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更换(精选三篇)
财务总监更换 篇1
自2001年下半年起, 美国爆发了一系列财务丑闻, 公众对财务行为的不道德尤其是为营造盈利假象而作假的行为异常痛恨。为此,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最主要的是《萨班斯法案》的颁布。该法案要求公司CEO (首席执行官) 和财务总监在提交公司定期财务报告时, 必须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个人名义做出保证。财务总监在公司财务报表真实性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西方的研究中, 大型企业或者跨国公司高管人员的更换通常是实务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议题, 同时也是学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往的研究已经证明, 高层的更换往往会伴随着盈余管理现象。由于经营现金流量的可操控性不强, 而应计利润项目相对弹性较大, 高管人员常常通过调剂可操纵应计利润来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Strong&Meyer (1987) , De Angelo (1988) , Murphy&Zimmerman (1993) 等国外学者对高层变动的大量研究发现:高管人员在新上任的第一年里存在着明显的调减盈余的行为。Geiger&North (2006) 研究发现新任财务总监上任的第一年, 公司的可操纵应计利润明显的减少了。我国学者朱红军 (2004) 研究发现, 高管人员的更换带来显著的盈余管理。李常清 (2005) 在对中国财务总监更换的缘由和市场反应进行了初探性研究, 分析发现财务总监更换后公司的业绩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二、理论分析
1. 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 委托代理关系大量地表现为股份公司中资产所有者和企业最高决策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 高管人员追求的是自身经济利益, 而股东追求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 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由于股东已经授权, 不便也不可能过细干预, 因而对高管人员的努力程度等信息的了解是有限的, 且往往是表面上的, 这样就形成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导致股东无法准确地辨别企业的经营绩效是由高管人员工作的努力程度还是由一些高管人员不能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 无法准确地判断代理人是否有能力且尽力追求股东的利益, 因而也就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财务总监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就会通过控制自己所掌握的财务报告方法, 调整可操纵应计利润来影响财务报告中的盈余数字, 使其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2. 公司控制机制
公司的控制机制指的是联系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各种厉害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 其目的在于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契约上的不完善性和责任上的不对等性, 以平衡各当事人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的相互关系,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现代公司的控制机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外部控制机制。当存在有效的外部控制机制与内部控制机制时, 由于有损股东的利益, 经营业绩不佳的高管人员将被董事会更换。上市公司对业绩的考核主要是运用会计业绩指标。公司经营业绩越差, 管理者被变动的概率越高。经营者为了追求财务指标的实现, 常常会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并伴随短期投机行为, 忽视股东财富的增加。由于中国没有建立起活跃的购并市场, 以接管威胁为代表的外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很难发挥作用, 那么公司就更需要依靠内部控制机制来监督和约束管理者。
三、理论假设
以往研究发现, 平均看来财务总监在离任前有动机去调增可操纵应计利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向市场树立一个积极的形象, 为了使个人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其同公司的雇佣关系。在竞争性经理市场上, 经理的市场价值取决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Mian (2001) 研究发现, 财务总监的更换往往是对其先前较差的财务业绩的惩罚。财务总监为了保全其职位, 将会有极大的动机通过调整可操纵应计利润使得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有良好的形象。相反, 新任财务总监则会有动机去调减可操纵应计利润。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业绩表现, 以证实其经营才能和对公司业绩改善的贡献强于前任。
