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精选五篇)
月球探测 篇1
美国国家宇航局为探测月球是否存在水分, 发射了无人航天器, 航天器以时速5600英里、超过音速7倍的极速撞向月球南极一处名叫Cabeus的环形山进行探测, 而月球环形山的观察感应卫星负责拍摄影像和分析尘土, 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冰, 然后把撞击产生的闪光和羽状碎片数据传回地球的控制中心, 为今后宇航员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作准备。
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 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月球探测, 关注重点是月球上水冰的存在。本次撞月之行的结果将揭晓“月球上是否存在水”这一长期困扰人们的谜团。如果证实月球上真的存在水, 那么对于美国的下一步探月计划来说, 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这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在月球上的生存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制造出燃料和动力, 月球上有两种资源, 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太阳能;二是丰富的矿藏, 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 它将是人类社会长期、安全、廉价的燃料资源。所以人类要在月球建立基地, 确定月球是否有水, 是一个很重要的先决条件。
人类要探测月球的原因 篇2
人类要探测月球的原因
华商晨报: 12月4日,美国宇航局对外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以此为跳板,为人类登陆火星甚至探索更遥远的太空做准备。这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重返月球”计划中可能进行的科学活动效果图 新华社发
有人对探月的意义提出质疑:从科学角度来讲,月亮就是一块石头,它围绕着地球转,美国、苏联上世纪相继到月球探秘,却几乎没有发现,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还要继续这项研究?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解释,原因有二:其一,月球是人类离开地球跨上另外一个天体的第一步,任何国家要去探测更遥远的金星、火星、木星,一般来说都要经过月球,月球就好像是走出家门的门槛一样。所以从技术要求来说,要去探测月球,也比较容易实现。另外,月球有人类需要的太阳能和氦3等重要能源。
意义一 展示综合国力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航天技术发展水平的象征,是提升国家地位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意义二 维护我国月球权益
尽管联合国在1984年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中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不得据为己有。
但是,随着当前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如何维护中国的空间利益已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只有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才能维护我国合法的月球权益。
意义三 促进我国科技发展
月球探测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将会促进宇宙学、空间天文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的创新与发展。
意义四 为开发利用月球作准备
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能源和矿产,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
同时,利用月球具有高真空、低重力的特殊环境,既能生产特殊强度、塑性等性能优良的合金和钢材,还能生产诸如超高纯金属、单晶硅、光衰减率低的光导纤维和高纯度药品等。
意义五 促进深空探测活动
月球探测工程将实现首次对地球以外的星体和空间环境进行近距离的探测。
月球探测仅仅是我国深空探测计划的第一步发展目标,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将为我国进行更大范围的深空探测进行技术上的准备。
意义六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意义七 促进空间天文研究
月球环境是进行空间天文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球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大气层对光线和电波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磁场,月球的背面没有地球的光反射,屏蔽了地球的低频噪声,月震很微小。
月球有漫长的黑夜,这种环境为建造高精度天文观测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月球上都有啥?氦3储量够人类万年能量需求
月球有两种重要能源:第一种是太阳能。月亮表面是真空,没有任何建筑物,太阳一出来就半个月;而地球上有大气层,阻挡了一部分太阳的辐射,另外,受到风霜雨雪变化的影响,太阳能在地球上也分布不均匀。所以月球上太阳能的密度比地球上高得多。
第二种能源是氦3。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解释说,我国参加了一个在法国建设受控核聚变反应堆的项目。假如这种发电能够实现的话,供应全中国的能源需求每年大约只8吨氦3,全世界每一年需要的能源,也只要100吨氦3。地球上的氦3极少,可月球上有100多万吨氦3,至少可以确保人类上万年的能源需求。嫦娥三号有一个任务,要把土壤层的厚度全部测出来,这样就可以换算出整个月球有多少氦3。
