河北,流进我家的客厅,流进书房、一直流进我的心里,凉凉地。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在这炎热的夏季里,我却感到阵阵寒冷。
没有大富大贵,也没有遗憾 篇5
年初三是闺女女婿回门拜年的日子,王晓强嘱咐季莉,说记得把我的事跟姐姐说说啊。季莉说这个你放心,咱们不就是为这个去的吗,我怎么可能忘了呢?倒是你,关键时候需要你表态了,态度坚决点可别掉了链子了。
王晓强要季莉说的,是辞职转投汤传生麾下的事。王晓强跟汤传生本来同在一个学校当老师,自己跟季莉的亲事,还是汤传生亲自给介绍的呢,等两个人终成眷属后,两个人也就成了连襟。后来汤传生辞职下海,闹腾了这好多年,现在已经是汤总了,公司做得风生水起,跟市里头头脑脑的也都熟。
季莉劝王晓强,说你在学校里当个老师能挣多少钱啊,让姐夫提携你一下在他公司里干个中层,一年都能挣你好几年的。王晓强说这个事情咱俩想到一起去了,可是我跟他说了好几次了,每一次他都是哼哼哈哈的不给个准信儿,还说什么当老师挺好的,要是自己能回得去,还是坚决在学校呆着不到外面来闯荡。逼急了,就说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还是安心工作吧。所以啊,这个事情还是得请夫人出马,你去跟季茉说说,让她吹吹枕头风,还或许能成。
趁两个女婿在客厅里陪老丈人喝酒,两姐妹在房间里跟老妈聊天的时候,季莉果然跟季茉说了:让王晓强跟着姐夫干吧,他一个大男人在学校里当孩子王,浪费了。可是季茉好像早就胸有成竹了,说日子过得好好的,就别瞎琢磨了,你当医生他当老师,这样的日子要是还不满足,就太过分了。季莉向老妈眨巴眼睛示意她来帮腔,没想到老妈也说:“就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
季莉心里就烦闷起来,这山望着那山高,又是这句话,怎么地球人都会说了呢?这山高还是那山高,老妈不是最清楚的吗,刚才她还对着大姐一家给送的超级大礼包喜形于色呢。季莉哼了一声,说反正你们都是胳膊肘子往外拐,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肯帮别人就是不肯帮自己人。
老妈皱眉,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呢,季莉也激动起来,说就这么说,你们能做出来还不让我说出来?
新年这一场家宴不欢而散。季茉表示要开车送季莉他们回家,季莉很坚决地摇头,说用不起,我们走回去就行了,安步当车还更安全,更稳当。
王晓强一直到半夜才完全酒醒过来,起床去客厅里喝水,发现季莉还在沙发里看电视。王晓强陪季莉坐下,极力搜寻着脑袋里那些时断时续的片段,说今天下午回家的时候,你跟姐姐说话太生硬了,让人当场下不来台。季莉嘴硬,说他们不给咱台阶上,咱何必给他们台阶下?王晓强劝解她,说人家帮是情意,不帮是本分,咱们没得到什么,至少也没失去什么啊。季莉就更火了,说还亲姐姐呢,不帮就等同于坑害。要是他们有事请咱们办,咱们还能不全心全力?你看看现在他们是怎么答复咱们的,两口子都统一口径了,连老妈都是帮腔。
第二天季茉上门的时候,季莉的火气还没消完。季茉拿出一套挺高级的化妆品来,说你姐夫去香港出差的时候给你特意买的。季莉拿来看了眼就随手丢在旁边:“这么贵的东西我可用不起,抹在脸上还怕被人一指头给抠了块去呢。”王晓强出来打圆场,说想喝点什么呢,咖啡还是茶?
毕竟是亲姐妹,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怄了一会儿气也就和好了。季茉又拿出一块手表来,招呼王晓强过来戴着试试。王晓强说手表是块好手表,不过戴在我的手腕上戴瞎了,身份不配啊。季莉说我们也知道,这些年来你们对我们帮助不少,送了这么重的礼我们也还不起。不过还是那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给王晓强一个职位,让他自己挣到份高工资,比送给我们任何东西都强。
季茉摇摇头,说公司的事你们不懂,连我他都不让到公司里任职呢。他说了,要是公司里安插上自己人,反而就没法管理施展不开手脚了。你想想啊,如果晓强在公司里出了问题,不罚就难以服众,罚了吧,等于拆了东墙补西墙,都是咱们家内部的事,还是难以服众。
季莉觉得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还是有点不甘心:“你怎么就不想点好处呢?有晓强帮他盯着,公司里有点风吹草动,不就都看在姐夫眼里了吗?”