继任高管人员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 一是提拔内部经理人 (简称内部聘任) , 二是从外部引进一位经理人来担任新的高管人员 (简称外部聘任) 。Parrino (1997) 发现新任CEO上任后会因其不同的来源而相应有不同的财务业绩, 外部聘任的公司财务业绩的变化远大于内部聘任的公司。第一次进入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能会给公司的财务方面带来显著不同的观点。这些在财务报告上不同的观点将会导致对现存的政策的大量修改, 从而导致在其上任后通过可操纵应计利润来降低利润。
四、治理对策
1. 完善激励机制
在事前与高管人员签订建立在可观察变量的激励合约, 来实现把对管理者专用性投资的报酬 (年薪、股权或期权等) 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 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 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它可以采取股权、股票期权、业绩股份等多种形式。
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减持国有股, 改变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局面。建立健全独立董事运行机制, 真正起到制衡智能、监督约束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的作用。
3. 加强外部监管
推进证券市场监督政策的市场化改革。证券监督部门应根据国家经济形式和改革趋势及时调整监管政策。在制定监管指标时不应该只考虑单一的净利润指标, 应该结合其它的因素, 比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同时也应该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加大其过失成本, 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志刚:外部控制、内部治理与整合—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南大商学评论.2006 (2) , 74~101
[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2)
航天信息财务税控机更换硬盘过程 篇2
此方法仅用于过保修期后的PC 说难不难,说简单运气好的话也十分的简单。(第一次更换硬盘几个小时就搞定了,第二次更换整整丫丫的搞了一天半啊。点背到家啦).接下来进入正题,接下来就是我的操作方法,对不对的反正是用这个方法最后装好啦.硬盘磁盘对拷基本上都是在PE系统里进行的。1.不接原始硬盘.开机提示安装财税安全卡这时候选择暂时不装先硬盘分区(分区方法容量大小这个就不用讲了)分区完后重启电脑。
2.,接新硬盘开机后会提示安装财税安全卡。(这个是新硬盘必须要安装的,如果没有这个提示在系统选择时按ESC键选择设置密码是12345678)
在这里要说一下:我安装时碰到了这种情况硬盘对拷完进入办公或者税控系统后磁盘分区表没有成功的区分开,两个系统内都是识别的同一个系统C盘。最后找原因,原来要先卸载安全卡在重
新
安
装
才
可
以的。
选择开始安装.空格复选税控系统2仅作为专用数据D区。重启后默认设置为办公系统是默认的不用理他。
税控系统C区容量这个自己选择设定:我是按照原盘的容量大小设定的,税控系统2的容量也是按照原盘的设定的。
(如
果自己设定都会自动的加上一些空间的)
3.税控安全卡设置完后。重启接上原始硬盘选择办公系统进入PE系统内打开GHOST磁盘对拷选项分别考取原始硬盘分区文件(这里我遇到了个盘对盘直接对拷的问题,我也试过,硬盘对拷完后再重新启动系统分区表就乱啦。后来我磁盘对拷完还是乱最后没有办法不对拷了直接重新安装的纯净winxp系统)头都大啦。
办公系统搞完后再重启进入税控系统在重新对拷就好了。
从囚徒到财务总监 篇3
——题记
准岳母身患绝症却无钱实施手术,面对女友的埋怨,他铤而走险挪用了公款15万元。事发后,他身陷囹圄,女友却杳无音信。但就在他对人生产生绝望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在暗中帮助他,鼓励他,考验他,为他的人生铺路。他不负厚望,一步步走向成熟,终于用善良和智慧改写了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个在背后推着他前进的人又是谁呢?
挪用15万巨款救准岳母,小会计身陷囹圄
今年28岁的尚可,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人。2003年,尚可从西南财经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成都市金牛区的华美电子商贸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尚可不仅业务熟稔,而且生得高大俊朗,很快获得了公关部美女陶娜的爱情。陶娜的家离公司不远,每天她都要硬拽着尚可去她家吃饭。尚可十分勤快,下厨煮饭,烧水拖地,什么都抢着干。陶妈妈乐呵呵地说:“人家都瞧不起来自山区的女婿,哪知山区的女婿是个宝哇,还是我家娜娜有眼光!”在陶妈妈的支持下,两人很快确定了婚期:2004年“五一”。
可就在2004年的“三八”节,陶妈妈被查出了胃癌早期。尚可安慰哭成泪人的陶娜说:“放心吧娜娜,你的妈妈就是我的妈妈,我一定要想办法给她治病!”可15万无的治疗费用从何而来呢?尚可家境贫寒,他挣的钱还没有还完助学贷款呢。陶娜的父亲早逝,陶妈妈又下岗了,陶娜是公司有名的“月光族”,所以陶家也没什么积蓄。
两人分头去借款,可半个月后,只借了不到1万元。陶娜只好为母亲办了出院手续,她哭着对母亲说:“妈妈,是女儿不孝,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人家要劝我嫁给有钱人了!”虽然陶妈妈叫陶娜不要胡说,但尚可本来内疚的心里更加难过了:是啊,我太无用太对不起她们母女了。不救老太太,我还有什么资格要求陶娜嫁给我呢?
