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绿色营策划书(通用2篇)
篇1:2010年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绿色营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绿色营
二、活动地点:青弋江沿途
三、活动期限:2009年4月1日----11月1日
四、活动主题:走访青弋江
关注皖南生态
五、活动主办:安徽绿色大学生论坛
六、活动指导单位:安徽绿满江淮咨询中心
七、活动背景:
青弋江跨祁门、黄山区、黟县、歙县、旌德、石台、泾县、青阳、南陵、宣城、芜湖等十一个县(市、区)。东界水阳江流域,西部上游接九华山山脉,中下游与漳河水系为邻,南依黄山山脉,北临长江。水系呈扇形分布,主要支流有徽水(流域面积1083平方公里)、琴溪河(流域面积444平方公里)、孤峰河(流域面积185平方公里)、寒亭河(流域面积265平方公里)。青弋江是安徽历史上的一条母亲河,但是至今为止安徽本地人对青弋江的了解也是微乎其微。在这个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安徽省,青弋江算的是是一条干净的微污染的,而且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很好的一条河了,那么是不是这种情况会一直保持下去了?俗话说的好—防微杜渐.防污胜于治污,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今年的安徽营选择了青弋江,选择了皖南,去发现这里的潜在污染危险因素,以及现在的环境状况,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认识青弋江和皖南文化,呼吁社会各界去珍惜,来保护我们安徽省的又一条母亲河。
八、活动目的1、响应共青团中央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大学生提供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们这批怀着对环境美好愿望理想的莘莘学子,用我们的热情和知识做到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健康下乡,给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带去新知识,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
2、通过与当地政府进行座谈、环境教育、实地调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身边的环境;让人们看到环境带来的自然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考察青弋江流域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流域的市镇的生态环境情况,了解青弋江的历史,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了解青弋江,以及沿江一带的血吸虫病防治情况.4、调研安徽特有生物金头闭壳龟,探访它的踪迹
5、加深环保志愿者对环保理念的认识,通过调研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思考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特别是探求高校与自然保护区合作的切入点,以促进当地自然环境的改良。
6、思考和学习当地保护区在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
7、促进各地环保社团成员进行积极的交流,培养营员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促进营员对环保发展方面的思考,锻炼营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身体力行做环保,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体验其中的艰辛和乐趣,也可以在环保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附件
相关介绍
1.青弋江
青弋江的正源称美溪河,源出黟县西北拜年山(海拔1137米)与黄金尖(海拔888米)之间的方坑南面。西北向流,至杨家墩左有一小支流来汇;折北流,至张家折东北流,至大河口,右纳溪下河来水;大河口以下源流称清溪河,经清溪至周家坦,进入陈村水库库区。水库大坝位于泾县水东翟村上游的乌鱼坑东面,库区水域称太平湖,是黄山旅游区的景点之一。汇入太平湖的支流,左岸有王村河、陵阳河、洙溪河;右岸有茶溪河、秧溪河、婆溪河、麻川河等,大坝以上控制面积2800平方公里。坝下青弋江先西北流,至四甲左纳合溪河来水;至山里董家右纳渣溪河来水;至溪口右纳溪河来水,经青弋江综合利用溪口枢纽后,续东北流;经章渡,至沙河北,右纳主要支流徽水;经泾县城西,至太元(下坊)右纳幕溪河来水;至琴溪(赤滩)右纳琴溪河来水;至小岭南,左纳孤峰河来水。以下河道基本北流,经马头街、弋江镇,至西河镇,左有资福河向西与漳河相通;河道折东北流,至十甲任村,左有上潮河向西北曲折流,与漳河相通;干流至湾址、秧溪河、婆溪河镇西北,右有赵家河向北至蜈蚣渡,三里埂与清水河、黄池河交汊,并北接青山河,均和水阳江相通;干流折西北流,经方村、易太(殷港),至清水镇,右有清水河向东经黄池河与水阳江相通;干流折西流,经蒋山于芜湖市西南郊注入长江。
2.金头闭壳龟
金头闭壳龟cuora
aurocapitata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龟类,由罗碧涛与宗愉于1998年依据安徽南陵标本命名,目前仅知分布于安徽省的少数地区。该种龟体色艳丽,性格温和,很受龟类爱好者青睐,然而由于它数量稀少,分布面窄,长期的盗捕和走私使得它们濒于灭绝。
3.血吸虫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2010年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绿色营策划书
活动背景 我国资源优势概括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寒温带至热带的各类森林、荒漠、湿地、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为野生动植物自然进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孕育了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资源。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仅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就约有2620 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扬子鳄和水杉、银杉、珙桐等大量物种均为我国特有。这些物种在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维护、珍贵稀缺基因资源保存和研发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面对的危机
