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聊天室系统数据库设计论文(共7篇)
篇1:ASP聊天室系统数据库设计论文
结构体系与系统流程
1.1结构体系
当用户向服务器聊天室所在页面提出浏览请求时,将得到一个(一组)ASP返回页,也即是已经进入聊天室; 同样,在Web服务器也可以通过通信通道向用户提出页面申请请求,然后用户向服务器返回一个相应的返回页面,见图1所示。
1.2系统流程
基于ASP设计的聊天室,在其运行过程中要完成相互模块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流,特别是实时交互式操作。根据系统功能需求的描述,给出该系统的系统执行过程。其功能:①通过登录界面进入聊天室后,用户可以从聊天用户窗口看到该聊天室中所有用户id;②在聊天窗口中看到随时更新的聊天信息; 用户可以给所有人或某一个聊天用户发送公共的聊天信息; 用户还可以给某个用户发送私人的聊天信息,只有发送者和接收者自己可以看到;③聊天窗口中还有一些系统公告,比如某某登陆聊天室、某某离开的消息;④若用户想退出,按退出键便可离开聊天室。
根据聊天室功能描述,给出系统流程图见图2.数据库结构设计
(1)数据库建模。数据建模是现实世界环境的抽象表示,包含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数据建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与正在使用的数据库技术或应用程序无关的环境。本文根据聊天室在系统结构和系统流程图中对用户的需求,给出聊天室总数据库建模E-R图见图3.2)数据库物理设计。根据图3和用户在设计聊天室中对管理员的要求,给出管理员信息表(见表1)。结语
通过ASP聊天室系统的设计过程,在数据系统流程和系统结构设计对以应用系统为主要的系统设计而言,该部分功能设计是对整个系统过程设计的总体掌握,同时,在完成系统中对管理员数据库结构设计,了解数据库设计对整个系统的重要性,也是系统能否实现数据处理的重要后台。
参考文献
[1]张卫丰。在主页中利用ASP技术实现用户口令的验证[J].微型电脑应用,1999(7):56-57.[2]仰燕兰,金晓雪,叶 桦。ASP.NET AJAX框架研究及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6):195-198.[3]刘丽华。基于ASP的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 吉林大学,2013.
篇2:ASP聊天室系统数据库设计论文
WEB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融合了WEB技术的数据库,属于WEB的组成部分[1].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通过网络向对应的WEB服务器发送一个*.asp页面请求,WEB服务器响应HTTP请求后即从硬盘或内存中获取对应的ASP文件发送至脚本引擎,由其处理服务器端脚本代码,再利用ODBC或OLEDB驱动程序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ASP内置存取组件ADO完成各项数据库操作,再生成符合HTML语言的页面发回用户端。可见,ASP环境中脚本代码由服务器端解释处理并生成HTML代码,然后再发送回用户端,整个过程ASP源程序不会泄漏,安全性更高。
现阶段ASP技术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通过VB、JAVA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快速完成网页的应用程序;且无需编译,仅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编辑,因为其脚体集成于HTML中,易生成,可直接解析执行。其次,兼容性、可扩充性好。最后,安全性高。ASP脚本在服务器端执行,最终只有ASP执行结果所生成的常规HTML代码传送至用户端浏览器,源代码不会泄漏,故系统的安全性较强。ASP的内建对象及主要组件
用户可以直接调用ASP所提供的6个内建对象,包括Application对象、Session对象、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Server对象、Object Context对象等,其中Application对象的主要作用是管理所有会话信息,实现同一个应用程序的用户的信息共享;Session对象的主要作用是存储特定用户的会话信息,该信息仅用于对应用户的访问,如用户在不同的WEB页面跳转,则Session中的变量会一直保存用户的整个会话过程;Request对象的主要作用是读取用户输入信息,在获取用户端信息后将其传输至服务器;Response对象主要向用户端发送服务器的输出内容;Server对象主要提供服务器 相关方法及 属性的访问;ObjectContext对象主要用于事务处理[3].ASP主要内置组件包括5个:Ad Rotator组件的主要作用是广告服务,即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Browser Capabilities的主要作用是访问WEB站点用户浏览器的类型、性能、版本等功能数据;Database Access组件的主要作用是提供ADO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定功能主要通过File Access组件来完成;Content Linking组件主要是用于生成WEB内容列表制作导航条。基于ASP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
3.1 ASP 访问 WEB 数据库的方法
WEB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服务器递交请求,Internet信息服务器会将处于过的请求发送至数据库管理系统,再采用HTML格式将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结果发送至WEB浏览器。ASP可提供IDC方式、ADO方式、RDS方式等三种由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完成的访问WEB数据库的方法。
