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爆炸事故的反思
《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的反思》时事报告
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的反思
首先对天津港爆炸事故遇难的人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向牺牲的人民战士致敬!天津港爆炸事故是由危险品引起的爆炸事故,遇难人数达165人,而其中大部分是消防官兵。一个多月过去了,人们齐心协力把这场灾难给消灭了,留下了一幕幕悲伤、感动的场面;另一方面,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反思这场灾难了呢?通过大量的新闻收集,我总结了以下三点反思:
1、对化学品的监控应该得到完善,大数据、物联网都可以实时跟踪监控;
2、消防员制度应该得到完善,消防人员的技能水平的亟待提高;3消防装备急需升级。虽然我提出的几点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力,但是我相信向这几个方向努力是可以减少灾难,减少伤亡的。下面就这三点我将进行论述,从理论上保证能够减少灾难的发生与伤亡数量。
第一个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通过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连接和监管,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体系,从运输到存储,从监测到防患,提高危险品储运的安全性。现代物流如此发达,网上购物如此便捷,大数据如此火爆,而这些技术是不是应该用在危险化学品的监控上呢?
然后是我国消防员制度采用的是兵役化,兵役化将我国消防员职业定义成一种短期的服役职业,这决定了消防员永远年轻也永远经验不足的特点。严重削弱了这个群体本应该具有的反应与处置力,因此也容易出现种种安全问题。此次天津港大爆炸牺牲的战士中,一大部分人是90后,他们新婚不久、他们刚刚拥有小孩,他们刚刚脱离父母,然而他们就把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生命献给了此次的救火行动。我们难免不会不反思,他们是不是有机会生存下来。
最后是关于消防装备的问题,无论是救火设备还是消防员的着装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落后,在应对化学品爆炸时显得力不从心,消防栓供应不足,设备启动慢,更重要的是消防员身上设备不足,在救火和逃生中不能很好的起到防护作用。由于长期消防员地位低下,经费投资不足,设备升级慢,导致了中国消防员在救火扑火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希望现代社会的高科技能够减少灾难对消防人员的伤害。
中国天津港爆炸是中国消防黑暗的一天,也许会被载入史册,我希望中国的消防在这一天后得到转变,不再让一群
18、19岁并且没有救火经验的年轻人冲在火灾最严重的地区。祝福牺牲的消防战士们!和平年代,为国家做出最大牺牲的就是消防官兵。英雄们,你们一路走好!泪水凝成冰点,最后的军礼在烈火中永生!
第二篇:“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反思
--更科学、更严谨、更规范、更安全的对待生命
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60多人死亡、累计住院人员500多人,17000多住户房屋受损,保险损失高达15亿美元。其惨痛教训和沉重代价敲响了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警钟。我们切莫再“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而应当乐亦鉴之,哀亦鉴之,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反思一:更科学的对待安全
本次事故造成众多消防官兵献出了年轻生命,这些年轻英勇生命的牺牲,究其根本原因是消防救援体系落后以及救援方式缺乏科学性。瑞海公司作为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单位,应当根据其特定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报属地管理部门和消防公安部门备案,这样在紧急情况下相关部门才能根据应急预案开展科学有效的救援工作。我们为那些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的一群最可爱的“逆行人”点赞的同时,应该深刻认识到,化学危险品容易发生着火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扑救方法差异极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消防隐患无处不在,消防不是需要勇气就能解决的,必须走职业化、科学化的道路。 反思二:更严谨、更规范的对待安全
关于危化品管理,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仅安全生产方面,就有《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港口管危化品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港口危险货物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等法律法规制度。可以讲,“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关键是“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反思该案,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对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的安全管理审批不严,监管不力,各种严密的制度规范、监管措施最后都成了一场“表演”。比如,瑞海公司成立了16人的安委会,实质上形同虚设。根据有关要求,应增加演练频次,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实际上瑞海公司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且这些演练“演”的色彩太浓。再如,天津瑞海公司从项目选址、立项、经营范围变更审批、环评、安评、公司注册、企业不合规合法行为等环节,但是,相关的安监、港口管理局、海关、海事、环保、消防、规划、国土等部门,一路为该公司踏红线开绿灯,以事前审批代替事中、事后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成了桌子墙上摆设的装饰品,现行法津条文成了“稻草人”。