简直是一语成谶,公司还真出了点问题,还不是简单的风吹草动。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卷了一笔钱跑了,不过跑了没几天就被逮了起来。
季莉和王晓强过去看望汤传生,他这些天已经憔悴得不成样子了。王晓强说逮起来就好,好在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汤传生说你们两个懂个什么啊,那笔钱当然早晚会还给公司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资金流动受到了影响。这100万一天不到位,公司担负的那块工程就一天没法正常进行,市里的拨款就到不了位,后续资金上不来,弄不好会把公司给拖垮了呢。
王晓强诧异,问有这么严重?汤传生说当然严重了,咱不是没有钱,钱都投资在固定资产上,平时的流动资金还靠银行贷款呢。现在的工程,都要先通过银行贷款垫付上,等开工了再一部分一部分地拨付过来,往往工程干完了工程款还不可能完全到位,这个窟窿得通过下一个工程拨付过来的资金赶紧补上。这条链一旦断掉一段时间,弄不好公司说垮就垮了。你们是光看见贼吃食,没看见贼挨打啊,当初不让你过来,就是不想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大了。
季莉表态,说需要我们干什么就说,家里凑一下,也能有个三四十万,也许可以应下急。
季茉摇摇头,说杯水车薪。你姐夫借了笔钱,两分的利。季莉大吃一惊,两分利,一年的利息就是百分之二十四啊,这是高利贷啊。汤传生说也是没办法的事,就盼着官司早点搞定。
回家的路上,季莉和王晓强都默不作声。最后还是王晓强开口了,说还是赶紧给凑笔钱吧,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能给他省多少就省多少吧,谁让你们是亲姐妹呢。还有,你们单位心内科的李大夫,他的老婆不是在法院工作吗,你找下他看看能不能早点有个结果。
好在那笔钱很快就被追回来了,汤传生的公司虽然损失了一些,不过好歹没有影响到正常运行,汤传生又开始人五人六地当大老板了。
季茉亲自来妹妹家还钱,按照两分利本息全付。季莉不好意思,说自己家的事,还付什么利息?也太见外了。季茉说借别人的也是这么个借法,借自己人的更不能让自己人吃亏了,这钱你拿着就行了。
nlc202309040950
丈母娘电话通知大家周末都来家里一聚,庆祝这次事平安度过。季茉两口子给每个人都准备了份礼物,给季莉的那份礼物是张银行卡,里面是她拒绝收的那份利息:“这次还真得谢谢你们,帮着渡过难关。”季莉摇摇头,说一点点钱,也没帮上什么大忙。要是当初他能跟着你干,多挣个仨瓜俩枣的,这一次不是还能多帮上点?
旧话重提,季茉还没说什么,老爸倒接过了话茬,说这个事其实还得怨我,当时你姐姐姐夫不是没想过拉你们一起干公司,是我在中间作梗的。我是觉得啊,咱们家目前这样子就挺好的,一家子人有在前面打冲锋的,也有在后面做保障的,往前呢可以进,往后呢,也可以守,不求大富贵,也不会有大挫折吃不上饭。要是大家都拴到一条绳上了,一荣俱荣当然不错,可是万一一损俱损,就太被动了。
大家都盛赞老爸看得长远,想得缜密,可季莉心里却不高兴,回头跟王晓强说,凭什么人家打冲锋咱们当后盾?发了财人前风光的是他们的,要是有个不顺就得咱们保底儿?人家吃海参鲍鱼的时候没有喊着咱一起去,等吃不上饭了就得上咱们家来一起吃糠咽菜?王晓强息事宁人:“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虽然当前锋的和当守门员的待遇不同名声不一,但是毕竟各有所长,不是那块料也的确没法看着别人眼红。但让季莉一直不高兴的,是这么多年以来自己经常就像姐姐的陪衬,连名字都是跟季茉连在一起的。“茉莉”,自己还没出生,名字就已经被确定了,亏他们怎么想的,能够准确地预测到自己还能生二胎,且第二胎依然是个女孩。
季莉觉得,早在汤传生决定辞职下海的那一天,老爸恐怕就打定了主意,让季莉和王晓强两口子一直拿固定工资,而不要一起出来闯荡。这些年来自己屡屡起意出来打拼一下,最终都不了了之,恐怕也都是被谋划了的结果。
王晓强看得倒淡定,说这种事有时候要听天由命,要真给我个老总位置,恐怕我还坐不稳坐不住呢,你看看,姐夫的头发早就全白了,全靠染呢。然后回过头来看看,他的确是自己创业更合适,而我也好像更适合三尺讲台。你觉得自己当陪衬亏大了,可是想一想,人家两口子咱爸爸妈妈买房子的时候帮了一大笔,咱们孩子上学、房屋装修,人家帮的可不少,细算起来,也等于在咱们这里存了不少的钱呢。