2004年4月14日,尚可将一笔15万元的现金打人了陶妈妈的医疗账号,他对陶娜说这是他妈妈处理了县城里房产的钱。
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在尚可和陶娜的精心照顾之下,陶妈妈的身体恢复很快。5月1日,他们把陶妈妈从医院接回了家,准备休息半个月后,再回医院进行化疗。可就在这时,两名警察出现在他们面前。陶姗惊愕万分,拦住警察大叫:“这是干什么?弄错了吧?”尚可却缓缓站起身来,平静地对陶娜说:“我早知道他们会来的。对不起娜娜,妈妈只有靠你了。”原来,3天前公司财务盘点时,发现有一笔15万的现金收入未入账,钱被尚可拿走了。
尚可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声称自己把钱拿去还了赌债,他请求公司和办案人员不要将此事告诉他在陕西老家的妈妈,就说是公司委派他出国留学了。2004年7月23日,尚可被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被送到了位于广元市旺苍县的川北监狱服刑。
入狱后,尚可一直等待陶娜去看望他,他要把事情的真相讲给陶娜听。他原准备等他在美国工作的同学把钱寄来再给陶妈妈治病,可最终等不及了,公司的钱他只是暂时挪用,他会补上的。但是,陶娜连个影儿也没有。想起二人在一起时的欢歌笑语,尚可忍不住泪流满面:“娜娜啊,你怎么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我呢?”没人注意的时候,他还用头撞墙,直撞得头破血流……
就在尚可万分沮丧的时候,2084年12月的一天,他却收到了一张金额为100元的匿名汇款单和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衣服、日用品和读财经硕士用的课本,以及资料若干。尚可眼睛一亮:“一定是陶娜寄来的!只有她才知道我最需要这些;或许她已经猜出妈妈那笔钱是从哪里来的了。为了不让我的努力白费,她只有佯装冷酷,才能保证那笔钱不被及时追出来,好用于妈妈的治疗。”后来,每隔一段时间,尚可都会收到一些零花钱和包裹,里面的东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书里的内容也逐渐由易变难。
高墙挡不住人间真爱,尚可的生命被重新激活了,他决定把监狱变成学校,认真改造,用心学习,争取出狱后拿到硕士文凭。可是,即使拿到了硕士文凭,谁又愿意聘用一个在经济上有污点的财务人员呢?这个问题也始终困扰着尚可。
在古怪老太手下打工,他教会了小镇商家做生意
2007年5月1日,尚可办理了出狱手续。一位狱警告诉他说,没有人来接他,叫他直接去川北梓口县的长青镇找“好又来”商场的老板娘李慧明女士,那里有一份工作在等他。尚可想了解具体情况,对方却拒绝透露。
三年了,尚可多么思念亲人,他多想回老家看看,但他现在这副模样,能像留学归来的吗?陶妈妈也不能去见了。不过一走出监狱就有工作,说不准就是陶娜的安排呢。她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呢?尚可苦笑了一下:好了,一切就听她的安排吧!