(1)IDC方式:IDC是传统的查询数据库的方法,主要用来定义、执行数据库查询的SQL 命令,并将一个指定数据格式的页面返回浏览器,在访问数据库、创建返回的WEB页面过程中通过IDC(。idc)文件和HTML扩展文件来实现。
(2)ADO方式:ADO作为ASP内置服务器对象的访问数据库的控制可以将数据库操作封装在Connection、Command及Recordset等对象及Properties集合中,ADO使用本机数据源通过ODBC访问任何支持ODBC的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文本型、层次型数据库等。与IDC方式相比,ADO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且占用内存少,故是访问服务器端数据库的首选方式。当然,ADO最大的不足在于仅能执行查询并返回数据库的静态查询结果,不仅与服务器数据库及用户端数据保持动态的连接关系,而且无法支持远程数据操作。
(3)RDS方式:RDS是ASP中ADS发展而来的,与ADO相比,其不仅可以与服务器端数据库、用户端数据保持动态的连接关系,返回“动态”的查询结果,而且可以执行远程数据库查询,较好弥补了ADO的不足。RDS与ADO集成,只有调用ADO才能完成RDS底层,故从这个意义上讲,RDS是Active X数据对象的远程数据服务,ADO与RDS的关系与Visual Basic中远程数据对象与远程数据控件的关系比较接近,不过RDS需要与Active X Data Bound Grid等数据绑定控制同时应用。由此可见,ASP提供的访问WEB数据库的三种方式中,IDC最为简单,但欠缺灵活性;ADO不仅功能强大,应用也方便,故是ASP中推荐使用的方法,也是ASP的核心技术,不过其在操作远程数据库时难以实现;而RDS是在ADO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可以实现远程数据库的操作,因此需要提从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远程数据操作功能时,建议以RDS为首选。
3.2 建立 WEB 页面与数据库的连接
ASP需要通过ADO对象组件实现数据库的访问,首先利用Connection对象建立数据库连接,注意配置连接字符患的属性,连接字符患包括四个部分,即接口名称、数据源名称、用户名及口令等,常用的SQL Server或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需要用专用接口来访问。
3.3 ASP访问数据库步骤
ASP中使用ADO组件访问数据库的基本步骤如下:通过WEB服务器上“控制面板-ODBC-系统DSN-添加”选择数据库的种类、名称及位置;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首先调用Server.Create Object取得ADODB.Connection实例,再使用Open打开数据库;连接数据库后即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指定需要执行的SQL命令[4];接下来使用Record Set属性和方法显示结果,注意使用Record 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以提高跟踪数据的精确性。最后关闭数据库即可。结语
总之,利用ASP技术实现WEB数据库的访问不仅可以保证程序的安全性与及时性,而且网络通信的便利性也大大提升,而且数据资源与源程序均位于服务器端,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提交、接收信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WEB网页前台界面的美观性,并且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幅下降,可利用因特网实现远程信息查询,由此可见,ASP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篇3:ASP聊天室系统数据库设计论文
【摘 要】ASP全名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个WEB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利用它可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互动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本文介绍了将asp网络技术应用于纤维检验数据文件共享管理系统的特点与应用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 ASP技术应用, 纤维检验
【中图分类号】F22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066-01
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自2004年开始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迄今共建成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89家,检验能力居国际首位。自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3月10日,新疆纤检机构共公正检验棉花量达443万吨,创历史最高值,占到全国棉花公检总量的近70%。为确保仪器化公证检验信息系统的稳定和信息安全,棉花加工企业下载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需使用专用软件通过拨号方式与承检机构数据库连接。