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惨遭劫难,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急剧减少 ,人类是高智慧动物,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巨大能力和手段,可以说野生动植物的兴衰存亡主要操纵在人类手中。长期以来,人类总是以大自然的主人自居,把野生动植物视为可以任己宰割享用的天赐之物,在大自然面前表现得贪婪和胆大妄为。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度破坏,已使许多野生动植物惨遭劫难,陷入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处境。特别是近年来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急剧减少,物种衰退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造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出现危机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的利用,特别是商业目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贸易活动,使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猎捕、遭破坏,野生动植物被利用的强度超出了物种自身的再生速度,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的野外数量大幅减少。我国也是野生动物濒危种类较多、濒危程度较为严重的国家之 纳溪区现状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之南,永宁河下游两岸,全区幅员面积1150.6平方千米。共辖大渡口、护国、白节、天仙等12个镇及安富、永宁2个街道办事处,176个村民委员会。
纳溪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森林覆盖率达51.2%,是四川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林业产业10强县(区)之一。该区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野生植物有桫椤、红豆、桢楠等野生植物300多种;野生动物有猫头鹰、猪獾、菜花蛇等100余种。
桫椤树
桢楠树
猪獾
但是现在人们私拉盗运、非法移植和贩卖野生动植物等非法行为十分猖狂,使当地的动植物不断被破坏,而且各种森林病虫害也层出不穷.不过可喜的是,针对这些现状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而且,当地森林资源还一直面临着病虫害的严重威胁。近年来,由于受气温偏高、病虫抗药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森林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安全。去年,经过深入调查,预测纳溪全区主要有松线虫、竹蝗、红蜘蛛病等森林病虫害20多种,森林病虫害面积达4万多亩。为了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该区林业部门制定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方案》,印制《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森林病虫害宣传资料2万份,采取在街头设点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病虫的危害。同时,还落实专兼职人员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纳溪区正组织对全区的珍稀树木、古树名木进行清理登记、挂牌保护,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珍稀野生动植物力度,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2011年1—10月,该区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共挡获、放生猴面鹰、猪獾、猫头鹰、画眉等野生保护动物368只(头),收缴乱砍滥伐、无证运输等树木223.99立方米,打击处理52名违法人员。
鉴于纳溪区面积大、范围广,全面调查难度大,我们将重点考察该区天仙镇地区。该镇幅员面积67.5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3324.97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6.8%,辖9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80个社,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56万人。这里分布有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如桫椤、桢楠、猴面鹰、猪獾等。
天仙镇旅游业发展概况
首先,天仙镇经济发展是以旅
游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围绕旅游调结构,围绕旅游建集
镇,围绕旅游兴工业”,目标是建
设城郊型生态旅游镇。其次,天仙
镇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省级
名胜风景区——天仙洞风景名胜区,景区总规划面积52.3平方公里。景区内321国道、泸纳高等级公路、隆纳高速公路均汇集于此。景区距纳溪城区9公里,距泸州市区19公里,距泸州飞机场14公里,市区均有旅游专车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天仙洞风景名胜区以其“山、水、险岩、奇石、洞、歌”的特色,在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四川旅游的历史机遇中展现出无穷魅力。该地区还有独具特色的川南清代小镇——乐道场,以及创建于抗日烽火年代,保存完好的“抗战小学”;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天仙洞景区
活动主题
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
活动目的 1.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了解纳溪珍贵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分布状况。
2.探索当地适合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贵动植物生存的特殊自然条件。
3.了解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现状(包括保护程度和破坏程度),探寻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保护方案。