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敢于较真,勇于碰硬,不怕得罪人,敢抓敢管,真抓真管;要严于责任、强化管控措施,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到实处;把“全覆盖”、“零容忍”、“严要求”、“重实效”实施在每一个环节、节点,构建严谨规范的安全生产社会。 反思三:加强安全知识普及工作,创建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的发展阶段分为:自然本能反应、依赖严格的监督、独立自主管理、团队互助管理四个阶段,反思该案,瑞海公司还处在严格依赖监督的阶段,安全管理水平很低,且通过多种途径拜托了各方的监督管理,安全管理出现严重漏洞,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先进的安全管理需要的是形成一种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团队互帮互助共同实现安全的文化氛围,以此对标,我国国民的安全知识和意识还很薄弱,从生产法律法规到安全生产常识,从生产到生活,从生产经营单位到党政机关、家庭、学校,从生产安全到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方方面面的安全知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无知者无畏,这才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安全宣传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人的安全科技知识和人的安全文化素质。要从幼儿园、从中小学抓起,从全民抓起。结合网络技术应用,通过电视媒体、宣传海报、安全音像动漫、电脑游戏等进入百姓生活;强化安全生产信息,通过印有安全信息的扑克、台历、纸扇、钥匙扣等新型不固定形式,让生活处处有安全气息。提升民众的安全知识水平、提高识险排险能力和应急救援逃生能力,逐步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进而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
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一个个幸福家庭的破败,甚至一座城市永恒的伤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长效性,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科学的、严谨的对待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创建安全文化氛围,让前人的鲜血幻化成安全意识的觉醒,形成保障我们幸福生活的最有力屏障。
第三篇: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个人安全反思材料
安全反思材料
安全引导安全生产,安全建设是预防事故的基础工程,对保障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公司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反思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制订具体的整改措施:
一、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摆在第一位,对于惯性的违章违纪不够重视。
原因分析:主管物业工作中,对标准化执行的要求不高,在物业日常管理中,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抓得较紧,但对一些细小环节的不规范听之任只,安全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认识到任何细小的不规范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对长期的惯性违章违纪存在着看惯了,见惯了的思想。
整改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当安全与效益发生冲突时,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从自身做起,从细小环节入手,严格规范各种作业行为,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决不允许违章蛮干,加强基础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深入现场,切实履行好监督、检查、指导和解决问题的职责。
二、工作作风存在的问题:
管理方法简单,存在一定的好人主义思想。
原因分析:对管理知识学习不能持之以恒,管理工作多是凭工作经验来实现完成,遇事缺乏思考,作业中的不规范行为,对于安全生产的深层次影响没有深入剖析,认为只要能保证安全,其他的都不关紧要,导致了好人主义思想的滋生。
整改措施:要加强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各项标准化制度,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分清管理与爱护职工的界限,深入剖析惯性的不规范行为,认识到它会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杜绝好人主义思想的滋生和蔓延。
三、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安全管理制度重视不够,落实不到位,作业过程管理存在死角。 原因分析:对作业纪律和岗位责任制认识移位,认为规章制度是死的,凭工作经验干活和指挥,基本规章执行和现场实际工作存在脱节,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上打折扣,安全可靠性不高,未能充分调动副班组长的积极性和管理职能,作业过程中动态管理流于形式。
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各岗位、各工种的作业标准,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从制度、措施上来调动物业员工的积极性和管理职能,加强对现场的巡视检查,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加大检查力度,彻底整改安全死角,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篇:天津大爆炸的五大反思!
天津大爆炸的五大反思!