如果棉花加工企业不能通过拨号方式下载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时,只能通过现场拷贝方式获取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由于棉花加工企业一般分布在乡村级行政区域宽带信息网络环境较差,通过拨号方式下载时断时续,下载速度慢且经常出现无法正常拨号的情况,所以很多棉花加工企业若要及时获取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都要通过现场拷贝方式,而新疆地域广阔,企业与承检机构相距,近则几十公里远则上百公里,这无疑增加企业成本,同时频繁的现场拷贝也给承检机构的信息系统安全形成了潜在的威胁。为进一步提升技术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能力,保证公证检验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方便棉花加工企业及时,有效的查询和获取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克州质量与计量检测所组织技术人员为克州纤维检验所研发了《纤维检验数据文件共享管理系统》。
二、特点
该系统采用ASP技术和B /S模式,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缩写,意为“动态服务器页面”。ASP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代替CGI脚本程序的一种应用,它可以与数据库和其它程序进行交互,是一种简单、方便的编程工具。现在常用于各种动态网站中。B/S是指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采用B/S模式是因为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电脑能上网的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而且由于用户端无需安装专用的软件,对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与工作量。其次是支持3G等无线网络应用,不仅可以使用电脑体验查询和下载服务,还实现了在宽带信息网络环境较差的地方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3G网络使用智能手机下载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后导入电脑。最后是共享管理系统与公证检验信息系统物理隔离,分属两套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互不干扰,最大程度的确保了信息安全。
三、应用简介
根据克州纤维检验所实验室对纤维检验数据文件管理和控制的需求以及棉花加工企业实际需要,设计了常用功能模块和数据结构。下面将几个主要功能模块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1、“系统管理”模块,管理员用户根据授权对系统用户,文件分类、棉图(一)系统管理模块
2、“文件管理”模块,用户都可对自己上传的纤维检验数据文件进行上传、查询、删除、更新等操作。为避免误操作,根据纤维检验数据文件实际应用情况,该系统对上传文件的大小、类型以及扩展名设置了条件限制:图(二)文件管理模块
3、“企业下载”模块,棉花加工企业可通过电脑或支持“3G”网络的移动终端,在该系统首页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系统自动将最新上传的该企业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检索出来,并提供下载。图(三)企业下载模块
四、应用实践
克州纤维检验所自2011年启用该系统,运行初期为确保纤维检验数据文件管理和控制工作稳妥推进,采取了传统管理方式和网络共享信息化管理方式并行的方式,经过4个月左右的试运行才正式全面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如今,经过两年的运行,已纳入网络共享信息化管理的纤维检验数据近500份,总容量超过2Gb。区域内的棉花加工企业按自己权限可随时了解文件的更新情况,查阅和下载本企业的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文件。以传统管理方式下载、拷贝一份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文件,短则数小时长则一两天,而现在十分钟以内即可完成。利用网络共享信息化管理方式不仅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更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结束语
篇4:ASP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在线学习系统主要提供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台,教师使用该系统发布教学内容、布置或批改作业,发布公告和答疑解惑。学生使用该系统完成自主学习,向老师提出问题,跟老师和其他同学在线进行讨论,查询作业及成绩等。
关键词:ASP;SQL语言;Access数据库
1、前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化教育和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用于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模式,是时下非常实用的课题。本文就是针对网络教育和学习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2、系统设计理论依据
2.1 ASP简介