除此以外,月球还有极其丰富的其他资源,比如钛、稀土、铀、钍等。欧阳自远说,月球将来也许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持者。探测月球是人类发展的需求,也是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的需要,因为它可以带动一大串高新技术的发展。据《新民晚报》
探月设想 日本欲打造“月球发电厂”
自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危机后,日本就一直在迫切寻找可替代核能的能源,其中又清洁又安全的太阳能成为人们心中最理想的能源。日本建筑业巨头清水建设株式会社宣布,他们找到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给月球“包”上一圈太阳能电板,将整个星球变成一座“月球发电厂”。
计划在月球的表面铺设一条长约6800英里、宽约12英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带,称为“月亮环”。只要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整个“月环”计划最快可以在2035年开工。与地球上的太阳能发电厂相比,在月球上的“月环”不会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化率可以实现最大化。初步估计,这个月亮环将输送1.3万太瓦电量到地球上,而美国全年才用了4100太瓦电量。 据《东南快报》
世界各国
共探月129次
盘点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走出地球的摇篮。从中国的嫦娥奔月到希腊的月亮女神,许多国家都流传着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月球的探测活动。据统计,自1958年至今,世界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
苏联:第一个绕月探测
从1958年到1976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64个探测器。为了实现登月计划,苏联设计了N1巨型火箭,共试射了4次,都以失败收场。在美国成功登月后,苏联的登月计划于1976年取消。
美国:将人类脚印留在月球上
在美国的探月史上,“阿波罗计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一计划出师不利。1967年1月,美国的“阿波罗1号”发射失败,3名宇航员遇难。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脚印,这也是人类月球探测最辉煌的成果。美国之后又多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探测。
由于财政预算紧缩等原因,“阿波罗计划”之后的近30年间,美国的探月步伐大大放缓。1986年,美国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1994年1月和1月,美国分别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月球轨道器和“月球勘探者”号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探测,为日后建立月球基地探路。
日本:第三个发射月球探测器
9月14日,日本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绕月探测卫星。预计于、2025年分别发射“月亮女神2号”、“月亮女神3号”。
印度:探月道路历经波折
月球探测 篇3
这对姊妹探测器接下来会开始绕月运行,紧密合作,探测月球引力,并将其内部情况绘制成图,这样科学家对月球内部构造就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次任务将回答曾经是否有第二个月球、现在的月球为什么有如此奇怪的形状等问题。美国宇航局查尔斯·波尔顿表示:“圣杯姊妹探测器将使我们对月球有更多了解,同时帮人类进一步掌握地球的演变史。”
美国宇航局希望,通过圣杯绘制出不均匀的月球引力场,可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月球的不对称现象以及月球形成的原因。美国宇航局称这次任务是一次“月心之旅”。以前的月球探测任务试图研究其引力情况,但结果并不理想。科学家说,月球引力大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圣杯是首次进行月心之旅的探
测器。
2011年9月,美国宇航局为测量月球引力情况发射了圣杯姊妹探测器,随后它们就各自朝着目的地独立飞行。“圣杯(Grail)”是引力再现与内部构造实验室的字母缩写。地球人倒计时迎接新年到来前数小时,圣杯A已在南极上空,为进入轨道放慢了飞行速度。
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密切关注这次总造价4.96亿美元的月球探测任务。通过美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萨莉-莱德的不懈努力,美国中学生现在可以用探测器上的摄像机放大图像,挑选他们喜爱的月点照片。
从太空时代开始以来,美国宇航局先后进行了6次“阿波罗”登月任务,把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圣杯探测器进行的是第110次探月任务。虽然科学家对月球进行了许多次探月计划,但结果并不理想,依然不了解这个距地球最近天体的所有秘密。
麻省理工大学首席科学家玛丽亚-朱伯表示:“月球表面好像并不能给我们答案,我们只好把目标锁定在月球内部。”近乎完全相同的圣杯A和圣杯B一旦进入指定轨道,将用两个月时间改变位置,直到它们到达月球上方34英里处,然后组队飞行。数据收集将从2012年3月开始。
(来源:新浪科技)
月球详查探测的载荷配置分析 篇4
月球详查探测的载荷配置分析
在对地外天体进行着陆/巡视探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环绕详查探测,对期望的着陆区域进行详细的地形、地貌勘察,为后续着陆探测器的`安全着陆提高安全系数,同时也可以帮助选择具有较高科学考察价值的着陆点.文章对月球详查探测器的载荷配置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月球详查探测器载荷配置方式的建议.
