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运转队道德模范丁永福(精选1篇)
篇1:一个好人--运转队道德模范丁永福
孝老爱亲谱写人生美德
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运转队------丁永福事迹 丁永福,汉族、现年37岁,出生在陕北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由于陕北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地方,父母种了几亩薄田把兄妹四人抚养长大,付出了百倍的艰辛,作为子女,应懂得感恩,懂得孝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03年12月17日丁永福哥哥打工时,不慎从工作平台上坠落,送至医院后,经抢救,医生明确告知家人已经回天乏术,弥留之际,哥哥抓住丁永福的手,指着围在床边的三个孩子,不停哽咽。丁永福含着泪,对哥哥说:“哥,你放心吧,有我在,绝不会让侄子、侄女受苦的……”。那一年,丁永福刚刚参加工作。
哥哥留下了年龄尚小的三个孩子,两个上小学,一个上初中,嫂子又无工作。为了不让孩子受苦,他毅然承担起抚养的责任,从2003年直到现在,多年以来共补贴嫂子家合计十几万元。为了让侄女侄子安心上学,每到开学期间丁永福就早早把学费和生活费准备好,并汇到学校,每到年过年时,他和妻子都会买上三个孩子的衣服,备好过年的年货,亲自送到嫂子家里,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十几年如一日,大事小事他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从没落下。致使侄儿、侄女都上大学,顺利毕业,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
丁永福是2003年大学本科毕业生,跟他一批分配到神东榆家梁矿的大学生里,他是全矿唯一一个上了十几年班,还没有买车的人,每一次看到别人买下新车,他都羡慕不已,自己也有买车的冲动,但是一想到侄子已到结婚的年龄,攒下一点钱,帮助他成家才是当前最要紧的事,这样,就打消了买车的念头,哥哥没了,他必须承担一切,这样才能让哥哥含笑九泉。
由于哥哥去世的打击,丁永福父母身体每况愈下,老父亲心疼大孙子,六十多岁了,依然固执的要打工补贴。他和妻子劝说了多少年都没有扭转老人的心意。2004年,丁永福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悉心照料,让老人把打零工的钱全部攒下,和老人一块住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急忙领着他们去医院看医生,一直陪在他们身边,直到他们康复才放心。丁永福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是每当想到: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我们的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为了抚慰父母失子之痛,丁永福一有时间就去父母房间陪老人聊天、谈心。精心照料着老人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经常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回到家帮老父母收拾收拾房间,休息日尽量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丁永福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让老人有个愉快的晚年。这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孝道。
2015年,大侄女结婚了、大侄子也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为了让老人有个祥和的晚年,在丁永福的强烈劝说下,父亲不在外出打工,并为老人在家附近申请了一套廉租房,柴米油盐购置齐全,经常抽出时间去照料。
丁永福兄妹四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在神木煤炭红火的那几年,大家都能帮侄子侄女一些,但在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后,经济持续萧条,家里的一切负担全部落在了丁永福的身上,特别是弟弟深陷借贷危机时,他给予担保,在弟弟生意失败欠债时,丁永福严格履行担保义务,连本带利替弟弟还借款人十五万多元。
生活本平淡,然而不平淡的是人的心境。存善心、种善果、得善报,这就是我对孝的理解。
运转队
相关文章:
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02-08
演讲艺术与精彩演讲02-08
关于描写美食的句子02-08
描写宿舍趣事作文350字02-08
描写美食的好句子02-08
五年级扬州作文600字02-08
五年级飞机作文600字02-08
回头作文五年级600字02-08
五年级影响的作文600字02-08
妈妈五年级作文600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