ASP采用脚本语言VBScript(Java script)作为自己的开发语言。在ASP环境下,HTML代码主要负责描述信息的显示样式,而程序代码则用来描述处理逻辑。普通的 HTML页面只依赖于Web服务器,而ASP页面需要附加的语言引擎分析和执行程序代码。它本身包含了VBScript和Jscript引擎,使得脚本可以直接嵌入HTML中,而且还可以通过ActiveX控件实现更为强大的功能。程序代码的执行结果被重新嵌入到HTML代码中,然后一起发送给浏览器。ASP 是面向Web服务器的技术,客户端浏览器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软件支持。
2.2 SQL语言简介
SQL全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语言结构简洁,功能强大,简单易学。如今无论是像Oracle,Sybase,Informix,SQL server这些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是像Visual Foxporo,PowerBuilder这些微机上常用的数据库开发系统,都支持SQL语言作为查询语言。
2.3 Access数据库
Access是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Office套件中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无论是创建个人的独立桌面数据库,还是创建一个部门或整个企业级的网络数据库,Access都可为组织、查找、管理和共享数据提供功能丰富的、简单易用的方法和手段。在WEB应用方面,可以直接把Access数据库文件放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编制ASP脚本程序采用ADO方式访问已存在的Access数据库,非常方便。
3、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后台数据库建有公告信息表(board),答疑信息表(problem),学生信息表(student),在学员表student中初始化数据,再建立一个ODBC数据源,名称为newdata。
3.2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
1.教学内容发布:教师发布教案,这些内容是在线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2.公告功能:教师通过公告发布各种通知,例如课程安排、临时通知和教材发布。3.作业功能:对于作业,学生需要将作业通过上传的方式上交。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每份作业打分。4.答疑功能:功能类似于聊天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进行实时交流。5.其他功能:网上考试,网上实时教学等功能。
4、系统总体设计
4.1系统基本简介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能够解决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调控教学过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化、个性化、能方便获取信息资源的环境是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该系统应该包括:网上答疑模块、学习资源模块、评分块和若干子系统。
4.2 系统数据库
根据系统需求,主要有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
??S 公告信息:包括标题、发布时间、公告内容、公告序号等。
??S 答疑信息:提问标题、问题内容、回答内容、时间、显示标记、回答标记等。
??S 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姓名、学号、各次作业成绩等。
4.3系统结构图
在线学习系统分为两个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其结构划分如图2所示。
5、功能模块说明及程序实现
5.1 学生模块
在学生模块中,学生可以浏览公告,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课程安排,临时通知等信息。学生模块包含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做练习题、教师授课视频广播收看、点播、网上答疑、课程资源浏览、辅助服务等。学生做完作业后可直接在浏览器中完成并提交。教师可以立即评分并给出成绩及学生作业与正确答案的对照表,以便学生查阅。另外,系统还配备资源库,内置与教学内容相关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课外浏览、学习。
5.1.1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模块中发布的课程,学生通过对各个章节的连接够直接在网上点播,学生想看哪一章,只要点击相应的章节就可以了,网络课件已对各个章节通过对课程(PPT文件)的链接实现网上点播。
5.1.2 答疑教室
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解决,如通过电子公告板、或通过 E-MAIL 发信给老师、同学请求指导。答疑模块,为师生相互交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答疑教室模块向系统提交自己在学习中碰到的难点。学生可以通过答疑教室模块向系统提交自己的难点疑点。
5.1.3成绩查询
作业成绩模块通过教师对作业的发布,学生完成作业后再进行上传,教师通过在线批改作业,给出学生成绩并把学生成绩加入学生数据库中。成绩查询是通过对学生数据库的连接,学生在页面中输入学号和密码,系统会跟据输入的学号和密码与数据库里的数据进行比较,相同时系统就自动会给出学生作业成绩。
5.1.4教师信箱
当学生想和教师交流时,可以通过教师信箱直接和教师进行交流,点击“教师信箱”,学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送邮件,方便了学生于教师之间的交流。
5.1.5作业上传
上传作业时,将每次做的练习题压缩成一个zip文件,然后填写好学号、密码,选择好练习题的序号,然后提交。注意项:
1、把作业压缩成zip文件。
2、对同一次练习题重复提交,新的zip文件将替换旧的文件。
3、初始密码和学号一致,学生可自行更改密码。
4、上传文件时必须要通过身份验证,否则无法上传。
5.2 教师模块
教师模块包含教师公告发布、课件维护、网上答疑、作业的批改等。
5.2.1 公告发布
教师可以通过公告功能发布各项通知,例如以下内容:
??S 课程安排,包括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播放表,考试程安排等。
??S 临时通知和新教材发布。
5.2.2网上答疑
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解决。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单独设立了网络学习答疑模块,作为师生相互交流的窗口。
5.2.3 作业批改
对于作业,学生需要将作业通过上传的方式上交。教师要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作业打分。作业成绩模块通过教师对作业的发布,学生做完作业后对作业进行上传,教师在后台批完作业后把学生成绩加入学生数据库中,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在线查询功能就可以查看成绩。
6、小结
现阶段网络的普及,给在线学习系统的出现提拱了最好的条件,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更不用花更多的钱去买各类书籍,不知道的知识点也可以及时提出及时得到答复,在线学习系统正是给人们提拱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线教育的出现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尚俊杰.网络程序设计―ASP.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3-4
篇5:基于TCP的C/S聊天系统设计
本聊天系统的设计采用了Client/Server模型,服务器端的一个服务地址用来监听对服务的请求,当客户端向该地址提出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会对它的请求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实现服务器端跟客户端的简单字符交换,当实现连接后,客户端就能向服务器端发送和接收字符。
二、系统设计
1.模型及分析。本系统设计是基于TCP的。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利用TCP协议进行通信,首先要经过三步握手,以建立通信双方的连接。一旦连接建立好,就可以进行通信。TCP提供了数据的确认和数据的重传机制,保证了发送的数据一定能够到达通信的对方。
2.C/S模型流程。在C/S模型的网络中,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客户机是网络的基础,客户机依靠服务器获得所需要的网络资源,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网络所必须的资源。
3.系统设计及分析。在TCP/IP的网络应用中,通信的两个进程相互作用的主要模式是C/S模式,在Internet上的聊天系统是服务器提供服务端的连接响应,使用者通过客户端程序登录到服务器后,即可与登录在同一服务器上的用户交谈,这是一个面向连接的通信过程。程序要在TCP/IP环境下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两部分程序。在VC中进行WINSOCK的API编程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项目中使用下面的三个文件,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1)WINSOCK.H:这是WINSOCK API的头文件,需要包含在项目中。(2)WSOCK32.LIB:WINSOCK API连接库文件。在使用中,一定要把它作为项目的非缺省的连接库包含到项目文件中去。(3)WINSOCK.DLL: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
(1)服务器端socket的操作。第一,初始化阶段调用WSAStartup()。首先定义一个WORD类型的变量,wVersionRequested,用来保存Winsock库的版本号,接着调用MAKEWORD宏创建一个包含了请求版本号的WORD值,之后调用WSAStartup函数加载套接字库。接下来判断wsaData.wVersion的低字节和高字节是否都等于1,如果不是我们所请求的版本,调用WSACleanup函数,终止对Winsock库的使用并返回。第二,创建套接字(Socket)。初始化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后,需要在服务器端定义一个SOCKET类型的变量,用来接收socket函数返回的套接字。对socket函数来说,第一个参数只能是AF_INET;基于TCP协议的网络程序,需要创建的是流式套接字,将socket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设置为SOCK_STREAM;将其第三个参数指定为0,该函数可根据地址格式和套接字类别自动选择一个合适的协议。第三,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本地的地址和端口(bind)。为服务器端定义的该监听的Socket指定一个本地的地址及端口,这样客户端才知道要连接哪一个地址的哪个端口,为此要调用bind()函数。在绑定之前,定义一个SOCKET_IN类型的变量,然后对该地址结构变量的成员进行赋值。第四,将套接字设为监听模式(listen),准备接收客户请求。