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精品教案

关键词: 站点 新课标 必修 教案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精品教案(通用2篇)

篇1: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精品教案

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2)》

精品教案

二、交通运输站点

1、交通运输站点的类型和特点 【预习交流】

火车站一般占地大,车站固定,建设工程量相对较大。汽车站一般设备较简单,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出行的需要。航空港对技术和安全的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P98活动,见附航空港的建设] 港口既有陆域的装卸储存设备,又有水域的航行停泊要求,还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联系广大腹地。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的重要环节。

附:航空港的建设[让去过机场的同学简单介绍机场的环境]机场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为了保证排水,地形应开阔平坦、有适当的坡度(2)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

(3)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多雾、能见度较低的地方不适合建机场

(4)所需土地面积大;污染严重,远离城市。

交通运输点与交通运输线一样,虽然类型不同,但他们的建设也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交通枢纽在交通运输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什么叫交通枢纽?它有哪些类型?我国有那些重要交通枢纽?

[阅读教材P96相关内容,并读图4-2-9回答以上问题] 哪一种交通站点往往具有综合性?(答:港口)下面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

2、港口的区位因素

【交流并探究】(1)港口的概念(2)上海港的区位

自然条件

陆域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水域条件——港区沿长江和黄埔江分布,长江和黄埔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有利条件)但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致使流量分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不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城市的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腹地——腹地的经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综合性还是专业性)和规模。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广阔,且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读图4-2-10“上海港的经济腹地示意”)这是世界其他大港无法比拟的。

[转承]城市是区域的交通中心,往往是多种交通方式交汇的地点。下面我们来了解城市交通网的布局。

三、城市交通网

【师生交流】

1、城市交通运输特点(读图4-2-14)

(1)点、线、面紧密结合;(2)各种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

2、城市道路网模式(读图4-2-15)

不同的城市,其道路网的特点是不同的。如我国大部分大中城市都采用象合肥市一样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城市采用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3、城市交通网规划原则

城市交通网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保障城市活动的有效运转,而且影响着居民生活。若其规划不合理将引发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请学生说一说城市交通

问题有哪些?(答: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等)]。

因此,城市交通网的规划建设,应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运转作为总目标,并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请阅读教材P99-P100的六个蓝点内容,注意理解)

(1)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性质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互动探究】

尽管我们已经关注要进行合理的城市交通规划,但随着人口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在所难免。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它呢?

4、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预习交流】

(1)问题:交通拥挤和交通污染

(2)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活动:课后同学搜集资料,组织辩论赛。辩题“在中国,小轿车要不要进千家万户?”

正方:小轿车可以进千家万户

反反:小轿车不可以进千家万户。

【达标测试】新学案91页即时巩固 1、2、3题

自我测评1、2、3题

【质疑反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篇2:新课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精品教案

学习目标 ①

了解工业联系及工业生产的集聚和分散,从而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② 世界工业地域

能力目标

增强对工业地域形成的理解.②从所给案例中得到发展本国工业地域的启示.学习方法

①注重理解,切忌死记硬背.②注意结合案例分析.教学过程

(一)工业地域的形成 <预习交流><互动探究> 1.工业联系有哪几种?

生产上的联系--即工业产品的联系。

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利用基础设施、劳动力。

信息上的联系

2.工业集聚有哪些优势?随之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优势: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问题:用地紧张,水电供应不足,交通拥堵,原料、燃料供应困难,环境问题加剧等。

3.工业分散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原因:工业过分集中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等。

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如跨国公司的布局,或趋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或趋近市场较大的地区。

4.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表现为工业集聚还是工业分散?工业化的后期表现为?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相比较而存在,相独立而发展。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到工业化后期,多表现为工业分散,即向工业基础落后的地区扩散。

5、工业地域是怎么形成的?形成方式有哪两种?

由于工业联系和工业集聚效应等作用,使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工业地域。它有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精讲点拨〉

1.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大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为什么会出现 集聚现象?(集聚能接近市场或用户,及时反馈信息,以获得规模效益。)

2、摩托罗拉公司元件生产厂在美国“硅谷”,为什么其分厂遍及是世界各地?

这是工业分散现象,主要因为电子元件运输量小,可以空运;

分散到世界各地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接近市场、接近原料地、利用廉价劳动力,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

3、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以钢铁工业或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容易扩展成工业城市;而以糕点、糖果等食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不易形成工业城市。〈当堂达标〉

做学案67页典题精析1、2、3、做学案68页即时巩固1、2、3、(二)重要工业地域 <预习交流><互动探究>

1、请同学们说出一些世界著名重工业区的名称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基地、德国的鲁尔区、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

2、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存在的问题?调整的措施?

3、在地图册上找出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精讲点拨〉

1、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不同点:鲁尔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水资源充足;内河航运发达;市场体制

健全。

辽中南工业区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水资源不足;海

洋运输便利;市场体制薄弱。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丰富的煤炭资源、铁资源;水资源丰富;五大湖廉价而有便利的交通;农业发达;经济发达。

3、世界一些著名高科技工业区。分析其区位条件。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中国的中关村、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

区位条件:环境优美;靠近高等院校;交通便利; 〈当堂达标〉

做学案69页即时巩固

1、做学案69页自我测评1、2、3、4、〈质疑反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精品]高中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教案1 苏教版必修 下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部教案(精品)