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关键词: 教育家 校园文化 校园 社会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 先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是师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它融汇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精髓, 对道德素质的养成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有着特殊意义, 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作用。集教育、学术、文化功能于一体的高校图书馆, 必须责无旁贷地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和研究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开展、对良好学风的形成、对高校大学生的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 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 以大学校园精神为底蕴, 由大学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校园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或者组织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类。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与外在标志, 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最近, 也有学者根据当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客观实际和校园文化中最突出、最具体的内容反映, 将大学校园文化分为以下三类: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

校园环境文化, 具有广泛的内涵, 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 也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 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制度规章文化, 还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 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 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是指校园人为实现学校的各种职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实践、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 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 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练兵场”, 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2 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关系

2.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

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 (修订) 》明确规定:“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这一文献信息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图书馆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由于图书馆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全面、系统的收藏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知识经验的各类文献, 使人类文明长久保存和流传下去, 人们才能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吸取人类文化的精华, 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 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做出新的延续。

2.2 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

校园文化包含诸多内容, 例如精神文明、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大学精神、人文精神、管理制度是高等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既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集散地, 又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还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人比喻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其含义包含精神文明和物质环境文化。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藏书体系、环境装饰、服务态度等, 处处体现着大学的人文精神, 体现着大学的校园文化。图书馆通过其教育和服务职能在一代代师生中传承着大学的文化精神。

2.3 图书馆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蔡元培先生认为:“图书馆为大学最重要之设备”。作为大学三大支柱的图书馆, 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大学需要大学文化支撑, 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支撑。图书馆建筑通常是高校的标志性建筑, 是一所高校文化的象征。图书馆的内部环境体现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馆藏资源记录着人类文明, 体现着学校历史发展的文化传统;宽敞明亮的馆舍, 安静舒适的阅览条件和现代化的技术服务手段, 是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使师生在此不仅收获知识, 而且提高了人文素质, 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这就表明大学图书馆是弘扬校园文化、倡导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

2.4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读者置身于图书馆, 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文化熏陶, 可以通过书刊有选择性地与先贤交流、与优秀的同辈对话、结识志同道合者;可以与古代先哲进行精神上的探讨;可以与志同道合者实现心灵的交汇和碰撞。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例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座谈会、举办专家讲座等, 活跃读书气氛, 调动学生读书兴趣,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众多与文化有关的活动都可以在图书馆完成: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积累, 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等, 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纽带而开展的, 因此, 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3 高校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图书馆文献资源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基本构成要素, 具有丰富性、多样性, 同时又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现实的时代性, 能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于校园文化。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必须与学术性、学科性联系起来, 因为这二者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 离开了这一点, 图书馆文献资源就是舍本逐末。因此, 文献资源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有效展开, 影响着校园文化的整体发展态势和水平, 图书馆要以自身的任务和读者需求为依据, 有层次、有重点的组织文献资源, 使读者通过阅读涵养自身, 培养起创造的欲望和活力, 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活跃参与者。

3.2 图书馆自然环境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是一种物化的文化, 这种文化对于人的思想、感情的形成, 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潜在影响力。良好的文化环境, 会把不同的心理因素注入到每个受教育者的心理结构中, 使其积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 这种不自觉的心理积淀将有效地引导、规范、激励受教育者的行为。很多大学图书馆都建在校园的中心, 建筑典雅, 气魄宏大, 作为学校的重要景观, 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图书馆正是通过优雅的自然环境、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现代化馆舍建筑、先进的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优良的服务来营造美的文化氛围, 吸引更多的师生利用图书馆。

3.3 图书馆文化氛围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形成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馆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场所, 是校园的一个重要公共社区, 其安静的环境、良好的秩序, 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 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关系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 图书馆有义务维护这个公共社区安静和谐的环境, 各高校图书馆都在尽可能地改进服务, 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创造浓郁的文化气氛,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多数图书馆通过张贴提示性的标志,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文明高雅的学习环境, 从而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3.4 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图书馆一直被认为是大学水平的重要象征, 代表大学的形象, 图书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图书馆制度文化在充分展示一所大学办学理念要求, 紧密为学校服务的同时, 还应该展示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精神, 表现思想学术开放的态度等价值观念。图书馆制度影响图书馆价值观, 图书馆价值目标的升华要在图书馆制度基础上才能实现。图书馆是实施学校教育目标的最重要基地, 是校园物质文化表达的重要场所, 图书馆自身的制度文化应该使校园物质文化设计意图最大化地体现出来。

3.5 馆员优质服务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老舍先生曾说过:“一个藏书多而用书少的图书馆不见得是好图书馆, 一个用书多而不教人们怎样用书的图书馆, 还不见得是好图书馆……但我想, 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或者应该是这样的:它会指导读者读什么书和怎么读。”这充分体现出图书馆在服务中的导向作用, 要善于引导读者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阅读心态, 读者在阅读时都有其潜在的选择心理, 这种心理制约读者的阅读心态, 也能反映出他的精神与道德倾向, 此时, 图书馆员便有引导读者健康阅读的责任, 帮助读者掌握有效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 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进行网络知识讲座等教育, 帮助读者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 让他们学会使用最恰当的检索系统来查找所需信息, 运用不同的用户界面、搜索引擎在多个检索系统中实现检索, 从而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 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智慧才能和主动性, 通过馆员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拓展和深化图书馆的教育和服务职能, 把开启信息资源宝库的金钥匙交给读者。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图书馆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一分子, 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中它担当了积极的、健康向上的角色。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 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 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摘要:文章阐述了大学图书馆的内涵及其特点, 探讨和认识高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对于我们进一步培养高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和谐,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高职院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J].图书馆学刊, 2006 (1) .

[2] 卢笑明.论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6 (3) :38~39.

[3] 凌征强.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5) :72~75.

[4] 吴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J].图书馆, 2006 (5) :91~9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建设法治营商环境 培育发展五大产业 下一篇:论高中数学创新思想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