虽然王晓强劝解的有理,不过季莉还是心里难以释然,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劲,直到那天跟着王晓强回老家,才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那天本来也就是个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是忘记从哪句话引起的,王晓强的大哥大嫂开始对他们两口子表示不满,喋喋不休了好一阵子,中心意思就是说他们都有固定收入,光顾着过自己的好日子了,却没有给全家人更多的付出。
回家的路上季莉说自己终于想明白了,所谓的满还是不满,都是相对的,谁过得相对好了免不了都会被羡慕嫉妒恨。之所以自己不会对李嘉诚不满,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跟李嘉诚又不熟,而现在在建筑公司当老总的是自己的姐夫罢了,所以才总会觉得人家没有足够提携自己,尽到有钱人的责任。其实抛开这些因素只单纯就事论事的话,自己两口子过的小日子,还真的没有什么明显可遗憾的。没有大富大贵,可是也没有什么心事,有着姐姐他们所没有的舒坦安心。即使老爸他们说了句让自己保底的话,估计也就是说说而已,是不想实话实说揭穿自己一家真的不适合到江湖上打拼的事实。
陈佩斯:对父亲我没有遗憾 篇6
著名老艺术家陈强已在一个月前驾鹤西去了。作为他的儿子,著名演员陈佩斯自是悲痛异常,说起他们父子的感情,下面这篇文章,或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
老爷子突患重病,儿子心急如焚
2000年12月的一天晚上,陈佩斯突然接到母亲李玉洁打来的电话:“二子,你爸爸病了,已经送医院了,你快来啊!”
陈佩斯急忙赶到医院,只见父亲陈强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已经不省人事了。医生告诉他:“老爷子突发脑中风,情况十分危急,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虽然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陈强还是落下了后遗症——记忆消失,而且昏迷不醒。夜深了,陈佩斯让母亲先回去休息,“妈,您也累了一天了,先回吧,这里有我就行了。”母亲走后,陈佩斯独守在父亲的床前,一遍遍想着医生的话,“老爷子的情况不容乐观,如果能及早唤醒他,还有康复的希望。可如果一直这样昏迷下去,极有可能会成为植物人!”
为了唤醒父亲,陈佩斯总是给老爷子念叨一些往事。他讲起爷儿俩在一起拍电影的趣事,也回忆了从前被父亲责骂时的难堪和气愤。但陈强就像没有听到儿子的声音一样,没有任何反应。转眼过去了三四个月,父亲的病情仍没有好转,陈佩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却硬是想不出一点儿办法。最后医生建议,最好给陈强安排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疗养,也许还有希望。于是,陈佩斯想起了自己的“桃花源”。
原来,陈佩斯当年因为版权问题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打了一场官司,虽然官司胜诉了,但他却遭到了央视的“封杀”。心灰意冷的陈佩斯从此退出了演艺圈,再也不愿拍戏、演小品。
为了维持生活,妻子王燕玲在北京延庆西三叉村的大山里承包了1万亩荒地,夫妻俩带着十几名工人,没日没夜地在那里种植蔬菜和果树。
虽然最困难时,陈佩斯连孩子二三百元的学费都付不起,但总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而此时,这个美丽、安静的“桃花源”正是父亲调养的好地方。
陈佩斯对父亲说:“老爷子,我准备把您接到我的‘桃花源’去,您可以在那里安度晚年,吃的是山村野菜,喝的是甘甜山泉,每天呼吸着新鲜空气,生活在原生态的绿色世界里,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于是,陈佩斯便把老爷子接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中,从此,他每天晚上为父亲泡脚、按摩、活动关节,学着医生的方法给父亲做康复治疗。在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中,陈佩斯的心情格外好,总是不停地跟老爷子讲话,他把这种疗法叫做“心灵按摩”。
一天,陈佩斯无意中调侃父亲:“您一生演过那么多好人,但是‘南霸天’和‘黄世仁’这两个反角却把老爷子您给坑了!”忽然,陈佩斯清楚地看到父亲的眼睑轻轻地动了一下。他急忙说下去:“听说一名战士因为看得太人戏,气得当时就拉开了枪栓,要对您下手呢!”这一次,陈佩斯更是清楚地看到,父亲在努力地睁开眼睛。他不由兴奋地对妻子大叫道:“快看,爸醒了!”