当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绑定完成之后,服务器端必须建立一个监听的队列来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Listen()函数使服务器端的Socket 进入监听状态,第一个参数是将要设置的套接字,第二个参数是可以建立的最大连接数(目前最大值限制为 5,最小值为1)。第五,等待客户请求到来,接受连接请求,返回一个新的对应于此次连接的套接字(accept)。调用accept函数等待并接受客户的连接请求。此时,也需要定义一个地址结构体SOCKETADDR_IN的变量,用来接收客户端的地址信息。作为服务器端,它需要不断的等到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所以程序进入一个死循环,让服务器端程序能够不断运行。第六,与客户端进行通信(send/recv)。可以利用recv函数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调用send函数向客户端发送数据。第七,关闭套接字。服务器或客户机的任一端启动,调用closesocket()就可关闭通信连接,而要关闭Server端监听状态的socket,同样也是利用此函数。另外,与程序启动时调用WSAStartup()相对应,程式结束前,需要调用WSACleanup()来通知Winsock Dll释放Socket所占用的资源。
(2)客户端Socket的操作。第一,创建客户端的Socket。客户端应用程序首先调用WSAStartup()函数来与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建立关系,然后调用socket()来建立一个TCP socket。socket函数第一个参数只能是AF_INET,socket函数的第二个参数设置位SOCK_STREAM,其第三个参数指定为0。第二,向服务器提出连接申请。对客户端来说,它不需要绑定,可以直接连接服务器端。调用connect()函数来提出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的申请,首先定义一个地址结构体变量,并对其成员进行赋值,设定服务器端的IP地址和端口。本程序中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是本地的,所以可以使用一个特殊的IP地址:127.0.0.1,这是本地的回路地址。第三,和服务器端进行通信。当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调用send函数向服务器端发送数据了,之后调用recv 函数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数据。第四,关闭套接字。当完成通信后,调用closesocket函数关闭套接字,释放为此套接字分配的资源。最后调用WSACleanup函数,终止对套接字库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孙鑫,余安萍.VC++深入祥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23
篇6:ASP网上购书系统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ASP技术;B/S模式;图书交易系统
中图分类号: S126
随着Internet的日益盛行,网络销售商品或服务,己经成为商品交易的新选择。在此形势下,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而作为 B to C(Business to Consumer)型电子商务的代表,网上商店的开发更是成为了一种潮流。这种交易方式的优越性也日渐被人们理解,并且这些观念正在以难以想象的加速度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也不例外。在我国,随着各项技术的日益完善,人们的参与意识逐渐加深,网上商店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已初现端倪。
1 ASP技術简介
ASP(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网页,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通用网关接口的技术。ASP技术是新一代开发动态网页的技术,它可以构造功能更加强大的Web应用程序,而且提供了一个开发环境,使开发工作变得简单。它本身并不是一种脚本语言,它只是提供了一种使镶嵌在HTML页面中的脚本程序得以运行的环境。我们可以通过ASP结合HTML语言、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以及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使用自己的Web服务器,创建并运行动态交互式Web站点。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代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ctive Server Pages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ctive Server Pages所使用的脚本语言(VBScript,JScript)均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无需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具体来说,ASP是一个Web服务器端的脚本编写环境,使用它可以将HTML语言,脚本语言和ActiveX构件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交互的Web页面和基于Web的动态的、交互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
2 运行环境与系统结构
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系统服务器端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配置,客户端的要求不是很高。此应用程序可广泛运行于国际互联网即Internet,也可适用于内部的局域网。其运行要求如下:
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
服务器的硬件配置:PIII500以上,硬盘160G,内存2G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专业版
Web服务器软件: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IIS)5.0及其以上版本
数据库服务器软件:ACCESS2000
3 系统分析设计
实现一个软件系统,首先应该进行需求分析,这样才能令设计出的软件满足用户的各项功能。下面就对网上图书交易系统的设计进行需求分析。
本系统分为前后台两个管理系统:前台管理系统是在Internet上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访问的系统前台销售管理系统(网站);后台管理系统是在Internet内部用于系统的管理员管理的网上书店后台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前台销售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商店销售,顾客可以浏览图书、选择图书、结账完成购书等。在设计网站时,应根据所销售商品的特点安排布局,在编制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商品数据应根据需要能灵活的从数据库中挑出,照顾客户浏览习惯,简化购物流程,真正做到“简洁、高效、流畅”的购物环境。在支付方面,根据公司的需求,采用了“信用卡”和“邮局汇款,,的方式。本系统设计的网上购物的过程为,当客户通过Internet访问书店的网站时,如果他要购买商品,那么必须先注册成为会员;把商品放入“购物车”,完成会员的购物,只有进行会员登录(确认身份),才可以进行结账,生成网上订单。
本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融入了企业传统的进销存概念,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功能,对订单的管理是后台管理系统中关键的部分,根据公司的需求,采用订单状态来标识图书的各个流通环节,在编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订单管理与图书管理的密切联系,保证订单状态与库存的一致性。对于后台的客户管理则要提供便捷的查询方式,提供合理的管理操作。
4 系统功能模块
本系统是专门用于用户注册、登录、购买图书以及管理员对信息(图书信息、用户信息以及订单信息)的浏览、修改、添加、删除的ASP应用程序。它应该具有开放性、方便性和灵活性。管理员可以轻松地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它还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浏览图书信息。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网上图书交易系统可以分为3个模块:用户信息模块、图书在线销售模块以及在线管理系统。图2给出了这3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4.1 用户信息模块
系统首先设置一个注册、登录模块。因为系统对用户需要全程跟踪,而且为了方便管理和安全,任何用户进入系统必须先登录。注册模块的功能是实现用户远程注册。用户输入想要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提交之后由系统判断该用户是否已经存在,如果存在,就给出相应信息,如果不存在,就把用户输人的用户名和密码写到数据库中,完成注册。出于安全考虑,系统不提供管理员的注册。同样,用户可以在登录后可以通过个人账号管理模块更改注册内容。
4.2 图书在线销售模块
根据系统的功能分析,该模块就是顾客浏览图书、选择图书,结账完成购书的地方,实际上相当于传统的商店部分。此部分根据所销售商品的特点安排布局,在编制程序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照顾顾客浏览习惯,简化购物流程,为顾客提供购物车、结账等服务,使顾客像在真正的商店里购物一样。
4.3 在线管理模块
对于在线管理模块,根据系统的功能分析,它应该具有的功能包括管理员浏览整个系统的图书;对图书信息进行浏览、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同时,管理员也可以对用户的信息以及订单的信息进行浏览、添加、修改以及删除。
参考文献:
陈学平,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全程实例[M].北京二科学出版社,2005.
童凯郁.网上图书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林秋芸,国内网上书店发展与展望[D].福建:农林大学,2002.
篇7:ASP聊天室系统数据库设计论文
关键词:协同办公系统;asp;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ASP Simple Coordination Office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Zhang Hong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e College of Heilongjiang,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Harbin150025,China)
Abstract:The system with greater practical valuebased on asp + sql and server2000 technology,the solution of file transfer of conventional.