当天下午,尚可到达了目的地,发现这是个非常古朴的小镇,窄窄的街道,低矮的小青瓦房,石板路上长满了青苔。转悠了好一阵子,尚可终于找到了那家“好又来”商场。这恐怕是全镇最大的商场了,大到家用电器,小到农副日杂都有。当然大都是过了时的大路货。李慧明女士已年过半百,一头蓬松的头发和一张看不出任何表情的脸。还没等尚可作自我介绍,李慧明就口气生硬地说:“不用罗嗦了,给我卸车!”然后将一双破旧的手套扔给了尚可。
从此,尚可成了“好又来”商场的一名勤杂工。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煮饭、打扫卫生、搬货、送货、讨债、盘点等等,忙得一天到晚手脚不闲。他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出头之日是远是近,但每一件事他都做得十分认真仔细。毕竟,他现在还无法去想更多。对方每月给他800元,在这个偏远的小镇来说,算是高薪了,他要对得起这份收入。
一天中午,他将一台洗衣机搬到三轮车上正要给顾客送去时,那位顾客却突然拦住了他,不客气地朝李慧明嚷起来:“老板娘,你可不能派一个劳改犯到我家里去,出了事咋办?”旁边的顾客立即围了上来,有人问:“他怎么是劳改犯?”那位顾客举起左手,拿腔捏调地说:“他是偷儿,偷了他们公司的钱,15万哪!”顿时,鄙夷的目光利箭般地射向尚可,还有人要求立即退货。尚可却早有准备,他站在人群中间坦然地大声说:“没错,我是有作案的前科,但我来这里时已主动到贵地的派出所备了案,如果我真有对不起大家的地方,他们可以随时传唤我,可见我是诚心改过自新,请大伙儿都给我一个重塑人生的机会。”尚可说完,面不改色地蹬上三轮送货去了。面对这一幕,李慧明在他背后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过了几天,有人来要一批农具,但商场暂时没有,尚可就把顾客带到对面的李记商行。李慧明斥责他说:“你疯啦!吃里扒外,你知不知道李记商行成天都盼着我早点关门,你却还为他们找市场!”尚可擦了一把汗,不紧不慢地说:“李阿姨,我觉得市场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的,经商要共同繁荣才行。你今天为他的农具找到了市场,说不准,他明天就会为你的家电找到更多的市场呢。”李慧明仍然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
中秋节那天,尚可收完账回来,正在整理仓库,李慧明
又叫起来了:“姓尚的,你怎么少给了我10元钱?”尚可边搬东西边回答:“哦,我忙昏了,忘了告诉你了,我这里还有8块钱。今天不是过节嘛,我想每个时辰都在商场门外丢1块钱,目的是给我们的顾客带来一个好运气和好心情,如果今天的营业额没有增长,你可以加倍扣我的工资。”李慧明虽然咕哝了一句“真稀奇”,但却走过来摘下货架上的一块新毛巾亲自给尚可擦汗。
渐渐地,李慧明的话多起来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她和尚可拉起了家常,说自己没有生育,同“那老东西”合不来,他在成都开店。“这人哪,就是怪,见了吵,不见又想。”“成都?哦,对了,您认识把我介绍到这里来的人吗?”尚可连忙问。“我那老东西打电话给我说的,肯定他认识嘛,别的我不管,呵呵!”还是问不出什么来,尚可很失望,脑海里又浮现出陶娜母女的影子。
不久,镇上有家单位来采购一批彩电,由于是先到的“好又来”,但“好又来”的数量不够,李记商行的老板就把自家的彩电全部借给了“好又来”卖。这件事在当地传为佳话。从那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两家老板在背后互相攻击,而是争相夸对方的货比自家的好,结果两家的生意都越来越兴隆。李慧明感慨地说:“是小可教会了我们做生意啊!”
用善良铺路,从囚徒走到财务总监宝座
2008年元旦,尚可又从早忙到晚,饭也顾不上吃。打烊后,李慧明把工资结算给尚可,说:“昨晚,我那老东西就打电话来叫你回成都去。说陶妈妈可想你啦!”“陶妈妈?原来您早就知道我的情况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向大伙儿说明我为什么要犯罪?”李慧明意味深长地一笑:“这很重要吗?你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尚可百感交集地回到了成都。到了陶家时,他一眼看见精神矍铄的陶妈妈正在房前练太极拳。他叫着妈妈飞奔过去。陶妈妈像欢迎久别重逢的亲生儿子一样,将尚可紧紧搂住。
陶妈妈告诉尚可:“自你出事后,陶娜对那笔15万的救命钱已心知肚明了,她很惭愧,不好意思在公司待下去了,为我请了一个护工,就去上海打工了。为了我,你们两个,一个蹲监,一个出走,所以我必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年半以后,当医生最后一次对我进行例行检查时,竟发现我的癌细胞没了。医生说这么大年纪的患者还能创造奇迹,真不简单!其实这奇迹就是你们俩为我创造的呀!我一直担心的,就是你俩的感情,你俩到底怎么样了?我问她,她只说,你别管!我能不管嘛?”陶妈妈说着,抹起了眼泪。
看样子这一切都与陶娜无关了,尚可十分辛酸和失落。他强忍住内心的悲痛说:“这不怪她,她有做人的原则。只是,我要向妈妈打听一个人,您知道吗?”尚可讲了一直有人在暗中帮助他的事,陶妈妈一拍大腿说:“哦,对了,昨天又有人打电话来说,如果你回来了,就去九眼桥一家叫‘长兴’的公司报到。他说他是你的朋友。会不会就是这个人呢?”