小 大
扫描到手机
2015-08-14 14:21:29 碧翰峰
参与评论(11)人
人民日报记者靳博消息,截至13日晚21时,爆炸事故共造成50人死亡,其中消防人员17人;住院治疗701人,其中重症伤员70人。另据天津港集团公司报告,目前有数十人尚无法取得联系,正在积极搜救中。
这是一场令人十分震惊的事故,引发了舆论与公众的极大关注。因为人们发现,这样一些事故往往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提醒我们的安全正在受到威胁。爆炸、火灾、地陷、滑坡、吃人电梯等等,我们岂能安坐?即使是掌握了太多太多的安全逃生法,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又能怎么样?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反思,需要下大力气来解决安全问题。就天津此次大爆炸而言,至少在警醒我们,有五大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问责,要更严、更严。为什么要第一个提出“问责”的反思?这是因为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出了漏洞。出了事故,我们的第一步当然是全力救援,是拯救生命。但我们更不能忽视的就是“问责”,而且要问得官员和企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以更严、更严来强化安全问责。因为许多安全事故的背后,往往就是责任的懈怠与玩弄。过去,每当事故发生之后,我们都进行了“问责”,也不能说不严,有纪律处分,有刑事追究。可为什么仍然挡不住安全事故的再度发生?也许,我们需要“更严、更严”,从而打掉一些官员和企业的侥幸与漠然。
习近平在此次爆炸事件中就明确指示,“查明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
第二,规划、环评、安监、港航局等部门监管和立法上的漏洞,引人深思。据海外网《揭秘:天津爆炸的涉事企业到底什么来头?》详细报道,这个涉事企业可是不一般,几乎逃脱了规划、环保、安监、港航局等部门的所有监管,还钻了不少“规定”的空子。这里面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真相,需要一一揭开。成千上万的民众被紧急安置
先看规划。为什么这个危险品堆场周围有这么多的居民楼?有些距离事故现场不足一公里。从地图上看,距离爆炸点仓库500多米处,就是公路主干道海滨高速、津滨轻轨,600多米处,则是万科海港城三期居民楼。这里面的规划设计方面漏洞有多大?
再看环评。涉事企业瑞海国际的跃进路堆场改造成危险品堆场是在2014年,而在这之前,周边的海滨高速路、万科海港城、津滨轻轨等项目均已竣工。因此,瑞海国际的堆场改造过程,从选址开始就违规操作,但就这样,还顺利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的环保测评。岂不是咄咄怪事?
还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瑞海国际有没有取得当地安监部门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这里有个管理上的“飞地”,让瑞海国际可以躲过这个许可证。因为根据国家安监总局2012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港口经营人在港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仓储经营的,不需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而瑞海国际恰恰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津)港经证(ZC-543-03)号。为什么拥有港口经营许可证,就可以不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了呢?
另外是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瑞海国际的注册地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归港航局管理,滨海新区的安监部门并不插手港航局辖下的安全生产等监管,这块责任划给了港航局。但为什么港航局的一个港口经营许可证,就可以管到内陆堆场,还堂而皇之地把安监部门挡在门外,这块“飞地”到底哪来的权力?即使是划给了港航局,安全监管责任又是如何落实的呢?