Keywords:Coordination office system;Asp;Sql server
Asp協同办公系统是针对校园现有办公状况,现有计算机教师水平,为适应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办公自动化要求而推出的一套操作简便,能够自我开发、维护、自我管理的高度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台。Asp协同办公系统,是采用ASP技术,基于B/S体系结构,运行于Intranet平台之上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ASP概述
ASP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用以取代CG的技术。简单地讲,ASP是一个位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通过这种环境,用户可以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如交互式动态网页,包括使用HTML表单收集和处理信息,上传与下载等等。
二、ASP的特点
(一)使用VBScript、J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
(二)无须compile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三)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Windows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
(四)与浏览器无关,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ctive Server Pages所设计的网页内容。Active Server Pages所使用的脚本语言均在WEB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五)Active Server Pages能与任何ActiveX scripting语言相容。除了可使用VBScript或JScript语言来设计外,还通过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REXX、Perl、Tcl等。脚本引擎是处理脚本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物件。
(六)Active Server Pages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三、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是采用asp技术,基于B/S体系结构进行设计,三层结构包括:客户端表示层、web服务器处理层、数据层。
客户端表示层:客户端通过计算机web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接受服务器处理后返回的数据显示在浏览器上。
Web服务器处理层:服务器采用windows 2003 server搭建,完成各种逻辑处理。
数据层:采用sql server 2000 管理数据。接受web服务器的数据操作请求。实现对数据的添加、更新、删除、备份操作。
(二)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1.登陆审核模块
工作人员通过访问Web服务器,通过页面认证登录后,Web服务器自动判断从数据库中读取该登录用户所在部门、科室及所拥有的权限等相关信息,并列表显示该时间内需要当前用户处理的工作流。
2.发起工作流模块
用户通过单击“新建工作流”进入工作流新建模块。需要用户填写标题、主要内容、附件、选择接收对象、完成新建工作流。工作流发出后即会在接收对象的主界面出现相应的工作流处理提示。
3.处理工作流模块
用户通过点击列表处显示的现有需要处理的工作流的标题进入处理页面。下载附件、填写反馈信息,完成该工作流本部操作,之后工作流进入下一用户待处理状态。全部流程结束后,工作流自动转入已完成工作流列表。
4.归档查询模块
处理完成的工作流,日积月累之后会形成很大的数据量。归档模块的设计非常必要。用户只需要选择归档的类别,可按工作流发起时间段、工作流主要发给部门、工作流主题关键字等进行归档。归档后的文件自动转移到档案数据库已备日后查询。更减轻了实时工作流数据库的负担,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四、系统的实现
(一)Asp程序通过ado组件对象和ODBC接口来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接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读取、更新、删除、添加的操作。利用Aspupload组件来实现附件的上传。关键在上传附件的时候需要读取出该附件所在数据的ID,并利用fso技术创建以ID为名称的文件夹存放附件。这样避免了附件的丢失与覆盖。
(二)数据库设计
在SQL2000 中新建数据库asp_oa,包含表:用户表(tbluser)用于存储用户用户名、密码、部门及所拥有权限等相关信息;管理员表(tbladmin)用于存储管理员的相关信息,管理员拥有添加删除普通用户的权限;文件表(tblnews)用于存放已发出的工作流,需要记录工作流序号、主题、内容、附件、发出时间、发出人、工作流流程、当前处理流程等;反馈表(tblnewsfk)用于存储工作流处理的每一步反馈信息;临时表(tblnewstmp)用于新建工作流时中间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工作流发出后即将数据转存入文件表;归档查询表(tblnews_bak)用于存储归档工作流。
五、结论
Asp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本文之所以采用asp+sql技术来实现协同办公,原为现在高校中大多计算机教师都可以完成代码的编制,而asp对服务器硬件的要求又很低,这样自主开发为学校节省了大部分资金,而且后期的维护不需要外来技术人员参与,对数据的保密性有很好的保障。该系统即实现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又为学校节省了很多资金。大大提高了办公的工作效率和办公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磊.ASP技术在企业内网办公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
相关文章:
文艺青年01-12
以建设青年突击队为抓手,培养青年人才01-12
青年教师青年强则国强01-12
青年宿舍生活对青年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01-12
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对比分析01-12
铁路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的思考01-12
五四青年节青年人的激情短信 玩笑短信01-12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青年与祖国01-12
读榜样青年 做青年榜样01-12
老年糖尿病与中青年糖尿病并发症的比较探讨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