作 者:邓湘金 贾阳 DENG Xiangjin JIA Yang 作者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16(6) 分类号:V476.3 关键词:月球探测 有效载荷 详查印将发射月球着陆器和火星探测器 篇5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计划在2012年发射一个月球着陆探测器,次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利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送印度航天员上天,此外,该组织还制订了一系列探测计划,其中包括发射探测器登陆小行星和飞越彗星。
在载人航天方面,印计划在2013年让一名印度航天员乘俄飞船上天,然后再在2015年用国产火箭发射可乘2人的一艘载人飞船,执行7天的任务。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表示,火星探测任务目前尚处在方案论证阶段,明年可确定下来,2013年实施发射。印度自行研制的“静地卫星运载器”将用来发射该火星探测器。与俄罗斯合作建造的、带有月球漫游车的“月船”2探测器已经有了设计,定于2012年发射。(阳光)
美航宇局为退役航天飞机找归宿
美航天飞机定于2010年退役。2008年12月17日,美航宇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正式的信息征集书,对有意展出航天飞机轨道器的博物馆提出了要求,包括要能拿出4200万美元的经费来进行轨道器的运输和处理,要求轨道器要能得到恰当的展示,特别是要能对美国公众和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而且如果可能的话,不要由航宇局出钱来进行轨道器的准备和转运。退役后展出的轨道器将不带实际飞行用的主发动机。
除企业号试验样机外,美航宇局共建造了5架航天飞机轨道器,其中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失事,剩下的还有三架,即发现号、阿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其中一架将留给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剩下两架供其他博物馆展示。(江山)
欧盟批准萨里公司出售
2008年1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已批准将英国小卫星制造商萨里卫星技术公司(SSTL)出售给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该委员会认为,EADS公司下属的阿斯特里姆公司虽然在为欧洲内外的国家建造小型对地观测卫星方面与萨里公司有竞争关系,但不会利用这次并购在该市场上取得垄断地位。该委员会称,近年来已有几家新的竞争者}-J-A该市场;此笔交易完成后,卫星出口市场上的用户仍可在几家主要供应商之间进行选择。
萨里公司在过去20年里建立起了利润丰厚的低成本小卫星制造业务,用户主要是各国政府。萨里公司目前的股权有85%由萨里大学持有,10%属于美国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另5%由公司员工持有。阿斯特里姆公司将以约4500万英镑的价格买下萨里大学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所持股权。萨里公司现有员工300人,在2008年6月30日结束的财年里收人为3600万英镑,利润为300万英镑。现有订单储备额为4800万英镑。(阳光)
洛·马公司进行MKV—L的悬浮试验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2008年12月4日报道,该公司项目组12月2日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帅l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国家悬浮试验场对美国导弹防御局的多杀伤器(MKV)-L成功进行了一次悬浮试验,达到全部试验目的。
在与敌军交战过程中,MKV—L及其杀伤器载荷机动进入威胁目标区域,在敌方采用对抗措施以诱骗拦截系统的情况下拦截所有威胁目标。通过来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自身导引头的数据,MKV—L将分配并引导多个杀伤器摧毁多个目标。
MKV-L的全尺寸原型弹在大约7米的高度飞行了20秒,在跟踪目标的同时进行了机动飞行。这次试验演示验证了MKV-L在近地飞行过程中的综合作战能力,这是迈向作战载荷最初设计目标的重要一步,即使用单个拦截弹杀伤多个威胁目标。(雨丝)
俄今年将发射39个航天器
2008年12月18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2009年将在拜科努尔和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39个航天器。全年将向国际空间站发射4艘联盟号载人飞船和5艘进步号货船。2009年,国际空间站上的驻站机组人数将从3人增至6人。俄火箭将发射的卫星包括2颗“快讯”通信卫星、2颗格罗纳斯导航卫星、17颗其它通信卫星、2颗气象与海洋监测卫星、1颗紧急情况监测卫星和6颗天体物理学卫星。
(江山)
美航宇局公布哥伦比亚号事故报告
2008年12月30日,美国航宇局公布了长达400页的《哥伦比亚号机组生存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机上7名航天员在航天飞机高空解体之时试图对其恢复控制等情况。报告重点关注航天员安全问题。美航宇局希望由其航天员、工程师和飞行员花4年多时间撰写的这份报告能有助于改善今后航天员的安全性。报告说,尽管机上航天员想尽办法来保持对航天飞机的控制,但想逃生已是不可能的。从失控到发生致命的失压,供航天员采取行动的时间只有短短40秒。报告指出了哥伦比亚号下降飞行过程中的5个致命事件,提出了30项建议,希望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在今后出现灾难性故障时提高航天员的安全性和生存机率。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执行为期16天的飞行任务后在再入返回过程中解体。轨道器的防热罩在发射时因被外贮箱上掉落的泡沫材料砸中而受损,在轨道器左机翼前缘形成一个洞,致使高温气体得以进入,导致轨道器解体。高空暴露和受外伤导致机上7人全部死亡。报告说,事故发生时,机上的座椅束缚装置没有按设计锁定,让航天员们受到了极大的力,并受到外伤。现存的航天飞机已进行了相关改进,正在研制的“奥利安”飞船也将进行这方面改进。
(阳光)
印度向以色列订购SPYDER防空导弹系统
印度国防部宣布和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签署一份价值2.6亿美元的合同,向以色列订购18套SPYDER低空快速反应导弹系统,并于2011年初至2012年8月期间交付使用。
以色列提供的这批SPYDER系统将有助于升级印度军队严重老化的防空反导系统。该系统目前主要由苏联提供的OSA-AKM(即SA-8“壁虎”)和ZRK-BD Strela-10M(即SA-13“金花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