同时值得思考的还有立法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在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上,存在立法空白。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选址规划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未能明确规定城乡规划部门的职责,因此很难保证从源头开始,就对危险品的土地利用进行科学规划。
同时,在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都负有重要职责,但两者的职责往往缺乏联系。比如,对于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的安全性,有安监部门负责安全许可。但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区域的其他建设项目(如居住区),由于不需要安全许可,安监部门并不参与。如此一来,只有城乡规划部门参与规划,就难以从安全角度进行科学审查,存在安全监管的真空。
所以碰上瑞海国际这样,当地安监部门管不着,又跳出城乡规划部门之外的企业,违规经营也是如入无人之境了。
第三,媒体在事故中的主要角色是什么?这次事件当中,关于天津媒体的表现,引发了广泛质疑。这也让我们思考,每当灾难、事故发生时,媒体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什么?其实主要应该是两条:一条是传播真相,就是要告诉人们真实的信息;另一条是舆论监督,就是要发现有关部门、有关企业、有关责任人是否存在问题,有哪些需要反思和追问的地方。
第四,如何阻击事故中的谣言?每当事故发生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在传播,这里面的动机很复杂,有的出于恶意,有的来自恐惧,有的属于无知,各种情形都有。但是谣言的传播影响很坏,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事故的处理。就在此次事件中,先后出现了十多种谣言。幸好是官方给予了及时披露。因此,阻击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公开透明向社会发布信息。
第五,消防员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此次事故令我们痛心的地方,又有许多消防员牺牲,而且目前还有消防员失联。这些年来,在过去的一些火灾、爆炸事故中,我们都能看到消防员的牺牲。虽然说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火场就是战场,随时都可能面临牺牲。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员的安全,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不得不引起重视。
第五篇:天津爆炸事故访谈问题
何婉君 140605 201434005555 1.您认为“8.12”事故新闻发布会的时效性如何?为什么?(时效性)
新闻时效性较强
事故发生后天津人民政府及时召开发布会,但是在发布会中面对记者提问的爆炸原因和危险化学物品成分没有调查清楚,所以时效性知识较强。
2、通过“8.12”事故新闻发布会,您是否对“8.12”事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了解?是否达到了您的预期?(信息层面)
有了进一步了解,但未达到预期。伤亡信息不确定,政府责任相互推卸,相应救援措施不完善。
3、在伤亡较为惨重的情况下,您认为“8.12”事故新闻发布会是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一面?是或否,都请具体指出。(情感层面)
否,我认为在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应该拿出强硬的态度,问题出在哪了?谁的责任?补救措施?爆破原因为什么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而不是一味的安慰讲以大堆废话。人民需要的是真相,是减少伤亡人数,是敢于承担问题面对问题的政法。
4、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您认为新闻发布会有关人员的表现如何?请具体指出。(表达层面)
表现的非常失态,没有正面的回答记者的问题,甚至回答不上来记者的问题你,而且新闻发布会还有中断
5、“8.12”事故新闻发布会相关发言人的整体表现如何?您认为哪一位较好,哪一位较差?(发言人整体形象)
整体表现一般,有迟到现象。滨海新区区长张勇表现较好积极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清晰的说明了事故的初步发生原因及救援情况,对安置工作的部署也较为及时合理。
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表现较差,对天津爆炸事故对环境及居民健康的影响方面回答含糊不清,面对记者提问数次想要起身离席。
6、在14场“8.12”事故新闻发布会中,有没有哪一位发言人的哪一句话让您印象深刻?是哪一句?为什么?(修辞层面)
在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员开场一句“见到大家很高兴”,让我印象深刻。引起了在场各大媒体的不满,虽然是常态的打招呼,但是不适合在此场合使用。
7、通过观看“8.12”事故新闻发布会视频,您认为发布会的组织工作如何?(会议组织情况)
观察数次新闻发布会可以发现,每次人员都有变化,发布会上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给不出明确的答复。会议的组织情况较差
8、从“8.12”事故新闻发布会第1场到第14场,您是否发现什么变化?如果有,请明确指出来。
变化表现为从含糊不清的回答到后几场对细节责任的追问,在第14场发布会中,席修明提出因此次天津爆炸而造成的伤情具体特点,详细描述了对以为在现场停留了60个小时的重伤员的救治过程,这些描述使公众更贴近事件本身,相比之前的一些如同工作汇报的发布会有了很大的进步。
9、满分100分,您为天津官方在“8.12”事故新闻发布会的表现打多少分?(整体印象)
50分,刚开始的几场发布会回答问题含糊不清,甚至出现了延迟到场,停止播出的现象。
10、针对“8.12”事故,您是否认为天津官方还有改进的空间?如果有,请具体指出来。
有改进空间,应加强危险品监管,加强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注重细节,保障人民安全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章:
天津爆炸事故调查报告02-04
天津医科大学教学差错、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试行)02-04
天津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02-04
天津市食品生产厂商02-04
天津爆炸事故反思材料02-04
天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卫生局、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02-04
天津爆炸事故经验教训02-04
天津港爆炸事故分析02-04
天津爆炸事故案例分析02-04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