亲情陪伴,儿子在大山里创造了医学奇迹
从此,父亲的每一丁点儿进步,都让陈佩斯夫妇兴奋不已。“我能感觉到,爸爸现在心里已经明白了很多,就是说不出来。”
半个月后,更大的惊喜出现了,陈强竟能断断续续地讲话了,记忆力也在渐渐恢复。可令陈佩斯不解的是,醒来后的父亲竟然忘记了自己曾经是演员。医生说,陈强是因为脑出血造成了部分记忆的缺失,但他对某一阶段的事,还是存有记忆的。
有趣的是,陈佩斯发现,父亲选择性地记住了生命中的快乐和幸福,但对于自己在“文革”中被批斗、与妻子吵架的琐事,全都忘得一干二净。他开心地对父亲说:“爸,您想记住啥就记住啥,想忘了啥就忘了啥吧。只要您开心就行!”
在陈佩斯的精心照料下,几乎瘫痪在床的父亲,竟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连医生都禁不住惊呼:“太不可思议了,你简直是在大山里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那些日子,陈佩斯高兴极了。每天早上,他都会用鸭蛋清和面,亲自给老爷子做手工切面,加上自家养的鸡产的蛋,煮一锅香喷喷的面条,开锅的时候,再扔进去几把还带着露水的自产青菜。吃饱了,就陪老爷子在门口晒晒太阳、喝喝茶。父亲在阳光下打盹的时候,陈佩斯夫妻俩就上山去看看草莓和果树的长势。周末和节假日,陈佩斯就去北京把儿子从学校接过来,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一天,陈佩斯见父亲脸上有些忧郁,便坐在老人身边轻声说:“爸,我知道你想听什么。我还要去演戏,其实我一直在想这事,可能小品和电影不再适合我,可总有一种艺术形式适合我。”陈强听了十分高兴。
2001年,陈佩斯开始筹备舞台喜剧《托儿》,这是他制作的第一部话剧。排练期间,陈强回到北京家里休养,陈佩斯每隔几天就会抽空去看望父亲。
一天深夜,母亲忽然打来电话:“二子,你回来一趟吧,你爸找你。”陈佩斯赶回家时,已是凌晨时分,可陈强还坐在沙发上毫无倦意。母亲在一旁哈欠连天。母亲见儿子回来了,便告诉他:“你爸不见到你,就不肯睡觉。”陈佩斯问父亲有什么事,可陈强一见到儿子,立刻打起了哈欠,说:“我要睡觉了。”
此后一连几天,陈强都是这样,不见到儿子就不肯睡觉。陈佩斯感到很心酸,他觉得年迈的父亲越来越像孩子,从前是他依恋着父亲,现在是父亲对自己难舍难离。于是,他跟妻子商量搬回家去和父母一起住。
很快,陈佩斯一家跟父母住在了一起。陈佩斯把自己的卧室安排在紧邻父亲的房间,夜里一有动静,就赶紧爬起来查看,除非在外地演出,其余的时间他每天都按时回家,陪父亲一起吃晚饭。
陈强忘记了很多事情,可他能记住的,就一遍遍地说。有一次,孙子陈大愚不耐烦地说:“爷爷,您这故事都讲过一百遍了,能不能换个新鲜的。”陈佩斯立刻冲着儿子吼道:“爷爷讲什么你就听什么!”
2011年11月22日,陈佩斯出席了“20Il北京喜剧艺术节”的启动仪式,有记者问他是否希望上龙年春晚,他坦言,自己只想多陪陪年迈多病的父亲。
这一年来,每次陈佩斯巡演结束后,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牵着父亲的手出去散步。走在景色秀丽的公园小路上,陈强四处张望,眼神情澈,笑容清爽,就像一个返老还童的孩子。
相关文章:
测测在上司眼中你是不是一个有潜质的人02-08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守候一生情感散文02-08
晴空下作文02-08
你已不是从前的自己02-08
别给自己留下遗憾作文02-08
你是不是我疼爱的人歌02-08
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02-08
分扣子教学遗憾02-08
我不是最在乎你的人02-08
你一定不是最累的人励志文章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