4.具体了解当地政府对相关珍稀动植物保护政策的实施情况,力所能及地实
施一些配合活动,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完善意见
5.探索当地旅游业发展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
议以促进旅游业合理发展
6.根据营期收集到的各方资料制作一份关于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图集。
7.在当地展开宣教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当地居民对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
识。
8.加深营员的环保知识,增强环保理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
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
9.通过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及走访当地居民,锻炼营员的交际与沟通能力
10.通过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环教培养下一代的绿色天使,他们心
中播下绿色种子。
活动内容
(一)调研
1.走访纳溪环保局和林业局,了解当地近几年来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2.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当地居民详细了解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本状况
3.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渠道(实地考察、咨询专家、走访居民、询问相关部门)了解森林病虫害的情况
4.调查当地旅游业发展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主要调查人流量的大小、日产垃圾量以及垃圾的处理方式。这些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
(二)宣教
1.拍摄珍稀物种的,制作电子图册,然后配上一定的解说,发布到网上,泸州
政府网,增加人们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的了解
2.联系当地学校,为学生讲解介绍我们收集的珍稀物种资料,介绍现在众多动植物面临灭绝威胁的境地,宣传讲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动植物。
3.在居民聚集区张贴保护动植物的宣传语,张贴条幅,制作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海报,在居民中开展互动活动,进行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学习他们是如何种植和保护植物的,如何为植物防止病虫害,然后将有效方法加以推广
4.将绿色营期间和结束后完成的相关调研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
5.营员一起编一个保护动植物的情景剧,在夜晚人们有空的时候表演给大家看,寓教于乐,在表演中提醒人们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拒绝滥砍乱伐、滥捕乱盗。
6.在纳溪区举行大型宣传活动,以形式多样的环保活动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呼吁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植物。
(三)图集
在活动期间及活动结束后根据搜集的资料完成珍稀野生动植物图集(图集的形式在电子相册和纸质图册中任选其一),图片结合文字描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当地居民做出展示,激起他们对野生动植物的珍爱和保护之情
(四)活动预期目标
1.完成“纳溪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分布状况及破坏状况调研报告”一份
2.制作“纳溪珍稀野生动植物图集”一份
3.完成“天仙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思考”的调研报告一份
4.撰写文集一份
5.让当地的民众知道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以及稀有性,增强他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可行性论证
优势
1.纳溪是一座丰饶的绿色宝库,森林覆盖率达44%,动植物资源丰富,便于
我们去调查。
2.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也迫于舆论压力,当地政府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了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力度,我们此次活动正好配合了政府的政策措施,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3.纳溪地处川南要冲,交通十分发达,公路、铁路运营便利。
4.纳溪地处交通要道,人流量大,这让我们的宣传产生的影响会比较大,效果也会较好。
5.因为保护力度不够,纳溪区动植物多样性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让我们的行动变得很必要。能够唤醒当地的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避免当地的环境被严重破坏。
劣势:
1.我们所要调查的地区范围太大,对我们来说,调查所需精力太大。
2.当地旅游业比较发达,我们调查的一些内容有可能与当地一些经济利益有冲突,所以可能会有少数目光短浅的人不太配合我们的调查。
3.对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识别、对病虫害的研究由于我们专业知识的欠缺可能难度会较大。
应对办法:
1.在当地取点调查,重点调查具有代表性的地点。
2.找到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发展生态旅游以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关文章:
2024年安徽马鞍山市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题01-04
安徽省委第七巡视组01-04
安徽省黄山市有哪些县01-04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黄山松,我读懂了你!01-04
名胜古迹黄山的导游词-安徽导游词01-04
上学安全作文01-04
安全作文结尾01-04
安全逃生演练作文01-04
安全节作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