尚可急不可待地去找那家公司。其实那只是府南河边的一处四合小院,这是公司老板的家。一位40多岁的管家告诉他,他的主人出国考察去了。他拿出一大堆资料和发票,要尚可为一家电子商贸公司做一份市场分析报表和财务年报表。尚可在原公司就是业务骨干,又在监狱里进修了三年,做这两份报表自然得心应手。只是现在做起老本行,尚可的心里却别有一番滋味。
奋战了两天,两份报表完成了。管家带回话说,主人十分满意。尚可得到1500元钱的佣金。告辞时,尚可想问这是谁推荐他来的,就只有这么点事儿吗?但是,管家又给了他一张50万元的现金支票,要他去兑现一笔先采购后付款的账单。尚可去后,对方却告诉他,这笔款已于一个星期前被人支付了。尚可不明就里,跑回去一看,门上了锁,管家也不见了。揣着50万现金支票,尚可惴惴不安。回想起自进监狱后一连串的奇异经历,他越发糊涂。等了一个星期后,他将这笔钱存入了银行,写了一张字条塞进门里,请主人回来后去找他。
当天下午,陶妈妈的门外驶来了一辆尼桑轿车,一位慈祥的老人从车里走出来。尚可定睛一看,差点晕倒:这不是把他送进监狱的原公司老板许开达先生吗?
许先生却张开双臂拥抱住他,像是欢迎一位凯旋的将军。“孩子,你是好样的,从今天起,你就是本公司的CFO(财务总监),月薪1万元!”尚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结结巴巴地说:“为、为什么?难道,那个一直帮助我的人是您?”许先生点点头说:“是,又不全是,你是一个非常善良、聪明、没有私心、积极上进、有着高超业务水平的人,适合做我的财务总监。”
原来,许先生在一怒之下将尚可交给警方,可冷静下来后,又回想起尚可一年多来在公司的良好表现,觉得他不像是个沉溺于赌博中的人,背后必有隐情!于是,他找到陶娜,终于查到了那笔钱的下落。陶娜求许先生救救自己母亲一命,她为此引咎辞职,外出打工挣钱回来还许先生,并立下字据,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许先生答应了陶娜的请求,并为尚可的孝心和爱心所感动,同时也为他的做法欠妥触犯了法律,身陷囹圄痛心不已。于是他同陶娜商量,既要尚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又要帮助他,考验他,让他在磨难中成熟。于是他俩合伙“导演”了尚可曾经历的一幕幕:陶娜故作绝情,却在上海买来书和衣物托许先生寄给他;尚可要出狱了,许先生又找朋友为他联系了去川北小镇锻炼的机会;尚可回成都后,许先生又再次考验了他的业务水平和做人的准则。尚可一张张令人满意的答卷,让许先生越来越坚定了对尚可委以重任的决心。
随后,许先生又拍着尚可的肩膀说:“陶娜也不简单呐,再也不是过去的花瓶了,她现在是上海一家电器公司的销售部经理,你不给我挖回来,就有点对不起我喽!”尚可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又挺直腰板朝许先生行个礼说:“一定!”
2008年2月6日,除夕,上午10点30分,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出口处,一对久别的恋人久久拥抱着,热泪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